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8张PPT。飞夺泸定桥
学 习 生 字 词fù
赴zhào
召liú
榴bèi
狈xiè
泻jūn
钧yuán
援jiàn
键liàn
链chè
撤piáo
瓢增援关键奔赴狼狈号召千钧一发手榴弹直泻铁链瓢泼撤下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历时368天,日均行军37公里。共翻越了18条山脉,其中5条山脉终年积雪;渡过了24条河流;穿越了11个省;占领过大小62个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最后达到了陕甘宁的吴起镇。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泸定桥泸定桥 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
泸定桥离水面有数十米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战,红褐色的河水象瀑布一样,从上游山峡里倾泻下来,冲到岩石上,溅起3米多高的浪花,水声震耳欲聋。桥的对岸就是泸定城。城背靠着山,西门正堵住桥头。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他们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飞夺泸定桥检测:请根据课文的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本课按照( ),记叙了长征途中( )的红军夺取( )、渡过( )的战斗过程,表现了红军( )、不怕( )、( )的英雄气概。北上抗日泸定桥大渡河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检测:请根据下面的小标题,给课文分段:接受任务抢时间攻天险过大渡河起因(1-2)(3-4)(5-7)(8)经过高潮结果初读课文后,请根据下面的小标题,给课文分段:接受任务抢时间攻天险过大渡河起因(1-2)(3-4)(5-7)(8)经过高潮结果飞初读课文后,请根据下面的小标题,给课文分段:接任务抢时间攻天险过泸定桥起因(1-2)(3-4)(5-7)(8)经过高潮结果飞夺研读课文,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1-2自然段):
默读,思考:1.北上红军过大渡河为什么非从泸定桥走不可?2.为什么要“飞夺”?研读课文,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1-2自然段):
默读,思考:1.北上红军过大渡河为什么非从泸定桥走不可? 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研读课文,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1-2自然段):
默读,思考:2.为什么要“飞夺”?研读课文,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3-4自然段)“飞”:
读一读,讨论交流:1.战胜敌人的关键是什么? 2.红四团要抢在敌人的前面赶到泸定桥 遇到了哪些困难? 研读课文,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3-4自然段)“飞”:
读一读,讨论交流:1.战胜敌人的关键是什么? 抢在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研读课文,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3-4自然段)“飞”:
读一读,讨论交流:2.红四团要抢在敌人的前面赶到泸定桥 遇到了哪些困难? 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 )早晨夺下泸定桥!”
时间只剩下( )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 )里。
到晚上七点钟,离泸定桥还有( )里。
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终于在29日清晨( )了泸定桥,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 )在后面了。 ①从接到任务到夺下泸定下只有 的时间。
②红四团平均每小时行军约 里。
③晚上七点后,平均行军约 里。
时间紧迫29日二十多个小时二百四十一百一十赶到抛二十多个小时十二十三四
抢 时 间 的 结 果 这个“抛”字,突出了红军的神速,表现了红军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说明红军在跟敌人抢时间的关键一仗中取得了胜利。 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倾盆大雨,踩着泥泞继续前进。
战士们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天又下起雨来,把他们全身都淋透了。
雨越下越猛,像瓢泼一样,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
沿途还与“好几股的敌人”战斗。条件恶劣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战士们是怎样克服恶劣的条件的?
摔倒在泥泞的路上时……
实在走不动了……
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时……
豆大的雨点打在人脸上觉得像刀割一样疼时……敌军——两个团、两个旅增援。
我军——一个团。
力量悬殊
根据第二部分的内容,完成练习:
(1)在漆黑的夜里,敌人 ,红军也 。
(2)在隔岸相望时,敌人 ,红军则 。
(3)在雨越下越猛时,敌人 ,红军却 。
向泸定桥方向奔去向泸定桥方向奔去大声问话用计迷惑敌人停下来宿营摸黑冒雨前进 说说看,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通过红军战士赶往泸定桥,以及和敌人的对比,你从中可以感受到红军战士什么样的精神? 从中可以感受到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精神。研读课文,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5-7自然段)“夺”:
读一读,讨论交流:1.快速地读第五自然段,看看,“夺”桥有哪些困难? 泸定桥一共十三根铁链,两边各有两根稍高的铁链,算是桥栏 ;底下并排九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一样。可是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
凌空飞架 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在几十丈深的河谷里倾泻下来,冲到岩石上,飞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水声震耳欲聋。 咆哮的河水
“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研读课文,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5-7自然段)“夺”:
读一读,讨论交流:2.读第六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总攻开始了红四团是怎样奋勇夺桥的?画出动词 二连担任突击队,二十二位英雄拿着冲锋枪、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 二连担任突击队,二十二位英雄拿着冲锋枪、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
读一读,比较句子。
二连担任突击队,二十二位英雄拿着冲锋枪、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
二连担任突击队,二十二位英雄向对岸冲去。 展开想象说话:
最令人敬佩的是二连的二十二位英雄,攀爬铁链时,他们有的 ,有的 ,有的 。
除了二连的这二十二位战士外,文中还写到了谁?从中你感到了什么? 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指挥战斗。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的武器一齐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二连担任突击连,二十二位英雄拿着冲锋枪、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第三连,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指挥战斗。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的武器一齐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二连担任突击连,二十二位英雄拿着冲锋枪、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第三连,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突击队刚刚冲到对面,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革命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啊!”英雄们听到号召,更加奋不顾身,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狈的逃跑了。
说说看,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通过红军战士勇夺泸定桥,你从中可以感受到红军战士什么样的精神? 从中可以感受到红军团结一心、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研读课文,齐读课文的第四部分(8自然段):
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后续的红军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
浩浩荡荡是什么意思?它说明什么? 在文中,浩浩荡荡除了有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之外还有说明红军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含义。 检测:请根据课文的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本课按照( ),记叙了长征途中( )的红军夺取( )、渡过( )的战斗过程,表现了红军( )、不怕( )、( )的英雄气概。北上抗日泸定桥大渡河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 长征精神
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跨过茫茫草地,翻越人迹罕至的雪山,终于胜利到达了陕北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
“长征精神”鼓舞着我们每一个龙的传人!
“长征精神”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的一种精神!
“长征精神”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是我们的民族魂!
长征七律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薄走泥丸。
金山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说写双通道:
夺下泸定桥是红军长征中取得的又一次重大胜利。红军在长征中还取得过哪些胜利?请你查找有关资料说一个给大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