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地质灾害(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2 地质灾害(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2-13 18:08: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二节 地质灾害
第六章
自然灾害
学习目标
课标 课堂目标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防灾避灾的措施。 1.结合资料,指出地质灾害的主要分布位置,并归纳分布特点;【区域认知】
2.结合资料,能描述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认识到人类活动会影响某些地质灾害发生;【综合思维、人地协调】
3.通过地理实景图片的观察,能区分地质灾害的类型,并比较出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异同点;【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4.结合资料,能说出自然灾害之间的关联性。【综合思维】
地震、滑坡、泥石流
火山喷发、地面沉降、
崩塌、地裂缝等
我们汶川位于川西高原的大山之中,整个县城都沿岷江流域的河谷地带分布,周边地势非常陡峭,高山上经常发生泥石流、崩塌等自然灾害。而且汶川地处龙门山断裂带,受板块运动的影响,青藏高原沿断裂带推覆在四川盆地之上,由于蓄积的应力超过了岩石强度的临界点,龙门山断裂带就发生地震。汶川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地震,但对人们生产生活影响不大,而5.12大地震彻底毁了我们的家园,这次地震震级8.0级,震源深度仅14千米,震中位于映秀镇,震中烈度最高达11度,地震之后的两天内又发生了百余次震级4级以上的余震。这也给救灾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汶川县及周边地区各地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任务:结合材料及课本P106-107图文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地震产生的原因?
问题2、推测世界地震多发地区?
问题3、地震有哪些构造?
问题4、汶川地震造成极大破坏的原因?
问题5、为何汶川县及周边地区各地受到的破坏程度不同?
一:认识地震
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问题1、地震产生的原因?
问题2、推测世界地震多发地区?
世界主要地震带:
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
地壳中岩层
地应力
超过岩石承受限度
岩层断裂
或错位
能量释放
地震波
地震
我国地震的分布特点:
地震分布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台湾、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频发
问题3、地震有哪些构造?
问题4、汶川地震造成极大破坏的原因?
问题5、为何汶川县及周边地区各地受到的破坏程度不同?
地震构造
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
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
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
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
地震构造
震中
震源深度
震源
地震波
震中距
等震线
问题3、地震有哪些构造?
问题4、汶川地震造成极大破坏的原因?
问题5、为何汶川县及周边地区各地受到的破坏程度不同?
震级大、震源深度浅
--A
--C
--B
--F
--D
--E
震中距、地质构造、建筑物抗震性能不同
为什么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却有多个烈度?
震级是地震本身能量的大小的等级,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是一定的,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深入探究
烈度是地面实际受到地震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它与诸多因素有关。
所以同一次地震各地区烈度不尽相同。
影响烈度的因素?
它与烈度大小的关系?
震级
震源深度
震中距
地质构造
地面建筑物
-正相关
-负相关
-负相关
■地震会造成房屋倒塌,破坏基础设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诱发次生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火灾、海啸、有毒气体泄露、疫病蔓延等灾害)。造成资源环境和生态破坏;
■造成家破人亡和生活突变,损害灾区人们的心理健康。
问题6、结合图片和课本P107文字说出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
人身健康
财产损失
次生灾害
二:认识滑坡和泥石流
结合下列动画和课本P108图文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你能判断图片中是哪种地质灾害吗?
比较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原因。
问题2、两种灾害在形成原因上的最大不同是什么?
问题3、两种灾害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类型 滑坡 泥石流
物质组成
发生部位
诱因
发生条件
危害
①地势起伏较大
②岩体比较破碎
③植被覆盖较差
④工程建设频繁
①地形陡峻
②有丰富的松散物质
③植被覆盖较差
④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流
河流冲刷、地震、
地下水活动、人类活动
山地斜坡
不稳定的岩体、土体
暴雨、冰雪融水激发
山区沟谷
含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对比分析:
堵塞江河、摧毁城镇、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滑坡和泥石流有何异同点?
相同点:主要发生在山地地区,岩石碎屑下滑和流动在重力作用下形成;人类活动可诱发;外力可导致;突发性;破坏力极强。
思考
不同点:滑坡---山坡上,岩体或土体整体下滑
泥石流---特殊洪流,形成必须有水的参与,
发生在沟谷中
西南地区是我国滑坡和泥石流发生最频繁的地区,试分析原因。
①地震频繁,岩体破碎;
②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
③降水集中,多暴雨;
④植被破坏严重。
中国地形图
旱灾
沙尘暴
淡水
短缺
病虫害
火灾
一种自然灾害可能直接引发多种灾害。
活动三:课本P109认识自然灾害的关联性
地震
泥石流
海啸
崩塌
水灾
滑坡
火灾
旱灾
淡水短缺
地面沉降
海水入侵
一种灾害引发的灾害,会进一步引发其他灾害,从而形成灾害链。
灾害链
地震
滑坡
堰塞湖
洪灾
一种灾害引发的灾害,会进一步引发其他灾害,从而形成灾害链。
2、灾害链
堰塞湖是由火山活动产生的熔岩流、地震灾害引发的山崩滑坡体、冰碛物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
堰塞湖的堵塞物不是固定永远不变的,它们也会受冲刷、侵蚀、溶解、崩塌等等。一旦堵塞物被破坏,湖水便漫溢而出,倾泻而下,形成洪灾,极其危险。
知识拓展:堰塞湖
了解滑坡、泥石流的防御措施
拓展提升
非工程性措施: ①加强监测与预警预报;②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③健全减灾工作政策法规体系,完善应急机制,加强灾害管理;④加强灾害保险工作。
工程性措施:⑤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⑥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⑦建设护坡工程、建挡墙、格栅坝
地震:…… 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
加强国际合作,积极提供救援
滑坡、泥石流
地震
形成机制
构造
发生条件
多发区域
形成机制




本节知识树
分布
烈度、震级
二者区别
危害
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