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古诗鉴赏方法指导
古诗鉴赏考点要求
1、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步骤
一、留意诗题 ,暗含提示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 《书愤》
《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古诗按内容,可分为:
山水田园诗、咏物诗、边塞诗
送别诗、怀古咏史诗、酬赠诗
贴士1:初步确定类别,猜测可能表现的思想感情。
鉴赏步骤
二、注意作者,知人论诗
⊙陶渊明:田园理想,恬淡自如
⊙李白:飘逸清新、豪放不羁
⊙白居易:明白晓畅、通俗易懂
⊙王维:“画中有画,画中有诗”
⊙杜甫:沉郁顿挫
⊙李商隐:绮丽朦胧
⊙陆游:“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
⊙李煜、柳永、李清照、秦观:婉约缠绵
⊙苏轼、辛弃疾:豪放
贴士2: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①背景介绍,暗示内容
例: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训练3)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②作者介绍,暗示风格
③诗句介绍,暗示用典
三、留心注解,暗含信息
语言层面
内容层面
表达技巧层面
四、解读全诗
(一)语言层面
㈠动词
例: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㈡形容词
例: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1、理解用词的精当、明确
问:某字(词)的含义/好处/作用是什么?
㈢叠词
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
贴士3:作用:描写生动形象,富有音乐美
㈣色彩鲜明的词语
例:渚清沙白鸟飞回
贴士4:
方法:
1、解释该字(词)含义;
2、揭示该字(词)中的表达技巧,往往是修辞手法;
3、点出该字(词)表达了何种感情或起何种作用。
问:某字(词)的含义/好处/作用是什么?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练习1:
绿肥,指 。红瘦, 。
这里的“肥 ”和“瘦 ”,使用了 的手法。
词中把用来写 ,如今却用
来写________________ ,形象地反映出作者 之情。
枝叶茂盛
花朵稀少
拟人
人的“肥”、“瘦”二字
绿叶繁茂、红花凋落憔悴时的形貌
对春天的留恋和惜别
2、语言风格类
问: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贴士5:学会使用专业术语。结合诗句内容加以分析。
归纳:常见语言风格
清新淡雅、自然明快、辞藻华丽
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
浑厚雄壮、浅显易懂、多用口语
明白如话、豪放飘逸……
二﹑内容层面
诗眼
意象
意境
思想感情
㈠诗眼
诗眼就是一首诗中的关键词句,它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或者一个句子,有了它全诗境界尽出。
如:《虞美人》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
《声声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注意:并非每首诗都有诗眼,找不到不能硬找。
㈡
㈡意象
意象:是诗人描写的融入了自己思想情感的景和物。意象是具体的。
如:《雨霖铃》词里意象有:
杨柳、晓风、残月
与本词抒发的离情别绪是非常契合的
贴士6:捕捉意象,揣摩意象是分析意境的基础。
意象的作用
营造氛围(例:《琵琶行》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句,就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的氛围)
借景抒情(凡诗歌中的景物,一般都具有这一作用)
提供背景或环境(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背景或环境
例:《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
归纳:(1)许多传统意象有着相对稳定的表意功能
★柳——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
★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
★杜鹃——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
★鹧鸪鸟——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李群玉)
离情别绪
凄凉悲伤
凄凉哀怨
离愁别绪
(2)不同物象可以有相同的表意功能
蓬草
浮萍
流云
片羽
漂泊不定、客居
故乡明月——
松风山月——
寒林残月——
双燕单飞——
长亭折柳——
江湖扁舟——
空城落花——
古诗常用意象表达作用举例
思乡念亲
隐逸淡泊
忧愁苦闷
闺怨思妇
友人惜别
羁旅漂泊
物是人非
哀叹国势衰危
(三)意境
意象+意象=意境
贴士7: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不过是构成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
是诗人的主观情感和客物意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
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境即白色恐怖。
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贴士8:方法步骤:
①抓住意象,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②概括景物特点,营造什么意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归纳:
概括意境特点的常用形容词
雄浑开阔 孤寂凄凉 空灵高远
苍凉悲壮 清新明丽 宁静恬淡
清静悠闲 冷森幽僻 凄清冷落
……
(四)思想感情
贴士9:答案格式:
抒发……的思想感情;
反映……的社会现实;
表现……的情趣;
表达……的追求;
抒发……的感慨;
寄托……的情怀(如爱慕、愁绪、惆怅、苦闷等)。
归纳: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忧国忧民 建功报国 怀古伤今
蔑视权贵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 登高览胜
惜春悲秋 思乡怀人 长亭送别
相知相思 离愁别恨
(三)表达技巧类
问:①这首诗歌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②这首诗歌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③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贴士10:方法步骤:
①指出表达技巧(是什么);
②结合诗句说明具体怎样运用了这种技巧(为什么);
③此技巧传达出怎样的感情或有何作用。
对本诗颈联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参考答案]本诗第三联运用夸张(衬托)手法(表现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具体运用)。表达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作用)。
主要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借代、夸张、排比、对偶、衬托、用典、设问、反问)
归纳: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描写(白描—渲染,正面—侧面,实写—虚写,动景—静景,细节描写)、议论、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表现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象征)、衬托、借古讽今(用典)、虚实相生、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寓
[A、正衬]
①喜景衬喜情,哀景衬哀情 情乐则景乐,情哀则景哀
衬 托
登 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B、反衬]
②以乐景衬哀情(反衬) 以乐景写 哀,更见其哀。
绝 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白描
《田家》聂夷中
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描绘了一副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
纯用线条勾勒,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方法。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了一种气氛,衬托夜的静、雨的连绵。写出了焦急等待的心情。
正面着意描写。
2渲染
贴士11:答题原则
1、审清题干
2、问什么答什么
3、思路清晰,分点阐述
4、完整、全面,宁滥勿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