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9.3《声声慢》同步授课课件(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9.3《声声慢》同步授课课件(4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13 19:3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声 声 慢
李清照
她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
她是“千古第一才女”
她是李清照
1.阅读与鉴赏
● 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试着鉴赏李清照婉约派词作的风格。
2.情感态度价值观
● 深入解析词人愁的丰富内涵,体会词人情感的变化。
1.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习鉴赏李清照婉约派词作的风格。
2.过程与方法目标:
● 领略李清照“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品味李清照的语言风格,理解词的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应用:
● 了解作者生平以及相关的写作背景。
思维发展与提升:
● 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解读意象,品味意境,赏析情感。
审美鉴赏与创造:
● 深入解析词人愁的丰富内涵,体会词人情感的变化。
文化传承与理解:
● 背诵这首词。
素养目标
预习成果展示台
1.作者简介
2.题目解说
3.写作背景
活动1
作者简介
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婉约词词人的代表之一。留有作品集《漱玉词》。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出生于一个官宦人家,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文学家,在朝为官,藏书甚富。母亲也是名门闺秀,善文学。优厚的家庭条件以及良好的文化氛围反应在她早期的词作中,多是少女的无忧无虑,和悠闲自在的生活。
作者简介
李清照,又叫“李三瘦”。是个名副其实的“官二代”。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她却偏偏聪慧机敏,才华横溢,喝酒,赌博,丧夫,改嫁,休夫,我行我素。她写词,一不小心就成了一代词宗,与李后主、苏轼并肩。她写诗,也是巾帼不让须眉,豪情天纵。
作者简介
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命名水星上第一批环形山,其中一座名字就是李清照。李清照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从此,她的名字闪耀在宇宙的天空里。
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作于南渡以后,国破家亡,丈夫去世,境况极为凄凉,一连串的打击使作者尝尽了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
写作背景
活动2
听读与朗读
请同学们先听名家朗读,初步感知作者本文句读,再进行自我朗读,之后进入赛读环节,我们将评选出优秀朗读小组和“优秀朗读之星”。
优秀朗读小组是
优秀朗读之星是
活动3
解读文本
在文白对译中初步初步理解文意。
(我们不妨以接龙的形式进行翻译哦!)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空空荡荡无主张,冷冷清清好凄凉,悲悲惨惨好心伤。一时觉暖一时觉凉,身子如何得休养?饮三杯两盏淡酒,怎能抵御它、傍晚之时来的冷风吹的紧急。向南避寒的大雁已飞过去了,伤心的是却是原来的旧日相识。不认当年旧同乡。
文 白 对 译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菊花委地尽枯黄,我引忧伤憔悴无心赏花惜花、如今花儿将败还有谁能采摘?守着窗前挨时光,守着窗前挨时光,盼不到天黑好挹怏。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那雨声还点点滴滴。此情此景,用一个愁字又怎么能说的够?
文 白 对 译
活动4
探究文本
任务清单
词的上下两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
走进上片——感知愁
走进下片——找意象
词的上下两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整体感知
上阕:从秋天里天气多变、酒难御寒和北燕南飞等角度,写词人滞留在南方的孤独生活和悲苦愁绪。
下阕:词的下片从以物喻人,转入对眼前残秋之景的具体描绘,进一步表达出词人的凄苦之情。
诗有诗眼之说,此也有词眼。
所谓词眼,是指全词中最精彩和关键性的字或句子。
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
这首词的词眼是愁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走进上片——感知愁
小组探究
动作
环境
感受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若有所失
寂寞凄清
内心凄苦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
走进下片——找意象
淡酒
急风

黄花
细雨
梧桐
活动5
合作探究
我们一起来探究各个意象
黄花意象的象征意义
本词的艺术特色
主题归纳
小组探究
讨 论 一 下 吧
小组探究
酒是“愁”的象征

原文: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小组探究
你能回忆起哪些有关“酒”的相关诗句?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操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 --白居易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  --李清照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李清照
小组探究
原文: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雁” 是“思乡怀人”象征
小组探究
因为“雁”是“旧时相识”,也是从北方来到南方。再者“雁”是传递信息的使者,作者正愁苦时看到曾为她和丈夫传递相思的大雁,如今大雁依旧而收信的丈夫却不在人世,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伤心。
为什么作者看到“雁”会伤心
小组探究
你能回忆起哪些有关“雁”的相关诗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小组探究
原文: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黄花落了满地比喻女子憔悴衰老的容颜
黄 花
小组探究
黄花意象的象征意义
你说我说
黄花是凄婉愁苦的象征。
例如: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小组探究
黄花意象的象征意义
你说我说
菊是昂扬斗志的象征
例如: 不第后赋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小组探究
黄花意象的象征意义
你说我说
菊是幽独淡雅的象征
例如: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小组探究
原文:
梧桐更兼细雨
梧桐是孤独忧愁,离情别绪的象征
梧 桐
艺 术特 色
巧用叠词,使全词极富表现力
小组探究
语言浅显自然
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这首词,写的是无法言说的“愁”,主要通过清冷的秋景来渲染愁情,表现词人国破家亡、夫死而只身流落江南时的孤苦无依的凄苦心境。
主题归纳
小组探究
下列对《声声慢》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开篇连用七组叠字,下笔奇特,极有层次地定出词人内心的空虚、孤寂和凄苦。
B.上阕先写寒气袭人的晚风,再写冷暖不定的气候,最后写南飞的过雁,这些景物无一不增添词人的愁绪。
C.下阕继续倾诉愁情:菊花憔悴,正是词人身世变迁的写照;独守寒窗,顿生度日如年之感;雨打梧桐,更是泪打心扉,令人难以承受。
D.本词结构上打破了上下阕的局限,浑然一体,就眼前事,身边景,层层铺叙,反复渲染,取得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B
词人是词坛才女,也是一位丹青妙手,你看,她选择的是惨淡的黄昏,堆积的黄花、南飞的大雁,点滴的细雨,这样一些饱含愁情的事物,将它们别具匠心地组合在一起,反复地渲染,给我们营造了一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意境。
拓展延伸
声 声 慢
“声声慢”是词牌。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笔下,词名《胜胜慢》,其题序云“家妓荣奴既出有感”,说明是为他的家妓荣奴离去所作的曲词。慢,就是慢词,其名称从“慢曲子”而来,指依慢曲所填写的调长拍缓的词。
请选取一首抒发愁绪的词作,比较其和本词在写作手法上的异同,试着进行比较阅读鉴赏,做好文字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