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仿真模拟卷(含答案+详细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仿真模拟卷(含答案+详细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4.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教粤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2-13 19:24: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粤教版小学科学
五年级上册期末仿真模拟卷
一、选择题(共24分)
1.关于茎的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
A.具有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 B.具有固定植物,美化植物的作用
C.具有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
2.植物叶片( )的多少与水分蒸腾的快慢有关。
A.颜色 B.数量 C.形状
3.阳光下,植物的叶片在制造营养物质的过程中,会释放出(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一氧化碳
4.下列能在水中漂浮的材料是( )。
A.木材和泡沫 B.石头 C.铁块
5.打开阀门,使潜艇水舱中充入大量的水,并将舱内空气排出时,潜艇会( )
A.上浮 B.下潜 C.既不下潜,也不上浮
6.比较大小和形状相同的泡沫塑料块和木块在水中的承重能力时,承载的重物更多的是( )。
A.泡沫塑料 B.木块 C.一样多
7.燃烧一张纸和撕碎一张纸作比较,( )。
A.前者产生了新物质,后者没有产生新物质
B.都产生了新物质
C.都没有产生新物质
8.观察比较铁和铁锈的不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铁没有空隙,铁锈有小孔 B.铁比较光滑,铁锈比较粗糙
C.铁不能导电,铁锈能导电
9.下列两种物质混合后会产生很多气泡的是( )。
A.小苏打和柠檬汁 B.沙子和糖水 C.水和白糖
10.下列不是水蒸发的现象的是( )。
A.湿衣服晾干 B.农民伯伯晒谷物 C.烧水时从壶嘴喷出“白气”
11.夏天,自来水管壁如果大量“出汗”,过一会儿就会下雨。自来水管壁“出汗”是因为( )。
A.自来水管能预测天气
B.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自来水管壁上
C.自来水管中的水很热
12.下列不属于降水形式的是( )。
A.冰雹 B.暴雨 C.台风
二、填空题(共17分)
13.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吸入__________,制造__________,并释放出__________。
14.植物的叶柄_________、叶片_________和着生_________各不相同,形成叶在茎上互不遮挡的镶嵌排列现象,满足植物对阳光的需求。
15.不同_________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漂浮能力不同。
16.鸡蛋在清水中是会( )的,它在盐水中是会( )起来的。
17.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称为________变化,另一类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称为________变化。
18.让铁制品尽量减少或避免与__________和__________接触,可以起到防止生锈的作用。
19.海洋、河流和湖泊储存了大量的水。这些地表上的水会( )到空气中。
20.水变成水蒸气是物体由( )态变成( )态,水蒸气我们用肉眼( )看到(选填“能”或“不能”)。
三、判断题(共10分)
21.人类和动物的生命活动需要水分,植物不需要水分。( )
22.强烈的光照会使植物打蔫,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
23.把植物的幼苗移栽至纯净的蒸馏水中,植物同样能正常生长。( )
24.物体沉入水中是因为它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
25.在死海里,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不会被淹死,是因为它含有高浓度的糖分。( )
26.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向上的。( )
27.大米酿酒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 )
28.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29.雨和雪不能同时下,因为形成过程不一样。( )
30.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不足,分布也不均匀。( )
四、连线题(共5分)
31.碗摔碎
燃煤取暖
菠萝汁 物质没变化
煤气中毒
衣服晾干 物质有变化
粮食酿成酒
五、简答题(共16分)
32.用透明塑料袋套住一株浇足水的植物的枝叶,扎紧口袋,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会看到什么现象?这种现象是怎样产生的?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33.在“鸡蛋浮起来”的实验中,为什么鸡蛋能浮起来?
34.用毛笔蘸一些来汤,在白纸上写几个字。晾干后,能在纸上看见字迹吗?怎样可以让这些字迹再现呢?
35.降落到地面的雨水都流到哪里去了?
六、实验题(共13分)
将一株植物的根浸入盛有少量红色墨水的瓶子里,往瓶里水面上倒一层食用油,在瓶外壁上做好水平面标记,然后将瓶子放到阳光下。
36.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证明了_________。
37.实验中往瓶里水面上倒一层食用油的作用是:_________。
38.一段时间后,剪开植物的茎观察它的横切面,发现横切面部分被染红了,这个实验现象证明茎有( )的作用。
A.支撑植物 B.运输水分 C.制造养料
39.该实验中用红色墨水的目的是_________。
40.模拟实验:探究霜的成因,根据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器材:烧杯、勺子、玻璃棒、冰块、食盐等。
实验步骤:①将一些碎冰块放入烧杯中;
②向烧杯中加入一些食盐和适量的水;
③用玻璃棒小心搅拌混合物;
④观察烧杯外壁上的现象。
(1)实验现象:( )
(2)实验结论:( )
(3)实验中为什么要在烧杯里加入适量的食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综合题(共15分)
下面是1立方厘米的塑料块、清水、浓盐水和食用油的轻重比较表。
塑料块 清水 浓盐水 食用油
0.9克 1克 13克 0.8克
41.推测把这块塑料块分别放入清水、浓盐水和食用油中,它的沉浮情况会怎样。
将塑料块放入清水中会_________,放入浓盐水中会_________,放入食用油中会_________。
42.你这样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43.将适量的白醋倒入塑料瓶中,再将一定量的小苏打加入塑料瓶中使其混合,迅速盖上插有导气管的瓶盖(如图)。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回答下面问题。
(1)看到塑料瓶内有什么现象发生?
(2)带火星的小木条靠近导气管口,小木条的火星有什么变化?
(3)将导气管通人到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澄清的石灰水有何变化?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是某些植物长期适应陆上生活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向下生长的器官,它具有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固着植物的功能,少数植物的根也有繁殖的作用。茎具有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
2.B
【详解】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下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营养物质,同时放出氧气,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称作光合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叶片中绿色植物将太阳光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淀粉等物质中,同时释放出氧气。所以植物叶片数量的多少与水分蒸腾的快慢有关。
3.B
【详解】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下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营养物质,同时放出氧气,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称作光合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叶片中绿色植物将太阳光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淀粉等物质中,同时释放出氧气。
4.A
【详解】浸入水中的木材和泡沫排开水的重量大于木材和泡沫的重量,因此木材和泡沫能在水中漂浮;浸入水中的石头和铁块排开水的重量小于石头和铁块的重量,下沉。
5.B
【详解】潜水艇的原理是靠改变自身重量实现上浮和下潜。当潜水艇水舱进水时,潜艇自身重量增加,浮力小于重力,于是就下潜。反之,水舱中水排出艇外,潜水艇重量减轻,浮力大于重力,于是就上浮。打开阀门,使潜艇中充入大量的水,并将舱内空气排出时,潜艇自身重量增加,浮力小于重力,于是就下潜。
6.A
【详解】大小和形状相同的泡沫塑料块和木块放入水中,它们浮出水面的高度不一样。因为泡沫塑料块比木块轻,泡沫塑料块浸入水中的高度小,木块浸入水中的高度大。所以泡沫塑料承载的重物更多。
7.A
【详解】物理变化,指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例如:位置、体积、形状、温度、压强的变化,以及气态、液态、固态间相互转化等,都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在生产和生活中普遍存在。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如铁的生锈、节日的焰火、酸碱中和,镁条的燃烧等等。宏观上可以看到各种化学变化都产生了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的特征。总结: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即为化学变化。燃烧一张纸会产生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撕碎一张纸没有产生新物质,发生了物理变化。
8.C
【详解】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铁和铁锈有很多不同,比如铁没有空隙,铁锈有小孔;铁比较光滑,铁锈比较粗糙;铁能导电,铁锈不能导电。
9.A
【详解】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小苏打和柠檬汁混合后会产生很多气泡,发生化学变化;沙子和糖水不相溶;水和白糖能够融合但是不会发生变化。
10.C
【详解】水由液体变成气体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时时刻刻都可以蒸发,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湿衣服晾干、农民伯伯晒谷物都是水蒸发的现象; 烧水时从壶嘴喷出“白气”是水蒸气凝结的现象。
11.B
【详解】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夏天,自来水管壁如果大量“出汗”,过一会儿就会下雨。自来水管壁“出汗”是因为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自来水管壁上。
12.C
【详解】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降水的形式有很多,如有雨、雪、冰雹等。台风属于气象灾害,不属于降水形式。
13. 二氧化碳 营养物质 氧气
【详解】植物的叶片是制造营养物质的“加工厂”,太阳是这座加工厂的能量来源。叶片利用阳光的能量,把茎输送来的水分和叶片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转化成营养物质,并且释放出氧气。
14. 长短 排列角度 方向
【详解】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叶片是叶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叶柄一边连接着叶片,一边连接着茎。叶脉是叶片的一部分,它支撑着整个叶片。植物的叶柄长短、叶片排列角度和着生方向各不相同,形成叶在茎上互不遮挡的镶嵌排列现象,满足植物对阳光的需求。
15.材料
【详解】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决定了它们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我们可以把不同材料的优点集中起来,做成人们想要的物品。不同材料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漂浮能力不同。
16. 沉 浮
【详解】鸡蛋在清水中,由于浮力小于鸡蛋重,鸡蛋下沉;在盐水中,鸡蛋的体积(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水的密度增大,鸡蛋受到的浮力增大,鸡蛋是浮起来的。
17. 物理 化学
【详解】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物质形状、大小、形态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
18. 空气 水
【详解】水分和氧气共同作用是使铁生锈的原因,任意切断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有效地防止生锈。所以生活中常用的方法喷涂油漆、涂油等都是隔绝空气或水,就能有效防止生锈。
19.蒸发
【详解】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在太阳的照射下,地球水圈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大气间不断地循环。海洋、河流和湖泊储存了大量的水。这些地表上的水会蒸发到空气中。
20. 液 气 不能
【详解】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变成水蒸气是物体由液态变成气态,水蒸气我们用肉眼不能看到。
21.×
【详解】生物圈中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人类和动物的生命活动需要水分,植物也需要水分。
22.×
【详解】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下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营养物质,同时放出氧气,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称作光合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叶片中绿色植物将太阳光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淀粉等物质中,同时释放出氧气。强烈的光照会会加速叶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利于植物生长。
23.×
【详解】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等过程,要经过生长→成熟→衰老→死亡的过程。蒸馏水是指自来水经过一种分离工艺,去掉其中的矿物、有机物等,获得的比较纯净的水,所以把植物的幼苗移栽至纯净的蒸馏水中,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24.×
【详解】沉入水中的物体同样受到浮力的作用,只是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所以下沉,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5.×
【详解】在死海里,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不会被淹死,是因为它含有高浓度的盐分。人们在死海中受到的浮力比平常的海水中受到的浮力要大很多,所以不会淹死。
26.√
【详解】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27.√
【详解】变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变化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大米酿酒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28.√
【详解】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9.×
【详解】当空中的水蒸气较多时,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会不断增大,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降落。如果低空气温高于0℃以上,降落的是雨;如果低空气温低于0℃以下,降落的是雪。雨和雪可以同时下,因为形成过程一样。
30.√
【详解】地球虽然有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在全部水资源中,97.5%是咸水,无法直接饮用。在余下的2.5%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325%,而且分布不均。所以地球的水资源中,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不到万分之一。
31.
【详解】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燃煤取暖、粮食酿成酒、煤气中毒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菠萝汁、衣服晾干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32.在塑料袋的内壁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现象是由植物叶子蒸腾的水蒸气冷凝在塑料袋上,形成的一层水珠。说明植物体内的水分变成水蒸气从叶片中蒸腾出来。
【详解】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把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用透明塑料袋套住一株浇足水的植物的枝叶,扎紧口袋,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会看到在塑料袋的内壁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现象是由植物叶子蒸腾的水蒸气冷凝在塑料袋上,形成的一层水珠。说明植物体内的水分变成水蒸气从叶片中蒸腾出来。
33.鸡蛋比同体积的盐水轻,鸡蛋在盐水中上浮。
【详解】物体比同体积的水重,物体在水中下沉,物体比同体积的水轻,物体在水中上浮。鸡蛋比同体积的水和纯净水都重,故在自来水和纯净水中下沉;鸡蛋比同体积的盐水轻,鸡蛋在盐水中上浮。
34.看不见字迹了。可以将稀释的碘液喷在纸上,字迹就再出现了。
【详解】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用毛笔蘸一些来汤,在白纸上写几个字。晾干后,看不见字迹了。由于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蓝,所以可以将稀释的碘液喷在纸上,字迹就再出现了。
35.当雨水降落到地面时,一部分雨水会蒸发到大气中,其他的雨水会渗入到泥土,或者从地面上流走。
【详解】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在太阳的照射下,地球水圈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大气间不断地循环。当雨水降落到地面时,一部分雨水会蒸发到大气中,其他的雨水会渗入到泥土,或者从地面上流走。
36. 水位下降了 根具有吸收水分 37.防止水分蒸发 38.B 39.为了让实验现象更明显
【分析】根是某些植物长期适应陆上生活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向下生长的器官,它具有吸收水分和营养、固着植物的功能,少数植物的根也有繁殖的作用。
36.根据题干可知,由于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所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水位下降了;
37.水时时刻刻都可以蒸发,所以实验中往瓶里水面上倒一层食用油的作用是:防止水分蒸发;
38.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一段时间后,剪开植物的茎观察它的横切面,发现横切面部分被染红了,这个实验现象证明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39.根据题干可知,该实验中用红色墨水的目的是为了让实验现象更明显,方便我们观察。
40. 烧杯外壁上会出现一些小冰晶。 在寒冷(0摄氏度以下)的天气,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变成小冰晶,并附着在物体表面形成霜。 添加适量食盐可以使混有冰块的水的温度迅速下降到零摄氏度以下。
【分析】温度降到0℃以下时,接近地面的水蒸气会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小冰晶,这就是霜,它是水的固态形式。
【详解】水在自然界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态,水的三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引起水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题目中的实验时探究霜的形成,通过操作发现,烧杯外壁会出现一些小冰晶,这就是霜。霜的形成与露珠相似,在寒冷(0摄氏度以下)的天气情况下,空气中的水汽会快速冷凝成小冰晶并附着在物体表面形成霜。添加适量实验可以使混有冰块的水的温度迅速下降到0摄氏度以下。
41. 浮 浮 沉 42.1立方厘米的塑料块比1立方厘米的清水和浓盐水轻,比1立方厘米的食用油重。
【分析】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轻,在该液体中会浮,比同体积的液体重,在该液体中会沉。
41.由表可知,浓盐水比重最大,食用油比重最小;塑料块比同体积的清水轻,放在清水中会浮,塑料块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会浮;塑料块比同体积的食用油中,会下沉;
42.1立方厘米的塑料块比1立方厘米的食用油重,比1立方厘米的清水和浓盐水轻;因此把塑料块放到食用油中是下沉的;放入清水和浓盐水中是浮的。1立方厘米的塑料块比清水、盐水轻,比食用油重。
43.(1)塑料瓶内有许多气泡冒出。
(2)小木条的火星会熄灭。
(3)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大量的气泡,产生新的物质二氧化碳,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二氧化碳气体具有的特征是无色无味、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
【详解】将适量的白醋倒入塑料瓶中,再将一定量的小苏打加入塑料瓶中使其混合,迅速盖上插有导气管的瓶盖(如图)。
①会看到塑料瓶内有许多气泡冒出。
②将带火星的小木条靠近导气管口,小木条的火星会熄灭。
③再将导气管通入到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