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借助注释和课文导读,了解课文大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积累重要文言文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领略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应用:疏通文句初步把握文章内容。
思维发展与提升:积累重要文言文知识。
审美鉴赏与创造:诵读全文,体会文章富有个性化的语言。
文化传承与理解: 背诵这篇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文意。
难点:初步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
【课程标准】
1.阅读与鉴赏
了解有关孔子的相关知识。
2.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
【教学方法】
点拨法、语言品读法、活动探究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有一天,孔子和他的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坐在一起,听他们谈论各自的志向。我们也去听一听,看看他们的志向是什么。
新课讲授:
【文体知识】
预习成果展示台
1.作者简介
2.题目解说
3.写作背景
4.相关人物
孔子简介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一生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另有说《春秋》为无名氏所作,孔子修订)。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家始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国家的祖先同等级别的“大祀”。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题目解说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都是孔子的学生。“侍坐”是在孔子身边陪坐,这二子表现了师生关系的亲密无间,为下文的对话渲染了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题目概括了人物以及中心事件,也就是四个学生陪着老师闲坐谈话。
写作背景
孔子首创私学,开私人讲学之风,广收门徒,致力于教育工作。因材施教的原则和循循善诱的方法,是孔子教育的重要特色。本文记录的是孔子引导四个弟子“言志”的一段话,是《论语》中篇幅最长的一章,也是最具有文学色彩的一章。
一般认为,课文选取的这段对话,发生在孔子自卫返鲁之后的四年里。
相关人物
子路很勇敢。63岁时是卫国大夫孔悝的家臣。鲁哀公十五年,卫国发生内乱,孔悝被劫持,子路知道消息,马上赶往京城救难。到了城外,遇到卫国大夫高柴由城内逃出,高柴劝子路不要进去,子路说:“我拿孔悝的俸禄,就应该救孔悝的难。”进城后被杀。当时约51岁。
曾皙,名点,当时约39岁。他的儿子曾参也是孔子的著名弟子,后人尊称为“曾子”。平时所说的“四书五经”中的《大学》就是曾参所著。
冉有有治国才能。鲁国的大夫季康子问孔子:“冉有可以从政吗?”孔子说:“冉有多才多艺,从政有什么不可以的?” 季康子就请冉有辅佐自己。鲁哀公十一年,齐国军队攻打鲁国,冉有力排众议,率领鲁国军队抵抗强敌,获得了胜利。当时约31岁。
冉有有治国才能。鲁国的大夫季康子问孔子:“冉有可以从政吗?”孔子说:“冉有多才多艺,从政有什么不可以的?” 季康子就请冉有辅佐自己。鲁哀公十一年,齐国军队攻打鲁国,冉有力排众议,率领鲁国军队抵抗强敌,获得了胜利。当时约31岁。
公西华,名赤,是几个弟子中年龄最小的。据《论语》记载,他衣冠整齐,生活从来不马虎,仪表堂堂,风度翩翩,擅长辞令,应对得体。孔子说他“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他可做一个很好的外交官。当时约18岁。
【字词积累】
论语 lún 饥馑 jǐn 曾皙 xī 哂 shěn
舞雩 yú 铿尔 kēng 小相 xiàng 沂yí
冠者 guàn 喟 kuì 俟 s ì 撰zhuàn
摄 shè 比及 b ì 毋 w ú 冉rǎn
【自读文本】
先听配音朗诵,之后进行自读,最后进入赛读环节。
文 白 对 译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译文: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原文:
夫子哂之。
“求,尔何知?”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译文: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求,你怎么样?”
(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原文: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译文:
“公西赤,你怎么样?”
(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原文: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译文:
“曾点,你怎么样?”
(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原文: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晳后。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译文:
(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
原文: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译文: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晳)说:“你为什么笑仲由呢?”
原文: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译文: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理让,可他的话却一点不谦让,所以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怎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吗?宗庙祭祀和诸侯会同之事,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的赞礼人,那谁能来做大的赞礼呢?”
整体感知
本文的重要内容是什么?
文章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学生“言志”的对话,生动地再现了孔子让学生畅谈志向的情形,反映了儒家“足食,足兵”“先富后教”“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及孔子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课堂练习:
下列四句中有关加下划线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D )
A.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侍奉
B.居则曰 闲居
C.如或知尔 了解
D.以吾一日长乎尔 成长
课堂小结:
文章通过简短的对话叙述情节、描写人物,却有传神写照之妙,少量的行动描写,也能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孔子的良师风范,子路的坦率自负,冉有、公西华的谦逊,曾皙的洒脱,都跃然纸上,各具风采。特别是曾皙的一段话,描绘出春光灿烂、春机盎然的游春图字里行间闪烁着智慧的光彩。
拓展延伸:
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是中外合作建立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致力于适应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汉语学习的需要,增进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教育文化交流合作,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构建和谐世界。
孔子学院开展汉语教学和中外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所提供的服务包括:开展汉语教学;培训汉语教师,提供汉语教学资源;开展汉语考试和汉语教师资格认证;提供中国教育、文化等信息咨询;开展中外语言文化交流活动。
作业布置:
标题:《小议 的为政之道》。从文中任选一个人名填在横线上,写一篇作文。
【板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孔子简介
题目解说
写作背景
相关人物
字词积累
主要内容
【课后反思】
先秦诸子散文,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高考文化经典研究中常有体现:“因材施教”“尊重个性”的话题是高考语文写作的命题方式。因此本篇课文在学习中的地位是十分突出的,也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高考的命题方式进行“靶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