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1.1《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1.1《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14 01:2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他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家境困难他发愁,工作不顺利他发愁,孩子读书成绩不好他也发愁,这许许多多的“愁”让他整日唉声叹气,满腹牢骚。
B.陈氏面馆生意兴隆,顾客盈门,年轻的老板娘更是声音嘹亮,招呼顾客不假思索:“4号粗条一份加卤蛋一个;6号细条一份不加香菜……”从不出错。
C.李老师的小毛头刚会走路,正在学说话。办公室老师们逗弄她时,她总是字斟句酌地说:“叔—叔—好!”
D.明中叶以后,岭南书法家人才辈出,而且颇具革新精神,能与中原书坛分庭抗礼,其中陈献章用茅草制作“茅龙笔”,创作出笔法遒劲的书法名作。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我国空气质量恶化趋势得到一定治理,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初见成效。
B.考古工作者在发掘的大汶口文化遗物中,一幅太阳从山巅升起来,中间云烟缭绕的画格外引人注目,据说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旦”字的写法。
C.近年来,虽然政府已经加大了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但对于刚刚起步的毕业生来讲,减少税收额度和提供少量的借贷资金,并不能起到实质上的帮扶作用。
D.未来的数字货币要在保护隐私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之间找到平衡点,尤其针对洗钱、恐怖主义等犯罪行为要保留必要的遏制。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有何感想 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
B.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意。
C.每当疼痛发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顶住疼痛部位。
D.“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
4.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凡艺术成就都是阴差阳错,各种条件交汇而成一个特殊气候,______。______,______,但是他身上的文学才华与艺术天赋立即与这里喧闹的生活气息、优美的丝竹管弦和多情婀娜的女子发生共鸣。______。______,______。这再次证明成事成才的辩证道理。
①柳永不是想当名作家而到市井中去的 
②却成了一个创造的巨人
③一粒艺术的种子就在这种气候下自然地生根发芽了
④他跳进了一个消费的陷阱
⑤他在这里没有堕落
⑥他是怀着极不情愿的心情从考场落第后走向瓦肆勾栏
A.③①②⑥④⑤     B.①④②⑤⑥③
C.③①⑥⑤④②   D.①③⑥④⑤②
二、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9题。
材料一
飞扬的诗词文化的乡愁
中华诗词是文化百花园中最为葳蕤芬芳的一枝。史志、经书、宝笈、医典、铭文、石刻、楹联、题额、戏文、歌赋、唱词、散曲、小令、灯谜、书画、碑帖等文字典籍,哪一个都离不开诗词之美。中华诗词有高傲的颜值和尊贵的禀赋,却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潜流在我们的血脉里,滋养了中华民族高贵而纯洁的心灵。
文以载道,诗以言志,自古以来的中华经典无一不是智慧的源泉、文化的航标、思想的峰峦。爱国主义是中华诗词的永恒主题。从春秋楚国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仰天长叹,到战国时期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歌;从南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耿耿忠心,到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浩浩胸怀,爱国、为国、利国、报国是中华儿女的价值追求,也是中华诗词的思想高地。历览前贤先烈,他们在诗词中凝聚了最浓烈、最真挚、最深沉、最持久的爱国情感。在凝成民族性格、传承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心理方面,中华诗词功不可没、无可替代。
“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是中华诗词独有的魅力。寥寥数字,绵绵无穷理,诗律词格中隐藏着深奥的哲理玄思。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揭示了新陈代谢、新旧转化的客观规律;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因指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而深邃如夜空;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道出了知与行、学与思的哲学关系……诗人在诗词韵律中搭建自己人生的亭台楼阁,畅达时自成风景、各领风骚,赋闲时以逸待劳、守静待动,逆境中韬光养晦、不与乱世争英雄,不失为一种人生韬略。
没有宋词就不是宋朝。北宋九皇、南宋九帝,虽然饱受内乱与围剿,却享国320年,成就了中国古代一次文化的复兴。范仲淹、柳永、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李清照、岳飞、陆游等文学名家如烟花绽放在宋朝的夜空。岳飞的“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读得人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直教人跃马挥戈征战死;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气势千钧,豪情万丈;文天祥的“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忧心系南宋,正气满乾坤,英雄豪气直上九霄,殉国之心耿耿昭然。这些情感鲜明的宋代诗词大多来自中原、出自汉人,是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交锋、大汉民族与游牧民族争战的背景下形成的文化奇葩。抗辽、抗金、抗元战争几乎贯穿了大宋王朝一半的生命时长,而宋的三个对手——辽、金、元对中华诗词也有自己的贡献。如金主完颜亮的“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如此猎猎有声的诗句,怎不令残宋弱帝们胆战心惊!多民族诗词的同坛斗妍,催生了多样多元多彩的中华诗词,建构了共生共荣共享的中国文化。
继承与创新,分享与共赏,刚健与柔美,雅趣与流俗,正因各个朝代、各个地域、各个民族、各个流派都为中华诗词盛宴奉献出自己的风味,中华文化才如此流光溢彩、五光十色。
中华诗词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乡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又指出:“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包括中华诗词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文化责任。
(选自同名文章,有删改)
材料二
无情不作诗
《红楼梦》里黛玉与湘云曾月夜联诗。湘云看到池塘上惊起一只瘦鹤,出了上句“寒塘渡鹤影”,黛玉呢,见到一轮月儿冷冷清清,想了一会儿,吟出一句“冷月葬花魂”。这两句诗,看上去都只在描写一种外在的景物,实际上却字字传递着浓烈的情感。寒塘,鹤影,冷月,花魂,这样的诗,必是寄人屋檐之下、人生遭际相似的湘云与黛玉才能作出的,如果换了春风得意的王熙凤,肯定对不成。
为什么王熙凤就对不成 因为王熙凤没有黛玉的人生遭际,也就没有那种忧伤、萧索的情怀,对事物的看法就会不一样。寒瘦、清冷,这不是王熙凤的风格,她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式的。所以,字句可以雕琢,故事可以敷衍,唯独“情怀”二字作不了假,是怎般情怀,便作怎般诗,诗歌就是诗人情怀的一种外化与呈现。
我们读诗,其实就是在读人,读诗人的遭际,读诗人的情怀,读一个个远去的灵魂。好的诗歌,可以让它的作者千年之下依旧血气充满、栩栩如生。我们读《诗经》,最百读不厌的不正是那渭水河畔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的爱情 读《离骚》,感动最深的不正是那憔悴诗人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情怀 读《古诗十九首》,念念不忘的不正是那天涯游子的羁旅乡愁与闺中少妇的无尽幽怨 等读到了建安诗人逸兴遄飞、光英朗练的佳句,读到了盛唐诗人洒脱自然、天地入我胸怀的名篇时,我们越来越坚信:优秀的诗篇正是人生情怀结出的花朵,优秀诗篇里必然流淌着诗人不同流俗的襟怀与独一无二的性情。
这样的襟怀性情,未必就一定是家国天下,先忧后乐。它可以是人生如寄的感慨,是来去亲疏的触怀,是儿女情思的表达,但无论何者,它一定是真诚的、健朗的、敏感的。诗人们咏之于江边白露,舞之于月下乔木,寄意春花秋月,卧听松涛虫鸣,他们从一切自然事物中寻找诗意的触发,又在一切自然事物中寄托人生的慨叹。他们的诗中,一花一草莫不被赋予灵性,哪怕再私人化的情感,也都显得真诚动人。[来源@^:z&zs*te#p.com]
真情所至,方有高格。所以,当前我们要繁荣发展中华诗词,决不仅仅是对传统诗词经典的背诵记忆和知识比拼,而是要运用中华诗词的传统艺术形式,创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诗词作品,从而达到时代精神与诗词艺术的完美结合。[来源:中教^~%网#@]
(选自同名文章,有删改)
材料三
“诗词大会”让古典文化成时尚经典
《中国诗词大会》火了!火透银屏、火爆网络、火遍朋友圈!短短数日,“诗词大会”的粉丝们几乎霸占了整个舆论场,“电视+舆论”让中华传统文化的光彩和魅力在一度寂寥中被唤醒,并尽情绽放。“诗词大会”再次燃起了全民诗意,唤起了整个社会对于古典诗词的热爱和崇拜,真正让古典文化成为时尚经典。
在中国古典文化中,诗词文化尤为著名,唐诗宋词,妇孺皆知,甚至一些外国人赛起诗来,也是一点不含糊、不见外。可见,中华诗词以其独特的魅力流传千古、驰名中外。
我国的传统文化虽被视作宝贵的精神财富予以传承和弘扬,但很长一段时间却始终没有在全民范围内形成热度,掀起高潮。与时下动辄就人气爆棚的各类网综、电视节目相比,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和缺失。而《中国诗词大会》的出现,从其播出效果和社会反响来看,绝对是个成功。它以古诗词为突破口,为传统文化打开了一条通往时尚经典之路。
它让传统文化走近百姓。“诗词大会”面向人人,不因其文化性而对参与者在职业、身份、年龄、民族、国籍等方面有所局限,只要你是中华诗词文化的爱好者,均可凭实力参加。在“诗词大会”中脱颖而出的16岁才女武亦姝就是最好的证明。还仅仅是一名在校学生的她,凭借对传统诗词文化的热爱,在一场场比拼中,以深厚的实力储备和良好的比赛心态,沉着应战,赢得了超高人气,成为百姓有口皆碑的文化“网红”。除了武亦姝,其他选手和活动参与者也都来自基层各行各业,这使得“中华诗词”这一传统文化内容被请下“神坛”,以更亲近百姓、更亲和大众的方式被当代人接受。
它让传统文化身披时尚。传统文化在人们的印象中一直以古朴典雅的脱俗气质而存在,甚至给人以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距离感”。如何通过形式上的“包装”,把传统文化打扮得更具时代性,是当前文化传播和传承工作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而“诗词大会”恰恰提供了一个可学习借鉴的成功案例。无论是舞美设计、嘉宾阵容,还是比赛模式和环节的设定,都充满创意,既文化味十足,又乐趣感横生。“飞花令”让人在趣味中体验中华诗词的奇与妙,“沙画”猜诗更让人在唯美中品赏文化在传统与现代间的完美融合。这种时尚“包装”无疑达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它拉近了文化与人的距离,这种“拉近”不是靠拉低文化品质,而是靠拉高人的品位,不失格调、不伤大雅。
谁说传统文化无法成就时尚经典 那是因为人们的观念尚属封闭,思想尚未打开。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正是这种创新意识,让“诗词大会”从内容到形式都充满了创意;也正是无数个创意的叠加,才成就了传统文化从古典到时尚的华丽变身,成为当代人眼中名副其实的经典。(选自同名文章,有删改)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华诗词承载了丰富的思想内涵,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示了多彩的民族文化,具有超出时空的声韵美。
B.不仅王熙凤对不出“冷月葬花魂”,湘云也对不出这般寒瘦、清冷的句子。
C.诗歌之所以能够真切感人,是因为诗中的一花一草都被赋予了儿女情思的私人化情感。
D.中国传统文化要想传承下去,必须要创新,使人们更易于接受。
6.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优秀的诗篇都能反映出诗人家国天下、先忧后乐的不同流俗的襟怀与性情。
B.材料二文章结尾对诗词创作提出“有温度”的主张,是在强调诗歌创作要抒真情。
C.“诗词大会”让全民沉浸在诗意的国度,让人人讲诗词成为时尚。无疑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非常优秀的范例。
D.传统文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在全民范围内掀起高潮,是因为传播形式不新颖。
7.根据材料二相关文字,推断下面诗词不属于黛玉所作的一项是(  )
A.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B.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C.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 尺幅鲛绡劳惠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D.粉堕百花州,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8.根据材料三的内容分析《中国诗词大会》成功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应该如何更好地传承中华古诗词,请分条陈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C
【解析】
A项,多愁善感:一般是指一个人心思细腻,感性。内心情感会容易受别的事物影响。B项,不假思索:不用思考就做出反应。形容做事、说话敏捷、迅速、熟练。C项,字斟句酌:对每一字、每一句都仔细推敲,形容说话或写作的态度慎重。孩子初学说话没有一字一句地推敲。D项,分庭抗礼:比喻平起平坐、地位相等或互相对立。
2.C
【解析】
A项,搭配不当,“趋势”与“治理”不搭配,将“治理”改为“控制”;B项,中途易辙,第一分句主语是“考古工作者”,第二分句主语是“一幅……画”;D项,成分残缺,“遏制”后加“手段”。
3.C
【解析】
A项,前一个问号改为逗号,后一个问号改为句号。因为全句为陈述语气。B项,后引号里的句号去掉,因为引用部分是句子的成分。D项,句末的句号应放在引号里面,因为两个引号里的话都是一个人说的,是独立引用。
4.C
【解析】
注意③句中的“种子”与“特殊气候”的内在联系,以及①句中的“柳永”与⑥句中代词“他”的关系;还要注意⑤句中的“这里”所指,注意④②两句的转折关系。
综合题
5.D
【解析】
A项,“具有超出时空的声韵美”于文无据。B项,无中生有,湘云与黛玉人生遭际相似,那种忧伤、萧索的情怀也相似,“寒塘渡鹤影”与“冷月葬花魂”都具有寒瘦、清冷的风格。C项,以偏概全,不是所有的诗歌都被赋予了儿女情思的私人化情感。
6.A
【解析】
A项,以偏概全,优秀的诗篇不一定都反映出诗人家国天下、先忧后乐的不同流俗的襟怀与性情。
7.B
【解析】
这是香菱学写的第一首诗。
8.【答案】
①中华诗词以其独特的魅力流传千古、驰名中外。
②“诗词大会”面向人人,更亲近百姓,更亲和大众。
③通过时尚的“包装”,拉近了传统诗词与现代生活的距离。
【答案】
①学校要通过课堂这一渠道,让学生更多地学习古诗文经典,接受中华诗词文化的熏陶,培养兴趣,激发爱国主义情怀,陶冶情操和审美情趣。(2分)
②各文化部门如学校、文联、作协可以鼓励人们运用中华诗词的传统艺术形式创作出反映这个时代人民心声的诗词作品,如组织一些诗词创作大赛等。(2分)
③各种文化媒体可以像央视一样推出更多《中国诗词大会》一类的节目,力求通过形式上的包装、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拉近古诗词与现代生活的距离,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2分)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