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11.2《五代史伶官传序》第一课时 同步授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11.2《五代史伶官传序》第一课时 同步授课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14 09:3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代史伶官传序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写作背景,积累重要文言文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本文的论点论据,整体感知文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应用:了解写作背景,积累重要文言文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掌握本文的论点论据,整体感知文本。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本文以散体写史论的方法,体会文章言辞委婉顿挫的语言风格。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学习作者关注社会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写作背景,积累重要文言文知识。
难点:了解写作背景,积累重要文言文知识。
【课程标准】
1.阅读与鉴赏
了解写作背景,积累重要文言文知识。
2.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学习作者关注社会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
点拨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你知道这个字“勖”
读作什么吗?
Mào ×
今天我们来通过北宋大文豪欧阳修的笔墨,零距离接触李存勖。
新课讲授:
活动1:听读与朗读
请同学们先听名家朗读,回顾本文的内容。
请同学们通过网络、工具书等相关工具搜集下列资料,课上,我们通过分享的形式共享预习成果
活动2:预习成果展示台
1、作者简介
2、走进李存勖
3、写作背景
4、题目解说
作者简介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
他在诗、文、书法、文论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著有《欧阳文忠公集》。
在史学方面,与宋祁等人合著《新唐书》,又单独编纂了《新五代史》。他的文章,叙事简约且富有波澜,语言酣畅又自然凝练,《伶官传序》就很好地体现了这样的风格特点。欧阳修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和理论,奠定了一代文风。
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是北宋中叶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继续和发展了唐朝韩愈、柳宗元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他团结并培养了大批古文作家,如“三苏”父子、王安石、曾巩等皆出其门下。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走进李存勖
李存勖,小名亚子,善于骑射,文武双全。骁勇善战,长于谋略,唐朝末年,随父李克用征战四方,颇有功勋,后袭封晋王。南击后梁,北却契丹,东取河北,西并河中,使得晋国日益强盛。
公元923年,于魏州(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称帝,建立后唐。带兵灭亡后梁,定都于洛阳。在位期间,吞并岐国,灭亡前蜀,取得凤翔、汉中及两川,震动南方割据诸国。
后期沉湎声色,用人无方,纵容皇后干政,重用伶人、宦官,猜忌杀戮功臣,横征暴敛,吝惜钱财,以致百姓困苦、藩镇怨愤、士卒离心。
伶人周匝zā在胡柳陂之战中被梁军俘虏,因伶人陈俊、储德源的保护而免死。后唐灭梁后,李存勖竟然要授陈俊二人为刺史,以报答二人对周匝的救命之恩,结果被郭崇韬劝阻。他承认郭崇韬所言乃是公正之论,但最终还是任命陈俊二人为刺史,原因竟然是言而无信,愧见周匝。而当时,亲军中很多百战将士都没得到刺史之职,对此无不愤慨。
正是因为庄宗的宠幸,这些伶人做了高官,出入宫廷,作威作福,致使朝政日益败坏。
公元926年,李嗣源叛变,自立为帝,拥有重兵的伶官拒不发兵,李存勖决定亲征反击却告败北。
这时担任皇帝的近卫军指挥使郭从谦乘机率部士兵作乱,火烧兴教门,庄宗被乱箭射死,一名伶人拣丢弃的乐器放在存勖尸体上,点火焚尸。
李嗣源入洛阳杀尽叛臣,葬存勖尸骨于雍陵,在西宫称帝,是为后唐明宗。
写作背景
欧阳修就庄宗的生平发表自己的感慨。
《伶官传》中,作者对被庄宗宠幸并为非作歹、败国乱政的景进、史彦琼、郭从谦三人予以鞭挞,揭露他们把持朝政,以致后唐朝廷上下离心互相猜忌、祸乱不息的罪恶行径。本文就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 伶官传》所作的序言。
题目解读
五代史:即二十四史之一的《新五代史》,记载907年至960年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的历史。
伶: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
伶官: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做伶官。
序: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
活动3:解读文本
活动任务
1.对照注释,试着翻译课文;
2.结合工具书,疏通文意。(标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我们不妨以接龙的形式进行翻译哦!)
文 白 对 译
原文: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译文:
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原文: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译文: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以后庄宗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从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
原文: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译文: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概,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道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像这样的吗?还是认真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
原文: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译文:
《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因此,当他兴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难道只有乐工(是所溺的成分)吗?于是作《伶官传》。
让我们一起来总结本文中的重要文言知识!
词 类 活 用
函梁君臣之首 名词活用为动词,装在盒子里
一夫夜呼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乱者四应 名词作状语,在四面
仓皇东出 名词作状语,向东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使动用法
祸患常积于忽微 形容词用作名词
古今异义
则遣以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古义:官名,这里泛指一般
属官。
今义:投身到(事业中去)
特殊句式
此三者,吾遗恨也 判断句
盛以锦囊 状语后置句
系燕王父子以组 状语后置句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被动句
智勇多困于所溺 状语后置句
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状语后置句
燕王,吾所立 判断句
一词多义
活动4: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带着你对本篇课文的初步了解,理清本文结构层次
让我们一起来分享探究成果吧!
1段(总—立论)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论据——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史实[议论]
2—3段(分—论证)
史【记叙、描写】 论【议论、抒情】
得——庄宗复仇灭敌——成则由人。 盛——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失——庄宗身死国灭——败也由人。 衰——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4段(总—推论):积于忽微,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总起:提出论点:盛衰之理,是天命也是人事
分说:
正面:后唐庄宗得天下 反面:后唐庄宗失天下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总结:得出结论:祸患常积于忽微
智勇多困于所溺
总分总、举例、对比
主旨归纳
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洲,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应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课堂练习:
下列词类活用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
A.函梁君臣之首(函:名作动,用木匣子装)
B.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东:名作动,向东逃跑)
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兴:使动,使兴盛)
D. 祸患常积于忽微(忽微:形作名,微小的事)
拓展延伸
走进“伶人”
“伶人”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史载,黄帝时伶伦造音乐后称乐官为伶官,后来也将以演戏为生的艺人包括进来,将他们统称为伶人。伶人的社会地位卑下,我国自古就有“乐户”制度,也就是说伶人都必须列入专门的户籍,且他们的后代世世代代不得为良。清朝的时候,还有专门的规定禁止伶人参加科举。
作业布置:
识记、积累本课重要文言知识,做好相应笔记。
【板书设计】
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
总起:提出论点:盛衰之理,是天命也是人事
分说:
正面:后唐庄宗得天下 反面:后唐庄宗失天下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总结:得出结论:祸患常积于忽微
智勇多困于所溺
总分总、举例、对比
【课后反思】
“伶”是指封建时代演戏的人,即“艺人、乐工”;“伶官”是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
伶人。既然是这样的人,地位、身份都不高,并且又是败政乱国的人,为什么要替他
们做传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来备课、设疑及其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课枯燥的文言解读中也收获了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