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知识梳理及练习(含解析)2022-2023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4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知识梳理及练习(含解析)2022-2023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2-13 17:12:33

文档简介

3.4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知识梳理及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知识梳理
一、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是淀粉等糖类。
二、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三、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水 氧气+有机物
四、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还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五、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六、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
七、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呼吸作用: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八、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某同学观察园林工人移栽树木,对其措施的解释你不认同的是(  )
A.傍晚移栽——减少蒸腾作用 B.剪除树冠顶部枝叶——促进植物运输水分
C.带土坨移栽——保护幼根和根毛 D.给移栽后大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
【答案】B
【分析】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少量的进行。对移栽植物进行遮荫、去掉部分枝叶,选择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带土移栽,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利用移栽植物的成活。
【详解】A.傍晚移栽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A正确。
B.剪去一部分枝叶,会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会降低水分从茎上升到叶,B错误。
C.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幼根和根毛,因此在移栽植物时要带土移栽,以保护幼根和根毛,利于根吸水,提高成活率,C正确。
D.移栽后给树木“挂吊瓶”可补充水和无机盐,提高成活率,D正确。
故选B。
2.图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操作步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本实验的目的之一是探究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B.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③④②①⑤
C.④为隔水加热,叶绿素溶解于小烧杯中的酒精里
D.⑤的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答案】B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详解】A.在本实验中,遮光区域和未遮光区域构成的唯一的不同条件是光。因此,本实验的目的之一是探究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A正确。
B.该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暗处理,②叶片遮光处理,④叶片酒精脱色,①碘液染色,⑤观察实验现象,B错误。
C.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所以,④为隔水加热,叶绿素溶解于小烧杯中的酒精里,C正确。
D.⑤叶片未遮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变蓝色,而叶片遮光部分缺少光照未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不变蓝色,所以⑤的颜色变化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淀粉,D正确。
故选B。
3.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被剪去大量的枝叶,这样能提高移栽成活率的原因是(  )
A.降低了叶片的光合作用
B.降低了叶片的蒸腾作用
C.促进了植物的呼吸作用
D.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答案】B
【分析】(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内,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3)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详解】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剪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故选B。
4.将天竺葵放在暗处48 h后,选取两片大小相近、生长健壮的叶片A和B,按照下图连好装置(锥形瓶用软木塞和棉花封口密闭,氢氧化钠溶液用干吸收二氧化碳),移到光下2-3h,然后取下叶片A和B,脱色处理后,用碘液检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放在暗处48h是为了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B.叶片A装置的作用是作为叶片B装置的对照
C.实验变量是锥形瓶内的气体中有无二氧化碳
D.实验结果是叶片B变蓝而叶片A不变蓝
【答案】D
【分析】图中:A装置中清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A装置有二氧化碳;B装置中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B装置中没有二氧化碳。所以,A、B两装置形成了对照实验,其变量是二氧化碳,其它的实验条件均相同。
【详解】A.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叶片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如淀粉),若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将实验装置放入黑暗处48小时的目的是: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消耗,以排除原来贮存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A正确。
B.对照实验有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所以,本实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叶片A(清水组)装置的作用是作为叶片B(氢氧化钠组)装置的对照,B正确。
C.结合分析可知,AB两个装置的实验变量是锥形瓶内的气体中有无二氧化碳,C正确。
D.淀粉遇碘溶液变蓝色。A和B叶片经过光照、酒精脱色后,需要用清水漂洗,然后滴加碘溶液,观察其发生的现象。叶片B缺少二氧化碳,没有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滴加碘液不变蓝色,而叶片A有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滴加碘溶液变蓝色,D错误。
故选D。
5.下列有关“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实验步骤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暗处理的目的是增加淀粉的含量
B.叶片部分遮光是为了形成对照
C.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溶解叶绿素
D.滴加碘液是为了检验有无淀粉产生
【答案】A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光照→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一是验证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利用的原理是淀粉遇碘液变蓝;二是探究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实验中主要采用对照的实验方法。
【详解】A.该实验是通过检验光合作用的产物来判断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因此,实验前要把实验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通过其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尽,A错误。
B.该实验的变量是光,叶片部分遮光与见光部分形成对照实验,B正确。
C.叶片内的色素会干扰实验现象,利用叶绿素与酒精相似相溶的原理,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的去除叶绿素,C正确。
D.碘遇到淀粉变蓝色,因此实验中使用碘液的目的是检验有无淀粉产生,D正确。
故选A。
6.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人们采取的生产措施与原理对应不一致的是( )
A.采收后的玉米要及时晾晒——降低玉米粒的呼吸作用
B.在移栽树苗时去掉部分枝叶——降低移栽树苗的蒸腾作用
C.对土壤进行翻耕松土——促进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D.作物种植要“正其行,通其风” ——增强农作物的光合作用
【答案】C
【分析】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
【详解】A.玉米种子储存前晒干是为了减少水的含量,降低种子的呼吸作用,延长储存时间,A正确。
B.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剪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B正确。
C.结合分析可知,对土壤进行翻耕松土的目的是促进植物根部的呼吸作用,C错误。
D.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含水量以及矿质元素等。“正其行,通其风”可以确保通风透光,为光合作用提供充足的光照和二氧化碳,从而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D正确。
故选C。
7.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据图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
A.1+2是呼吸作用的原料,在图中的b中利用
B.3+4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在图中的a中产生
C.a是一种植物细胞所特有的能量转换器
D.图中3不仅满足了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答案】A
【分析】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图中a代表的是植物在叶绿体里进行光合作用,产生3有机物(储存能量)和4氧气;b是指动物在线粒体里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详解】A.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有机物和氧气,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线粒体,分析图可知,1水(二氧化碳)+2二氧化碳(水)是呼吸作用的产物,在图中的a中利用,A错误。
B.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照,场所是叶绿体,所以3有机物(储存能量)+4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在图中的a中产生,B正确。
C.a叶绿体是一种植物细胞所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C正确。
D.图中3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D正确。
故选A。
8.规范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及其目的对应正确的是( )
A.观察草履虫时从培养液底层吸一滴培养液是因为底层草履虫多
B.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滴加碘液是为了检验玉米的胚乳含有淀粉
C.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清水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D.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是为了使植株内的淀粉贮存在叶肉中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课本相关实验的操作步骤和目的要求,只有平时多积累该部分知识,才能解答相关题目。
【详解】A.观察草履虫时应从培养液表层吸一滴培养液,原因是含氧量高,A错误。
B.滴加碘液可以检测淀粉的存在,所以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滴加碘液是为了检验玉米的胚乳含有淀粉,B正确。
C.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该滴加生理盐水,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C错误。
D.为了排除叶片内原有淀粉对实验现象的影响,实验前要将实验装置放在暗处一昼夜,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D错误。
故选B。
9.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三曲线表示种子呼吸作用及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变化过程。将装置放在光照条件下,由漏斗向装有萌发种子的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图三中a点),图三曲线发生了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b上升的原因是:种子吸收水分后,呼吸作用增强
B.cd上升的原因是:种子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装置二,植物光合作用增强
C.此实验中涉及到的能量转化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D.db不变化原因是:种子只进行呼吸作用,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D
【分析】植物利用氧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呼吸作用。用公式表示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详解】A.干燥的种子呼吸作用较弱,而干燥的种子在加入适量的水以后,由于满足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所以种子开始萌发,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分解有机物产生的能量为种子萌发需要,故图(三)中曲线ab上升,A正确。
B.图(一)装置中种子萌发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装置中的导管引入到装置(二)中。装置(二)中的植物在光下要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种子呼吸作用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所以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强度增加,故曲线cd上升,B正确。
C.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所以,此实验中涉及到的能量转化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C正确。
D.当二氧化碳的浓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再随二氧化碳含量的提高而增强,故曲线bd不变化,D错误。
故选D。
10.在“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中,把叶片放入酒精中的目的是(  )
A.溶解叶片中的淀粉 B.为叶片消毒 C.溶解叶绿素 D.使得叶片中的物质挥发
【答案】C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详解】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叶片放入酒精中的目的是溶解叶绿素。
故选C。
二、填空题
11.碘液是生物实验中的常用试剂。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核被碘液染成______才便于观察;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中,滴加碘液后,被检验叶片的______(填“暴露”或“遮光”)部分变蓝色;往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滴加碘液,变蓝色的区域是种子的________。
【答案】 棕色 暴露 胚乳
【分析】(1)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是:擦→滴→撕→展→盖→染→吸;(2)玉米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胚由受精卵发育形成。发育完全的胚由胚芽、胚轴、子叶和胚根组成。胚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淀粉遇碘液变蓝色,解答即可。
【详解】碘液是生物实验中的常用试剂。洋葱表皮细胞无色透明,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核时,碘液染色把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染成深色,便于观察;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中,滴加碘液后,被黑纸片遮盖的部分没有变蓝色,未被遮光的部分(即暴露部分)变成了蓝色。见光部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遇碘变蓝色;玉米种子包括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胚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淀粉,淀粉遇碘液变蓝色,所以往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滴加碘液,变蓝色的区域是种子的胚乳。
12.下图是关于“绿色植物叶片”的概念图,请补充完善:
①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
【答案】 气孔 叶肉 光合作用 筛管 水分和无机盐
【分析】(1)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叶肉属于营养组织,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比较紧密,含有的叶绿体较多,颜色较深,属于栅栏组织;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比较疏松,含有的叶绿体较少,颜色较浅,属于海绵组织;叶脉里含有导管和筛管,可以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属于输导组织。
(2)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一般陆生植物的叶背面(下表皮)气孔比叶正面(上表皮)气孔多。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叶片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因此②是叶肉。叶表皮上有气孔,是水分散失的“门户”,因此①是气孔;叶肉包括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叶肉细胞含有较多的叶绿体,这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因此③是光合作用;叶脉是叶片的“骨架”,属于输导组织包括导管和筛管,导管能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输有机物,因此,④是筛管;⑤是水分和无机盐。
13.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绿色植物的相关问题:
(1)绿色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通过______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的,此生理过程能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还可拉动______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仅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还可以通过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为其他生物提供______。
【答案】 蒸腾 水分和无机盐 物质和能量
【分析】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外界的过程,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体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
【详解】(1)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积极的意义,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运输。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调节气候,减少干旱,蒸腾作用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因此,绿色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的,此生理过程能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还可拉动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2)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实质是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因此,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仅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还可以通过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14.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作用,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答案】光合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详解】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随着摄食,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也进入动物体内。
15.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捕获太阳光,利用___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_____转变为_____能,储存在_____中,这个过程就是光合作用。
【答案】 叶绿素 光 光能 化学 有机物
【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
【详解】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实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转化,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二是能量转化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因此,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捕获太阳光,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是光合作用。
16.凡是植物的绿色部分,只要细胞中含有_______,就都能制造有机物,但是,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答案】叶绿体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详解】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叶绿体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叶绿体是有机物的工厂,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只在含有叶绿体的部位进行,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17.结论:说明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产物,_____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答案】 淀粉 光
【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详解】探究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实验的变量是光照,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将叶片部分遮光和部分不遮光,在光照一段时间后,进行脱色,漂洗,滴加碘溶液,叶片未遮部分滴加碘液变成蓝色,说明叶片在光照下进行了光合作用制造淀粉,而叶片遮光部分滴加碘液不变蓝色,说明叶片因缺少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18.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____。______有大量的根毛,使得根吸水的______大大增加,根吸收水的能力也大大增加。
【答案】 成熟区 成熟区 表面积
【详解】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使得根吸水的表面积大大增加,根吸收水的能力也大大增加。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所以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
19.绿色植物在________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________ 和________ ,并可进一步合成其他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不仅供植物体本身需要,也是动物和人类食物的来源.
【答案】 有光 有机物 氧气
【详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在细胞的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
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绿色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20.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为什么要把天竺葵提前一昼夜放到黑暗处,目的是_____;隔水加热的目的是使_____溶解在酒精中。
【答案】 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叶绿素
【分析】绿叶片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光照→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滴加碘液→观察颜色。
【详解】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使叶片由绿色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
三、综合题
21.在“互联网+新农业应用”中,农民通过监控系统对大棚内的水分、二氧化碳、温度等实时监控,为农作物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甲图是二氧化碳发生器(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一种仪器),乙图表示大棚内某蔬菜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变化的关系,丙表是该蔬菜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连续12小时光照,再连续12小时黑暗的实验结果。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mg/h) 1.75 2.50 3.15 3.8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mg/h) 0.75 1.10 1.60 2.25 3.00 3.50
(1)大棚中安装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可检测土壤中的含水量,实现农作物的自动灌溉。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_______。大棚中安装二氧化碳发生器的目的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四位同学对图乙的理解,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A.B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B.BC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C.AC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D.AB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3)分析丙表可得出,温度控制在 ____℃时,该蔬菜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4)请你运用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知识,帮助农民提出在农业生产上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点即可)。
【答案】(1) 蒸腾作用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C
(3)25
(4)加大棚内昼夜温差;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等
【分析】分析图乙:
①A点光照强度为零,植物只进行细胞呼吸,该点即表示植物呼吸速率。
②AB段表明随光照强度加强,光合作用逐渐加强,二氧化碳的释放量逐渐减少,有一部分用于光合作用,但光合作用强度小于细胞呼吸强度。
③B点时,细胞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全部用于光合作用,即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B点称为光补偿点。
④BC段表明随光照强度不断加强,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加强,且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
⑤C点及该点以后,光照强度加强,但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称为光合作用的饱和点,C点对应的二氧化碳吸收值表示净光合速率。
【详解】(1)大棚中安装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可检测土壤中的含水量,实现农作物的自动灌溉。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大棚中安装二氧化碳发生器的目的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原理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A.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B点的二氧化碳吸收相对量为零,表示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A错误。
B.BC段表示光合作用逐渐增强,制造的有机物逐渐大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有机物开始积累,但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照常进行,只不过表示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强度小于光合作用强度,B错误。
C.AC段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增强吸收的二氧化碳增多,表示随着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增强,C正确。
D.AB段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低于零表示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小于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D错误。
故选C。
(3)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与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的差越大,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越多。所以“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如果连续12小时光照,在连续12小时黑暗”,则温度控制在25℃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4)要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就要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增加有机物的积累,并且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分解。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增加大棚内昼夜温差;向温室内施加“气肥”;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满足农作物对水、空气等的需求等等。
22.请根据“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部分实验步骤示意图回答。
(1)图①所示,把天竺葵放到_____________处一昼夜,其目的是使天竺葵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2)图③所示,把叶片放入盛有______________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3)图④所示,向漂洗后的叶片滴加碘液,稍候片刻用清水冲洗,观察到叶片见光部分变成蓝色,说明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_____________。
(4)对照叶片遮光部分和见光部分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答案】(1)黑暗
(2)酒精
(3)淀粉
(4)光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是中考的一个重要考点,很多中考试题的实验都是从这里改编而来的,常见的是解释某一实验现象,因此,我们要弄清实验的主要步骤:①暗处理→②部分光照→光照→摘下叶片→③酒精脱色→清水漂洗→④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并说出每一步骤的目的。
(1)
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
(2)
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如不脱色,不易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现象。
(3)
向叶片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检验是否产生淀粉。观察现象:叶片见光(未遮盖)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所以遇碘变蓝。
(4)
此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叶片遮光部分作为实验组,见光部分作为对照组,说明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23.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一盆天竺葵放置黑暗处一昼夜后,选其中一个叶片,用三角形的黑纸片将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所示,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摘下叶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最后在叶片上滴加碘液,请分析回答:(横线上填写文字、[ ]中填写序号或字母)
(1)将天竺葵(图一)放在黑暗处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的目的是设置________实验。
(3)图三中对叶片进行酒精脱色的装置正确的是[__],脱色处理时,酒精须隔水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变蓝的是图一叶片中_______(选填“未遮光”或“遮光”)部分。
(5)图二中[__]中含有许多叶绿体,是叶片中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答案】(1)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
(2)对照
(3) B 因为酒精的沸点比水低,如果直接放在火上加热,不仅酒精蒸发太快,造成浪费,而且溶解叶绿素的效果也不够好,尤其容易引燃酒精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4)未遮光
(5)②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
图二中①是上表皮、②是叶肉、③是叶脉、④是气孔。
(1)
暗处理:将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把叶片中的淀粉转运和消耗。这样就说明了,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
(2)
部分遮光: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该实验中一部分遮光,一部分未遮光,所以此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
(3)
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酒精变为绿色,叶片变成黄白色。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使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装有酒精和叶片的小烧杯,一定要隔水加热。这是因为酒精的沸点比水低,如果直接放在火上加热,不仅酒精蒸发太快,造成浪费,而且溶解叶绿素的效果也不够好,尤其容易引燃酒精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图三B装置正确。
(4)
碘遇到淀粉变蓝色,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图一叶片中未遮光部分变蓝,由此说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而叶片中滴加碘液后部分区域没有变蓝,是因为缺少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光。
(5)
②叶肉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所以图二中含有大量叶绿体且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结构②叶肉。
24.小薇在做“观察叶片的结构”的实验时,用显微镜观察了菠菜叶片的横切而和下表皮,并绘制了菠菜叶片横切面示意图(图一)和下表皮结构示意图(图二)。请你据图分析回答:
(1)______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制作徒手切片时常用毛笔蘸取最______的一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2)徒手制作叶临时切片时,下面多余的一步是______。
A.在载玻片上滴清水 B.取材料 C.盖盖玻片 D.染色
(3)图一中,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 ]______,属于保护组织的是______(填数字),叶片光合作用需要的水以及叶片制造的有机物都是通过图一的[ ]______进行运输。
(4)将套袋的绿色植物置于阳光下,发现塑料袋内壁附着许多水珠,水珠主要是经图一中叶片的[ ]______散发出来的,该结构主要分布在叶片的[ ]______,它的张开和闭合受图二中[ ]______控制。
【答案】(1) 叶 最薄
(2)D
(3) 2 叶肉 1和4 3 叶脉
(4) 5 气孔 4 下表皮 7 保卫细胞
【分析】图一中,1是上表皮,2是叶肉,3是叶脉,4是下表皮,5是气孔;图二中,6是表皮细胞,7是保卫细胞,8是气孔。
【详解】(1)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尔透明的,因此制作徒手切片时常选取最薄的一片观察。
(2)用镊子取一片新鲜的植物叶片,平展在载玻片上。用手捏紧两个并排的双面刀片,迅速切割载玻片上的叶片。将切下的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用毛笔蘸取最薄的一片,将切片平整展放在滴有清水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制成临时玻片。可见徒手制作叶临时切片时不需要染色。故选D。
(3)叶肉中含有叶绿体,因此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2叶肉,1、4是表皮,具有保护作用,是保护组织,在3叶脉中具有输导组织,因此叶片光合作用需要的水以及叶片制造的有机物都是通过图一的3叶脉进行运输。
(4)5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主要分布在4下表皮,受7保卫细胞的控制而张开或关闭,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25.某生物小组利用天竺葵进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探究。如图是探究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实验中将天竺葵置于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
(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是为了_______。
(3)脱色漂洗后叶片变为黄白色,滴加碘液后______部分变蓝。
(4)该探究说明: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_______。
【答案】(1)耗尽叶片内原有的淀粉
(2)对照
(3)未遮盖或见光
(4)淀粉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是: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据此答题。
(1)
为了排除叶片内原有淀粉对实验现象的影响,实验前要将实验装置放在暗处一昼夜,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
(2)
光合作用需要光,本实验的变量是光照,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的目的是形成对照。
(3)
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叶绿素会溶解在酒精中,脱色漂洗后叶片变为黄白色,滴加碘液后见光部分部分变蓝,遮光部分未变蓝。
(4)
淀粉遇到碘液变蓝,所以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3.4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知识梳理及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知识梳理
一、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是淀粉等糖类。
二、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三、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水 氧气+有机物
四、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还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五、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六、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
七、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呼吸作用: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八、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某同学观察园林工人移栽树木,对其措施的解释你不认同的是(  )
A.傍晚移栽——减少蒸腾作用 B.剪除树冠顶部枝叶——促进植物运输水分
C.带土坨移栽——保护幼根和根毛 D.给移栽后大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
2.图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操作步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本实验的目的之一是探究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B.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③④②①⑤
C.④为隔水加热,叶绿素溶解于小烧杯中的酒精里
D.⑤的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3.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被剪去大量的枝叶,这样能提高移栽成活率的原因是(  )
A.降低了叶片的光合作用
B.降低了叶片的蒸腾作用
C.促进了植物的呼吸作用
D.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4.将天竺葵放在暗处48 h后,选取两片大小相近、生长健壮的叶片A和B,按照下图连好装置(锥形瓶用软木塞和棉花封口密闭,氢氧化钠溶液用干吸收二氧化碳),移到光下2-3h,然后取下叶片A和B,脱色处理后,用碘液检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放在暗处48h是为了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B.叶片A装置的作用是作为叶片B装置的对照
C.实验变量是锥形瓶内的气体中有无二氧化碳
D.实验结果是叶片B变蓝而叶片A不变蓝
5.下列有关“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实验步骤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暗处理的目的是增加淀粉的含量
B.叶片部分遮光是为了形成对照
C.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溶解叶绿素
D.滴加碘液是为了检验有无淀粉产生
6.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人们采取的生产措施与原理对应不一致的是( )
A.采收后的玉米要及时晾晒——降低玉米粒的呼吸作用
B.在移栽树苗时去掉部分枝叶——降低移栽树苗的蒸腾作用
C.对土壤进行翻耕松土——促进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D.作物种植要“正其行,通其风” ——增强农作物的光合作用
7.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据图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
A.1+2是呼吸作用的原料,在图中的b中利用
B.3+4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在图中的a中产生
C.a是一种植物细胞所特有的能量转换器
D.图中3不仅满足了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8.规范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及其目的对应正确的是( )
A.观察草履虫时从培养液底层吸一滴培养液是因为底层草履虫多
B.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滴加碘液是为了检验玉米的胚乳含有淀粉
C.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清水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D.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是为了使植株内的淀粉贮存在叶肉中
9.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三曲线表示种子呼吸作用及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变化过程。将装置放在光照条件下,由漏斗向装有萌发种子的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图三中a点),图三曲线发生了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b上升的原因是:种子吸收水分后,呼吸作用增强
B.cd上升的原因是:种子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装置二,植物光合作用增强
C.此实验中涉及到的能量转化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D.db不变化原因是:种子只进行呼吸作用,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10.在“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中,把叶片放入酒精中的目的是(  )
A.溶解叶片中的淀粉 B.为叶片消毒 C.溶解叶绿素 D.使得叶片中的物质挥发
二、填空题
11.碘液是生物实验中的常用试剂。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核被碘液染成______才便于观察;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中,滴加碘液后,被检验叶片的______(填“暴露”或“遮光”)部分变蓝色;往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滴加碘液,变蓝色的区域是种子的________。
12.下图是关于“绿色植物叶片”的概念图,请补充完善:
①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
13.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绿色植物的相关问题:
(1)绿色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通过______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的,此生理过程能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还可拉动______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仅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还可以通过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为其他生物提供______。
14.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作用,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15.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捕获太阳光,利用___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_____转变为_____能,储存在_____中,这个过程就是光合作用。
16.凡是植物的绿色部分,只要细胞中含有_______,就都能制造有机物,但是,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17.结论:说明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产物,_____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18.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____。______有大量的根毛,使得根吸水的______大大增加,根吸收水的能力也大大增加。
19.绿色植物在________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________ 和________ ,并可进一步合成其他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不仅供植物体本身需要,也是动物和人类食物的来源.
20.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为什么要把天竺葵提前一昼夜放到黑暗处,目的是_____;隔水加热的目的是使_____溶解在酒精中。
三、综合题
21.在“互联网+新农业应用”中,农民通过监控系统对大棚内的水分、二氧化碳、温度等实时监控,为农作物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甲图是二氧化碳发生器(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一种仪器),乙图表示大棚内某蔬菜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变化的关系,丙表是该蔬菜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连续12小时光照,再连续12小时黑暗的实验结果。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mg/h) 1.75 2.50 3.15 3.8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mg/h) 0.75 1.10 1.60 2.25 3.00 3.50
(1)大棚中安装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可检测土壤中的含水量,实现农作物的自动灌溉。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_______。大棚中安装二氧化碳发生器的目的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四位同学对图乙的理解,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A.B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B.BC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C.AC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D.AB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3)分析丙表可得出,温度控制在 ____℃时,该蔬菜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4)请你运用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知识,帮助农民提出在农业生产上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点即可)。
22.请根据“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部分实验步骤示意图回答。
(1)图①所示,把天竺葵放到_____________处一昼夜,其目的是使天竺葵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2)图③所示,把叶片放入盛有______________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3)图④所示,向漂洗后的叶片滴加碘液,稍候片刻用清水冲洗,观察到叶片见光部分变成蓝色,说明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_____________。
(4)对照叶片遮光部分和见光部分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23.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一盆天竺葵放置黑暗处一昼夜后,选其中一个叶片,用三角形的黑纸片将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所示,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摘下叶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最后在叶片上滴加碘液,请分析回答:(横线上填写文字、[ ]中填写序号或字母)
(1)将天竺葵(图一)放在黑暗处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的目的是设置________实验。
(3)图三中对叶片进行酒精脱色的装置正确的是[__],脱色处理时,酒精须隔水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变蓝的是图一叶片中_______(选填“未遮光”或“遮光”)部分。
(5)图二中[__]中含有许多叶绿体,是叶片中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24.小薇在做“观察叶片的结构”的实验时,用显微镜观察了菠菜叶片的横切而和下表皮,并绘制了菠菜叶片横切面示意图(图一)和下表皮结构示意图(图二)。请你据图分析回答:
(1)______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制作徒手切片时常用毛笔蘸取最______的一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2)徒手制作叶临时切片时,下面多余的一步是______。
A.在载玻片上滴清水 B.取材料 C.盖盖玻片 D.染色
(3)图一中,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 ]______,属于保护组织的是______(填数字),叶片光合作用需要的水以及叶片制造的有机物都是通过图一的[ ]______进行运输。
(4)将套袋的绿色植物置于阳光下,发现塑料袋内壁附着许多水珠,水珠主要是经图一中叶片的[ ]______散发出来的,该结构主要分布在叶片的[ ]______,它的张开和闭合受图二中[ ]______控制。
25.某生物小组利用天竺葵进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探究。如图是探究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实验中将天竺葵置于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
(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是为了_______。
(3)脱色漂洗后叶片变为黄白色,滴加碘液后______部分变蓝。
(4)该探究说明: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