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
考试范围:第一、二、三单元;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50分)
1.最先观察并命名细胞的人是( )
A.施莱登 B.施旺 C.列文虎克 D.罗伯特·胡克
2.下列四个结构式中,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的是( )
A. B.
C. D.
3.在生物体内含量极少,但对于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有( )
A.Fe、Mn、Zn、Mg B.Zn、Cu、Mg、Ca
C.Zn、Cu、B、Mn D.Mg、Mn、Cu、Mo
4.真核细胞具有多样性,但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即都有( )
A.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B.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
D.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
5.下列有关组成大豆种子细胞的多糖和脂肪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组成这些多糖和脂肪的元素都是C、H、O
B.这些多糖和脂肪都能作为细胞的能源物质
C.多糖和脂肪都是生物大分子,可水解成单体
D.多糖和脂肪可分别用斐林试剂和苏丹Ⅲ进行鉴定
6.新鲜黄瓜中含有非常柔嫩的纤维素,既能加速肠道内食物残渣的排出,又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功能,因此,患有肥胖症、高胆固醇和动脉硬化的病人,常吃黄瓜大有益处。纤维素和胆固醇两种化合物与下列物质中元素组成最相似的一组( )
A.糖原,胰岛素 B.淀粉、糖原 C.性激素、胰岛素 D.DNA、RNA
7.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由此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单细胞生物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B.草履虫在生命系统层次中只属于个体
C.在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是构成组织的成分
D.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形成、维持和运转都以细胞为基础
8.大肠杆菌和蓝细菌是自然界中的两种生物,两者的共同点不包括( )
A.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B.都具有细胞壁和细胞膜
C.都具有无核膜包被的拟核 D.都是营腐生生活的异养生物
9.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是吸收磷元素的主要生物。磷元素能用于合成藻类的( )
A.脂肪分子 B.葡萄糖分子
C.淀粉分子 D.细胞膜成分
10.“抽刀断水水更流”,水在常温下呈液态且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下列有关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氢键易断裂和形成,因而水在常温下成液态
B.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易与带电荷的分子结合,因而水是良好的溶剂
C.种子入仓前通过充分晾晒丢失全部自由水,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D.参与生命活动的无机盐常需要溶解在水中,才能发挥应有功能
11.下列关于无机盐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大多数无机盐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B.缺铁哺乳动物会患缺铁性贫血症,导致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下降
C.如果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离子的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D.小麦种子燃烧产生的白色灰烬就是小麦种子里的无机盐
12.下列有关细胞中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同一生物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自由水/结合水的值不同
B.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C.Fe参与血红素分子的形成,说明无机盐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D.血钙含量偏低引起肌无力,说明生物生命活动离不开微量元素
13.基于对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认识,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大豆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
B.糖类和脂肪能相互转化两者含有的能量相同
C.无机自然界的元素在不同的细胞中都能找到
D.作物秸秆充分晒干后所含物质主要是纤维素
14.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装片的程序是( )
①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移走,换上高倍物镜
②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
③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直至视野适宜、物像清晰为止
A.②→③→④→① B.③→④→②→①
C.②→④→①→③ D.②→③→①→④
15.目前很多广告语存在科学性错误,下列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无糖饼干主要成分是淀粉,没有甜味,属于无糖食品
B.“XX牌”口服液含有丰富的Fe、Zn等微量元素
C.“XX牌”鱼肝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有助于宝宝骨骼健康
D.某地大棚蔬菜,天然种植,不含任何化学元素,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16.细胞学说是基于科学观察和归纳概括形成的,它揭示了( )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
C.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D.认识细胞的曲折过程
17.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大熊猫喜食竹类,其中最主要的是冷箭竹。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大熊猫和冷箭竹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B.大熊猫和冷箭竹都具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等结构层次
C.大熊猫和冷箭竹细胞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体现了不同细胞具有统一性
D.同一地域,所有冷箭竹构成一个种群,所有大熊猫构成一个种群
18.新冠肺炎疫情警示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戴口罩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B.生活中接触的物体表面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勤洗手可降低感染风险
C.新冠病毒容易变异,病毒没有独立的代谢
D.病毒能够在餐具上增殖,用食盐溶液浸泡餐具可以阻止病毒增殖
19.2020年1月至今,新冠肺炎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行,其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
B.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
C.该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D.组成该病毒的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生命系统
20.用一般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物的细胞与组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下呈现“p”字母
B.高倍镜观察叶片的细胞时若发现该细胞偏右上方,则应先向右上方移动玻片
C.用10倍物镜观察黑藻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cm,若改用40倍物镜观察,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在1.5cm左右本
D.如果放大50倍时整个视野中最多可看到20个完整的细胞,放大100倍时,最多可看到5个完整的细胞
21.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外有包膜结构,主要来源于宿主细胞质膜,包膜上含有病毒自身的糖蛋白S,该糖蛋白S可以与人体某些细胞表面的蛋白ACE2结合,使病毒的包膜与宿主细胞质膜融合,进而侵入宿主细胞。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新型冠状病毒外包膜的基本支架为磷脂双分子层
B.新型冠状病毒糖蛋白S的合成需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
C.新型冠状病毒进入细胞的过程依赖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D.新型冠状病毒的糖蛋白S能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22.“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是清朝诗人刘开描写芍花的诗句。在芍花叶肉细胞中含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与上述基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成分相同,功能不同 B.都含有DNA和RNA
C.都是代谢的重要场所 D.都能产生水和ATP
23.下图甲、乙、丙、丁为几种常见的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四种生物具有不同的细胞结构
B.甲、乙、丁三种生物的细胞壁成分不同
C.甲与乙的区别主要是有无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D.与植物叶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类似的生物是丁
24.下图为细胞核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结构对物质的进出不具有选择性
B.④结构是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载体
C.③结构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D.①和⑤分别代表核膜的两层膜结构
25.染色和显色反应是生物实验常用的方法,下列关于染色和显色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2mL苹果组织样液中加入1mL的斐林试剂,混匀后65℃水浴加热,溶液呈现砖红色
B.向2mL鸡蛋清中加入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混匀后出现紫色
C.将花生子叶制成临时切片,直接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橘黄色脂肪颗粒
D.熟鸡蛋不能用于鉴定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39分)
26.(9分)血红蛋白是一种由血红素和珠蛋白组成的结合蛋白,具有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功能。血红素能使血液呈红色,其中的Fe2+是血红蛋白运输氧的关键物质;珠蛋白肽链有两种,一种是由141个氨基酸组成的α链,另一种是非α链,包括β、δ、γ三种,各有146个氨基酸。下图表示血红素、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关系示意图。
(1)珠蛋白的α链是由141个氨基酸经过___________方式脱掉___________个水分子形成的,β、δ、γ三种非α链在结构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
(2)(2分)在缺铁情况下,人体各种组织细胞都处于缺氧状态,试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蛋白质表面吸附的水构成“水膜”以保护蛋白质,强酸能破坏蛋白质表面的“水膜”使蛋白质变性,导致其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从而暴露出更多的肽键。为验证盐酸能使蛋白质变性,可选用___________(2分,填“血红蛋白”或“豆浆”)为材料,并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用___________处理实验组,则样液的紫色程度较深的是___________(填“实验组”或“对照组”)
27.(8分)科学家分别用红色、绿色荧光染料标记人和小鼠细胞的细胞膜表面蛋白,使两种细胞分别发出红色和绿色荧光,现用某种方法促使两个细胞相融合,在37℃下保温40分钟,两种颜色的荧光在融合后的细胞上呈现均匀分布,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_。
(2)(2分)若用丙酮抽提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磷脂后,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发现这时磷脂分子的排列方向是____________(据图1回答)。
(3)如果从一正常上皮细胞中提取磷脂且将它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的面积为S1,则S1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细胞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原因是________。
(4)(2分)在0℃下培养45分钟,发现完全融合的细胞表面荧光仍为一半红色、一半绿色,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________________。
28.(5分)如图代表自然界中处于不同分类地位的几种体现生命现象的单位,图中I、H、Ⅲ、Ⅳ细胞中绘出了各自区分于其他生物或细胞的标志结构。请据图回答:
(1)分离细胞器的方法是_______。
(2)据图,可以判断Ⅲ为______细胞,判断的理由是它含有_____(填细胞器名称)。
(3)I-V中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是______(填序号,答全得分)。
(4)Ⅳ细胞与I、I、Ⅲ三种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
29.(10分)下图是人体细胞中三种重要有机物A、C、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图:
(1)图中X所指的元素为___,A的中文名称为___,其基本单位是___。
(2)b的结构通式是___,过程②的化学反应叫做___。
(3)细胞结构I由A___和E___紧密结合形成。细胞结构II的名称为___。
(4)若该生物大分子为一个由α、β、γ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图1表示),共含571个氨基酸,那么:
①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___个氧原子。
②γ肽链是一条含121个氨基酸的多肽链,其中含有天冬氨酸5个,分别位于26、71、72、99、121位(见图),天冬氨酸结构式见图2,某种肽酶专门水解天冬氨酸羧基端的肽键,则该肽酶完全作用后产生的多肽中,至少有___个羧基。
30.(7分)冬小麦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翌年5月底至6月中下旬成熟。在冬季来临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冬小麦体内会发生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变化,抗寒能力逐渐增强。翌年,农民在储存小麦种子前,需将刚收获的小麦种子晒干后,才收进粮仓存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_________。
(2)冬小麦在冬天来临前,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3)农民晒种时小麦种子失去的主要是以_________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的水,当把种子晒干后放在试管中点燃,直至燃成灰烬,此过程中失去的水分主要是__________,灰烬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
(4)储存小麦种子前,如果暴晒的时间不够长,在粮仓中储存时小麦会产热导致霉烂。通过上述事实可以看出,细胞的代谢强弱与细胞的_________有密切联系。
三、实验题(共11分)
31.某地区经常出现苹果小叶病,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锌引起的,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镁引起的。现有如下材料,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探究上面的猜测哪个正确。
材料用具:三株长势相同的苹果幼苗、蒸馏水、含有植物必需元素的各种化合物。
实验原理:任何一种必需元素在植物体内都有一定的作用,一旦缺乏,就会表现出相应的症状,根据全素培养和相应缺锌、缺镁的培养对苹果幼苗生长发育的比较,判断小叶病的病因。
方法步骤:
(1)首先配制全素培养液和相应的缺锌培养液和_____________培养液,分别放入三个培养缸并编号为A、B、C。
将三株长势相同的苹果幼苗分别栽培在上述A、B、C三个培养缸中。
(2)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苹果幼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果预测和分析:_____________缸内的苹果苗正常生长。
①(2分)若B缸内苹果幼苗表现出小叶病,而C缸不表现出小叶病,则说明_______________。
②(2分)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苹果小叶病是由缺镁引起的。
③(2分)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苹果小叶病既与缺镁有关,又与缺锌有关。
④(2分)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苹果小叶病与缺镁、缺锌都无关。
城固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 答案版
考试范围:第一、二、三单元;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50分)
1.最先观察并命名细胞的人是( )
A.施莱登 B.施旺 C.列文虎克 D.罗伯特·胡克
2.下列四个结构式中,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的是( )
A. B.
C. D.
3.在生物体内含量极少,但对于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有( )
A.Fe、Mn、Zn、Mg B.Zn、Cu、Mg、Ca
C.Zn、Cu、B、Mn D.Mg、Mn、Cu、Mo
4.真核细胞具有多样性,但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即都有( )
A.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B.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
D.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
5.下列有关组成大豆种子细胞的多糖和脂肪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组成这些多糖和脂肪的元素都是C、H、O
B.这些多糖和脂肪都能作为细胞的能源物质
C.多糖和脂肪都是生物大分子,可水解成单体
D.多糖和脂肪可分别用斐林试剂和苏丹Ⅲ进行鉴定
6.新鲜黄瓜中含有非常柔嫩的纤维素,既能加速肠道内食物残渣的排出,又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功能,因此,患有肥胖症、高胆固醇和动脉硬化的病人,常吃黄瓜大有益处。纤维素和胆固醇两种化合物与下列物质中元素组成最相似的一组( )
A.糖原,胰岛素 B.淀粉、糖原 C.性激素、胰岛素 D.DNA、RNA
7.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由此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单细胞生物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B.草履虫在生命系统层次中只属于个体
C.在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是构成组织的成分
D.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形成、维持和运转都以细胞为基础
8.大肠杆菌和蓝细菌是自然界中的两种生物,两者的共同点不包括( )
A.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B.都具有细胞壁和细胞膜
C.都具有无核膜包被的拟核 D.都是营腐生生活的异养生物
9.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是吸收磷元素的主要生物。磷元素能用于合成藻类的( )
A.脂肪分子 B.葡萄糖分子
C.淀粉分子 D.细胞膜成分
10.“抽刀断水水更流”,水在常温下呈液态且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下列有关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氢键易断裂和形成,因而水在常温下成液态
B.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易与带电荷的分子结合,因而水是良好的溶剂
C.种子入仓前通过充分晾晒丢失全部自由水,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D.参与生命活动的无机盐常需要溶解在水中,才能发挥应有功能
11.下列关于无机盐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大多数无机盐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B.缺铁哺乳动物会患缺铁性贫血症,导致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下降
C.如果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离子的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D.小麦种子燃烧产生的白色灰烬就是小麦种子里的无机盐
12.下列有关细胞中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同一生物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自由水/结合水的值不同
B.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C.Fe参与血红素分子的形成,说明无机盐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D.血钙含量偏低引起肌无力,说明生物生命活动离不开微量元素
13.基于对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认识,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大豆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
B.糖类和脂肪能相互转化两者含有的能量相同
C.无机自然界的元素在不同的细胞中都能找到
D.作物秸秆充分晒干后所含物质主要是纤维素
14.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装片的程序是( )
①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移走,换上高倍物镜
②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
③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直至视野适宜、物像清晰为止
A.②→③→④→① B.③→④→②→①
C.②→④→①→③ D.②→③→①→④
15.目前很多广告语存在科学性错误,下列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无糖饼干主要成分是淀粉,没有甜味,属于无糖食品
B.“XX牌”口服液含有丰富的Fe、Zn等微量元素
C.“XX牌”鱼肝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有助于宝宝骨骼健康
D.某地大棚蔬菜,天然种植,不含任何化学元素,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16.细胞学说是基于科学观察和归纳概括形成的,它揭示了( )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
C.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D.认识细胞的曲折过程
17.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大熊猫喜食竹类,其中最主要的是冷箭竹。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大熊猫和冷箭竹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B.大熊猫和冷箭竹都具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等结构层次
C.大熊猫和冷箭竹细胞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体现了不同细胞具有统一性
D.同一地域,所有冷箭竹构成一个种群,所有大熊猫构成一个种群
18.新冠肺炎疫情警示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戴口罩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B.生活中接触的物体表面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勤洗手可降低感染风险
C.新冠病毒容易变异,病毒没有独立的代谢
D.病毒能够在餐具上增殖,用食盐溶液浸泡餐具可以阻止病毒增殖
19.2020年1月至今,新冠肺炎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行,其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
B.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
C.该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D.组成该病毒的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生命系统
20.用一般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物的细胞与组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下呈现“p”字母
B.高倍镜观察叶片的细胞时若发现该细胞偏右上方,则应先向右上方移动玻片
C.用10倍物镜观察黑藻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cm,若改用40倍物镜观察,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在1.5cm左右本
D.如果放大50倍时整个视野中最多可看到20个完整的细胞,放大100倍时,最多可看到5个完整的细胞
21.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外有包膜结构,主要来源于宿主细胞质膜,包膜上含有病毒自身的糖蛋白S,该糖蛋白S可以与人体某些细胞表面的蛋白ACE2结合,使病毒的包膜与宿主细胞质膜融合,进而侵入宿主细胞。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新型冠状病毒外包膜的基本支架为磷脂双分子层
B.新型冠状病毒糖蛋白S的合成需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
C.新型冠状病毒进入细胞的过程依赖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D.新型冠状病毒的糖蛋白S能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22.“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是清朝诗人刘开描写芍花的诗句。在芍花叶肉细胞中含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与上述基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成分相同,功能不同 B.都含有DNA和RNA
C.都是代谢的重要场所 D.都能产生水和ATP
23.下图甲、乙、丙、丁为几种常见的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四种生物具有不同的细胞结构
B.甲、乙、丁三种生物的细胞壁成分不同
C.甲与乙的区别主要是有无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D.与植物叶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类似的生物是丁
24.下图为细胞核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结构对物质的进出不具有选择性
B.④结构是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载体
C.③结构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D.①和⑤分别代表核膜的两层膜结构
25.染色和显色反应是生物实验常用的方法,下列关于染色和显色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2mL苹果组织样液中加入1mL的斐林试剂,混匀后65℃水浴加热,溶液呈现砖红色
B.向2mL鸡蛋清中加入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混匀后出现紫色
C.将花生子叶制成临时切片,直接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橘黄色脂肪颗粒
D.熟鸡蛋不能用于鉴定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1-5DACBA 6-10BBDDC 11-15ADDDB 16-20BBDDC 21-25CCACA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39分)
26.(9分)血红蛋白是一种由血红素和珠蛋白组成的结合蛋白,具有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功能。血红素能使血液呈红色,其中的Fe2+是血红蛋白运输氧的关键物质;珠蛋白肽链有两种,一种是由141个氨基酸组成的α链,另一种是非α链,包括β、δ、γ三种,各有146个氨基酸。下图表示血红素、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关系示意图。
(1)珠蛋白的α链是由141个氨基酸经过___________方式脱掉___________个水分子形成的,β、δ、γ三种非α链在结构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
(2)(2分)在缺铁情况下,人体各种组织细胞都处于缺氧状态,试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蛋白质表面吸附的水构成“水膜”以保护蛋白质,强酸能破坏蛋白质表面的“水膜”使蛋白质变性,导致其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从而暴露出更多的肽键。为验证盐酸能使蛋白质变性,可选用___________(2分,填“血红蛋白”或“豆浆”)为材料,并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用___________处理实验组,则样液的紫色程度较深的是___________(填“实验组”或“对照组”)
【答案】(1) 脱水缩合 140 组成这三条链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排列顺序不同
(2)缺Fe2+,血红素的合成受损,血红蛋白的合成减少,携带氧气的能力下降,导致人体缺氧
(3) 豆浆 盐酸 实验组
27.(8分)科学家分别用红色、绿色荧光染料标记人和小鼠细胞的细胞膜表面蛋白,使两种细胞分别发出红色和绿色荧光,现用某种方法促使两个细胞相融合,在37℃下保温40分钟,两种颜色的荧光在融合后的细胞上呈现均匀分布,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_。
(2)(2分)若用丙酮抽提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磷脂后,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发现这时磷脂分子的排列方向是____________(据图1回答)。
(3)如果从一正常上皮细胞中提取磷脂且将它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的面积为S1,则S1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细胞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原因是________。
(4)(2分)在0℃下培养45分钟,发现完全融合的细胞表面荧光仍为一半红色、一半绿色,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磷脂和蛋白质 脂质和蛋白质 磷脂双分子层
(2)极性头部向下浸在水中,非极性尾部向上暴露在空气中
(3) 大于 普通上皮细胞除了细胞膜含有磷脂外,其他具膜的细胞器也含有磷脂
(4)细胞膜的流动性受温度影响,温度降低,膜上蛋白质分子的运动速度减慢
28.(5分)如图代表自然界中处于不同分类地位的几种体现生命现象的单位,图中I、H、Ⅲ、Ⅳ细胞中绘出了各自区分于其他生物或细胞的标志结构。请据图回答:
(1)分离细胞器的方法是_______。
(2)据图,可以判断Ⅲ为______细胞,判断的理由是它含有_____(填细胞器名称)。
(3)I-V中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是______(填序号,答全得分)。
(4)Ⅳ细胞与I、I、Ⅲ三种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
【答案】(1)差速离心法
(2) 低等植物 中心体、叶绿体
(3)Ⅱ、Ⅲ、Ⅳ
(4)Ⅳ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29.(10分)下图是人体细胞中三种重要有机物A、C、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图:
(1)图中X所指的元素为___,A的中文名称为___,其基本单位是___。
(2)b的结构通式是___,过程②的化学反应叫做___。
(3)细胞结构I由A___和E___紧密结合形成。细胞结构II的名称为___。
(4)若该生物大分子为一个由α、β、γ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图1表示),共含571个氨基酸,那么:
①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___个氧原子。
②γ肽链是一条含121个氨基酸的多肽链,其中含有天冬氨酸5个,分别位于26、71、72、99、121位(见图),天冬氨酸结构式见图2,某种肽酶专门水解天冬氨酸羧基端的肽键,则该肽酶完全作用后产生的多肽中,至少有___个羧基。
【答案】(1) N、P 脱氧核糖核酸 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
(2) 脱水缩合
(3) DNA 蛋白质 糖蛋白
(4) 573 8
30.(7分)冬小麦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翌年5月底至6月中下旬成熟。在冬季来临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冬小麦体内会发生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变化,抗寒能力逐渐增强。翌年,农民在储存小麦种子前,需将刚收获的小麦种子晒干后,才收进粮仓存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_________。
(2)冬小麦在冬天来临前,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3)农民晒种时小麦种子失去的主要是以_________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的水,当把种子晒干后放在试管中点燃,直至燃成灰烬,此过程中失去的水分主要是__________,灰烬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
(4)储存小麦种子前,如果暴晒的时间不够长,在粮仓中储存时小麦会产热导致霉烂。通过上述事实可以看出,细胞的代谢强弱与细胞的_________有密切联系。
【答案】(1)水
(2) 逐渐降低 避免气温下降时自由水过多导致结冰而损害自身
(3) 自由水 结合水 无机盐
(4)自由水含量(或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
三、实验题(共11分)
31.某地区经常出现苹果小叶病,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锌引起的,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镁引起的。现有如下材料,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探究上面的猜测哪个正确。
材料用具:三株长势相同的苹果幼苗、蒸馏水、含有植物必需元素的各种化合物。
实验原理:任何一种必需元素在植物体内都有一定的作用,一旦缺乏,就会表现出相应的症状,根据全素培养和相应缺锌、缺镁的培养对苹果幼苗生长发育的比较,判断小叶病的病因。
方法步骤:
(1)首先配制全素培养液和相应的缺锌培养液和_____________培养液,分别放入三个培养缸并编号为A、B、C。
将三株长势相同的苹果幼苗分别栽培在上述A、B、C三个培养缸中。
(2)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苹果幼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果预测和分析:_____________缸内的苹果苗正常生长。
①(2分)若B缸内苹果幼苗表现出小叶病,而C缸不表现出小叶病,则说明_______________。
②(2分)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苹果小叶病是由缺镁引起的。
③(2分)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苹果小叶病既与缺镁有关,又与缺锌有关。
④(2分)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苹果小叶病与缺镁、缺锌都无关。
【答案】(1)缺镁
(2)生长发育状况
(3) A 苹果小叶病是由缺锌引起的 C缸内苹果幼苗表现出小叶病,而B缸不表现出小叶病 B、C两缸内苹果幼苗都表现出小叶病 B、C两缸内苹果幼苗都不表现出小叶病(实验结果必须描述B、C两缸苹果幼苗的生长发育状况,不可只描述B缸或C缸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