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夯基——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夯基——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14 13:33:05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一、选择题
1.下面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不仅有钢铁般的意志,还有温情的一面,他最终与志同道合的丽达结为夫妻。
B.《红星照耀中国》通过一个外国人的见闻,客观地向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C.《西游记》中,孙悟空与红孩儿打斗遭败,求援于龙王,龙王用“私雨”也未能打败红孩儿。
D.《傅雷家书》中,傅雷很关心儿子的生活与成长,他常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爱子之情,溢于言表。
2.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女娲(wō) 寂寞(mò) 莽莽(máng)
B.澄澈(dèng) 掘起(jué) 掺和(cān)
C.气概(kài) 幽光(yōu) 不堪(kān)
D.溅落(jiàn) 挥洒(sǎ) 泥潭(tán)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安徒生是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小红帽》《皇帝的新装》等。
B.郭沫若是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C.《伊索寓言》的语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
D.《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先秦杂家代表著作。
4.下刚关于节日习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吃”是节日习俗中一个亘古的话题:正月初一吃年糕,寓意“年年高”;八月十五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
B.“喝”是节日习俗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八月十五喝雄黄酒,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九九重阳节饮菊花酒,表达对延年益寿的期盼。
C.节日习俗中有许多的约定俗成的活动,元宵节赏花灯,舞狮子;清明节扫墓、踏青;端午节赛龙舟。
D.节日习俗常与传说故事相关联:寒食节的吃生食与介子推的传说说有关,中秋节的亲人团聚则与牛郎织女、吴刚伐桂的传说有关。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5月18日,市博物馆举行了“重现古城晨钟暮鼓”活动。随着昭明台顶楼两侧的巨钟大鼓铿锵声韵响彻襄阳古城上空,人们的思绪也被带入遥远的时空。____。
借这次活动,再现古代城市生活场景,让大家重新体味传统钟鼓文化。
①现在,城市钟鼓早成绝响,古时时间如何报?钟鼓如何敲?现代人对此已经非常陌生。
②同时,钟鼓还起到警戒、提示城门启闭的作用,这也是政治的需要。
③在古代,钟鼓楼是城市的重要建筑,其主要功能是报时。
④古时没有钟表,日晷、刻漏、更香等授时、计时工具也是由官方垄断管理。
⑤所以每个城市都需要一个统一的报时系统,这是日常生活的需要。
A.①③②④⑤ B.③①④⑤② C.③④⑤②① D.①③④②⑤
6.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冯小刚导演电影《芳华》,上映以来深受观众好评,该片用纯粹、美丽、残酷的方式告诉人们青春年华十分宝贵。
B.隐形战机歼20入列,首艘国产航母海试成功,不仅让中国人民倍感振奋和自豪,还让世界瞩目和惊艳。
C.“牵妈妈的手”大型网络活动,引发超过15亿人次以上关注,是今年春节最暖心的活动之一。
D.就中国军机飞入韩国所谓的“航空识别区”一事,韩方无理要求中方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7.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许多名人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与失败不是上天赋予的,而是个人努力的结果。
B.崀山的知名度在不断提高,具有湘西南特色的旅游项目日益受到众多外地游客。
C.通过观看电影《摔跤吧,爸爸》,使我重新认识了“虎爸狼妈”的必要性。
D.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
8.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花草树木枯萎,鱼鸟虫兽死亡,人类自然也就无法生存了。
②恐怕到了那个时候,地球的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
③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水是万物生长的根基。
④如若有一天,地球的水枯竭了,那么人间就会变成地狱。
⑤正是有了水的滋润,一切生物才能如此欣欣向荣,如此生机勃勃。
A.④③⑤①② B.③④②①⑤ C.③⑤④①② D.④①②⑤③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_________,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2)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________的要素呢?
(3)我正欣赏着这里的景致,一位穿长袍戴小帽的老先生骑着一头小毛驴_________地走过我的身旁。
(4)今年央视春晚的魔术表演十分精彩, 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其丰富奇妙的变化简直________。
A.标志  必须  悠然自得  不言而喻
B.标本 必需 悠然自得 不可思议
C.标志 必需 泰然自若 不言而喻
D.标本 必须 泰然自若 不可思议
10.选出下面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较量(jiào) 剌叭(lǎ) 雕像(diāo)
B.爱慕(mù) 凯歌(kǎi) 中伤(zhòng)
C.庇护(bì) 气概(kài) 跐蹈(cǐ)
D.崩坠(zhuì) 溉汲(gài) 引弦(xuán)
二、综合性学习
11.书香校园文化节开始了,初一级将举办“取经路上”课本剧表演大赛。请你在孙悟空、沙和尚中任选一位,仿照示例,为人物设计一句自我介绍。
示例:想当初俺老猪被贬下凡,在高老庄幸得师父点化;如今是那取经路上知错能政的猪悟能。
三、语言表达
12.唐僧师徒四人中,你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人物是谁?说说理由。
四、课内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
13.本文节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是一篇______(体裁)。
1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及其家穿井(待,等到) B.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
C.险躁则不能治性(危险) 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舍弃)
15.下列句中的“之”与“宋之丁氏”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友人惭,下车引之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学而时习之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17.我们每天都会接收到多种信息,有时真伪难辨。如果生活中发生了类似《穿井得一人》这样的事,你会采取怎样的态度?
五、课外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杨子之邻人亡羊
杨子①之邻人亡②羊,既率其党③,又请杨子之竖④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之者众?”邻人口:“多歧路。”既反⑤,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⑥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路焉。吾不知其所之,所以反也。”
(选自《列子·说符》)
【注释】①杨子:杨朱,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②亡:丢失。③率其党:带领他的亲属。党,亲族。④竖:仆人。⑤既反:已经返回。既,已经。反,同“返”。⑥奚:何,为什么。
1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何追者众 众:多
B.多歧路 歧:分岔,岔路
C.既率其党 既:既然
D.所以反也 反:同“返”,返回
19.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加点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A.杨子之邻人亡羊
B.歧路之中
C.吾不知其所之
D.奚亡之
20.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岔道太多了,岔道之中,又有岔道,邻人不知羊跑到哪条道上,没有去追,只好回来了。
B.人们用“亡羊补牢”成语比喻有的人在学习、工作或社会生活中迷失了正确方向。
C.求学的人如果经常改变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就会丧失本性,迷失方向,只有抓住最根本的、最统一的本质的东西不放,才不会误入歧途。
D.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做事不专一,就会一无所获。
2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亡一羊,何追之者众?
(2)吾不知其所之,所以反也。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列小说,完成各题。
新官上任
李景文
夏冰有晨练的习惯。健壮的体魄加上他的娃娃脸,让他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小许多。一早起来,眼看窗外飘着的鹅毛大雪,他坐不住了。
夏冰因才华出众、处事果断、作风过硬,最近被提拔到城建局当一把手。本来,组织部门已跟他约好,明天就送他走马上任。但是,眼前的这场大雪,就如同在他头顶上垒起了一座雪山,随时都会崩塌。真的是悬念迭起呀!道路畅不畅通 自来水管道是否爆裂 种种想到或者没有想到的问题,就像眼前的大雪在他脑子里一片混沌……
匆匆吃完早餐,一看表还不到7点,他决定自己的履新就从今天开始。既然是履新,就得有新气象。那这第一天上班就走过去好了,正好留心下一路的市容市貌有什么问题。一跨出楼梯道,他就被纷纷扬扬的大雪吞没了,行走变得身不由己。然而,户外清新而凛冽的空气使他更加澈昂,银装素裹的城市其实颇有诗意,他的步伐更稳了。在途中,他看到身着橙色衣帽的环卫工人顶风冒雪在清除厚厚的积雪,心中就有一种别样的感动。
走到城建办公大楼,他花了一个多小时。值班室里,一个年轻的保安正在理头玩手机。他便憋不住地说,注意别伤着眼睛,铲铲雪还带锻炼呢。
你是谁呀 有这么说话的 保安斜着眼睛扫了他一眼。
我是新来的……
站着说话不腰疼,门口有的是锹,那你铲呀!
夏冰听出了话中的讥讽。他搓搓手,想到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那句古话,就二话不说拿了一把铁锹开始铲雪,从大楼的台阶一路铲下去,全身心投入,越干越欢,渐渐他的身后便铲出一条道来。连老天也仿佛被他的冲天干劲吓着了,雪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停了。当他欣慰地回望时,却看到保安也拿着一把锹快步朝门口走……
尚主任,您来这么早!保安一脸媚态。
好,都把雪铲了。尚主任眯缝着眼打量夏冰,这位是……
他说要跟您报到。心虚的保安说完就开溜了。
哦,是小夏。尚主任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口吻说,在机关,就是要见眼生情,能上能下。
夏冰点点头,我初来乍到,还望主任多提醒。
既然进了一个庙,就不是外人了。尚主任拍拍夏冰的肩说,刚才在路上,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话是说得哆哆嗦嗦,好像是给我们单位送空调的师傅出了车祸,在大转盘那儿吧,你就赶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人命关天呀!夏冰心里一惊,忙问,师傅伤着没有
师傅的事,雇主是跑不脫的。尚主任搬了下嘴说,你看看空调掉坏了没有 要不要更换 商家什么时间能安装到位
这不是本末倒置嘛!夏冰的口气有些像争辩。
俗话说,各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尚主任的脸色很不好看,现在,这个美差就交给你了,空调可是给新局长换的,今天不吃饭也要安装到位!
新局长未必要吧!再说,局长室的空调是不是可以修一下,也许加点氟利昂就行了。夏冰想尽量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些,但是却越说越激动,老尚是不是这个理儿 一台空调跟人的生命比起来,可以说微不足……
你……教训我 尚主任气急败坏地说,简直目无领导!
领导心中要有群众!夏冰微笑着说。
群众,满大街都是群众,你问得了吗 真是站着说话腰不疼。尚主任说着头也不回地走了。
尚主任最后说的话,听上去很耳熟,但是夏冰没有工夫跟他计较,随即打车赶到出事地点。三个交警正在现场处理事故,肇事的师傅在一旁吓得不轻,原来不是送货的他受了伤,而是因雪天路滑,他开的电瓶车碰倒了一个老人……夏冰当即打120将老人送往医院。一做CT,三处骨折。很快,警方来电话说老人的亲属马上就到,夏冰迎上去,一看却是尚主任。
夏局呀,我真是老眼昏花,有眼不识泰山!尚主任双手紧握着夏冰的手直摇,我把您当成……也是今天来报到的小夏……
我哪里有你说的那么年轻!夏冰说,当然,改正了就好,你不是也赶来了
唉,教训太深了!尚主任满脸羞愧地低下了头,被撞的,是我的老父亲……
22.夏冰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3.小说多次写到雪,有何作用?
24.小说结尾尚主任感叹“教训太深刻了”,请简要回答尚主任收到了哪些深刻教训。
25.本文善用对比手法,请找出三处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满足的人的衬衫
[意大利] 卡尔维诺
一个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爱他就像爱自己眼睛一样。可这个王子总是不快乐,整天整天地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你还缺什么吗?”国王问他,“你到底怎么了?”
“我也说不清,爸爸,我自己也不清楚。”
“你恋爱了?如果你想要哪个姑娘,告诉我,我会安排你们结婚的,不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王的女儿,还是最穷困的农家女子,我都可以给你解决!”
“不是,爸爸,我没爱上什么人。”
国王想方设法为儿子开心解闷。戏剧、舞会、音乐、歌曲,但毫无效果,而且王子脸上的红润一天一天消退。
国王只好发出命令,从世界各地来了许多最有学问的人:哲学家、博士、教授。他让大家见了王子,然后征求大家的意见。这些人退出去想了想后,又来见国王,说:“陛下,我们想过了,并研究了星相,必须这样做:找到一个感到满足的人,这个人对所有东西都感到满足,并且因为一切而感到满足,然后把他的衬衫跟你的儿子的交换一下就行了。”
当天,国王就派出使者到世界各地寻找这个感到满足的人。
一个神父被带了回来,国王问他:“你满足吗?”
“很满足,陛下。”
“那好。你愿意成为我的主教吗?”
“噢,那可太好了,陛下!”
“出去!快滚出去!我找的是一个满足于自身状况的幸福的人,而不是一个想要比现有状况更好的人。”
国王又开始等待下一个满足的人。人们告诉他,他的邻居,另一个国王,那真是又幸福又满足。他有一个善良美丽的妻子,子女成群,曾在战争中打败了所有的敌人,国家和平安宁。满怀希望的国王当即派出使者去向他求讨衬衫。
邻居国王接待了使者,说:“对,对,我什么东西也不缺,可悲的是一个人拥有了一切,却还得离开这个世界,抛弃这一切!每次这样一想,我就深感痛苦,夜里不能睡觉!”使者一听,觉得还是回去吧。
国王一筹莫展,只好去打猎散心。他射中一只野兔,以为可以抓到它了,可没想到,野兔一瘸一拐地逃走了。国王便在后面追了过来,把随从都甩在后边老远。追到一处野地,国王听见有人在哼着乡村小调。国王停下来,想:这么唱歌的人只能是个满足的人!就循着歌声钻进了一座葡萄园,在葡萄藤下他看到一个小伙子边摘葡萄边唱着歌。
“您好,陛下,”小伙子说,“您这么早就到乡下来了?”
“好小伙子,你愿意让我把你带到京城吗?你可以做我的朋友。”
“啊,啊,陛下,不愿意,我一点也不想去,谢谢您。就是让我做教皇我也不愿意。”
“那是为什么,像你这样一个棒小伙子……”
“不,不,跟您说实话吧,我觉得这样很满足,这就够了。”
国王想:我总算找到了一个幸福的人啦!“年轻人,你帮我一个忙吧。”
“陛下,只要我能做到,我会全力以赴的。”
“你先等等。”国王欣喜若狂,跑着去叫那些随从,“快过来!快过来!我的儿子有救了!我的儿子有救了!”然后他把随从们都带到了小伙子这里,说:“好小伙子,你想要什么我都会给你!但你给我,给我……”
“什么东西,陛下?”
“我的儿子就要死了,只有你能救他。来,你过来!”国王抓住他,开始解开他外衣的扣子。突然,国王僵住了,手耷拉了下来。
这个满足的人没有衬衫。
26.“重复中有变化”是童话情节的基本特点。通读全文,完成下面的对话。
甲:我认为这个故事很简单,不断重复,就是一次次去寻找满足的人的衬衫。在寻找中,找到的三个人依次是(1)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乙:才不是这样简单的重复呢!我发现每一次寻找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2)_________ ________
27.本文的开头有两种不同的译文,你觉得哪种译文更能体现童话语言的特点?请说明理由。
A一个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爱他就像爱自己眼睛一样。可这个王子总是不快乐,整天整天地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B.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很疼爱他,视若珍宝。可这个王子总是郁郁寡欢,整天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28.故事中王子和小伙子没有姓名,他们都具有典型意义。请你说说他们分别代表了怎样一类人。
29.国王找到“衬衫”了吗?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七、作文
30.展开大胆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从下列词语中至少选取三个来创作一个童话片段。
太阳 月亮 星星 嫦娥 李白 后羿
玉兔 孙悟空 “神舟十一号”飞船 景海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第六单元
一、选择题
1.下面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不仅有钢铁般的意志,还有温情的一面,他最终与志同道合的丽达结为夫妻。
B.《红星照耀中国》通过一个外国人的见闻,客观地向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C.《西游记》中,孙悟空与红孩儿打斗遭败,求援于龙王,龙王用“私雨”也未能打败红孩儿。
D.《傅雷家书》中,傅雷很关心儿子的生活与成长,他常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爱子之情,溢于言表。
【答案】A
【解析】A.丽达,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是保尔深爱的对象,与保尔志同道合,配合默契;保尔在疗养时认识了达雅,并和她相恋且结为夫妻。
2.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女娲(wō) 寂寞(mò) 莽莽(máng)
B.澄澈(dèng) 掘起(jué) 掺和(cān)
C.气概(kài) 幽光(yōu) 不堪(kān)
D.溅落(jiàn) 挥洒(sǎ) 泥潭(tán)
【答案】D
【解析】A. 女娲(wō)——wā,莽莽(máng)——mǎng;
B. 澄澈(dèng)——chéng,掺和(cān)——chān;
C. 气概(kài)——gài;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安徒生是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小红帽》《皇帝的新装》等。
B.郭沫若是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C.《伊索寓言》的语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
D.《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先秦杂家代表著作。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安徒生是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小红帽》《皇帝的新装》等”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小红帽》的作者是德国童话作家格林兄弟。
4.下刚关于节日习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吃”是节日习俗中一个亘古的话题:正月初一吃年糕,寓意“年年高”;八月十五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
B.“喝”是节日习俗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八月十五喝雄黄酒,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九九重阳节饮菊花酒,表达对延年益寿的期盼。
C.节日习俗中有许多的约定俗成的活动,元宵节赏花灯,舞狮子;清明节扫墓、踏青;端午节赛龙舟。
D.节日习俗常与传说故事相关联:寒食节的吃生食与介子推的传说说有关,中秋节的亲人团聚则与牛郎织女、吴刚伐桂的传说有关。
【答案】C
【解析】A项错误,改为:“吃”是节日习俗中一个亘古的话题:正月初一吃年糕,寓意“年年高”;八月十五吃月饼,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B项错误,改为:“喝”是节日习俗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八月十五喝桂花酒,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九九重阳节饮菊花酒,表达对延年益寿的期盼;C项正确;D项错误,改为:节日习俗常与传说故事相关联:中秋节的亲人团聚则与嫦娥奔月的传说有关,与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关的节日是七夕节。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5月18日,市博物馆举行了“重现古城晨钟暮鼓”活动。随着昭明台顶楼两侧的巨钟大鼓铿锵声韵响彻襄阳古城上空,人们的思绪也被带入遥远的时空。____。
借这次活动,再现古代城市生活场景,让大家重新体味传统钟鼓文化。
①现在,城市钟鼓早成绝响,古时时间如何报?钟鼓如何敲?现代人对此已经非常陌生。
②同时,钟鼓还起到警戒、提示城门启闭的作用,这也是政治的需要。
③在古代,钟鼓楼是城市的重要建筑,其主要功能是报时。
④古时没有钟表,日晷、刻漏、更香等授时、计时工具也是由官方垄断管理。
⑤所以每个城市都需要一个统一的报时系统,这是日常生活的需要。
A.①③②④⑤ B.③①④⑤② C.③④⑤②① D.①③④②⑤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排序题主要看以下三点:1、是否同一。话题是否同一,句式是否同一,意思是否同一。2、是否呼应。整体语段是否呼应,局部前后词语的暗示或句子逻辑关系是否呼应。3、是否协调。整体情境是否协调,局部音节是否协调。此题注意③总起,指出钟鼓楼主要功能是报时。④⑤解释用钟鼓楼报时的原因。②钟鼓楼的另一个作用。①收束语段,今天对钟鼓楼的认识。因此选C。
6.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冯小刚导演电影《芳华》,上映以来深受观众好评,该片用纯粹、美丽、残酷的方式告诉人们青春年华十分宝贵。
B.隐形战机歼20入列,首艘国产航母海试成功,不仅让中国人民倍感振奋和自豪,还让世界瞩目和惊艳。
C.“牵妈妈的手”大型网络活动,引发超过15亿人次以上关注,是今年春节最暖心的活动之一。
D.就中国军机飞入韩国所谓的“航空识别区”一事,韩方无理要求中方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B关联词搭配不当。“还”改为“而且”。C“超过”“以上”重复。去掉其一。D否定词滥用。“不再”改“再次”。
7.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许多名人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与失败不是上天赋予的,而是个人努力的结果。
B.崀山的知名度在不断提高,具有湘西南特色的旅游项目日益受到众多外地游客。
C.通过观看电影《摔跤吧,爸爸》,使我重新认识了“虎爸狼妈”的必要性。
D.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
【答案】D
【解析】A.两面对一面;
B.搭配不当,在末尾加上“的喜爱”;
C.缺主语,去掉“通过”或“使”。
8.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花草树木枯萎,鱼鸟虫兽死亡,人类自然也就无法生存了。
②恐怕到了那个时候,地球的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
③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水是万物生长的根基。
④如若有一天,地球的水枯竭了,那么人间就会变成地狱。
⑤正是有了水的滋润,一切生物才能如此欣欣向荣,如此生机勃勃。
A.④③⑤①② B.③④②①⑤ C.③⑤④①② D.④①②⑤③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通读语段,可以看出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的③是总起句,强调了水的重要性,应放第一位,然后是有水是怎样⑤和无水的后果④①②,所以排序为:③⑤④①②。故选C。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_________,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2)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________的要素呢?
(3)我正欣赏着这里的景致,一位穿长袍戴小帽的老先生骑着一头小毛驴_________地走过我的身旁。
(4)今年央视春晚的魔术表演十分精彩, 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其丰富奇妙的变化简直________。
A.标志  必须  悠然自得  不言而喻
B.标本 必需 悠然自得 不可思议
C.标志 必需 泰然自若 不言而喻
D.标本 必须 泰然自若 不可思议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标本: 经加工, 保持实物原貌, 供研究、展览的样品; 标志: 显示事物特征, 便于识别的记号。“必须” ①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 一定要, ②加强命令语气; “必需” 一定要有, 不可少。“悠然自得” 指悠闲自在, 自己感到得意或舒适; “泰然自若”形容镇定, 毫不在意的样子。“不言而喻” 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不可思议” 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10.选出下面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较量(jiào) 剌叭(lǎ) 雕像(diāo)
B.爱慕(mù) 凯歌(kǎi) 中伤(zhòng)
C.庇护(bì) 气概(kài) 跐蹈(cǐ)
D.崩坠(zhuì) 溉汲(gài) 引弦(xuán)
【答案】B
【解析】A.剌——喇;
C.概gài;
D.弦xián;
二、综合性学习
11.书香校园文化节开始了,初一级将举办“取经路上”课本剧表演大赛。请你在孙悟空、沙和尚中任选一位,仿照示例,为人物设计一句自我介绍。
示例:想当初俺老猪被贬下凡,在高老庄幸得师父点化;如今是那取经路上知错能政的猪悟能。
【答案】想当初俺老孙被压五行山,幸得南海观世音菩萨指点,如今是那取经路上降妖伏魔的孙悟空。
【解析】明确要求:孙悟空、沙和尚中一个人物;仿照句式,想当初…如今;和人物经历相关。示范:想当初俺沙僧被贬下凡,在流沙河幸得师父点化;如今是那取经路上任劳任怨的沙悟净。
三、语言表达
12.唐僧师徒四人中,你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人物是谁?说说理由。
【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围绕人物的个性(特点)表述喜欢或是不喜欢的理由即可。
示例一:我最喜欢孙悟空。他懂得不断提高自己,他本来就是天地灵化之物,跟白菩提老祖学得高强武艺能上天入地,呼风唤雨,腾云驾雾,变化无穷。后来又吃了蟠桃,饮了玉酒,盗了太上老君的仙丹,八卦炉内炼就了他的火眼金睛;护送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忠心耿耿;他非常勇敢,如果没有他力战妖魔,就不会取回真经,修成正果。我最不喜欢的是猪八戒,他好色,在天宫调戏嫦娥被贬,高老庄又强抢民女;他取经的意志不坚定,动不动就分行李打退堂鼓。
示例二:我最喜欢唐僧。他为人正派,如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中要嫁女儿给他时,他“便似雷惊的孩子,雨淋的蛤蟆”,一心向佛,取经意志坚定。我最不喜欢沙僧他在取经路上存在感很低,就知道拿包袱,没有孙悟空、猪八戒本领高强。
四、课内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
13.本文节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是一篇______(体裁)。
1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及其家穿井(待,等到) B.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
C.险躁则不能治性(危险) 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舍弃)
15.下列句中的“之”与“宋之丁氏”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友人惭,下车引之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学而时习之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17.我们每天都会接收到多种信息,有时真伪难辨。如果生活中发生了类似《穿井得一人》这样的事,你会采取怎样的态度?
【答案】13.寓言
14.C
15.D
16.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有人)向宋国国君报告了这件事(或使宋国国君知道了这件事)。
17.(1)对于各类消息,我们要(像宋君那样)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有条件的可以进行调查研究;
(2)不要(像“国人”那样)轻信传闻,也不要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
(3)作为消息的发出者(如丁氏)应表述准确、清晰,避免产生歧义,造成误会。(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13.本文选自《吕氏春秋》书卷二十二《慎行论·察传》。意思是打出一口水井后,可以得到一个人的人力,不用再派人去外面的井里打水;外人却理解错了意思,以为是“穿井得到一个活人”,到处传谣言。本文是一篇寓言,寓意为凡事都要调查研究,仔细辨别,才能弄清真相。
14.C.句意: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险,轻薄。
15.“宋之丁氏”中的“之”意为“结构助词,的”。
A.代词,代指元方;
B.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独;
C.代词,代指学过的知识;
D.结构助词,的;
16.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此句中重点的词有:国,国都;道,讲述;闻,使……听到。
17.考查谈启示的能力。回答时一要结合文章内容,二要联系实际。
结合“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可知,宋君没有偏听偏信,而是派人去调查,告诉我们对于各类消息,我们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有条件的可以进行调查研究;
结合“有闻而传之者”“国人道之”可知,这些人不去辨别消息的真伪,就去相信,就去传播,告诉我们不要轻信传闻,也不要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
结合“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可知,丁氏没有准确、清晰地表达出真实的意思,所以让人产生了歧义,告诉我们作为消息的发出者应表述准确、清晰,避免产生歧义,造成误会。
五、课外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杨子之邻人亡羊
杨子①之邻人亡②羊,既率其党③,又请杨子之竖④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之者众?”邻人口:“多歧路。”既反⑤,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⑥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路焉。吾不知其所之,所以反也。”
(选自《列子·说符》)
【注释】①杨子:杨朱,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②亡:丢失。③率其党:带领他的亲属。党,亲族。④竖:仆人。⑤既反:已经返回。既,已经。反,同“返”。⑥奚:何,为什么。
1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何追者众 众:多
B.多歧路 歧:分岔,岔路
C.既率其党 既:既然
D.所以反也 反:同“返”,返回
19.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加点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A.杨子之邻人亡羊
B.歧路之中
C.吾不知其所之
D.奚亡之
20.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岔道太多了,岔道之中,又有岔道,邻人不知羊跑到哪条道上,没有去追,只好回来了。
B.人们用“亡羊补牢”成语比喻有的人在学习、工作或社会生活中迷失了正确方向。
C.求学的人如果经常改变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就会丧失本性,迷失方向,只有抓住最根本的、最统一的本质的东西不放,才不会误入歧途。
D.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做事不专一,就会一无所获。
2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亡一羊,何追之者众?
(2)吾不知其所之,所以反也。
【答案】18.C
19.D
20.B
21.(1)只丢失一只羊,为何要这么多人去追?
(2)我不知道羊从哪条道跑的,所以返回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综合阅读的能力。
18.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C项中“既率其党”的“既”是一个副词,表示过去,翻译为“已经”。故选C。
19.本题考查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是常见的现象,注意结合句意分析。例句中“之”是一个代词,代羊。
A.之,助词,相当于“的”。
B.之:助词,相当于“的”。
C.之:动词,意思是“往,到”。
D.之:代词,代羊。
故选D。
2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分析概括作答。B项中“亡羊补牢”的意思是羊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应把“亡羊补牢”改为“歧路亡羊”。故选B。
2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遵循“信、达、雅”的原则,可具体运用“留、补、删、换、调”五种方法;同时要注意词性活用、省略句、倒装句等特殊情况。(1)句中“一羊”之间没有量词,翻译时要补充出来。(2)句中的“之”是动词,意思是“往,到”;“反”是通假字,同“返”,意思是“返回”。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列小说,完成各题。
新官上任
李景文
夏冰有晨练的习惯。健壮的体魄加上他的娃娃脸,让他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小许多。一早起来,眼看窗外飘着的鹅毛大雪,他坐不住了。
夏冰因才华出众、处事果断、作风过硬,最近被提拔到城建局当一把手。本来,组织部门已跟他约好,明天就送他走马上任。但是,眼前的这场大雪,就如同在他头顶上垒起了一座雪山,随时都会崩塌。真的是悬念迭起呀!道路畅不畅通 自来水管道是否爆裂 种种想到或者没有想到的问题,就像眼前的大雪在他脑子里一片混沌……
匆匆吃完早餐,一看表还不到7点,他决定自己的履新就从今天开始。既然是履新,就得有新气象。那这第一天上班就走过去好了,正好留心下一路的市容市貌有什么问题。一跨出楼梯道,他就被纷纷扬扬的大雪吞没了,行走变得身不由己。然而,户外清新而凛冽的空气使他更加澈昂,银装素裹的城市其实颇有诗意,他的步伐更稳了。在途中,他看到身着橙色衣帽的环卫工人顶风冒雪在清除厚厚的积雪,心中就有一种别样的感动。
走到城建办公大楼,他花了一个多小时。值班室里,一个年轻的保安正在理头玩手机。他便憋不住地说,注意别伤着眼睛,铲铲雪还带锻炼呢。
你是谁呀 有这么说话的 保安斜着眼睛扫了他一眼。
我是新来的……
站着说话不腰疼,门口有的是锹,那你铲呀!
夏冰听出了话中的讥讽。他搓搓手,想到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那句古话,就二话不说拿了一把铁锹开始铲雪,从大楼的台阶一路铲下去,全身心投入,越干越欢,渐渐他的身后便铲出一条道来。连老天也仿佛被他的冲天干劲吓着了,雪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停了。当他欣慰地回望时,却看到保安也拿着一把锹快步朝门口走……
尚主任,您来这么早!保安一脸媚态。
好,都把雪铲了。尚主任眯缝着眼打量夏冰,这位是……
他说要跟您报到。心虚的保安说完就开溜了。
哦,是小夏。尚主任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口吻说,在机关,就是要见眼生情,能上能下。
夏冰点点头,我初来乍到,还望主任多提醒。
既然进了一个庙,就不是外人了。尚主任拍拍夏冰的肩说,刚才在路上,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话是说得哆哆嗦嗦,好像是给我们单位送空调的师傅出了车祸,在大转盘那儿吧,你就赶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人命关天呀!夏冰心里一惊,忙问,师傅伤着没有
师傅的事,雇主是跑不脫的。尚主任搬了下嘴说,你看看空调掉坏了没有 要不要更换 商家什么时间能安装到位
这不是本末倒置嘛!夏冰的口气有些像争辩。
俗话说,各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尚主任的脸色很不好看,现在,这个美差就交给你了,空调可是给新局长换的,今天不吃饭也要安装到位!
新局长未必要吧!再说,局长室的空调是不是可以修一下,也许加点氟利昂就行了。夏冰想尽量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些,但是却越说越激动,老尚是不是这个理儿 一台空调跟人的生命比起来,可以说微不足……
你……教训我 尚主任气急败坏地说,简直目无领导!
领导心中要有群众!夏冰微笑着说。
群众,满大街都是群众,你问得了吗 真是站着说话腰不疼。尚主任说着头也不回地走了。
尚主任最后说的话,听上去很耳熟,但是夏冰没有工夫跟他计较,随即打车赶到出事地点。三个交警正在现场处理事故,肇事的师傅在一旁吓得不轻,原来不是送货的他受了伤,而是因雪天路滑,他开的电瓶车碰倒了一个老人……夏冰当即打120将老人送往医院。一做CT,三处骨折。很快,警方来电话说老人的亲属马上就到,夏冰迎上去,一看却是尚主任。
夏局呀,我真是老眼昏花,有眼不识泰山!尚主任双手紧握着夏冰的手直摇,我把您当成……也是今天来报到的小夏……
我哪里有你说的那么年轻!夏冰说,当然,改正了就好,你不是也赶来了
唉,教训太深了!尚主任满脸羞愧地低下了头,被撞的,是我的老父亲……
22.夏冰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3.小说多次写到雪,有何作用?
24.小说结尾尚主任感叹“教训太深刻了”,请简要回答尚主任收到了哪些深刻教训。
25.本文善用对比手法,请找出三处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案】22.①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表现在夏冰自己一人悄悄上任,只怕大雪会给民众的生活带来不便;②身体力行作出表率。表现在夏冰在保安讥讽后,毫无怨言地一人去铲雪;③一身正气,关心民众。表现在夏冰在听说送空调的师傅半路出了事,首先想到的是师傅的安危;④有一颗宽容的心。表现在尚主任向他道歉,他原谅了尚主任。
23.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②贯穿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③以“雪”的寒冷陪衬夏冰对待工作与群众的火热的心。
24.①没有弄清对方的身份,就开始大摆官架子,批评了自己的上司;②处理公事时,一心只想着讨好上级,忽视民众的利益,最终受害者反是自己的父亲。
25.保安只顾玩手机而嘲讽夏冰铲雪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与他看到尚主任便拿着铁锹准备铲雪形成对比;尚主任对夏冰“一台空调跟人的生命比起来,可以说微不足道”的观点表示愤怒,与后来发现自己弄错了夏冰的身份而主动道歉形成对比;尚主任在知晓送空调的师傅出事时,只关心空调能否如期安上,与夏冰一心关心送空调师傅的安危形成对比。表现了尚主任与保安一心巴结上级,工作不务实的作风,突出了夏冰的为人的正直与工作的认真负责,让文章的主旨更为深刻,引人深思。
【解析】2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夏冰看到屋外下大雪,他担心民众的安全,所以提前自己走马上任,可见他是一个工作认真负责,一心为民的好官员;夏冰在被保安讥讽后,自己拿起铁锹去铲雪,可见他是一个能用自己的行为作出表率的人;在听说送空调的师傅半路上出了事,他的想法与尚主任不同,可见他一身正气,工作作风扎实;“我哪里有你说的那么年轻!夏冰说,当然,改正了就好,你不是也赶来了”可见夏冰有一颗宽容的心。点睛:此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二是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23.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自然环境的作用一般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了怎样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什么样情感、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文章主题。阅读全文,可以看出全文的事件都与雪有关:夏冰因下雪而提前上任;到单位首先去铲雪;因为下雪送空调的师傅出了事而与尚主任的处理态度不同;因为送空调的师傅在雪天撞倒的老人是尚主任的父亲而让尚主任明白了该如何去正确处理事件。所以说雪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在文中也起到交代时间的作用,并以“雪”的寒冷来陪衬出夏冰的一颗火热的心。
24.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根据文中叙述的故事,“夏局呀,我真是老眼昏花,有眼不识泰山!尚主任双手紧握着夏冰的手直摇,我把您当成……也是今天来报到的小夏了……”可以看出尚主任的第一个教训是没有确认对方的身份,就开始摆官架子,以致错误地教训了上级。“唉,教训太深了!尚主任满脸羞愧地低下了头,被撞的,是我的老父亲……”可见第二个教训是他在处理公事时,想到的只是如何计好上级,以致于受伤的是自己的父亲。
25.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理解与归纳概括。对比,就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主题。这篇文章的对比主要表现在夏冰与尚主任的工作态度,保安对夏冰与尚主任的不同态度,尚主任对夏冰的不同态度,尚主任对送空调师傅出事的处理态度上,分点概括出三处即可。
满足的人的衬衫
[意大利] 卡尔维诺
一个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爱他就像爱自己眼睛一样。可这个王子总是不快乐,整天整天地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你还缺什么吗?”国王问他,“你到底怎么了?”
“我也说不清,爸爸,我自己也不清楚。”
“你恋爱了?如果你想要哪个姑娘,告诉我,我会安排你们结婚的,不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王的女儿,还是最穷困的农家女子,我都可以给你解决!”
“不是,爸爸,我没爱上什么人。”
国王想方设法为儿子开心解闷。戏剧、舞会、音乐、歌曲,但毫无效果,而且王子脸上的红润一天一天消退。
国王只好发出命令,从世界各地来了许多最有学问的人:哲学家、博士、教授。他让大家见了王子,然后征求大家的意见。这些人退出去想了想后,又来见国王,说:“陛下,我们想过了,并研究了星相,必须这样做:找到一个感到满足的人,这个人对所有东西都感到满足,并且因为一切而感到满足,然后把他的衬衫跟你的儿子的交换一下就行了。”
当天,国王就派出使者到世界各地寻找这个感到满足的人。
一个神父被带了回来,国王问他:“你满足吗?”
“很满足,陛下。”
“那好。你愿意成为我的主教吗?”
“噢,那可太好了,陛下!”
“出去!快滚出去!我找的是一个满足于自身状况的幸福的人,而不是一个想要比现有状况更好的人。”
国王又开始等待下一个满足的人。人们告诉他,他的邻居,另一个国王,那真是又幸福又满足。他有一个善良美丽的妻子,子女成群,曾在战争中打败了所有的敌人,国家和平安宁。满怀希望的国王当即派出使者去向他求讨衬衫。
邻居国王接待了使者,说:“对,对,我什么东西也不缺,可悲的是一个人拥有了一切,却还得离开这个世界,抛弃这一切!每次这样一想,我就深感痛苦,夜里不能睡觉!”使者一听,觉得还是回去吧。
国王一筹莫展,只好去打猎散心。他射中一只野兔,以为可以抓到它了,可没想到,野兔一瘸一拐地逃走了。国王便在后面追了过来,把随从都甩在后边老远。追到一处野地,国王听见有人在哼着乡村小调。国王停下来,想:这么唱歌的人只能是个满足的人!就循着歌声钻进了一座葡萄园,在葡萄藤下他看到一个小伙子边摘葡萄边唱着歌。
“您好,陛下,”小伙子说,“您这么早就到乡下来了?”
“好小伙子,你愿意让我把你带到京城吗?你可以做我的朋友。”
“啊,啊,陛下,不愿意,我一点也不想去,谢谢您。就是让我做教皇我也不愿意。”
“那是为什么,像你这样一个棒小伙子……”
“不,不,跟您说实话吧,我觉得这样很满足,这就够了。”
国王想:我总算找到了一个幸福的人啦!“年轻人,你帮我一个忙吧。”
“陛下,只要我能做到,我会全力以赴的。”
“你先等等。”国王欣喜若狂,跑着去叫那些随从,“快过来!快过来!我的儿子有救了!我的儿子有救了!”然后他把随从们都带到了小伙子这里,说:“好小伙子,你想要什么我都会给你!但你给我,给我……”
“什么东西,陛下?”
“我的儿子就要死了,只有你能救他。来,你过来!”国王抓住他,开始解开他外衣的扣子。突然,国王僵住了,手耷拉了下来。
这个满足的人没有衬衫。
26.“重复中有变化”是童话情节的基本特点。通读全文,完成下面的对话。
甲:我认为这个故事很简单,不断重复,就是一次次去寻找满足的人的衬衫。在寻找中,找到的三个人依次是(1)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乙:才不是这样简单的重复呢!我发现每一次寻找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2)_________ ________
27.本文的开头有两种不同的译文,你觉得哪种译文更能体现童话语言的特点?请说明理由。
A一个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爱他就像爱自己眼睛一样。可这个王子总是不快乐,整天整天地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B.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很疼爱他,视若珍宝。可这个王子总是郁郁寡欢,整天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28.故事中王子和小伙子没有姓名,他们都具有典型意义。请你说说他们分别代表了怎样一类人。
29.国王找到“衬衫”了吗?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26. (1)神父、 邻居国王、 小伙子。 (2)示例一:找到的人物身份不一样,一个是神职人员,一个是国王,一个是普通人。示例二:寻找的途径不一样。神父是使者找来的,邻居国王是人们告诉国王的,小伙子是国王打猎时遇到的。示例三:故事情节的详略不一样。前两次寻找略写,第三次详写。示例四:找到的人物的心态不一样。神父对现状很满足但还有欲望,邻居国王拥有一切但因害怕失去而感到痛苦;小伙子对一切都很满足并且很快乐。
27.示例一:A更能体现童话的语言特点。相比B“视若珍宝”“郁郁寡欢”“整天”等词句,A中的“就像爱自己眼睛一样”“总是不快乐”“整天整天”等更能体现童话语言简明、朴实、生动等特点,符合儿童的口吻,更加适合儿童阅读。示例二:B更能体现童话的语言特点。“视若珍宝”和“郁郁寡欢”等词语,更能体现童话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28.王子代表几乎拥有一切却还是不快乐的一类人;小伙子代表尽管没有优越的生活条件却很满足、很快乐的一类人。
29.示例:我认为国王(可能)找到了衬衫。神父对生活还有欲望,邻居国王拥有一切但因害怕失去而感到痛苦,唯有小伙子对自己的现状很满足。国王虽然没有找到物质意义上具体的衬衫,但是他在一次次寻找中,真正理解了“衬衫”的象征意义,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人性的欲望往往是无止境的,精神的满足快乐要比欲望的追求更能让人快乐;满足是人的自我感受,权利、地位、物质等不能决定一个人是否幸福快乐,只有自己才能给自己以真正的满足、幸福与快乐。
【解析】26.试题分析:考查童话的写作方法。答此题首先要看懂故事情节。童话情节的基本特点是“重复中有变化”。童话中国王找到的三个人能很容易找出,分别是:一个神父、一个邻居国王和一个普通的小伙子。结合题目可知,我们需要找到每一次找到的人的不同。可以从人物身份、寻找人物的途径、故事情节的详略程度以及找到的人的不同特点等多角度进行分析。例:找到的三个人以此是神父、邻居国王、小伙子。可是找到的人物身份不一样,一个是神职人员,一个是国王,一个是普通人。重复的是就这三个人;变化的是身份有差别。答题时不强求答案一致,只要说清楚童话的这个特点即可。
2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童话语言的特点,答案比较开放。关键是能够有理有据地把自己的观点说清楚讲明白。绝对不能离开原文来断定答案。根据要从原文中选取,立场要鲜明。童话语言要求简洁朴素,且常用拟人、对照、反复等表现手法。例B的翻译好,“视若珍宝”和“郁郁寡欢”等词语,更能体现童话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28.试题分析:考查文学作品人物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本题考查童话中人物的代表意义。根据文中知王子拥有一切但却不快乐,小伙子没有衬衫可以知道他的生活条件并不优越但却很快乐。故事中王子和小伙子分别代表几乎拥有一切却还是不快乐的一类人和尽管没有优越的生活条件却很满足、很快乐的一类人。现实社会中这两种人都大有人在。权力、地位、物质等不能决定一个人是否幸福快乐,只有自己才能给自己以真正的满足、幸福与快乐。
29.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衬衫”的象征意义。根据文章结尾和文章主旨要展开合理的想象,重点能将物质的“衬衫”升华到精神的“衬衫”。理解要有深度、角度多,表述有条理。国王虽然没有找到物质意义上具体的衬衫,但是他在一次次寻找中,真正理解了“衬衫”的象征意义,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人性的欲望往往是无止境的,精神的满足快乐要比欲望的追求更能让人快乐。这就是人生的真谛。
七、作文
30.展开大胆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从下列词语中至少选取三个来创作一个童话片段。
太阳 月亮 星星 嫦娥 李白 后羿
玉兔 孙悟空 “神舟十一号”飞船 景海鹏
【答案】盘古开辟了天地,但在这天地里只有他一个人孤独地生活,又在寂寞中死去。没有了盘古的世界,是太寂寞了。天地间空空荡荡,连时间也仿佛停止了。过去不知多少岁月,人类的始祖女娲出现了。她不愿意忍耐这寂寞,也不愿这美好的天地没有活泼泼的生灵,于是,她开始按照自己的模样来创造一批最初的人类。她用水和泥,捏了一些同自己相仿的“泥娃娃”,将他们放到地上,奇迹出现了。这些“泥娃娃”一放到地上就活动起来,动动手脚,摇摇脑袋,睁眼望世界,张嘴出声音,叽里呱啦地吵着,笑着,蹦蹦跳跳地奔忙着。他们围在女娲身边,亲亲热热地呼叫。那声音整齐划一,是我们最熟悉的声音:“妈妈!”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与应用能力。解答时,应当仔细比较词语之间的关联和差异,选出至少三个关键词,结合题干要求展开大胆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然后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创作一个童话片段。答题符合规范,想象合理即可。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