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回顾史实: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时间轴梳理1919—1945年中国历史中相关重大历史事件。
十月革命
五四运动
中共诞生
国共第一次合作
国民大革命失败
西安事变
抗日战争胜利
1917.11
1919.05
1921
1924
1927
1931
1936
1945
抗日战争爆发
结合所学及时间轴基本史实,总结国共关系发展演变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特征:国共关系经历了“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的曲折历程。
影响因素:
①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③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
八上期末复习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1、结合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事件,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2、通过文字、音频等多元史料,从“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分析认识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灭亡的原因。(重难点)
3、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从“家国情怀”认识“民心向背”是决定政治的关键。(重难点)
素养目标
解放战争
土地改革
人力物力保障
政治较量
军事较量
全面进攻
重点进攻
山东解放区
陕北解放区
战略反攻
战略决战
渡江战役
重庆谈判
自卫反击战
青化砭、沙家店战役
孟良崮战役
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南京解放
设置问题、自学展示
(体系构建)
要求:3-5分钟背会课本目录,掌握每节课课本子目录构建单元知识体系(时间5分钟)
1946.6
1946.7-10
1947.3
1947.6
1947.9-11
1949.4
1949.4.23
内战全面爆发
粉碎全面进攻
粉碎重点进攻
刘邓大军
挺进大别山
三大战役:
辽沈、淮海、平津
渡江战役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战略防御
战略反攻
战略决战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阅读提纲的内容,根据下列时间轴图示,你能说明1946-1949年重大历史事件的意义吗?
1949.1
胜利阶段
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企盼已
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设置问题、自学展示
(时空观念)
设置问题、自学展示
(基础过关)
考点一:内战爆发(1946年)
1、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认为“目前”最迫切的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2、重庆谈判的时间是?中共代表有?双方目的?结果是?
3、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内容分别是什么?有何意义?
4、国民党发动内战爆发标志
5、面对国民党的疯狂进攻,毛泽东提出了什么著名论断? 。
6、对于国民党的疯狂进攻,中共中央的作战方式、目标、原则和方针是?
7、国民党前面进攻受挫,转而发动对哪里的重点进攻? 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
8、哪位将领率领西北野战军取得什么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9、华东野战军在哪里消灭了国民党王牌主力,打退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要求:看课件问题结合课本和背诵提纲逐个背过(10分钟),遇到不懂得问题和同学交流或举手问老师。背过后同桌互相提问(5分钟),提问后默写重点知识(5分钟)。
设置问题、自学展示
考点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抗战胜利后,中共在解放区的土地政策调整为? 实行耕者有其田。
2、解放区是如何进行土地改革的?
3、《中国土地法大纲》是哪年颁布的?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有何重要意义?
4、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5、三大战役持续的时间段是?按发生的先后顺序分别是?意义?
6、平津战役中,接受中共和平改编的国名党将领是? 傅作义。
7、“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战役指?说明了什么问题?
8、三大战役的胜利有何意义?
9、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10、渡江战役何时进行?结果?有何意义?
11、中共能打败国民党的主要因素有?
①中共的正确领导;②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③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根本)
要求:看课件问题结合课本和背诵提纲逐个背过(10分钟),遇到不懂得问题和同学交流或举手问老师。背过后同桌互相提问(5分钟),提问后默写重点知识(5分钟)。
(基础过关)
设置问题、自学展示
重点知识专练
材料一: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10万人正式出师北伐。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作为北伐先头部队,率先北上。在各地工农群众的支持下,北伐军攻克武昌,迅速占领湖南、湖北,又以不可阻挡之势,转入江西战场,连克九江、南昌。随后,北伐军沿长江东下,直捣南京、上海。
材料二:中共中央再郑重向全国宣言: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引自《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材料三:
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指出这期间国共两党的关系如何?国共两党共同的敌人是谁?
(2)依据材料三,指出在关系到中华民族命运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进行过两次著名的谈判,写出两次谈判的名称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3)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我们学过的课本知识,从国共两党的关系中,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答案】
(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北洋军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日本侵略者。
(2)西安谈判;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3)启示: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团结、合作壮大力量;中国的发展、统一需要(国共)合作等。(能够答出每部分的关键词或能说明相应的意思,即可得分)。
答题指导:
第一步,要先阅读题的设问,后读材料。
第二步,要掌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看两头,找信息。结合前后问题有重点地细读材料,理解材料与问题之间的关系,阅读材料正文的同时,还要 注意提示性的文字,即时间地点、人物、材料的出处。
第三步:分段根据设问概括
第四步:规范要点作答
重点知识专练
项目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重庆谈判
不同点 背景
结果
作用
相同点
重庆谈判-比较:西安事变
(1)日本加紧侵华,民族危机加深
(2)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中共抗日主张
(3)蒋介石顽固坚持内战政策
(1)抗日战争后,人民渴望和平
(2)中国共产党争取国内和平
(3)蒋介石为发动内战准备时间
蒋介石被迫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国共双方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揭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使中共赢得人民支持,取得政治上的主动
(1)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2)都初步出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发展的结果
核心素养
1924
1937
1927
1946
国民党一大召开
四一二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第一次 国共合作
第一次 国共对立
第二次 国共合作
第二次 国共对立
至今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国共十年内战
日本趁机侵华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战胜利
内战爆发,
台湾与祖国大陆相分离,祖国至今未能统一
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国共两党需以人民利益为己任,再次携手合作,为祖国统一做贡献
两次国共合作
核心素养
【影响国共两党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1.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3.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
设置问题、自学展示
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得道多助】
材料一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老百姓高呼的口号有“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支援大反攻,参加胜利军,打倒蒋介石,拔掉老祸根”。
【战略决战】
材料二 文献纪录片《走进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走向胜利】
材料三 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促使“一个城市的解放,一个政权的垮台”。
【总结反思】
材料四 1946年,毛泽东曾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责。
(1)材料一中“挖蒋根”指的是什么?该措施的核心法律文件是什么?它为什么会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个战役”中解放东北全境,使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取得优势的战役是哪一战役?毛泽东为什么说“值得”?(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战役?“一个城市”“一个政权”分别指什么?(4)结合材料四分析解放战争中共产党最终取得胜利的原因。
重点知识专练
【答案】
(1)“挖蒋根”:解放区土地改革。
核心法律文件:《中国土地法大纲》。经过土地改革,解放区农民获得了土地。翻身后的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可靠保证。
(2)辽沈战役。三大战役使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3)渡江战役。南京,南京国民政府。
(4)中国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大力支持。
答题指导:
第一步,要先阅读题的设问,后读材料。
第二步,要掌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看两头,找信息。结合前后问题有重点地细读材料,理解材料与问题之间的关系,阅读材料正文的同时,还要 注意提示性的文字,即时间地点、人物、材料的出处。
第三步:分段根据设问概括
第四步:规范要点作答
重点知识专练
史料实证
唯物史观
华北有近百万农民参加解放军,东北解放区有160万人参军……1946年7月到1948年9月,山东有580万农民支援前线……在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中,有539万民工支前。并送了担架107700副,大车389820辆,牲畜1009300头,粮食95亿斤以及大量的其他物资。
地域:解放区
依据:《中国土地法大纲》
内容:耕者有其田政策
联系:为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
意义:人民群众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提供大量的物资。
启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走群众路线。
核心素养
史料实证
时空观念
刘伯承说∶"敌人是"哑铃战略',把两个铁锤放在山东和陕北,我们要砍断这个 '把'……一年来敌我悬殊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我们大胆地把敌人甩在后面,长驱直入地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
①1947年
②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③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核心素养
史料实证
时空观念
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
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
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台湾与祖国大陆相分离
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东北(沈阳、长春)
淮海战役-淮海(徐州)
平津战役-平津(北平、天津、张家口)
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加速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核心素养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国共对峙时期
打土豪,分田地
没收地主土地,耕者有其田,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打倒地主
拉拢地主
消灭地主
依据所学知识回忆中共农村土地政策的变化
核心素养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