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13 20:4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第9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说明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局限性,学会史论结合、客观全面地看待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通过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梳理从奴隶制时代到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特点,分析基督教在中世纪和近代发挥的不同作用,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标准,理解法律制度与国家治理、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的关系。
目录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宗教伦理与教化



2个课时
教学重点
1.罗马法的特点。
2.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和不同法系的特点、影响。
3.西方宗教伦理在对民众教化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难点
1.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不同特点。
2.全面认识宗教在思想教化方面的作用。
公元前
6世纪
公元前
449年
6世纪
公元前3世纪
习惯法
成文法
公民法
万民法
适用范围
形式
十二铜表法
罗马民法大全
罗马法概念
罗马法是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6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制度的总称。包括皇帝的命令、元老院的告示、成文法和一些习惯法。标志其开端的是公元前450年《十二铜表法》,标志其完备的是公元6世纪的《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材料一:在海滩上发现的珍宝和其他东西,根据自然法立即属于发现者所有……根据自然法,你所有的动物所生育的小动物归你所有。
材料二:根据自然法,一切人生来平等……为别人制定的法律,自己也必须遵守。
材料三:任何人在缺席时不得被判罪。同样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提供证据的责任在陈述事实的一方,而非否认事实的一方。
保护私有财产
1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
注重程序,无罪推定
3
各日耳曼王国在记载和整理日耳曼人部落习惯法的基础上编纂了一批成文法,作为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
日耳曼法
罗马法的传播
教会法
教会根据基督教神学,制定和颁布了教会法
11世纪以后,欧洲国家出现了研究和宣传罗马法的运动,促进了罗马法的传播
英美法系 大陆法系
相同点 性质 都是资本主义法律体系
指导思想 都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影响
背景 都以资产阶级商品经济、资产阶级民族统一国家、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基础。
传统 都继承了中古时期的罗马法
英美法系 大陆法系
不同点 法律渊源 以判例法为主,遵循先例 以成文法为主,强调宪法,一般不承认判例
立法和司法的关系 法官地位突出,可创立、解释先例——司法处于绝对中心地位 明确立法和司法分工,法官作用不太突出——立法处于绝对中心地位,司法处于从属地位。
受罗马法影响程度 受罗马法影响较小 以罗马法为基础
主要代表 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 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
二、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 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法律由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
在法律内容上 注重保护个人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等
在司法实践过程中 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建立了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
历史纵横
1764年7月,意大利人贝卡里亚提出:
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
——[意]贝卡里亚著,黄风译《论犯罪与刑罚》
阅读史料,你如何理解无罪推定原则?
无罪推定原则的确立,既有利于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冤狱的发生,也有利于实现刑事司法公正及推动其他诉讼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二、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3.评价——积极影响
(1)有助于维护法律的统一性与权威性,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可以迅速灵活地反映社会发展对法律调整提出的不同要求,及时确立合乎社会需要的法律规范。
(3)有利于加强对司法机关的监督,防止法官专断和任意处理问题,保持法律的公正。
3.评价——局限
1).财产不平等
2).男女不平等
3).种族歧视
二、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①公元1世纪,诞生于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地区,此后两百多年间受压制,教徒受到迫害;
②313年,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性;
③392年,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国教;
④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基督教随之开始分裂,形成东西两派;
⑤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在帝国废墟上建立的日耳曼人国家为了取得罗马人和教会的支持,逐渐都接受了基督教。这样,基督教影响了中古时期欧洲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⑥1054年,东西两派教会正式分型,东派自称正教(即东正教),西派自称公教(即天主教)
⑦16世纪宗教改革,从天主教中分离出新教(路德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等)。
基督教的发展
(3)新教的评价:
积极性:新教适应了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
局限性:
①束缚人们的行为,麻醉人们的思想
②排斥其他教派,引起多次宗教冲突,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③对教义持有不同意见的人被斥为“异端”,遭到迫害。
三、宗教伦理与教化
2.宗教改革后
(1)教会的分裂:分裂为天主教和新教。
(2)新教的主张:反对教皇权威,主张“因信称义”,提倡节俭和积极入世的态度,鼓励人们发财致富。
升降盖寡。
——《宋书·卷九十四·列传第五十四》
近代新教的宗教伦理与教化
加尔文认为:财富不是万恶之源,而是上帝祝福的标志;强调不随便乱花一厘钱,财产越多越应感到有责任为上帝的荣耀而不使财产减少;财富意味着人履行了其职业责任,它不仅在道德上是正当的,而且是应该的、必须的。
——李会军,王罡 《加尔文的新教伦理及其启蒙意义》
(1)新教反对教皇权威,主张“因信称义”
(2)新教提倡积极入世,鼓励人们发财致富。
马丁·路德张贴《九十五条论纲》是新教的宗教改革之始。他提出了"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原则,认为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全凭个人虔诚的信仰。
积极作用:新教伦理适应了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
新教还排斥其他教派,引起多次宗教冲突,造成巨大损失。
材料二:生逢这样的年代:内乱频仍,无法无天,令人不可置信的暴行随处可见。当前我们天天亲历的过激行为,在古代史上找不到可以与之相比的事例。仅因为这个人提出某种猜测就把他活活烧死,让人为此付出的代价太高了。
——蒙田(法国人文主义思想家、怀疑论者)
法国南部的大封建贵族信奉加尔文教,企图利用宗教改革运动来达到夺取教会地产的目的。他们与北方有分裂倾向的信奉天主教的大封建贵族有深刻利害冲突,最终演变成长期内战。连续八次的天主教和新教的激烈对抗,对十六世纪的法国造成了破坏
胡格诺战争
迫害对教义持有不同意见的“异端”
近代新教伦理与教化
1553年,西班牙科学家塞尔维特在日内瓦被加尔文派判处火刑。
塞尔维特提到肺循环的基本事实:血液在肺血管内经过“加工”并得到澄清。限于当时条件,他未能提出有系统的循环的概念,“循环”一词未被使用。但后人基于他的功绩,常将肺循环称为“塞尔维特循环”。1553年,他秘密出版了《基督教的复兴》(Christianism Restitutes)一书,在此书中,他用一元论的观点,并阐述了有关肺循环的看法。他的书,被天主教徒与基督教徒视为异端邪说,宗教裁判所对他进行缉捕并判处火刑。他拒绝放弃自己的观点,于 1553年在日内瓦被烧死在火刑柱上。他的所有著作也同他一起上了火刑场,通通被烧毁。
弥贵尔·塞尔维特,西班牙医生,文艺复兴时代的自然科学家,肺循环的发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