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党费
一.知人论世
作者:
王愿坚(1929—1991),山东诸城人,作家。1944年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
1945年参加八路军。解放战争时,在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的报社任编辑和记者。主要作品有《党费》《粮食的故事》《普通劳动者》《足迹》《路标》《妈妈》《灯光》等,1974年与陆柱国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
写作背景
1953年,《解放军文艺》编辑王愿坚到福建东山岛采访,听到很多发生在1934年至1937年的红军的故事。1954年的初夏时分,王愿坚决定把一些故事转述出来,让更多的人看到。恰好“七一”将至,《解放军文艺》要发表优秀党员的故事,他想起了卢春兰的故事。当年,山上游击队没有盐吃,村中妇女卢春兰组织各家腌咸菜,交给山上来的人带去,但被敌人发现,为避免敌人屠村,卢春兰主动承认自己是组织者。为了将这个故事变为小说,王愿坚对情节进行扩充,将自己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经历也融了进去,创作了他的第一篇小说《党费》。
二、整体感知,梳理脉络。
引子:由“我”缴党费引起回忆
开端:斗争形势严峻,“我”去联系黄新
党 发展:“我”与黄新接头,黄新要缴党费
费 “我”再见黄新,黄新整理党费咸菜
高潮:“我”遭搜捕,黄新为救“我”牺牲
结局、尾声:“我”代黄新缴上党费
三、分析人物
1.黄新的形象
“扩红”时带头送丈夫参加红军
“并村”后积极组织党的活动
低声哼唱《送郎当红军》
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十分焦心
与党组织取得联系,异常激动
把两块银洋省下来作为党费
买盐腌咸菜作为党费
危难之际仍记挂着要缴党费
热爱党
忠于党
她一直说她丈夫在外干活儿
她满脸堆笑,像招呼老熟人似的
大概是去看动静去了
关上了门,把小油灯遮严了
根本没把困难放在心上
现在的任务也能完成!
变得又刚强,又果断
一切有我应付
直着嗓子喊:程同志,往西跑啊!
拉长了声音说:孩子,好好地听妈妈的话啊!
聪明机警
坚毅乐观
张罗着给“我”拿吃的
倾其所有地招待同志
不让瘦弱的孩子吃一根咸菜
托付我把孩子带走
把党证、钱、咸菜带走
嘱咐我“听妈妈的话”
牺牲自我,保全同志
热情质朴
无私赤诚
临危不惧
不怕牺牲
小结:
黄新是一个从事地下工作、聪慧机警、热情质朴、坚毅乐观、勇敢无私、对党和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勇于自我牺牲的女共产党员形象。
2.“我”的作用。
(1)“我”是故事的亲历者、见证者,故事由“我”讲述,真实可信。开篇用我缴党费为引子,采用倒叙的方式引出故事,激发读者兴趣。
(2)“我”是故事情节的推动者,故事情节以“我”的所见所闻展开,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故事情节集中紧凑。
(3)“我”是故事的感受者,通过“我”与黄新两次见面的情况有力突出了黄新一心向党、忠诚坚贞、勇于牺牲的崇高的革命精神,有力烘托了人物形象,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四、总结概括
1.小说中“党费”的含义:
“党费”本义是指党员按期向所在党的基层组织缴纳的钱,在文中的含义随着小说情节的展开有所变化:最初指黄新上缴的两块银洋;后来指她千方百计组织群众腌制的一筐咸菜;最后指她为保护同志和党组织而献出的宝贵生命,这位女地下共产党员与敌人斗争的大无畏精神、对党的无限忠诚就是最宝贵的党费。
2.主题
小说通过红军交通员“我”的回忆,讲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从事地下工作的女共产党员黄新为交纳党费和掩护同志而壮烈牺牲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在革命危难时刻苏区人民对共产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表现了共产党员与党血肉相连的关系,以及为革命利益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
3.艺术特色
(1)结构严谨、新颖。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回忆讲述式写法,紧紧围绕缴纳党费这一典型事件,着重描写“我”和黄新的两次会面,结构严谨,没有冗笔,情节发展曲折变化,人物和事件有着严密的内在联系。
缴纳党费,本来是每个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而本文却把咸菜这一特殊的党费,同支持党的武装斗争密切联系起来,构思新颖,使得平凡的咸菜具有了特殊的意义,人物的心灵之美和情操之美得以凸显。
(2)通过典型环境塑造人物形象。
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主力红军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长征开始之后,留下来的红军游击队在山区坚持与敌人作不懈的斗争,敌众我寡,斗争十分艰苦。敌人采用搜山、烧山、移民并村等残酷的手段,企图割断群众和游击队的联系。在这种严酷而又恐怖的情形下,黄新不顾个人安危,组织村里的党员为缺盐的游击队腌制咸菜,作为党费,最后为掩护战友脱险,光荣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作为一个普通的党员,黄新为了革命事业,牺牲了自己的一切。
(3)善于运用细节描写
①细节描写绘形传神,体现人物的特征。
如:黄新拿出丈夫留下的两块银元“在手里掂了掂”的动作,表达出她对丈夫的无限深情,对能解决生活问题的银元的珍爱,而她却要把珍爱的东西交给党,从而揭示了她对党的敬爱 。
又如:(妞儿)又爬到那个空空的破坛子口上,把干瘦的小手伸进坛子里去,用指头蘸点盐水,填到口里吮着,最后忍不住竟伸手抓了一根腌豆角,就往嘴里填。她妈一扭头看见了,瞅了瞅孩子,又瞅了瞅箩筐里的菜,忙伸手把那根菜拿过来。
“爬”“伸”“蘸”“吮”“抓”“填”这些动词细节形象地表现出孩子对食物的渴望,而“瞅”传神地表现了黄新内心的复杂情感,“拿”表现了黄新对待孩子的严格和对党的一片赤诚之心。
再如,她在敌人逼近窝棚时的应急准备:“把菜筐子用草盖了儿”,然后才“抱起孩子亲了亲”,从容地交代八角坳党组织的情况,慢条斯理地为女儿梳理头发,拉长了声音说“孩子,好好地听妈妈的啊!”。
“把菜筐子用草盖了儿”说明在她心里这筐咸菜的重要性,刻画了她时时刻刻想到支持武装斗争的思想境界;亲了亲孩子表明她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表现了她对孩子的不舍,并且已做好了牺牲的思想准备;明知自己可能就此牺牲,仍将各项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表现了她从容不迫,视死如归。这位女共产党员临危不惧的品质以及与亲人、同志永别时的复杂感情就这样跃然纸上。
②本文的细节描写多处前后照应,使小说的情节发展得极其自然,同时又节省了笔墨,使内容前后呼应,结构严谨。
如: 小说开头交代了“我”上山之前是干侦察员的,职业敏感使然,对于人物和环境都观察得非常仔细;魏政委交代黄新的耳朵边上有个黑痣,“我”凭着这一特征很容易地认出了她。
又如:第一次见面时,黄新拿出党证和银洋要缴党费,而我没有收,敌人搜捕前,黄新又嘱咐了党证和银洋的事,“我”在黄新牺牲后从砂罐里菜窝窝底下找到了党证和银洋;第一次见面时,几个党员分别拿菜回去腌,也为后面咸菜有不同的颜色以及敌人凭不同颜色的咸菜而发现了黄新的身份埋下伏笔
……前面有交代,后面有照应,使得文章结构完整,脉络清晰。
再如:“我”初到黄新家时,通过观察,交代了黄新的住所是“靠房顶用几根木棒搭了个小阁楼,上面堆着一些破烂家具和几捆甘蔗梢子”,这为后面敌人搜捕时,黄新让“我”躲进阁楼做了铺垫。如果没有前面的交代,后面的情节发展就会显得很突兀,在紧张的气氛中补写环境,也很不和谐,会冲淡紧张的氛围,减弱艺术效果。而前面有铺垫,后面有照应,会使读者内心的悬念得到解决,小说情节发展的来龙去脉也叙述得非常清晰。
五、拓展延伸
1.对小说中黄新从女儿手中夺下一根腌豆角这一细节描写,有人认为真实生动,使黄新这一人物形象更加感人;有人则认为不够真实,影响了黄新形象的丰满性。你赞成哪一种观点 简要说说理由。
观点一:赞成第一种观点。
理由①在革命战争的特殊年代,这类舍小家、顾大家的崇高行为屡见不鲜。为了让山上的队伍能多吃一口咸菜,黄新从女儿手里夺下一根腌豆角的细节,充分展示出她为了党、为了革命作出的无私牺牲,使人物形象更加感人。②咸菜是在敌后坚持斗争的诸多革命群众和共产党员千方百计凑集的,黄新作为一名思想觉悟很高的党员,不让自己的女儿吃,是理所当然的,符合人物性格特征,增强了人物的真实性。
观点二:赞成第二种观点。
①塑造一个光辉的形象,要想达到感人的目的,就要让人物形象丰满生动,而不能是“高大全”式的扁平化的形象。从“细长的脖子挑着瘦脑袋,有气无力”的女儿手里夺下一根腌豆角,固然可以表现黄新一心为了党、为了革命的崇高品质,但让她失去了一个年轻母亲应有的温柔慈爱的一面,影响了人物形象的丰满,使人物趋于扁平化。
②具有人性美的形象更能感人。然而,黄新的这一动作,显然是置幼小、病弱女儿的健康和生命于不顾,虽然让她身上的革命性和崇高感得到了强化,却失去了人性美的一面,让人物失去了感人的血肉,显得不够真实,给人以虚假的感觉。
2.王愿坚说:“我们的革命先烈和前辈不但用生命和鲜血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铺平了道路,并且给我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生活在当下,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