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新课导入
有人说:“图书馆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学。”也有人说:“公共图书馆是市民的第二起居室。”还有人说:“多建一座图书馆,就可以少建一座监狱。”所谓图书,就是保存人类的记忆的一种社会装置;而图书馆,正是为把它移入活着的个人的意识的一种社会机构。
作为通向知识之门的图书馆,为个人和社会群体的终生学习、独立决策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条件。社会越向前发展,图书馆在市民心目中的地位就越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佐良先生的《上图书馆》,看他在图书馆有什么样的体会和收获。
上 图 书 馆
王佐良
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作者王佐良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品味重点词句,培养语言运用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作者不同阶段上图书馆的经历,理清全文行文线索脉络,明确图书馆对其成长的重要作用。
审美鉴赏与创造:品读文章语言,感受亲切自然的文章风格。
文化传承与理解:领会作者的观点态度,品味真正的图书馆之乐,思考自己的读书生活。
作者简介
王佐良(1916—1995)诗人,教育家,翻译家,作家,散文家。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与许国璋、吴景荣曾被誉为新中国的“三大英语权威”,为新中国英语教育和英语翻译所做出巨大的贡献。著有《英国十七世纪剧作家韦勃斯特的文学声誉》(英文)、《英国文学论文集》,译有(英)《彭斯诗选》,中译英《雷雨》(曹禺著)。王先生对诗歌翻译的要求充分地反映出他对翻译的最高要求,即“一切照原作,雅俗如之,口气如之,文体如之”。
创作背景
王佐良在武昌就读中学,后考入清华大学,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随后南迁,进入西南联大,1939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47年赴英国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作者在文中主要记述了这段期间的读书经历。
同时王佐良先生作为我国著名的翻译家、莎学评论家,是国际上最著名的英国文学研究专家之一。在创作和
翻译过程中,王先生需要博览群书。本文
就是王先生在回忆自己成长路上的上图书
馆的读书经历,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3):引出上图书馆之乐
第二部分(4-8):回忆上图书馆之乐
(上图书馆的经历)(详写)
第三部分(9-10):引用台词,赞美图书馆
(英国博物馆圆形图书馆)
第一层(4-5)中学时代,“公林书”打开我阅读英文原著的新天地。
第二层(6-7)大学时期,清华图书馆带我进入知识和情感的深层世界。
第三层(8)包德林图书馆见证了我从苦闷沉郁到豁然开朗的心境变化。
文本研读
1、文章开头引用了西蒙·德·波伏娃的话,这有什么作用?
①为了引出自己对图书馆生活的热爱。
②设置悬念,引发读者思考,为何图书馆是作者真正钟情的地方。
③描写图书馆场景,为下文的“读书之乐”做铺垫。
2、本文主要记述了几个图书馆?分别是什么?
本文主要记述了四个图书馆。分别是公书林、清华图书馆、包德林图书馆、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博物馆。
3、“公书林”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交代这些?作者在这里有哪些收获?
(1)特点:①有丰富的中英文藏书,而且全部开架,中学生也可以 进去随便阅览。②房子宽敞,舒服,环境优雅。
(2)“公书林”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这里有作者愉快的回忆。作者交代“公书林”的特点,表达对“公书林”的喜爱和怀念,为下文在这里的收获做铺垫。
(3)收获:①激发了作者对英文小说的兴趣。②养成了看英文杂志的习惯。③满足了作者对外界世界的好奇心,也从旁学到了一些英文。
4、清华大学的图书馆有什么特点?在这里作者收获了什么?
特点:1.文艺复兴式的红色外表;
2.大理石的门厅;
3.玻璃地板的书库;
4.软木地板的阅览室;
5.书刊精美,灯光温馨。
收获:“我的透析教材一大恩师”,带着作者进入了一个灿烂的新世界,给作者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5、第六段有一处细节描写,找到并且分析。
“当时新建的第三阅览室好像有一个足球场那么长,其中精美的书刊闪着光,青年的心上投下了温情和宁静的光,是后来任何日光灯、白炽灯所不能比的。”
此处的细节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书籍的喜爱,以及对在清华图书馆那段美好的读书时光的珍视,含蓄隽永,意味深长。
现在的清华大学图书馆
6、第七段说“真实的世界却在暗淡下来”,其中“真实的世界”指什么?
国家民族命运处于危亡时刻。
7、包德林图书馆有什么特点?
天花板上有彩画,四壁有过去的名人画像,建筑华美,然而照明却差,有些古本用链子锁在书架上。
8、第八段中,作者写到“在这里,中国僧侣修习的遗风犹存,那种一灯如豆一心苦读的空气却与我当时的心情合拍”,作者当时是什么心情?为何会有这种心情?在愉悦的感情基调中,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内心很不平静。因为国内正在进行大战,作者没有了家的音讯。
这是一篇叙事性散文随笔,真实展现了图书馆在作者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虽然在国家动乱、亲人音信全无的情况下苦读,但是这段经历换来了优异的成绩,结局是圆满的,这一段文字更能表现上图书馆的结局之乐。
9、第八段中“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是对国内战争胜利的喜悦,也是拨开云雾后的惊喜,是付出得到回报的欣喜,是不再为家国忧虑的释怀。
牛津大学包德林图书馆又名波德林图书馆,始建于 1602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图书馆之一,也是英国第二大图书馆,拥有600万册藏书,是无数教授学者心中的学术圣殿。图为包德林图书馆内景。
10、第九段引用的莎士比亚的台词有什么含义?引用的作用是什么?
说明人类创造了理性。一方面对英国
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建筑风格的赞美;另
一方面表达对图书馆为人类做出的贡献的
赞美,因为从图书馆里走出了像马克思这
样的伟人。作者由上图书馆的经历,收获
了丰富的知识,借莎士比亚的话赞美了人
类的伟大,人类创造知识的伟大。
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被誉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
梳理归纳
上图书馆给作者带来了哪些有益的收获?
1.获得了比来自中外老师还要多的知识
2.产生了读小说的兴趣和好奇心。
3.养成了看英文杂志的习惯。
4.丰富了有关历史,哲学,戏剧方面的知识和情感。
5.心情豁然开朗,并认识到了人类的高贵伟大。
文章主旨
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分别写了作者在中学阶段、大学阶段、留学期间上图书馆的经历及品味到的乐趣,展示了图书馆在其学习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写出了读书在增长知识、丰富情感、提升教养等方面的作用。
写作特色
1.围绕中心,紧扣话题。
作者按照自己的成长过程描写了四个图书馆,从中学时期的“公书林”到大学时期的清华大学图书馆,再到留学时期的牛津大学包德林图书馆以及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其中包含着他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时代的忧虑。
2.灯光烘托氛围,描摹心情。
借助环境,比如清华图书馆温情宁静的光,来写照作者的真实心境,觉得新世界一片灿烂。然而历史巨变让一切暗淡了下来,“清华图书馆
英国博物馆圆形图书馆
的灯光全灭了”,表明作者的心境。而包德林暗弱的灯光则与作者心忧祖国的情绪相互映衬。而“初夏的阳光给了馆内更多光亮”,作者心境也豁然开朗。
3.富有韵味,充满文化气息。
开篇引用名人名言,全篇弥漫
浓厚的文化气息,多处运用细节描
写和环境刻画,沁人心脾。
思考探究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王佐良与许国璋、吴景荣曾被誉为新中国的“三大英语权威”。他的《上图书馆》一文就是对自己早年读书求知生活的回忆,读了之后,你得到了哪些方面的人生启迪
①广泛阅读,培养兴趣。王佐良先生上中学的时候就酷爱读书,而且对英文图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将来成为“英语权威”奠定了基础。
②精读深读,安身立命。读书要求精求深,不可囫囵吞枣。精读,不仅仅是读到了智慧,更重要的是自己的人生可能因此而有所改变。王佐良先生被誉为新中国的“三大英语权威”之一,与年轻时精读英文类
图书是分不开的。
③有恒心,有毅力,切不可一曝十寒。读书求知是一个漫长而枯燥的人生过程,单凭爱好是远远不够的。王佐良先生少年时喜爱读书,青年时坚持读书,把“独拥书城自吟啸”当成人生的乐趣,一生都在读书求知的路上,这种坚韧铺就了他人生的高度与厚重。
2、思考:在黑塞和王佐良的启发下,你认为应该具备怎样健康的阅读观。
提示:(1)为什么要读书?(2)读什么书?(3)如何读书。
3、《读书:目的和前提》和《上图书馆》都是关于学习问题的文章,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读书:目的和前提》 《上图书馆》
内容
主题
共同点 要想获得真正的修养,其重要途径之一便是读书,而读书主要是阅读各国的经典作品,这就需要读者拥有这些经典作品。
通过回顾自己上图书馆的经历,能够引发我们上图书馆读书的欲望,对图书馆的礼赞表现出对知识的崇敬之情,最后点题:读书是快乐的。
研读经典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教养
给我们指明了“上图书馆”是研读世界文学的地点,并且是其乐无穷的。
两篇文章都是随笔,都是用灵活自由的笔触记叙了自已求学读书的生活和感受,内容上都与阅读书籍有关。
课后作业
王佐良先生在《上图书馆》中写了几段自己上图书馆的经历。在你的学习生涯中,肯定也有上图书馆看书或借书的经历,请选取其中你认为最难忘的一次经历,把它写出来,300字左右。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