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对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中:中间;輮:使……弯曲)
B.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跂:跳起来;博见:见得广)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游水;绝:横渡)
D.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跬:半步;无以:不能)
2.下列句中的“而”与“黑质而白章”中的“而”用法相同的是( )。
A.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吾尝终日而思矣。
C.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C.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D.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4.下列对相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元嘉:宋文帝刘裕的年号。
B.辛词题材广阔,内容丰富,不仅有慷慨激昂的爱国词,也有描写农村秀丽的风光,质朴的民俗的农村词。
C.公元450年,拓跋焘反击刘宋,兵锋南下,在长江北岸瓜步山上建立行宫,后称“佛狸祠”。
D.永遇乐,词牌名,又名《消息》。双调一百零四字,仄韵。
5.《劝学》多用比喻,以喻代议是其特点,下列各项的比喻不属于正面设喻的是( )。
A.金就砺则利。
B.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C.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二、综合题
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6~10题。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两个比喻句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
。
7.在“吾尝终日而思矣,……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一段中,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作者采用了怎样的方法来证明这个观点?
答:
。
8.“积山成土,风雨兴焉;……用心躁也。”这段文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说说下面各个句子所使用的主要修辞手法。
① 积山成土,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修辞手法为: 。
②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修辞手法为: 。
③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修辞手法为: 。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C
【解析】
“中”意为符合;B项,“跂”意为抬起脚跟站着;D项,“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2.A
【解析】
“黑质而白章”中的“而”表并列,与A项中的“而”用法相同。B项中的“而”表修饰;C项中的“而”表转折;D项中的“而”表因果
3.C
【解析】
“日”为名词,活用为状语,意为每天;B项,“上”和“下”为名词,活用为状语,意为向上、向下;D项,“利”为形容词,活用为使动,意为使……快
4.A
【解析】
元嘉是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
5.C
【解析】
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故选C。
二、综合题
6.【答案】
说明的道理:人只要不断学习,就能超越前人,获得比前人更丰富的知识。
7.【答案】
作者提出了“思不如学”的观点。他采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来证明这个观点。
【答案】
修辞手法:① 排比;② 对偶;③ 对比。
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