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树和天空
特朗斯特罗姆
对于树你见过他的哪种姿态?
也许你见过静止的树,
可是,你见过雨中忙碌的树吗?
带着这样的思考,
今天我们一齐走近特朗斯特罗姆的《树和天空》!
1.阅读与鉴赏
● 了解特朗斯特罗姆的生平及其创作风格,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2.情感态度价值观
● 鉴赏诗歌选取的独特意象,以及诗歌朦胧的意境。
1.知识与技能目标:
● 了解特朗斯特罗姆的创作成就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 体会诗歌的写作特色,如奇特的想象、鲜明的意象、朦胧的意境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的多元主题,如自然的生生不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的奇迹等。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应用:
● 了解特朗斯特罗姆的创作成就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思维发展与提升:
● 体会诗歌的写作特色,如奇特的想象、鲜明的意象、朦胧的意境等。
审美鉴赏与创造:
● 鉴赏诗歌的意境美、想象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
● 体会诗歌的多元主题,如自然的生生不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的奇迹等。
素养目标
预习作业
请同学们通过网络、工具书等相关工具搜集下列资料,课上,我们通过分享的形式共享预习成果
预习成果展示台
1、作者简介
2、写作背景
3、题目解说
活动1
作者简介
特朗斯特罗姆,瑞典诗人,1954年发表诗集《17首诗》,轰动诗坛,他一生共发表诗歌200余首,在20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他以凝炼、简洁的形象,以全新视角带我们接触现实”。他善于从日常生活入手,把有机物和科学结合到诗中,把激烈的情感寄于平静的文字里,被誉为当代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
作者简介
1931年,特朗斯特罗姆出生于斯德哥尔摩。三岁时,父母离婚,和母亲一起在斯德哥尔摩长大。斯德哥尔摩群岛上的环境是他诗歌的一个重要起点。他很早就对地理和科学,特别是昆虫学产生了兴趣。十几岁时,对艺术表现出兴趣,开始弹钢琴,并很快接触诗歌。在他的诗中,生活世界与大自然关系密切,无须附加理智的连接,生活世界本身就是自发地发生的、具有大自然特征的显现过程;自然本身就需要一个世界才能来照面,自然立足于存在的实体,共在于人们生存的世界,与人们神秘的想象力。
写作背景
《树和天空》出自诗集《完成一半的天堂》。诗集《完成一半的天堂》发表于1962年。在1960年到1966年期间,特朗斯特罗姆的事业被分为鲜明的两部分:一面是心理医生,另一面则是年轻而富有名气的诗人。特朗斯特罗姆所处的时代,虽然在他的近邻以至整个世界发生了许多惊天动地的事情,但瑞典是一个中立国家,长期以来政治稳定,社会经济发展平稳,人们过着悠闲的“福利生活”。
写作背景
他有足够的时间面对大自然——波罗的海的岛屿、落日、船帆,瑞典的车站、村庄、树林、雪橇等等——沉思,因而他的诗歌有着某种东方式的顿悟色彩,而意象的新奇,来自他的难度写作理念和在艺术上不懈的努力。
题目解说
“树和天空”言简意赅,点明了诗歌的写作对象;
同时,“天空”为“树”提供了背景,意象鲜明,给读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间。
活动2
听读与朗读
请同学们先听名家朗读,初步感知诗情。
第一节:描写、感受一棵在雨中走动的树。
第二节:描写、感受一棵夜晚静穆的树。
再读诗歌
请同学们再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
任务单
这首诗中心意象是什么?具有哪些特点?
这首诗中的“天空”,有何象征意义?
这首诗中的“我们”,有何象征意义
“雪花”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活动4
合作探究
诗歌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让我们再读诗歌,一同探究诗歌带给我们的深层思考。
《自己之歌(节选)》选取了哪些意象?
在意象的选取上有什么特点?
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中心意象是什么?具有哪些特点?
行动自如、有思想有感情。诗中的树有超越了人的自觉和主动性。在雨中,树在“走动”“有急事”“汲取生命”;雨停后,树“停下脚步”和“等待”,它有对生命自觉自为的争取与充盈。
树是立足于大地,同时又指向天空,连接了大地与天空,此岸与彼岸,现世与终极,因此它可以说是对生命应有的在地下的深度以及永无止境的向上的高度都做了最为坚实而高贵的展览和诠释,也让我们看清了自身的位置和应有的走向。
“树”是生命的主体,是积极向上、蓬勃生长的生命的代表。
这首诗中的“天空”,有何象征意义
“天空”是“树”(自然生物)和“我们”(人类)存在共同的家,代表着自然界。雨和雪都来自天空,所有生物既在“天空”下积极地承受它的所有赐予和挑战,同时又对天空怀抱着最虔诚的爱、敬畏以及等待。
这首诗中的“我们”,有何象征意义
“我们”既是自然的旁观者和见证者,也是自然的参与者和存在者,是自然生命律动的记录员。
“我们”的存在,实现了诗人与树的视角转移,树的走动其实是诗人在树林里走动。
“雪花”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雪花”象征着一个洁白澄净的纯美境界,一种超越了世俗功利、摆脱了欲望和俗物的牵绊、万物融和无间、和谐共存的圆融化境。在这个世界里,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一切存在之间的距离都将泯灭而消失殆尽,只剩下轻轻飘来的一阵宇宙间的清丽气息。
这首诗的前后两节营造的意境有何不同?在内容上有怎样的关系?
第一节写“雨中走动”“匆匆走过”“有急事”“汲取雨中的生命”的树,“倾洒的灰色”,充满生命的搏击、忙碌、成长的感觉,营造出一种动感十足的意境。第二节写雨停树静,营造出一种朦胧、静谧的意境,以静为特征。
这首诗的前后两节有着层次与境界上的相承与递进。前者充溢着生命的搏击与律动,代表着自然间一种积极向上的活力。而当“雨停歇”,世界便进入一种行动后的安宁、强力后的静谧。那曾因为“有急事”而“匆匆走过”的躯体,也终于有了夜空下神圣而静穆的“挺拔”闪现。经历过生命的奔波与成长,心中对未来又充满一种美好的期待。
这首诗歌有 什么艺术特色?
以简单的意象构建微妙的意境
以独特的视角展示深刻的思索
以凝练的语言呈现广阔的世界
本诗通过对数和天空之间一种隐秘联系的把握与揭示,写出了自然万物之间一种和谐与默契的情怀。
主旨归纳
有人认为《树和天空》中融会了宇宙间互相谐和与默契的情怀。请谈谈你的看法。
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树的意象不只是匆忙的人生和对美的期待,还传达了诗人的感悟:宇宙间事物是互相谐和与默契的。树在“灰色”的雨中也依然可以“汲取生命”,黑鹂也在园子里乐观、欢愉地生活。在这里,雨天与晴天,春夏与秋冬,事物间没有冲突的理由。阳光或者雨露,阴晴还是雨雪,物类间并没有相互冲突的必然理由,因为默认了这是一种宇宙规律。甚至,对此还应持有迎取的态度,迎取象征严冬的雨雪、迎取顽强精神、迎取纯美。这正是宇宙间的谐和与默契。
拓展延伸
隐 喻
比喻的一种,不用“如”“像”“似”“好像”等比喻词,而用“是”“成”“就是”“成为”“变为”等词,把某事物比拟成和它有相似关系的另一事物。
如“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荷叶成了一把把撑开的小伞”。也叫暗喻。
半个多世纪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并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这里的“水仙花”是一种隐喻,那它比喻了什么呢?请以“换一朵水仙花”为话题,写一段文字,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