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悯是人的天性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卢梭及其作品,了解本文写作的相关背景。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理解文章中的关键概念,把握核心观点,理解关键句子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及其秉持的价值观念,探究其人文价值。
【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应用: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作背景等相关文学常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梳理文章论证的脉络,分析论证特点。
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文章选择和使用材料,领会作者的思想内涵。
文化传承与理解: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及其秉持的价值观念,探究其人文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梳理文章论证的脉络
难点: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及其秉持的价值观念,探究其人文价值。
【课程标准】
1.阅读与鉴赏
梳理文章论证的脉络,分析论证特点
2.情感态度价值观
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及其秉持的价值观念,探究其人文价值。
【教学方法】
点拨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有这样的语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有这样的语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新课讲授:
预习作业
请同学们通过网络、工具书等相关工具搜集下列资料,课上,我们通过分享的形式共享预习成果
活动1:预习成果展示台
1.作者简介
2.写作背景
3.题目解说
作者简介
卢梭,法国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学家、文学家, 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卢梭出生于瑞士日内瓦,当过学徒、仆役、私人秘书、乐谱抄写员,一生颠沛流离。
1749年以《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一文而闻名。著有《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
写作背景
1743年,卢梭在威尼斯逗留时,就已经打算写一部关于政治制度的鸿篇大论。1753年,第戎学院公布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的征文题目。卢梭应第戎学院的征文竞赛,撰写了他的论文《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后结集出版。《怜悯是人的天性》即节选自该部书。
题目解说:
本文选自《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怜悯”指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天性”指人先天具有的品质或性情,外界难以改变的心理感知特性及行为趋向。
活动2:扫除拦路虎
积累重要字音
捐弃(juān) 妨碍(ài) 汲汲(jí) 摒弃(bìng)
积累重要词语
恰恰相反:指所指的事物截然不同,正好相反。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嗜血成性:意思是爱好吸血成了习性,指贪婪地进行敲诈勒索,榨取民脂民膏。
无动于衷:指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境地。指站在别人的处境替别人着想。
明目张胆:现指无所顾忌,胆大妄为。
若无其事:形容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或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的样子。
一往无前:一直往前,无所阻挡。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
动荡不安: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避而远之:指对某事或某人不喜,厌恶或恐惧,所以避开,远远地离开。
充耳不闻: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活动3:听读与朗读
请同学们先听名家朗读,初步感知文本结构层次,再带着任务进行自我朗读。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阐述自然状态中的人原始的品性,并由此引导人们思考。
第二部分(第2-3段):在批驳错误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中心论点:怜悯是人的天性。
第三部分(第4段):对人天生就具有怜悯心展开论证。
第四部分(第5段):论证怜悯心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
活动4:整体感知
任务单
文章的核心论点是什么?
文章的论证脉络是怎样的?
文章的核心论点是什么?
怜悯是人的天性
文章的论证脉络是怎样的?
首先从在自然状态中的人谈起,引出“天性”和“美德”的话题。话题的引出,为下文展开论述做好了准备。
然后批驳“人天生是恶人”的观点,摆出观点。
最后指出“怜心”的作用。
活动5:小组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究任务清单中的问题。
任务清单
卢梭所说的“怜悯”指的是什么?
第一段的行文思路
从文章第二段来看,霍布斯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是怎样得出结论的?
如何理解“这是纯粹的天性的运动,是先于思维的心灵的运动”这句话的含意?
作者写《蜜蜂的寓言》中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从文章倒数第二段来看,自爱心是怎样产生的?它与怜悯心有何不同?
作者在谈论怜悯心会派生出许许多多的社会美德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卢梭所说的“怜悯”指的是什么?
卢梭认为在人的善良天性中,包括两种先天存在的自然感情,即自爱心和怜心。自爱心是为了生存而具有的原的、内在的、先于其他一切的自然产生的欲念。怜悯心可以人的自爱心扩大到爱他人,爱人类,产生仁慈、宽大等人道精神。而怜悯心可以指代是我们设身处地地为受苦的人着想的一种感情。
第一段的行文思路
首先说在自然状态中的人既无邪恶之心,也无为善的美德,提出“邪恶”与“美德”的概念。接着从生理意义上解释“邪恶”和“美德”:把对保护自己的生存有害的品质称为邪恶,把对保护自已的生存有益的品质称为美德。指出最不反抗天性的冲动的人是最有美德的人。然后通过层层设问,将“文明人”与“美德”和“邪恶”联系起来,提醒人们思考:处于自然状态中和处于被动状态中,哪一种更幸福。
从文章第二段来看,霍布斯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是怎样得出结论的?
霍布斯认为,人天生是恶人。在他眼中,人生来就没有任何善的观念,不知道什么是美德,从来不对他的同类效劳,人总是以为自己是整个宇宙的主人。
如何理解“这是纯粹的天性的运动,是先于思维的心灵的运动”这句话的含意?
这里是就怜悯心而言的,作者认为,怜悯心是一种天然的力量,要早于思维的心灵运动而产生,这种力量是原始的,即使是最败坏的风俗也难以摧毁。怜悯心是一种感性认识,而不是理性思维。
作者写《蜜蜂的寓言》中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故事中的被囚禁的人作为陌生人,虽然与当事人不存在任何特殊性关系,而且孩子的安危与他的自身利益也没有切实关系,但他却由于目睹孩子的痛苦而自然而然地产生巨大的悲伤之感,并因不能一伸援手而难过。这里伸出援手并不是想要得到感激或赞美,只是出于对受害者难以抑制的强烈的怜悯之心。这有力地证明,怜悯心是人类最普遍的天然的美德。卢梭认为“怜悯”是人的天性,具有强大的力量,为下文阐述其作用张本。
从文章倒数第二段来看,自爱心是怎样产生的?它与怜悯心有何不同?
作者认为,自爱心是在理智的情况下产生的,它主要是关心自我,使自己远离一切使其感到为难和痛苦的事物。自爱心引导人肯定自我价值,追求自由,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怜悯心,使人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他人,关爱世界。
文章最后一段指出了怜悯之心的哪些作用?
①能缓和每一个人只知道顾自己的自爱心,从而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依存。
②不仅可以代替法律、良风美俗和道德,而且还可以让每一个人都能获得需要的东西。
③在训导人们方面,强调“在谋求自己的利益时,要尽可能不损害他人”的原则。
主旨归纳
本文在批评霍布斯“人天生是恶人”观点的基础上,用事实指出,善是人的本性,怜悯心作为一种善,是人类最普遍和最有用的一种美德。怜悯心对于人类生活、对于调节人与人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课堂练习:
下列对《怜悯是人的天性》原文内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文章开篇提出自然状态中的人类没有善恶之分,除非从生理意义上以能否帮助自我保存的性质作为区分标准,为后文否定霍布斯的观点做铺垫。
B.霍布斯的“人天生是恶的……疯狂地把自己看作是整个宇宙的唯一所有主”的观点错误的原因之一在于忽视了欲望是社会的产物,这不是野奎人对自我保存的关心中所具有的。
C.文章运用了大量事实论据来证明怜悯心是人的天性,关怀、友谊也是对特定对象的持久怜悯心的产物。
D.卢梭认为哲学使人与世隔绝,智慧和理性使人变得冷酷无情。因此要回归自然情感,远离理性。
拓展延伸:
走进苏拉
苏拉是古罗马著名统帅,奴隶主贵族政治家。苏拉戎马倥偬一生,为罗马立下丰功伟绩,但犯下的罪孽深重。苏拉自始至终是一个毫无感情的冷血动物。他会因为一句玩笑杀人,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冷血、残酷、精于算计的行事作风使他比任何一位历史人物都让人憎恨。人们称他“一半是狮子,一半是狐狸”。他有一种对人彻底鄙视、冷酷无情与刚毅果敢、自信乐观、机敏狡狯多种因素混合而成的复杂品格。他放荡不羁,玩世不恭,故又有“政治上的唐璜”的谑誉。
作业布置:
结合本篇课文的破立结合的论证特色,写一篇议论文。选材可以是生活中的任何一事件或主题。
【板书设计】
怜悯是人的天性
卢梭
第一部分(第1段):阐述自然状态中的人原始的品性,并由此引导人们思考。
第二部分(第2-3段):在批驳错误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中心论点:怜悯是人的天性。
第三部分(第4段):对人天生就具有怜悯心展开论证。
第四部分(第5段):论证怜悯心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
【课后反思】
讲授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讲明白其中的关键概念,仔细梳理作品的论述思路,整体把握和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及其秉持的价值观念。在把握文章观点的同时,思考其对我们立身处世的启发意义。辩证的思考,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其天性究竟是“自然本性”还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