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自己之歌
惠特曼
惠特曼,一个比较陌生的美国杰出诗人,走进他先走进他的格言
人生,始终充满战斗激情。
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定的信念。
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
当失败不可避免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1.阅读与鉴赏
● 了解诗歌的意象、意境,通过意象、意境把握诗歌的情感。
2.情感态度价值观
● 感受诗歌中涌动的旺盛的生命力和诗中凸显出的宏大的自我。
1.知识与技能目标:
● 了解惠特曼的创作成就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 了解诗歌的意象、意境,通过意象、意境把握诗歌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感受诗歌中涌动的旺盛的生命力和诗中凸显出的宏大的自我。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应用:
● 了解惠特曼的创作成就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思维发展与提升:
● 了解诗歌的意象、意境,通过意象、意境把握诗歌的情感。
审美鉴赏与创造:
● 品味诗人宏阔质朴的诗风。
文化传承与理解:
● 感受诗歌中涌动的旺盛的生命力和诗中凸显出的宏大的自我。
素养目标
预习作业
请同学们通过网络、工具书等相关工具搜集下列资料,课上,我们通过分享的形式共享预习成果
预习成果展示台
1、作者简介
2、写作背景
3、题目解说
活动1
作者简介
惠特曼,美国诗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木工、排字工、教师、报纸编辑。主要诗集《草叶集》在1855年初版,以后多次重版,每版都有新诗补充,到他病逝前的最后一版,已经收有近四百首诗歌了。他使用朴实粗犷的语言,创造出独具一格的自由体节奏鲜明,汪洋恣肆。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具有美国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的诗集。它开创了一代诗风,对美国诗坛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写作背景
19世纪上半叶,美国在经济上虽然发展很快,但仍基本上处于欧洲殖民地的地位。至于文化,特别是文学方面,则主要从属于英国,还没有建立起本民族的与合众国相适应的民主主义文学。当时以爱默生为首的美国超经验主义者提倡个性解放,鼓吹打破神学和外国教条主义的束缚,在美国来一次文艺复兴。解放个性,就是要发现自己,从一个国家来说就是要确立本民族自己的独立人格。在这样的历史要求下,惠特曼树立自己的雄心,要通过他自己来表现他的“特殊时代、环境和美国”,于是他的“我自己”便与他们民族的“我自己”合而为一了。
写作背景
惠特曼自幼家贫,兄弟姐妹众多,但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其民主主义思想基础。直至1855年《草叶集》的第一版问世以来,诗人终于找到自己创作的突破口和定位。在《草叶集》中,作者的政治理念鲜明,那就是不满当时盛行的不公平的奴隶制度,追求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政治意识,对美国这块“民主的大地”进行讴歌,一心希望通过诗歌创作唤醒劳苦大众对于自身境遇的认识并采取一系列方式加以变革。《自己之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题目解说
《自己之歌)是《草叶集》中最长的一首诗,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全诗共52节,象征年有52个星期。本课节选的是第31节。《自己之歌》所歌咏的“自己”,既是惠特曼自我的写照,又是惠特曼透过自身所体会到的一个带有普遍意 义的“我”。 “我",是一个与世间众多事物相融的“我”,而这一“融合”也是《自己之歌》这首诗根本的主题。
活动2
听读与朗读
请同学们先听名家朗读,初步感知诗情,诗歌表明主旨的主要诗句。
“我相信一片草叶所需费的工程不会少于星星”
“我可以将任何东西召来”
“我快速的跟随者,我升到了绝岩上的罅隙中的巢穴”
活动4
合作探究
诗歌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让我们再读诗歌,一同探究诗歌带给我们的深层思考。
《自己之歌(节选)》选取了哪些意象?
在意象的选取上有什么特点?
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意 象 特 点 情 感
蚂蚁、沙粒、
鹪鹩的卵、
雨蛙、黑莓、
关节、母牛、
小鼠、火成岩、爬虫、大的怪物、鹰雕、峻蛇
渺小平凡而又伟大的生物,象征着生命的力量
陌生而独特、
范围广泛
尊重自然、赞美自然、对个体价值的赞美、
对自由、开放、独立的个性的追求
诗歌第二节列举了哪些意象?
诗人把“我”和这些意象并提有何意义?
意象:片麻石、煤、藓苔、水果、谷粒、可食的 菜根、飞鸟和走兽
意义:我来自于自然,与自然界密不可分。抒发了 对世间千姿百态生命的尊重,讴歌生命之美。
第三节列举了哪些意象?
谁在逃跑在畏怯?
它们在躲避或者畏怯什么?
为什么是“徒然”?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意象:火成岩 爬虫 事物 海洋 怪物 鹰雕 蝮蛇 麋鹿 海燕
它们在躲避我的接近,而强大的无所不能的我使他们无处可逃,从侧面表达我的强大,以及自己和自然的不可分割。可以飞越大地,任意东西,不受时空限制,甚至和宇宙融为一种,表现出一种“惠特曼式”的乐观精神。
“我”:无拘无束,无所不能
谈谈对诗歌中“我”这一形象的理解
作者塑造“自我”形象时,将自己赋予超人的神力,“全身装饰着飞鸟和走兽”,可以”将任何东西召来”,可以“快速地跟随着”“升到了绝岩上的罅隙中的巢穴”,可以飞越大地,任意东西,不受时空限制,甚至和宇宙融为一体,表现出一种“惠特曼式”的乐观精神。
诗歌中的我,表面上似乎是诗人自己,实际上是诗人在借用“自己”二字表现一个大“我” ,即改造大自然、开拓新大陆的美国广大的劳动群众。诗中的“我”具有两重含义,一是具体的我,二是象征群体的我,我是一个综合形象。诗人置身于劳动者之中,诗中的“我”也是美国式“新人”形象。
这首诗歌有 什么艺术特色?
长短交替
最长的句子多达近三十个字,最短的句子才十几个字,显得非常自由奔放。
诗不跨行
以断句作为韵律的基础,打破了传统的诗歌格律,形成了自由奔放、汪洋态肆、舒卷自如的节奏,使诗歌具有独特的美感。
整散结合
第三节列举了一系列“徒然的”举动,形成一组气势磅礴的排比句,以排山倒海的力量,将诗人心中对自由、平等、民主的赞美,将歌颂生机勃勃的祖国的激情宣泄出来,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平白如话
语言直白率真接地气,张扬着个性。
这首诗选取了大量意象,描写了神奇的自然造化所展现出的生命之美,刻画了与自然万物相融合带有普遍意义的“大我”形象,体现了诗人尊重世间各种生命形态的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思想立场,表现了诗人对个体价值的赞美和对自由、开放、独立的个性的追求。
主旨归纳
下列各项中的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惠特曼生于美国南方的一个奴隶主家庭,是美国著名诗人、人文主义者,创造了诗歌的自由体,其代表作品是诗集《草叶集》。
B.《草叶集》得名于集中一句诗:“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草。”它开创了美国民族诗歌的新时代。
C.惠特曼创造了“自由体”的诗歌形式,打破了传统的诗歌格律,以断句作为韵律的基础,节奏自由奔放,汪洋恣肆,舒卷自如。
D.《自己之歌》表面上好似在凸显自己,实则是表现一个大“我”,即美国广大的劳动群众,歌颂的是19世纪美国的民主代表,张扬的是自由、开放的个性。
A
拓展延伸
《自己之歌》
《草叶集》初版的开卷之作。在此诗中揭示了“草叶”的意义:自然界最平凡、最普通的草,有广大的生活天地和强劲的生命力量,它“在宽广的地方和狭窄的地方都一样发芽,在黑人和白人中都一样地生长”。惠特曼认为草是他的形象,他的“意向的旗帜,由代表希望的碧绿物质所织成”,他要用“如同草一样朴实”的语言讴歌祖国和人民。在诗人心目中,不朽的草象征不朽的人民,正在发展中的美国、自由和民主的理想。课文节选的是第31节。
请同学们课下利用这首诗歌,写一段300字左右的赏析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