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3.7.2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一.知人论世——基本概况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
开创了田园诗的体系,使中国古典诗歌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
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等120余首。
一.知人论世——真性情
《桃花源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一.知人论世——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一)内容
1.描写优美的农村风光;
2.歌咏饮酒抚琴、读书赋诗、闲话桑麻的情趣;
3.抒发对宁静闲适的隐居生活的挚爱;
4.表现对官场的厌恶和安贫乐道的品格。
(二)语言风格:
朴素、淡远、自然
一.知人论世——仕隐经历
一起一落:29岁江州祭酒,因厌恶官场污浊而辞职归家,后被召为江州主簿,不就。
二起二落:36岁江陵,任荆州刺史桓玄的幕僚,但桓玄阴谋篡权,陶再度失望,次年,借陶母去世,丁忧归家,闲居3年,田园避世。
三起三落:39岁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又改任建威将军刘敬宜的参军。但因时局动荡,再度辞官。
四起四落:40岁(公元405年8月)为彭泽令,11月弃官归隐,只做80天县令。《归去来兮辞》《宋书·陶渊明传》
躬耕生涯:共20多年,44岁时家遭火灾,急剧贫困,427年秋,深感不久于人世,写三首《挽歌诗》,一篇《自祭文》。“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乃窘迫之写照。
一.知人论世——三个阶段两个分期
三个阶段:
1.少年、青年的闲居阶段(29岁前):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2.壮年的辗转出仕阶段(29-41岁)。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3.中晚年的隐居终老阶段(41-62岁)。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抱朴含真,任情自得。最真诚的诗人;
诗酒自娱,纵浪大化。最艺术化的人生。
一.知人论世——三个阶段两个分期
两个分期:
41岁
前期(41岁以前)
渴望进取
后期(41岁以后)
辞官归隐
主导:儒家精神;
茅盾:隐居时想出仕,出仕时要归隐。
主导: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对现实极端不满,辞官归隐。
一.知人论世——人格思想
以辞官彭泽令为界分两期
前期:积极谋仕,有“大济天下苍生”的雄心壮志,又依顺自然,有“遁世以独善其身”的随事行藏。(以儒为主)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杂诗其五》
后期:一方面以儒家“安贫乐道、君子固穷”为精神支柱。一方面以道家“清静无为、顺应自然、否定现实”为行动指导。(以道为主)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杂诗其二》
安贫乐道+崇尚自然
二.陶渊明文学成就——历史时期
在陶渊明之前,中国一等一的大诗人是“三曹”——曹操、曹丕和曹植父子,他们是汉末曹魏时期的人物,与陶渊明相隔一二百年;
在陶渊明之后,中国一等一的大诗人是盛唐的李白、杜甫,与陶渊明相隔三百多年。
二.陶渊明文学成就——任真
陶渊明被后代很多人赞美称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陶渊明的“任真”。
苏东坡曾经说过这样的两句话,他说陶渊明这个人,“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二.陶渊明文学成就——陶渊明地位与影响
地位:晋宋诗风,渐趋浮靡陶诗价值未受重视,故《文心雕龙》不论及陶诗,钟嵘《诗品》也将其归为中品,“隐逸诗人之宗”。唐代以后陶诗才逐渐受到重视,苏轼、朱熹力推之。
影响:开创了田园诗派,成为后世文人的典范。
二.陶渊明文学成就——对后世文学及文人的典型意义
1.士大夫的精神家园;
2.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
3.酒与菊的象征:酒助成物我两忘;菊象征高情远致。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三.陶渊明历史影响
1.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亲自为陶渊明编集、作序。他编的《陶渊明集》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文人专集。
2.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对陶渊明非常崇拜,诗歌创作方面,孟浩然在题材内容、表现手法上,对陶渊明诗作多有传承。
3.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和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一脉相承的。
4.杜甫认同陶渊明的儒家政治精神、独立自由人格,而且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吸纳、发挥陶渊明思想和诗艺。
四.陶诗回顾——《饮酒》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四.陶诗回顾——“饮酒”的心境
1.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饮酒》其十四
2.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饮酒》其七
3.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归去来兮辞》
饮酒体乐,享受“自然”
四.陶诗回顾——“饮酒”的心境
4.一士长独醉,一夫终年醒。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饮酒》其十三
5.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饮酒》其二十
借酒韬晦避祸:暗涌的悲愤、无奈
四.陶诗回顾——赏菊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四.陶诗回顾——“赏菊”的心境
1.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和郭主簿》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
3.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归去来兮辞》
4.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九日闲居》
5.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饮酒》其七
五.内容理解——学习目标
1.体会诗歌中田园风光构成的意境和陶渊明诗歌平淡质朴的语言风格。
2.掌握并运用诗歌白描的艺术手法。
3.感知诗人的田园情怀,了解他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人格。
五.内容理解——诗词翻译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适:适应,迎合。韵:气质,本性。
羁鸟:笼中鸟。
守拙: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
荫:名词用作动词,遮盖。
暧暧:昏暗、模糊。依依:轻柔缓慢的上升。墟里:村落。
虚室:空室。
樊笼:比喻官场生活。
五.内容理解——文章分析
1.“归园田居”的意思明确的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它的题眼是什么?
归
从何处归?
为何要归?
归向何处?
归去如何?
五.内容理解——文章分析
从何处归?
官场
①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②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诗人将官场说成“尘网”、“樊笼”
这些词反映了诗人对官场是怎样的态度?
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五.内容理解——文章分析
2.“尘网” 、“樊笼”、 “羁鸟”、“池鱼” “旧林”、“故渊”具体指什么?
尘网、樊笼——使人受拘束的尘世、庸俗污浊的官场
羁鸟、池鱼——束缚已久的诗人
旧林、故渊——向往已久的田园生活
五.内容理解——文章分析
3.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2)“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是作者对自己整个前半生的摇摆、痴迷表示深沉的忏悔。 “三十年”实应为“十三年”夸大了数字,说明了时间之长,痛苦之深。“尘网”、“樊笼”足见他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极端厌恶。
五.内容理解——文章分析
为何要归?
①性本爱丘山(本性)
②守拙归园田
①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②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还要出仕?(原文)
“误落尘网中”
五.内容理解——文章分析
(1)“误落尘网中”,入仕做官,非本性使然,而是一次失误。由于官场的黑暗,不自由,无法实现抱负,作者只能归隐田园来独善其身,保持自己本善的心。
(2)“守拙”是和官场中权谋机诈的“取巧”相对而言的。指远离官场中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保持本心。
五.内容理解——文章分析
归向何处?
如同“桃花源”一样的田园
诗人笔下的田园生活是怎样的?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五.内容理解——文章分析
4.诗人笔下的田园景物有何特点呢?描写角度有变化吗?描绘成一幅怎样的图画?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呢
动静
结合
静
动
方宅、草屋
榆柳、桃李
村庄、炊烟
狗吠、鸡鸣
近景
远景
远近结合
以有声衬无声
视听结合
白描、情景交融
描绘了一幅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宁静、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图画。
五.内容理解——文章分析
5.白描手法与工笔手法的区别(高考考点)
(1)工笔先渲染上色再勾勒线条,而白描只使用墨色勾勒线条;
(2)工笔侧重表现物体的工整细致,对细节精雕细刻,而白描讲究线条简洁而传神。
(3)白描表现绘画物体讲究物体的特征和神韵,要求线条简洁又传神,工笔画则更多的侧重于事物的细致表现,注重细节进行精雕细刻,表现出的画面写实而生动。
五.内容理解——文章分析
我们学过的“白描”: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诗人连用九个名词,分别描绘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意象,成一幅苍凉寂寥的秋景图,表现出浓烈的思乡之情。尽管作者不著一个哀字,但是悠悠哀愁在这样萧瑟苍凉的暮景中尽露无遗。
五.内容理解——文章分析
归去如何?
“无尘杂”、“有余闲”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从中可见作者的人生追求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
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五.内容理解——文章分析
6.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①对误入官场的痛心悔恨;
②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厌恶;
③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喜爱;
④对回归田园的欣喜愉悦。
返璞归真
第一是“真”:
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
第二是“朴”:
处世要朴实,不造作,不追求豪华富贵,而是自由自在潇洒之至。
这是一种与污浊的官场生活相对立的生活方式,也是历代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境界。
六.阅读思辨微写作
7.有人认为陶渊明的归隐是消极避世,不敢直面现实,不思进取的表现。有人认为他的归隐是对自我本性的皈依,他在感受自然万物和艰难的躬耕生活中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了新的意义。
你如何看待陶渊明的归隐田园呢?陶渊明的选择是否值得赞赏?为什么?联系背景分析,陶渊明的选择是偶然的吗?
请写一段不少于800字的文字,阐述你的观点。
要求:根据整首诗,联系作者的生平、思想、写作背景来发表自己的观点。
不沉迷物欲,崇尚精神。
不摧眉折腰,坚守节操。
不随波逐流,坚守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