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人们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杭究竟有多美?
情境导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白居易)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欧阳修)
读来满口余香,又令人震撼!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一位中学女教师说。同学们,你呢?
当才子遇上美神时,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灵感火花?穿越时空,回到1100年前的北宋,让柳永告诉我们什么叫真正的美吧!
望海潮
柳永
1.巩固有关宋词的常识和词人柳永的有关成就贡献;
2.分析意象与意境,把握情感;
3.在诵读中品味语言;分析鉴赏表现手法
4.激起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及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词的基本常识
1.词,是诗歌的一种。古代的词都合乐歌唱,故唐五代时多称为曲、杂曲或 。
词体萌芽于隋唐之际,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句子长短不一,故也称 。另有 、 等别称。
曲子词
长短句
诗余
乐府
2.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 的集中体现。一首词可以没有 ,但必须有 ,正所谓“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主要内容
题目
词牌
3.词的分类:
①按字数分: (58字以内)、中调(59—90字) (91字以上)
②按段落分: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阕或片)
③按风格分: 和 。
小令
长调
婉约派
豪放派
1、柳永,北宋 词人代表人物, 排行第七,世称 。因为官屯田员外郎。世称 。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2、是北宋第一个 的人,其词多描绘 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3、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创作了大量的 (长调),发展了 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有《乐章集》传世。
柳永被誉为“ , ”,
与李清照、晏殊、李煜并称 “ ”
知
人
:
走
近
作
者
婉约派
柳七
柳屯田
专力作词
城市风光
慢词
铺叙
慢词之祖 婉约之宗
婉约派四大旗帜
柳永乃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在四旗中号“情长”,有“豪苏腻柳”之称,柳词 如江南二八少女,清新婉约,细腻独到。
柳永的词凄婉缠绵,儿女情长,但却不靡靡。构词意境脱俗,豪放不羁。以至于“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词,始行于世”。时人云:“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
风
格
婉约派
四大旗帜
”闺语”——李清照
“情长”—— 柳 永
“别恨”—— 晏 殊
“愁宗”—— 李 煜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慢词之祖
婉约之宗
柳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到民间去的词作家。也许我们可以责备柳永没有大志,同为词人不像辛弃疾那样“男儿到死心如铁”,不像陆游那样“自许封侯在万里”,时势不同,柳永所处的时代正当北宋开国不久,国家统一,天下太平,经济文化正复苏繁荣。京城汴京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新兴市民阶层迅速形成,都市通俗文艺相应发展,这是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市民文化呼唤着自己的文化巨人。这时柳永出现了,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的市民文学作家。他在市井这块沃土里酣畅淋漓地发挥了自己的才华。 ——梁衡《读柳永》
据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公元1158年,金主完颜亮读到柳永的一首词后,对繁华形胜不已的江南美景十分倾慕,遂起“投鞭渡江”之意,于1161年大举进攻南宋,虽未成功,但柳永差点成了千古罪人。虽然这件事查无实据,但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柳永这首词影响非常大,这就是著名的《望海潮》。
北方外族人,打马过江,进入江南
投鞭断流:把马鞭全部投入江中就能截断水流。
形容人马众多,兵力强大
思考:
是哪一句诗触发了完颜亮攻占杭州的野心呢?
品读诗歌,感悟诗情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钱塘(杭州)地处东南,地理形势优越,是三吴地区的都市,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
概括了杭州的两大特点:形胜、繁华
统摄全篇,揭示主题。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
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帷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
比喻、夸张,写街巷河桥的美丽,
居民住宅的雅致,都市人口的繁盛
茂密如云的林木环绕着沙堤,波涛汹涌像卷起的霜雪,广阔无边的钱塘江是天然的壕沟。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
天堑无涯。
钱塘江的雄伟壮丽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市场上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家庭里到处都是绫罗绸缎,争比富贵奢华。
商品琳琅满目
因景明情
上片小结
东南形胜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
天堑无涯
三吴都会
烟柳画桥
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
钱塘自古繁华
市列珠玑
户盈罗绮
竞豪奢
生活富足
都市繁盛
景色壮观
总写
分写
特点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里湖外湖与重叠起伏的山岭清秀美丽,秋天有桂花遍地飘香,夏天,有十里香荷争奇斗艳。
突出写西湖乃至杭州最美的特征
羌笛声声,悠扬地在晴空飘荡,采菱的歌曲在夜间唱起,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喜笑颜开。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用互文,写百姓悠闲自在,
一派升平
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赏听箫声、鼓声,吟唱观赏秀美的风光。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写官员仪仗之威风、 饮宴之酣畅、
游山玩水之雅致
他日将杭州美景画出来,回朝后向人们夸耀。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对官员的美好祝愿
因景明情
下片小结
西湖湖山之美
重湖、叠巘(水碧山青)
三秋桂子(山上)
十里荷花(水中)
百姓生活愉悦
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
嬉嬉
长官生活休闲
千骑(仪仗队的气派、威风)
乘醉
吟赏
互文
(宴酣之乐)
(山水之乐)
叠词
意境
环境美丽、经济繁荣、生活安定的
都市生活图景
1、从地理位置上看
2、从历史传统上看
3、从自然景观上看
4、从市井面貌上看
5、从百姓生活上看
惊叹
赞美
艳羡
夸
名句鉴赏: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1、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极力刻画钱塘江雄伟壮丽之景。
比喻:云树,也可理解远远望去,沿堤的树林枝繁叶茂,浓密如云,也可理解成高耸入云。“绕”字尽显古树成行长堤迤逦之态。
霜雪:比喻浪花洁白如雪
天堑无涯:把钱塘江比作天堑,形容其波涛汹涌,不可逾越,无涯极言其无边无际
你认为哪一句写得好?
拟人:怒涛:一“怒”字赋予人的形态,使人联想到须发俱张,横眉立目的狂暴之态,更形象生动。“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夸张)
2.用字精炼,生动传神
“卷”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用其它字则显得比较平板,力度与气势均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
改“推”“溅”“激”“冲”好不好,为什么?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
天堑无涯。
名句鉴赏:重湖叠巘(yǎn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巘:yǎn,山。此处指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叠叠的山岭。
清嘉:美好。三秋:三秋:①秋季,亦指秋季第三月,即农历九月。王勃《滕王阁序》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②三年。《诗经》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1、对仗工整,气势宏大。 “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是说湖中植荷广,逢到花期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
2.远近结合,层次分明。首先是远望湖山相连,再是近观桂子飘香,然后又把视线拉到远景,画面富有层次美。
3.意象典型,视、嗅结合。
“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谢驿《杭州》)“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之问《灵隐寺》)
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里湖外湖与重叠起伏的山岭清秀美丽,秋天有桂花遍地飘香,夏天,有十里香荷争奇斗艳。
突出写西湖乃至杭州最美的特征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
吟赏烟霞。
讨论: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词有点染”,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点染”,本词《望海潮》就运用了“点染”的手法,请加以说明。
赏“点染”艺术
由“法”而入
这首词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1、善用“点染手法”。
所谓点,就是点明,将所要抒发的情感、要说的道理一语点明,使读者有一个总体认识。
所谓染,就是渲染、烘托,即以具体的事物、景物将所点明的情感、道理烘托出来,以便读者对其能更具体深刻、更生动形象地把握
点染,本来是指书画家挥笔作书作画。尔后,画家即以此作为笔法——点染、设色;继而文艺理论家引以概括词的此种表现手法,并将“点与染分开说,而引词以证之”。
点染间不能有其它相隔,必须是一气而下,二者紧密相连,表达共同意境。
“点染”艺术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点
染
点
染
“点染”艺术
长亭送别
碧云天, 黄花地, 西风紧, 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染
染
点
点
铺叙:又叫“铺排”,多见于古体诗中,它运用叠句的手法,使句式反复、对称而又富于变化,在诗歌中主要起渲染烘托气氛的作用。 (乐府民歌《陌上桑》、《木兰辞》中: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孔雀东南飞》中也有大量铺叙。
除了点染,这首词在写景上还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工于铺叙,一句一景,写景富有层次感
望 海 潮
(位置重要、历史悠久、繁华)
(美丽、雅致、繁华)
(钱塘江雄伟壮丽)
(人民富有)
(湖山之美)
(歌颂地方官政绩)
(民众悠闲的生活)
(长官休闲的生活)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夸!
主旨分析
根据前面的解读,结合词结尾“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的诗句,分析诗人创作诗歌的目的是什么?
柳永一直不得志,便到处飘泊流浪,寻找晋升的途径,迫切希望得到他人的提拔。根据罗大经《鹤林玉露》所载,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得知老朋友孙何正任两浙转运使,便去拜会。无奈孙何的门禁甚严,柳永是一介布衣,无法见到。于是柳永写了这首词,请了当地一位著名的歌女,吩咐她说,如果孙何在宴会上请她唱歌,不要唱别的,就唱这首《望海潮·东南形胜》。后来,这位歌女在孙何的宴会上反复地唱这首词,孙何被吸引就问这首词的作者,歌女说是你的老朋友柳三变所作(那时柳永还没有改名)。孙何请柳永吃了一顿饭,就把他打发走了,也没有怎么提拔他。由这个故事来看,这首词是一首干谒词,目的是请求对方为自己举荐。
背景链接
干谒诗(词)
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一些文人为了求得进身的机会,往往十分含蓄地写一些干谒诗,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展示自己的才华与抱负,以求引荐 。
我国的文坛上,就有很多著名的干谒诗文,(《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闺意献张水部》、《上枢密韩太尉书》)都是文质兼美的名篇。
为什么柳永来写呢?
好景具体指什么?凭什么这好景值得他拿回朝廷去夸?
自然风光
都市繁荣
人民安定、富足
孙何政绩卓著
实指
主旨分析
好景
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1、赞美杭州的美好景致。
2、拜谒孙何,借以赞颂他政绩卓著,赞美孙何的执政能力和与民同乐的作风。
3、预祝他能早日被召回京城,并委婉表达希望孙河举荐提拔自己的愿望。
诗歌小结
就内容而言:词人敏锐地捕捉到山川、城市的特点,充分地展现了杭州的自然风景的秀美壮丽和市井的繁荣奢华以及人民安居乐业,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北宋前期的社会历史面貌。但因为他写作此词的目的是求得地方长官的召见和赏识,所以难免要对对方加以赞扬甚至奉承,这就使得这首词出现了一个格调不高的结尾。
就艺术特点而言: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同时,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