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并序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B.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下列各句中,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马之千里者
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下列有关文学或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自其弟子之手,现存32篇。
B.“青,取之于蓝”中的“青”为“靛青”,一种染料。“蓝”,草名,叶子可提取靛青。
C.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读,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句。
D.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以祝祷、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针对“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现象,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分析士大夫的心理,这种心理使得从师学习的风尚难以恢复。
(2)《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3)韩愈在《师说》中谈及择师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综合题
5.下列对文中相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须臾:极短的时间;片刻。根据印度中记载: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为三十须臾。
B.舟楫:舟,船;楫,划船用具。李白诗有云:“欲济无舟楫。”
C.跬步:古时一举足叫跬(半步),两足各跨一次叫步。今指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
D.黄泉:在中国道家文化中是指人死后所往之地,也就是阴曹地府,黄泉亦是九狱九泉之一。在课文中指地下的泉水。
6.下列对本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启发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
B.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C.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D.所选文段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劝学(节选)
荀 子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①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③,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④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⑤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⑥,问一而告二谓之囋⑦。傲,非也; 囋,非也;君子如向⑧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⑨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注]①数:数术,即方法、途径,这里引申为“科目”。②没:通“殁”,死亡。③大分:大的原则、界限。④箸:通“著”,显明。⑤蝡:同“蠕”,微动。
⑥傲:浮躁。⑦囋:形容言语烦碎。⑧向:通“响”,回音。⑨方:仿效。
7.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B.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C.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D.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经,指经书,先秦“六经”包括。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
B.君子,广见于先秦典籍,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子”,着重强调政治地位的崇高。而后孔子为“君子”一词赋予了道德的含义,自此,“君子”一词有了德性。
C.小人,通常指儒家定义的“君子”的反义词,儒家对小人的定义,指像小孩子那样说翻脸就翻脸,说变脸就变脸,出自孔子“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说。
D.学者,“学”者,觉也,系指通过学问觉悟之人,即专门从事某种学术体系研究而通达智慧的人。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A
【解析】
B项,古义:寄身,托身。今义: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C项,古义:传授道,文中指传授儒家思想。今义:通常指传授宗教思想。D项,古义:在文中指小的方面要学习。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2.C
【解析】
C项,与例句同为定语后置;A项,状语后置;B项,宾语前置;D项,判断句。
3.C
【解析】
C项,应为“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读”。
4.【答案】
(1)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3)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二、综合题
5.【答案】D
【解析】
D项,学者,指求学的人。
6.【答案】C
【解析】
C项,“《礼》是基础”说法不当,原文说“终乎读礼”,意思是“到阅读《礼记》为止”。
7.【答案】B
【解析】断句时,通读语段把握大意,然后借助关键词和断句技巧进行排除即可。“君子之学”为一个完整的句子,“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宜断开,“也”为句末语气词,应在后面断开,可排除A.C。根据句式的对称性,可排除D。
3.【答案】D
【解析】D项,学者,指求学的人。
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