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散步》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散步》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13 21:35: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散步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品味朴素亲切而又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语言。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诵法和小组讨论的方式,理解文中人物形象,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体会浓浓的亲情,懂得应该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的哲理
核心素养
感悟亲情,珍惜亲情,养成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培养我们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健全人格。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具有社会责任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莫怀戚曾是重庆师范大学的教授,是一位很有名仕风范的才子。他第二天如果要讲座,头天晚上学生就开始抢占教室位置。他讲课舌绽莲花,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啊!他随手写下一篇小文字,就成了经典。《散步》这篇年轻的、朴素的短文,同时入选大陆、香港、台湾等各地中学教材。获得无数人的喜欢。它已经成为传奇。《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散步》
【作者简介】
莫怀戚(1951—2014),笔名周平安、章大明。重庆人,当代作家。
【散文体裁】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 “神不散”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基础积累】配合《学法大视野》预习部分
字音:分歧(qí) 蹲下(dūn) 熬过(áo) 嫩芽(nèn)咕咕(ɡū) 霎时(shà)粼粼(lín)
字义:随意:任由自己的心意。文中表现的是田野充满生机活力,自由而不受拘束的情景。
分歧:意见不一致。
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文章中指使儿子受到委屈。
粼粼:这里形容水的明净。 信服:相信并佩服。
熬:忍受(病痛或艰苦生活等)。 霎时:短时间。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所,位置。
诵读感知
同学们听读课文,边听边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板书(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文章讲述了一家祖孙三口四代人(“我”“母亲”“妻子”和“儿子”)在初春田野散步,发生了分歧,最终母亲迁就了儿子,改走小路的事情)
过渡:是啊,这是一个多么温馨和谐、幸福美满的家庭啊!一家人相亲相爱、理解谦让,他们在阳光下、田野间的散步是一幅最动人的画面。
研读入境
1.研读疑问。
分歧是怎么产生的?怎么解决的?在解决分歧中,文中的几个人物谁的权力最大?究竟听谁的,是由人决定的吗?(让爱作主)(教师提醒边看书边划书,并做旁批 。)
老师:一家人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权利是没有大小的,一家三代在田野散步,表现出尊老爱幼,互相关爱的浓浓亲情,推而广之,人类的延续,社会的推进何尝不是这种爱的传递呢?
2.活动探究:
(1)鲜花献给可敬的人。(分组讨论进行)
(多媒体展示):假如你有一束美丽的鲜花,请你把它献给文中的某个人物,你将献给谁?请选读课文,结合文中描写人物的言行和心里活动的句子,说说你鲜花给他(她)的理由。
(2)请用一句话或词语概括一家四口的性格特点。
我:(孝顺 有责任心强) 我的母亲 :(宽容 体谅)
我的妻子: (贤良 孝顺) 儿子 ; (活泼可爱)
(3)假如是你,还有其他的解决办法吗 ?
(4)设想一下:晚饭后,全家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喜欢看戏曲节目,爸爸妈妈喜欢看时事报道,你喜欢看青春偶像剧,而遥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完善,并希望他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继续遵循这个道德准则。
(5)通过这件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同学们,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不容易。文中的“我”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孩子,原则是一个“孝”字。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让这个种美德在自己的身上绽放光彩。
教学反思
本节课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既重视内容的理解,也重视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让学生自主探索地学习,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中,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学是一门较深厚的艺术,我们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反思,才能不断进步,从而使自己教学之路走得更长、更好、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