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师
说
韩愈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等。背诵全文。
3、了解本文的写作思路,掌握议论文的结构。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学习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孔子
一:
知人论世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孟县)人,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古文运动
“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古文运动指唐中期及宋时提倡古文、反对骈文的文体改革运动。
自南北朝来,文坛上盛行内容空洞、重视词藻、堆砌典故、讲究对偶的骈文,华而不实,不适于用。
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 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古文”,是对骈文而言的,指的是先秦和汉朝的散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文以明道。
写作背景
《师说》大约是作者于贞元十七年至十八年(801—802),在京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所作。贞元十七年(801),辞退徐州官职,闲居洛阳传道授徒的作者,经过两次赴京调选,方于当年十月授予国子监四门博士之职。此时的作者决心借助国子监这个平台来振兴儒教、改革文坛,以实现其报国之志。但来到国子监上任后,却发现科场黑暗,朝政腐败,吏制弊端重重,致使不少学子对科举入仕失去信心,因而放松学业;当时的上层社会,看不起教书之人。在士大夫阶层中存在着既不愿求师,又“羞于为师”的观念,直接影响到国子监的教学和管理。作者对此痛心疾首,借用回答李蟠的提问撰写这篇文章,以澄清人们在“求师”和“为师”上的模糊认识。
文体
“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
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
题解:“师说”、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二:
整体感知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师说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句读 ( ) 或不焉 ( ) 经传( )
近谀 ( ) 老聃 ( ) 传道( )
苌弘( ) 无少( )
择师而教之 ( ) 不耻相师( )
dòu
fǒu
zhuàn
yú
dān
chuán
cháng
shào
jiāo
xiāng
正字音
研读文本——第1段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注释:学者:古:求学的人。今:有学问的人。……者,……也:判断句标志。所以:① ……的原因。②用来……的。道:道理。受:同“授”,传授。而:连词,表承接。就,便。之:代词,指道理,知识。
孰:疑问代词,谁。而:连词,表转折。但,却。从:跟随,追随。
其:第三人称代词,它们。为:成为。解:理解、解决。
译文: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就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始终不能理解了。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乎:介词,在。闻:知道,懂得。 也:语气助词,不译。固:本来。
乎:介词,比。师:名→意动,“以……为老师”。师:动词,学习。
庸:表反诘语气,哪里。其:第三人称代词,他。是故:因此。
所存:所字结构,所+动=名,所存在的(地方)。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
译文:在我前面出生,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并把他当作老师;在我后面出生,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并把他当作老师。我向他学习道理,哪里管他的年纪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没有地位贵贱的区分,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思考探究:
第一自然段提出了怎样的中心论点?
从哪几个角度对中心论点进行阐释?
文本研读——第一段
(提出中心论点)
1、教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从师的原因——人非生而知之者。
3、从师的标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古之学者必有师
研读文本——第2段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师道:尊师学习的风尚。师,动词,从师学习。道,名词,风尚。
之: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之:结构助词,的。
出:动词,超出。犹且:副词,尚且,还。焉:句末语气助词。
下:名——动,低于。而:连词,却,但是,表转折。耻:意动,以……为耻。于:介词,向。
译文: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译文:因此圣明的人就更加圣明,愚蠢的人就更加愚蠢。圣人能成为圣人,愚人能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出于这里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对于他们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
圣:名词,圣明的人。
圣:动词,圣明。
愚:名词,愚蠢的人。
愚:动词,愚蠢。
所以:……的原因。
其:语气词,表猜测,大概。
乎:语气词,吧。
其:代词,他的。
而:连词,表顺承。
其:代词,他。
身:自己。
耻:意动,以……为耻。
师:名→动,从师学习。
焉:语气词,无义。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不了解句读,不解决疑惑,不了解文句的去向老师请教,有疑惑不能理解的却不向老师请教;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童子:未成年的男子。之:代词,代童子。其:指示代词,那些。
句读:断句。或:有的。师:动词,从师学习。不:通“否”。
焉:句末语气词。小:形→名,小的方面。大:形→名,大的方面。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之:指示代词,这些。耻:意动,以……为耻。师:动词,学习。
族:类。曰:称,说。云:说。云者,诸如此类的说法。则:连词,就。
彼:代词,那个人(指学生)。道:道德学问水平。盛:地位高。谀:阿谀谄媚。齿:名→动,并列,排列。乃:竟。及:赶得上。其: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可:值得。
译文:巫医乐师和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唉,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恢复,从这里就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工匠这些人,君子看不起他们,现在他们的智力却比不上他们,难道不值得奇怪吗!
思考探究:
第二自然段提出了怎样的分论点?
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进行论证?
(直陈时弊)
论证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文本研读——第二段
分论点一——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今之众人
对其子——于其身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
对
比
圣益圣,愚益愚
小学而大遗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研读文本——第3段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文: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常师:固定的老师。师:意动用法,以……为师。徒:类,辈。贤:道德才能。不必:不一定。于:介词,比。术业:学问和技艺。攻:学习,研究。如:动词,像。是:指示代词,这样。而已:句末语气词,罢了。
思考探究:
第三自然段提出了怎样的分论点?
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研读文本——第4段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古文:唐之前的文章,特指先秦文。通:普遍。于:介词,表被动,被。于:介词,从。行:遵行。古道:古人从师的风尚。贻:赠送。
思考探究:
第四自然段主要写什么内容?
——交代写作缘由
三:
总结归纳
老师的作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从师的原因:人非生而知之者;
择师的标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之圣人——今之众人
于其子——于其身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
直陈时弊
——孔子从师的态度
从事重要性:
圣人无常师
写作目的
——赠李蟠:好古文,不拘于时行古道
文章脉络
《师说》是一篇批判当时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表明老师的作用;从师的重要意义与正确途径,批评了当时普遍存在的不重师道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
总结归纳
艺术特色
1、结构严谨,论述脉络清晰。
2、运用对比论证进行论证,增强表达效果。
3、整句与散句结合,语言错落有致,错综变化,富有气势。
(1)《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的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_______”,点出了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3)韩愈在《师说》中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从师的态度进行了对比,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疑问,来批评不愿从师的士大夫们。
(4)韩愈在《师说》中强调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
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高考衔接——理解性名句默写
(5)《师说》中,韩愈认为士大夫们不能像“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那样相互为师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年相若”“道相似”,如果彼此为师,就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尴尬局面。
(6)韩愈在《师说》中表述了从师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择师的标准,其中明确择师标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韩愈在《师说》中认为“学生不一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8)韩愈在《师说》中表达自己写作目的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贻之
高考衔接——理解性名句默写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