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关键步骤
暗处理∶将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
选叶遮光∶设置对照实验,见光部分为实验组,遮光部分为对照组.
酒精脱色:水浴加热
漂洗染色∶淀粉遇碘变蓝色,见光部分变蓝色,遮光部分不变色〈黄白色〉
光合作用:场所-- ,条件-- ,产物-- 。
有机物的作用
2.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通过食物链、食物网)
1.构建植物体
复习:
光照摘叶
观察色变
叶绿体
光
淀粉
第3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5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1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海尔蒙特实验
海尔蒙特实验
是什么物质使柳树增重了呢?
柳树增重80多千克
土壤减少不到100克
自学互研
海尔蒙特的解释:
1、柳树吸收了土壤中的少量无机盐
2、柳树还吸收了大量的水
海尔蒙特的结论:水是合成柳树体内有机物的原料
他忽略了什么的作用?
光合作用
学习目标
1.设计并完成“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的探究实验。
2.总结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及光合作用的实质。
3.能够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4.掌握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一.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1.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一段时间后
一段时间后
1.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一段时间后
一段时间后
点燃的蜡烛或小白鼠与绿色植物分别从对方那里得到了什么?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绿色植物
小白鼠 (或蜡烛)
氧气
二氧化碳
普利斯特利根据实验得出了结论:
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1.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绿色植物
小白鼠 (或蜡烛)
氧气
二氧化碳
后来科学实验证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都会排出二氧化碳,消耗氧气,而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释放氧气,消耗二氧化碳。除水以外,二氧化碳也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真的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1.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制定计划:
材料用具
两个玻璃皿、两个广口瓶、两个烧杯、两枝带叶子的枝条、氢氧化钠溶液、清水、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吗?
探究
提示:1、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注意:氢氧化钠溶液有腐蚀性,不要让皮肤接触它。
2、如何判断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可利用以前学过的实验)
接下来该怎样实验?
探究
实验装置
①暗处理(同一植株,不同枝条)
②设置对照 :
变量:
③光照摘叶:
④酒精脱色:(各取一片1、2号枝条上的叶片)
⑤漂洗染色:
⑥观察色变:
实施计划:
步骤:
二氧化碳
→黄白色
得出结论:
现象:
1号叶片不变蓝
2号叶片变蓝色
2、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1、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1.暗处理
2.设置对照
3.光照摘叶
4.酒精脱色
5.漂洗加碘
6.观察色变
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实验步骤
甲:放氢氧化钠溶液,乙:放等量的清水
①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②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甲:无二氧化碳的植物遇碘不变蓝
乙:有二氧化碳的植物遇碘变蓝;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能吸收二氧化碳
自学互研
长势良好
----
萎蔫甚至死亡
----
自学互研
方案二:
清水
氢氧化钠
A
B
水
氢氧化钠
方案一:
A
B
自学互研
讨论:
1、从实验装置A和B中各取一片叶,分别用碘液处理,你认为哪个装置中叶片不变蓝?
2、光合作用和二氧化碳有无关系?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该实验中哪是实验组,哪是对照组?
A是对照组,B是实验组
自学互研
B
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制定计划:
水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吗?
探究
甲
乙
折断主叶脉
变量:
水
1.暗处理
2.设置对照
3.光照摘叶
4.酒精脱色
5.漂洗染色
6.观察色变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②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甲:无水部分遇碘不变蓝乙:有水部分遇碘变蓝
实施计划:
乙
甲
无水
有水
证明: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只有植物的绿色部分进行光合作用
叶绿体可能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1.暗处理
2.设置对照
3.光照摘叶
4.酒精脱色
5.漂洗染色
6.观察色变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证明: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绿色部分
白色部分
①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②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白色(银边)部分遇碘不变蓝
绿色部分遇碘变蓝
演示实验
实验结论:光合作用还产生氧气
阅读课本P123演示实验
注意,氧气助燃
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1、水中出现气泡
2、卫生香复燃
讨论交流
1、请描述浸入水中的黑藻在光照条件下产生气体的状况。
2、将带火星的卫生香伸入试管后发生哪种实验现象?
3、分析该实验结果,获得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1、水中出现气泡
2、卫生香复燃
黑藻在光下产生氧气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有机物外,还有氧气。
光合作用
原料
条件
产物
二氧化碳、水
光
场所
叶绿体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示意图
两个转变
物质转变:
能量转化:
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有机物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光合作用的过程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物质变化:无机物→有机物
能量变化:光能→化学能
实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 水
光能
叶绿体
(储存化学能)
有机物 + 氧气
条件
原料
产物
场所
技能训练
植物离光源越近,产生的气泡越多
结论: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
没有气泡冒出
1、金鱼藻和光源的距离远近与产生的气泡数目之间有什么关系?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如果将这个试管放在黑暗中,你能预测出实验结果吗?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每分产生的气泡数(个)
10 60
20 25
30 10
40 5
三、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
R
T
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成正比,超出一定范围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升高。
合理密植,产量高
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
过稀,产量低
没有充分利用光照而造成浪费。
过密,产量低
叶片互相遮挡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①合理密植
四、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②立体种植(间作套种)
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增加CO2的浓度
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二氧化碳 + 水
光 能
叶绿体
(储存化学能)
有机物 + 氧气
③其他措施
1.延长光照时间
2.增加光照强度
3.可以施加气肥
4.施用农家肥
板书设计
第5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一、光合作用的原料:
1.光合作用利用水作为原料。
2.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二、光合作用的产物:
1.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
三、光合作用的过程
板书设计
1、概念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公式
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 + 氧气
光能
叶绿体
(储存着能量)
板书设计
3、光合作用的实质
(1)物质转化: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
(2)能量转化: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4、意义
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含量的相对平衡。
5、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合理种植、间种、套种、轮种等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金鱼藻释放的气体可以使快熄灭的卫生香迅速复燃,证明其中含有 (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汽
B
2、人们常常要在鱼缸里放养适量的水草,主要目的是( )
A 对鱼起美化衬托作用 B 为鱼提供充足的饵料
C 为鱼提供充足的氧气 D 清洁净化水
C
课堂检测
3、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主要依赖于( )
A. 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A
4、给蔬菜大棚使用“气肥”,可提高作物产量,“气肥”是指( )
A、氮气 B、氧气 C、氢气 D、二氧化碳
D
课堂检测
5、要保证城市居民每天能得到新鲜空气,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是 ( )
A、多盖高楼,居住在高层
B、扩大居住面积
C、不扔垃圾
D、多植草坪多种树
D
课堂检测
二、填空题
6、根据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面式子中 a表示 _________ ,b表示_______
二氧化碳
氧气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产生氧气,这样就维护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 ___________。
碳氧平衡
课堂检测
(3)上面式子中的c表示_______,在农业生产中,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必须让农作物高效地接受光照。因此,在种植农作物时既不能过稀,也不能过密,应该 ___________________。
光能
合理密植或间作套种
1、光合作用的场所、原料、条件、产物
2、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二氧化碳+水 淀粉(储存能量)+氧气
3、光合作用实质
4、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光
叶绿体
课堂小结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