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册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册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14 11:3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邓广铭
导入
1086年
1109年
732年
754年
755年
1029年
1075年
780
917
891
1016
1568
1796
2088
相较于唐,宋朝疆域大大缩小,但人口却迅速增长,请你分析人口增长的原因。
1223年
1267
生产力提高 农业发展

经济之变
耕作制度:
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有的地方还可以一年三熟。
粮食产量提高
出现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农户
(棉花、茶叶、蚕桑等)
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
经济结构:
边疆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1、农业发展成就突出
(木棉)其种本南海诸国所产,后福建诸县皆有,近江东、陕右亦多种;其种艺制作手法,骎骎北来,江淮、川蜀既获其利,至南北混一之后,商贩于此,服被渐广,名曰贝吉,又曰棉布。 ——王祯《农书》
2、手工业的发展
制瓷业
矿冶业
2、手工业的发展
1、煤的开采量很大,东京的居民普遍使用煤作为燃料
2、燃料的改进大大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宋代铁锅
印刷业
推动了文化的普及
带动造纸业的发展
2、手工业的发展
唐代书价:
手抄书:每卷1000文(约120斤米价)
印刷书:每卷约100文
宋代书价:
每卷几十文至100文左右(约24斤米价)
苏东坡谪居黄州时,其自述,当时家口多,收入少,生活十分节俭,“日用不过百五十钱,每月朔后取四千五百钱,分为三十块”,一天用一块。则当时苏东坡全家一天费150文够买1.5册书,一月生活费4500文相当于45册书的价格。
——袁逸《唐宋元书籍价格考》
3、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时代 财政收入 (万两) 工商业收入(万两)
唐 3411 1522
宋 5875 4619
唐宋财政收入、工商业收入比较
——摘自杜文玉《中国中古政治与社会史论稿》
商业贸易
国内贸易
海外贸易
民间贸易
官方互市
3.1 国内贸易之市场
宋东京城
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两万多户,其中640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分别属于160行,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72家,……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打破时空限制
城市经济功能加强
一直南过去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茶坊每五更点灯……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3.1 国内贸易之货币
北宋交子
贸百金之货,走千里之途,卷而怀之,皆曰钱不如楮(chu纸的代称)便也 ——《客亭类稿》
元代纸币
南宋会子
3.1 国内贸易之榷场
促进民族交融
3.2 海外贸易
丝织品、瓷器
香料、珠宝
外贸税收成为重要财源
船长41.8米,宽11米,高约6米,载重近425吨,文物约18万余件

社会之变
唐代369名宰相集中地分布在98个新旧门阀家族当中,博陵崔氏一门接连出了15名宰相者。而在北宋72名宰相当中,继世为相者不过吕(3世)、韩(2世)二家。
——张邦炜《论取士不问家世》
姓名 朝代 官位 家庭情况简介
范仲淹 北宋 参知政事 知颍州等 家境贫寒,父因病卒于任所
欧阳修 北宋 参知政事 兵部尚书 家境贫寒,买不起写字用的纸笔
李邦彦 南宋 太宰 银工
京镗 南宋 丞相 经营盐铺
——摘编自梁庚尧《宋代科举社会》
宋代部分官员的家庭出身信息
取士不问家世
(唐文宗)“民间修昏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计崔卢耶?”
本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 ——宋 朱彧《萍州可谈》
薛居正子薛惟吉之妇柴氏,将携资(十万贯)再嫁。士大夫向敏中、张齐贤都争着求取……相互闹得不可开交。 ——方建新《宋代婚姻论财》
1、门第观念淡化
婚姻不问阀阅
奴婢贱人,律比畜产。诸奴婢有罪其主,不请官司而杀者,杖一百。无罪而杀者,徒一年。
——《唐律疏议》
有富民家小女奴逃亡,不知所之。父母讼于州,命录事参军鞠之。录事尝贷钱于富民,不获,乃劾富民父子数人共杀女奴,弃尸水中,遂失其尸,或为元谋,或从而加功,罪皆应死。
——司马光《涑水记闻》
2、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3、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土地买卖、典当
迁移住所
更换职业
日常生活标准
宋朝土地买卖契约残片
至于今,授田之制亡矣。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值)。
——《叶适集》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一、经济之变
二、社会之变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
1、门第观念淡化
2、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3、国家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感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