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劝 学
(第二课时) 荀子
荀子,人称荀卿,众所周知他是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文学家。课程开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荀子名言以及他那散发着光芒的智慧!
我们一起大声朗读一下荀子名言吧!
荀子名言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劝学》)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劝学》)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修身》)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修身》)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哀公》)
1.阅读与鉴赏
● 了解本文所讲述的学习意义、学习方法以及学习作用等。
2.情感态度价值观
● 理解本文关于学习的意义的论述。
1.知识与技能目标:
● 理清文脉,学习议论文写作结构和论证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 学习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通过品味探究,积累勤学的事例与名言警句,形成良好的学习观。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应用:
● 了解本文所讲述的学习意义、学习方法以及学习作用等。
思维发展与提升:
● 学习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
● 理解本文关于学习的意义的论述。
文化传承与理解:
● 背诵这篇课文。
素养目标
活动1
探究文本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逐段解析文本,小组内交流讨论,总结各段主要内容,明确文章结构。
学不可以已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文章结构
第二段,论述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
第三段,论述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
第四段,论述学习的态度方法:不断积累;锲而不舍;用心专一
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让我们以结构图的形式梳理2-4段论证结构
为什么学习不能停止?
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
輮以为轮
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则知
明而
行无
过矣
提高
改变
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
跂 而 望
不如登高
善假于物
讲究方法
怎么学习?
登高而招
见者远
顺风而呼
闻者彰
假 舆 马
致千里
假舟楫
绝江河
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学习要积累
(比喻、对比)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学习要恒心
(比喻、对比)
学习要专一
(比喻、对比)
怎样的方法和态度
积累
坚持
专心
活动2
自主探究
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明确这些比喻的意义内涵,完成表格。
比喻句 比喻意义
比喻句 比喻意义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水为之,而寒于水 。 人经过学习,本性就会发生变 化,知识就会丰富,能力就会提高。
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又槁暴,不复 挺者,鞣使之然也。 学习对于本性的改变有着决定的不可逆转的作用。
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 借外界条件,能帮助弥补不足。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学习要善于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客观条件的优劣不是成功的唯 一条件,只要坚持就能取得成 功。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 学习要专心
蟹六跪而二螯。 定位第4段,在这一段中作者用了哪些
论证方法来谈学习的方法的?
学习的方法
态度
积累
4个比喻
比喻论证
正反论证
坚持
4个比喻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专一
2个比喻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活动3
小组合作探究
使用比喻论证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1)喻体应当是为大家所熟悉的、具体的、浅显的。
(2)比喻应当贴切、自然,要能恰到好处地说明被论证事物的特点,不可“引喻失义”。
(3)任何比喻其实都是有缺陷的。要完整、深刻地论述一个问题,不能仅靠比喻论证,必须同其他论证方式结合起来。
课程结束前,我们一起用结构图的形式梳理本文的结构吧!
学习的意义
青胜于蓝 冰寒于水 輮木为轮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学习的作用
登高之见登高而招 顺风而呼假舆马者 假舟楫者
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积”与“不积” “骐骥”与“驽马” “舍”与“不舍” “蚓”与“蟹”
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弥补不足拓展自己
重在积累
贵在坚持
用心专一
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引用
论证
总结本文的中心思想
小组探究
讨 论 一 下 吧
《劝学》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较为系统地体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全文分别阐明学习的重要性,说明正确的学习态度,论述学习的内容和途径,以及向我们阐述学习的最终归宿。
小组探究
找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 求人可使报秦者
B.甚矣,汝之不惠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吾日三省吾身
A
荀子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名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锲而不舍”等等句子时隔千年依然活跃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并且内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代代传诵。这就是这篇经典美文的魅力所在。
拓展延伸
性 恶 论
性恶论,是指荀子所论及的人性,其本质恰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为善的机会。荀子的性恶论的思想在先秦百家关于人性的论断中独树一帜,他的思想对后世今天的意义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请同学们用《劝学》中的所学句子互相勉励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