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荷花淀》课件(共35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1《荷花淀》课件(共35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13 16:2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初读感知 理清思路
1.全文以空行标明了小说的三大部分,请用四字句给每部分加个小标题。
2.思考文章的行文线索。
任务一
理清思路
小说层次清晰,全文以空行标明了小说的三大部分, 请用四字句给每部分加个小标题。
第一部分:送夫抗敌 (开端1——31)
第二部分:探夫遇敌 (发展32——61)
第三部分:助夫杀/歼敌 (高潮、结局62——85)
夫 敌?
白洋淀妇女们在战斗中不断成长
理清思路
荷花淀
送夫抗敌
探夫遇敌
助夫杀敌
编席候夫(1—4)
夫妻话别(5—29)
送夫参军(30—31)
回家途中(40—51)
探夫未遇(32—39)
归途遇敌(52—61)
助夫杀敌(62—75)
成立队伍(85)
感受打算(76—84)
白洋淀妇女在战斗中不断成长
情境演绎文中的三处对话描写
(6-29、33-37、77-84),
分析从这些对话中体现出水生嫂及这一群水乡妇女怎样的人物形象。
任务二
情境再现 赏析形象
小说刻画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白洋淀妇女的群体形象。她们贤惠温柔、勇敢坚强,乐观自信, 明大义,识大体,她们既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又有抗日根据地妇女的进步特点。
【人物的形象归纳】
茅盾先生认为,孙犁的抗战小说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但有人认为表现“抗战”主题的文章,就应该有激荡人心的豪言壮语,这样才能给人抗战的力量。
纵观以上人物语言,生活化,平实自然,甚至有许多女人的俏皮话、玩笑话。这样的语言是否削弱了“抗战力量” 谈谈你的看法。
1.从这些女性的言语中,我们体会到了浓浓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这是激发他们保家卫国激情的动力。
2.从这些女性的言语中,我们感受到了抗战的自信和乐观主义精神。
3.从这些女性的言语中,我们看到了一群普通农村妇女成长为革命战士,她们是抗战强而有力的后盾。
【对话的情感内涵】
虚化的人物:孙犁的人物刻画省去了人物的轮廓,更省去了人物的五官和服饰,甚至连人名都省去了。用一些近似散漫却又所指很强的对话来勾勒人物。
省去的人名:均以“女人”统一称呼,以个性凸显共性,以模糊化的处理达到凸显女性群像、反映革命乐观主义和斗争精神的效果。
李泽厚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所表现出来的乐感精神,不只是儒家的教义,更是中国人的普遍意识和民族性格。”
作品的对话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
①形象地展示了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揭示各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
②展开并推动情节发展;
③注重表现人物发展变化的思想性格,展示了白洋淀女人们的成长历程;
④展示了白洋淀地区人民的人情美,深化小说的主题。
【小说的语言艺术特色】
理解文章内容
政论文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震动”和“吮”这两个词语有什么深刻含义
“震动”写出水生嫂听说丈夫要到大部队去时内心的波动。反映了水生嫂听到丈夫要离开时的突然和震惊,对丈夫的不舍。
她用“吮”这个动作迅速平衡了自己的情绪,掩饰了失态,既为了不让丈夫担心,也不想让丈夫看出自己心里的软弱,显示了她的坚强勇敢、深明大义。
政论文
这篇小说里三次出现“一捞一丢”的细节,请你把有关描写找出来,并体会这三处细节描写的作用与意义。
序号 相关描写 作用与意义
第一处
第二处
第三处 女人们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顺手又“丢”到水里去 
传神地刻画出了女人们去探望丈夫却没遇上后失落而又百无聊赖的心情
水生将漂在水上的装着饼干的精致纸盒“捞”出来,“丢”在女人们的船上
女人们将水里的小包裹“捞”出来“丢”给他们 
生动地表现了战士打捞战利品时乐观的精神状态,也真切自然地表现出夫妻间彼此牵挂、似嗔实喜、似怨实爱的情感,富有生活气息
水生嫂:勤劳纯朴,温柔体贴,聪慧坚强,稳重谨慎,挚爱丈夫,热爱祖国,识大体,明大义的农村妇女。既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又具有抗日根据地妇女的进步特点。
水生:热爱祖国,处处以民族利益为重,事事争先,也爱家庭、妻子、孩子,体贴理解妻子,鼓励妻子进步的一位革命战士。
鲁迅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孙犁小说《荷花淀》中的水生嫂,代表着中国最底层的普通农村妇女,同样无名无姓,依附着丈夫得到一个称呼。
但是两位农村妇女的命运结局却是截然不同。
小组合作探究:两位“无名氏”农村妇女的命运结局成因。
任务三
命运对比 探究成因
正如孙犁所言:“我以为女人比男人更乐观,而人生的悲欢离合,总是与她们有关。所以常常以崇拜的心情写到她们。”白洋淀妇女们既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中女性特有的温柔与贤惠,也折射着特定的时代背景所赋予女性的坚强和乐观的特点。
孙犁笔下的女性并非男子在战场上的绊脚石,而是一群在战争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柔情万种而又英勇无畏的时代女性。
时代和社会为女性的成长提供了一定的发展条件和空间,
而妇女们也用自我的觉醒和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力量。
“女性力量”一词在当今社会被反复提及,在历届《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也不乏巾帼风采。
请以张桂梅、樊锦诗、黄文秀三位女性人物的《感动中国》颁奖词为参照,为白洋淀妇女们编写一则颁奖词。
任务四
书写成长 感悟力量
思考: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是什么样的水土养育了这样的如荷花一般水灵而又坚强的女子?文章哪些段落能让你感觉到小说的环境美
第二课时:赏析文中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的常用手法
描写 技巧
描写 角度
①场面描写、白描(粗笔勾勒、突出特征)与细描(精雕细刻、浓墨重彩,也称工笔);
②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
③烘托、映衬、象征等;
④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比等。
①感官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绘形、绘声、绘色)
②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俯视仰视等;
③写景顺序——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内外结合等。
政论文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方面
人物方面
情节方面
主题方面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地点;
②暗示社会环境,如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
③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①烘托心情;②体现身份、地位、性格等;③暗示命运
①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
②为后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或制造悬念;
③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
④与标题相呼应,诠释标题的内涵;
⑤开头的环境描写,引出下文…内容(为下文…作铺垫),与结尾相呼应
⑥结尾的环境描写,与上文…内容相呼应,结构完整。
①揭示主题;②深化主旨
政论文
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方面
人物方面
情节方面
主题方面
①交代故事展开的时代背景;
②揭示社会关系,渲染特定氛围。
①引出主要人物,交代人物身份;
②揭示人物心情(心理);
③表现人物性格;
④暗示人物命运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揭示社会本质特征,凸显主题
文本通读
本文中的景物描写有哪些?
分别有什么作用?
1、第1-3自然段
2、第40自然段
3、第61自然段
第一至三自然段
所写之景:
皎月映照,院子凉爽,芦苇洁白,薄雾轻浮,清风徐徐,荷花飘香,勤劳的双手,熟练的技艺,富饶的出产,美丽的家乡……
作用:
①环境:为人物提供背景,渲染氛围。展现荷花淀的地域风貌,勾画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为“话别”提供地点、时间与和谐的氛围,营造了一种清新宁静、和谐欢愉的氛围;
②人物:引出主要人物,烘托人物形象。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的形象。
③情节:为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荷花淀的美丽富饶和人民生活的美好幸福,为后文水生嫂送夫参军、等情节的展开做铺垫,也为下文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作了铺垫。
④主题: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寄寓作品的主题。清新美好的乡村风光是人物眼中的景,充溢着人物心中的情,展现了人物对家乡与生活的爱。
第40自然段
①烘托人物心情开始由忧变喜。辽阔而静寂的环境烘托了几个女人探望丈夫的归途上有点儿失望、伤心的情绪;但淀上万里无云的开阔、明朗的风光,使她们受到了感染,增强了排遣忧郁的力量,因此,不久又欢笑起来。也渲染了一个恬淡、宁静、令人陶醉的诗意氛围。
②同时“水面没有一只船”又暗示情况异常,为下文的紧张、激烈作了铺垫,为鬼子追她们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
  
正午风光
以景写人,情景相生
第61自然段
景和人高度和谐
日光下的荷花淀
运用了比喻,将密而舒展的大荷叶比作“铜墙铁壁”;将高高挺出的荷花箭比作“监视白洋淀的哨兵”。
①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体现内容)
②渲染一种严阵以待的气氛,暗示这里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暗示情节)
③写出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致胜的信心(人物内心、形象)
④洋溢着歌颂根据地人民反抗侵略的思想感情(主旨)。
白洋淀夜景
午间淀上风光
荷花淀
提供背景
衬托人物
诗 化 的 景物
情景和谐
诗情画意
化景为情
环境描写
三处景物描写及作用
烘托心情
暗示情节
丁帆在《中国乡土小说史》中指出:“风景画描写的乡土空间中的场景,包含着创作主体深刻的主观感情,它承载着烘托人物心境、交代事件场景等功能,具有隐喻和象征的内在意义。”孙犁抗战小说中的水乡风景可以说是情、景、理的统一,它既展现了冀中人民浓郁的故乡情结,也表现了冀中人民保家卫国的精神状态。
这么美丽的一方水土,当然会养育一方英雄儿女,他们美丽的身心不容玷污,他们平时有多少温情,战时就会有多少勇气。
孙犁的作品显示出作家成熟的独特的艺术风格: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完美统一。
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他的小说又被称为“诗化小说”。
这一独特风格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形成了一个数量相当可观的作家群,他们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当代文坛誉为“荷花淀派”。
与“山药蛋派”(赵树理风格)齐名。
孙犁为何选择用充满诗意的方式去构建这篇战争小说
孙犁的抗战小说与其它战争题材的小说相比,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独特风格,这 与当时解放区的创作氛围以及孙犁个人经历、创作动机、个人气质等息息相关。 孙犁曾说:“风格的形成,包括两大要素,即时代的特征和作家的特征。”
孙犁为何选择用充满诗意的方式去构建这篇战争小说
《荷花淀》写于 1945 年,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决胜阶段。在抗战时期,国家对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有特殊的要求,明确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方针,解放区主流文学基本上形成了通俗化和大众化的审美规范。孙犁为了写出工农兵看得懂的、具有教育启发作用的作品,他秉持着“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的创作理念,坚持用口语化、生活化的语言写小说,努力在冀中人民身上挖掘真实、质朴的人性光辉,在革命话语的大一统中表现人性的温情。
孙犁为何选择用充满诗意的方式去构建这篇战争小说
孙犁从小接触过众多女性,在与农村女性的交往中,他看到了女性身上特有的“阴柔之美”,并被她们的温柔与坚韧所深深影响,所以他的抗战小说偏爱于写女性,着眼于通过日常生活的描写表现女性的乐观与坚强。在水生嫂身上,我们能够明显看到孙犁妻子的影子。其次,孙犁是一个内向敏感、淡泊名利、真诚宽厚的人,这决定了他真诚、谨慎的写作态度,他师承鲁迅,始终坚持着“文学为人生”的创作理念,他的小说从表层上看符合主流文学提倡的写“工农兵”的要求,但他更想展现的是军民身上超越阶级性和革命性的人类优秀品质,他的小说具有浓厚的人道主义精神。最后,与孙犁的审美追求有关,孙犁坚持着对“真善美”不懈追求,他的小说既没有盲目服从于政治,也没有脱离实际空喊艺术。
孙犁为何选择用充满诗意的方式去构建这篇战争小说
好的文学走在生活的前面,叫人们明白自己不是奴隶,是生活的主宰,是美满自由生活的创造者,它燃烧起人们的勇气,照亮前进的道路。 ——孙犁谈“文学与生活”
韩映山曾经这样评论孙犁的《荷花淀》:
“自然,艺术的生命,还具备多种多样的因素。我以为真、善、美是构成艺术生命的三大要素。无疑,《荷花淀》就充分具备这三大要素。”
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①《荷花淀》反映了真实的生活。作品中的故事既不具有传奇色彩,也没有刻意的情节安排,故事、人物、场景、细节、语言都是作者对家乡百姓平常生活的反映,真实生动。
②作品反映了人性的善良。农村妇女送夫参军,水乡儿女成长为勇敢的战士,反映了白洋淀人民对于家乡和祖国的热爱,闪耀着人性善良的光辉。
③作品充满美的力量。文章着力描绘了清新美好的自然风光,刻画了美丽、质朴、坚强的抗日军民形象,展现了抗日根据地人民美好向上的革命精神和儿女情怀,富有水乡的人情美,风俗美和人性美。真的生活、善的理想、美的意境,三者水乳交融,达到了艺术的极致。

《荷花淀》写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冀中人民的斗争生活。小说全篇共描写了四个场面:“月夜织席”“夫妻话别”“中途遇险”“荷塘歼敌”。小说涉及了战争,但只是把人民英勇抗击日寇的战争作为背景,而把笔墨集中在普通百姓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上。这些善良、纯真的人们在战争环境中闪耀出人性的光辉。小说表现了人民不畏强暴、保卫家园的精神状态。
文章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