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夯基——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夯基——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14 13:36:03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一、选择题
1.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成功塑造了心灵强大、人格独立的主人公简·爱形象。《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鲁迅先生真挚回忆了藤野先生、寿镜吾、杨二嫂和范爱农等人物。
B.年号纪年法是按照君王即位的年次纪年,如“元丰六年”“庆历四年春”;干支纪年法是把天干地支按照一定顺序不重复搭配起来,如“丙辰中秋”“壬戌秋日”。
C.《与朱元思书》的“书”指书信:《出师表》的“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醉翁亭记》的“记”是古代一种议论体裁,在议论的基础上,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
D.“往来无白丁”中的“白丁”指没有功名的人;“迁客骚人”中的“骚人”指诗人;“伛偻提携”中的“提携”指老人;“不问苍生问鬼神”中的“苍生”指百姓。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端午时节,珠三角各地都会 组织龙舟竞赛,广州市也会举办国际龙舟邀请赛。邀请赛当日,竞赛河段封航,起点处的龙舟成队依次排列,等候比赛。一声锣响,早已_ 的龙舟如离弦之箭,向终点飞驰。河岸上锣鼓喧天,人们 ,好不热闹!
A.因地制宜  迫在眉睫  拍手称快
B.因地制宜  迫不及待  欢声雷动
C.因人而异  迫在眉睫  欢声雷动
D.因人而异  迫不及待  拍手称快
3.下列女性形象中,作者没有寄寓悲悯之情的一位是( )
A.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朝花夕拾》中的阿长)
B.她已作了吊死鬼!一领席,埋在乱死岗子,这就是努力一世的下场头!(《骆驼祥子》中的小福子)
C.大堰河,含泪的去了!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艾青诗选》中的大堰河)
D.她满腹忧伤地说:“难道我们的友谊真的像这落日的余晖一样暗淡消失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冬妮娅)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宋濂求学的经历说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学习的不求甚解和勤奋与否。
B.元宵节到了,街头人声鼎沸,大家都急着看花灯呢!
C.西湖风光美不胜收,那里是中外游客旅游的好去处。
D.众多市民纷纷呼朋引伴,上山赏雪。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否更加有效地推动校园扫黑除恶工作,是实现平安校园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B.我们应提倡全民阅读,因为阅读是每一个公民应该享受并受到保护的最基本的。
C.运载火箭海上成功发射,探询了我国海上发射管理模式,验证了海上发射能力。
D.地铁3号线6月6日试运营,标志着南宁市正式迈入站城一体化的3.0时代。
6.下列对《朝花夕拾》中作品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虽粗鄙,却对“我”无私关爱。
B.《二十四孝图》写出“孝”的艰难,说明“孝”是需要真心付出的。
C.《五猖会》中,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我”深感痛苦。
D.《琐记》中作者描述了新学与旧学的区别。
7.选出下列对作家作品解读不正确的一项( )
A.《琐记》回忆了隔壁家表面对孩子好、其实是暗中使坏的衍太太,刻画了一个自私自利、奸诈、坏心眼的妇人形象。
B.《海底两万里》中的阿龙纳斯很勇敢,智斗鲨鱼和章鱼,碰到危险临危不惧。
C.傅雷告诉儿子,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时候要真诚,因为“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的;即使人家一时不了解,日后仍会了解的。”
D.《昆虫记》作为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代表作,其艺术特色是:语言平实、准确科学、严谨周密,同时兼具人文精神,人性与虫性交融,知识、思想相得益彰。
8.从题材上看,下列诗歌与下图古诗相同的一项是( )
A.孟浩然《过故人庄》 B.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C.陶渊明《饮酒(其五)》 D.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9.下面是对《朝花夕拾》主题的理解,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
A.表达对童年自由快乐生活的喜爱。
B.表达对儿童天性被束缚的无奈和厌烦。
C.揭露阿长、庸医、衍太太等人在人性方面的丑陋。
D.批判封建社会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
10.【2017年中考四川广元卷】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带一路”建设不仅能为区域内国家带来所需的发展资金,还将为各国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B.博学的爷爷的刚才还有说有笑,突然收敛起笑容,我和弟弟妹妹一脸茫然,不知道哪儿冒犯了他。
C.这次活动失败了并不可怕,但应认真分析其原因,吸取教训,把它当作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D.针对那样的做法,我们曾经对他作过多次劝告,但是他依旧恍然大悟,结果落得了如此下场。
二、综合性学习
11.欣赏漫画《凿壁偷“光”》,按要求作答
⑴请概述漫画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请说说漫画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12.下面是一副曾悬挂在山东曲阜孔府内的对联。这副对联可以让我们从多方面了解到孔子的思想。请你从上、下联中各选择一个方面,并分别以“链接材料”一则语录中的相关内容为例,简要说出你的认识。
上联:居家当思清内外别尊卑重勤俭择朋友有益于己
下联:处世尤宜慎言语守礼法远小人亲君子无愧于心
[链接材料]
①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论语·学而》)
②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学而》)
③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
(《论语·为政》)
④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 ”子曰:“《书》云: ‘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
(《论语·为政》)
⑤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论语·八份》)
⑥子曰:“君子欲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
四、课内阅读
13.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乙)
诫子书
【三国】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仁在其中也 仁:
② 险躁则不能治性 躁:
(2)下列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逝者如斯夫 流光易逝
B.匹夫不可夺志也 巧夺天工
C.年与时驰 风驰电掣
D.非淡泊无以明志 爱憎分明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②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4)(甲)(乙)两文都是长者对后辈的劝诫。根据理解完成下列填空。
(甲)文讲要成为仁德之人,需要“____________”。
(乙)文中,诸葛亮勉励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___________”中下功夫。
五、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四篇短文,回答下列小题。
屈原①以②五日死,楚人以舟楫③拯④之,谓之竞渡。又曰:五日投角黍⑤以祭屈原,恐为蛟龙所夺,故为龙舟以逐之。
后汉黄琬⑥,祖父琼⑦,为太尉⑧,以日食状闻。太后诏⑨问所食多少,琼对未知所况⑩。琬年七岁,时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 。”琼大惊,即以其言对。
刘峻家贫好学,常燎 麻炬 ,从夕达旦。时或睡,及觉复读,常恐所见不博。闻有异书,必往祈 借。
齐有一足鸟,舞于殿前。齐侯问于孔子,孔子曰:“此鸟名商羊。儿童有谣曰:‘天将大雨,商羊鼓舞 。’是为大雨之兆 。”后果然。
【注释】①屈原:战国楚国诗人。②以:在。③舟楫:泛指船只。④拯:从水中救出淹溺的人。⑤角黍:即粽子。⑥黄琬:人名。⑦琼:人名,即黄琼。⑧太尉:官职名。⑨诏:召见。⑩况:比方。 初:夏历指每月的开头几天。 燎:燃烧。 炬:火把。 祈:乞求。 鼓舞:手足舞动,形容欢悦。 兆:预兆,征兆。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谓之竞渡 谓:_____________
(2)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 何:_____________
(3)从夕达旦 旦:_____________
(4)是为大雨之兆 是:_____________
15.下列选项中,与“舞于殿前”的“于”字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B.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C.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琼大惊,即以其言对。
(2)及觉复读,常恐所见不博。
17.第一篇短文中,包含哪两项传承至今的民间习俗?
18.请给第三篇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从春天出发
①风,暖起来了,云,轻起来了。雨也变得轻盈,像温柔的手指,抚到哪里,哪里就绿了。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奇妙就在这里。你追着一片绿色去,那些毛绒绒约绿,多像雏鸡身上的毛啊。可是,等你到了近前,突然发现,它不见了。你一抬眼,却又看见它在远处绿着,一堆儿一堆儿的,冲你挤眉弄眼。春天的绿,原是个调皮的小伙伴,在跟你捉迷藏呢,而你知道,春天,真的来了。
②那么,我们出发吧,从春天出发。
③先去问候一下河边的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真的是这样啊,你须微仰了头,看它们在春风里舞蹁跹,毫无疑问,柳是春天最美的使者,它一抬胳膊,燕子飞来了,它一扭腰肢,光秃秃的枝条上,就爬满翠色的希望。采下一枝柳吧,装进我们的行囊,在春天,我们学会收藏希望。
④去问候一些花儿。桃花、梨花、菜花,它们偷了春天的颜料,把自己装扮得鲜艳明媚。粉红,莹白,鹅黄,晃花人们的眼。河边的小野花们,也不让春天,它们在春风里,争相张开了笑脸,星星点点。它们没有桃花的艳,没有梨花的白,没有菜花的恢宏,可是,它们也一样开出生命的美丽。万紫千红总是春呢,它们一样是春的主人。摘下一朵小野花吧,装进我们的行囊,在春天,我们学会收藏美丽。
⑤去问候一些小生灵。蜜蜂、蝴蝶、蟋蟀……一个冬天过去了,它们过得好吗?侧耳倾听,我们会听到它们拨动泥土的声音,它们就要出来了,带着它们的歌声。那好,就让我们静静坐一会吧,坐在小河边,坐在山坡旁,或者,就坐在一棵树下,等待着那些歌声响起,那些来自大自然的声音,美妙,纯洁,是天籁之音。用心记下那些旋律吧、放进我们的行囊,在春天,我们学会收藏歌声。
⑥去问候飘荡的春风。“惟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其实,它何止是吹在手中?它是吹在心里面。于是,草绿了,花开了,人的脸上,荡起微笑。严冬终于过去了,所有的生命,在春风里欣欣向荣。请与春风相握吧,在春天,我们学会感恩与珍惜。
⑦去问候一些种子。葵花,玉米,棉花……那些香香的种子,它们的身体里,积蓄着阳光和梦想。泥土的怀抱,已变得湿润柔软,它们迫不及待地扑进泥土里,那里,很快会生长出一片葳蕤(wēi ruí)。而到了夏秋,会有果实累累的喜悦。
⑧只有在春天种下梦想,才能在夏秋收获。那么,让我们学会播种吧,在春天,跟着一粒种子一起成长。
19.文中第③段用到“问候”一词,请联系语段,说说它的含义及作用。
20.第②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21.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1)毫无疑问,柳是春天最美的使者,它一抬胳膊,燕子飞来了,它一扭腰肢,光秃秃的枝条上,就爬满翠色的希望。
(2)它们没有桃花的艳,没有梨花的白,没有菜花的恢宏,可是,它们也一样开出生命的美丽。
22.请结合文章内容理解第⑧段的含义。
(乙)阅读《父亲的病》一文,回答下面小题。
明天就请陈莲河。陈莲河的诊金也是一元四角。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不同。还有用药也不同。前回的名医是一个人还可以办的,这一回却是一个人有些办不妥帖了,因为他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但这差使在我并不为难,走进百草园,十对也容易得,将它们用线一缚,活活地掷入沸汤中完事。然而还有“平地木十株”呢,这可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问药店,问乡下人,问卖草药的,问老年人,问读书人,问木匠,都只是摇摇头,临末才记起了那远房的叔祖,爱种一点花木的老人,跑去一问,他果然知道,是生在山中树下的一种小树,能结红子如小珊瑚珠的,普通都称为“老弗大”。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药引寻到了,然而还有一种特别的丸药:败鼓皮丸。这“败鼓皮丸”就是用打破的旧鼓皮做成;水肿一名鼓胀,一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服它。清朝的刚毅因为憎恨“洋鬼子”,预备打他们,练了些兵称作“虎神营”,取“虎能食羊,神能伏鬼”的意思,也就是这道理。可惜这一种神药,全城中只有一家出售的,离我家就有五里,但这却不像平地木那样,必须暗中摸索了,陈莲河先生开方之后,就恳切详细地给我们说明。
“我有一种丹,”有一回陈莲河先生说,“点在舌上,我想一定可以见效。因为舌乃心之灵苗……价钱也并不贵,只要两块钱一盒……”
我父亲沉思了一会,摇摇头。
“我这样用药还会不大见效,”有一回陈莲河先生又说,“我想,可以请人看一看,可有什么冤愆……医能医病,不能医命,对不对?自然,这也许是前世的事……”
我的父亲沉思了一会,摇摇头。
凡国手,都能够起死回生的,我们走过医生的门前,常可以看见这样的匾额。现在是让步一点了,连医生自己也说道:“西医长于外科,中医长于内科。”但是S城那时不但没有西医,并且谁也还没有想到天下有所谓西医,因此无论什么,都只能由轩辕岐伯的嫡派门徒包办。轩辕时候是巫医不分的,所以直到现在,他的门徒就还见鬼,而且觉得“舌乃心之灵苗”。这就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
不肯用灵丹点在舌头上,又想不出“冤愆”来,自然,单吃了一百多天的“败鼓皮丸”有什么用呢?依然打不破水肿,父亲终于躺在床上喘气了。还请一回陈莲河先生,这回是特拔,大洋十元。他仍旧泰然地开了一张方,但已停止败鼓皮丸不用,药引也不很神妙了,所以只消半天,药就煎好,灌下去,却从口角上回了出来。
23.陈莲河在给“父亲”治病过程中用了哪些药和药引?
24.“败鼓皮丸”能“治病”的原因是什么?最终这副药起作用了吗?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七、作文
25.根据下面题目和要求写一篇文章。
你最欣赏的某个人,也许就在你身边,也许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在某部文学作品里。你欣赏的或许是他的美德,或许是他的睿智,或许是他的个性……
请以《我最欣赏的一个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表达积极真挚的感情,不得抄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第三单元
一、选择题
1.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成功塑造了心灵强大、人格独立的主人公简·爱形象。《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鲁迅先生真挚回忆了藤野先生、寿镜吾、杨二嫂和范爱农等人物。
B.年号纪年法是按照君王即位的年次纪年,如“元丰六年”“庆历四年春”;干支纪年法是把天干地支按照一定顺序不重复搭配起来,如“丙辰中秋”“壬戌秋日”。
C.《与朱元思书》的“书”指书信:《出师表》的“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醉翁亭记》的“记”是古代一种议论体裁,在议论的基础上,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
D.“往来无白丁”中的“白丁”指没有功名的人;“迁客骚人”中的“骚人”指诗人;“伛偻提携”中的“提携”指老人;“不问苍生问鬼神”中的“苍生”指百姓。
【答案】B
【解析】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
A.“《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鲁迅先生真挚回忆了藤野先生、寿镜吾、杨二嫂和范爱农等人物”有误;杨二嫂不是《朝花夕拾》中人物,她是《故乡》中人物,《故乡》出自小说集《呐喊》;
C.“《醉翁亭记》的‘记’是古代一种议论体裁,在议论的基础上,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有误;“记”是散文的一种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D.“‘提携’指老人”有误;“提携”指小孩,“伛偻”指老人;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端午时节,珠三角各地都会 组织龙舟竞赛,广州市也会举办国际龙舟邀请赛。邀请赛当日,竞赛河段封航,起点处的龙舟成队依次排列,等候比赛。一声锣响,早已_ 的龙舟如离弦之箭,向终点飞驰。河岸上锣鼓喧天,人们 ,好不热闹!
A.因地制宜  迫在眉睫  拍手称快
B.因地制宜  迫不及待  欢声雷动
C.因人而异  迫在眉睫  欢声雷动
D.因人而异  迫不及待  拍手称快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再弄清词语的感彩,还要注意具体的语境,如有关联词还要掌握关联词的固定搭配等。“因地制宜”的意思是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措施;“因人而异”的意思是因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所以第一个空应填写“因地制宜”,故排除C、D两项。“迫在眉睫”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已到眼前,而“迫不及待”是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结合句意可知第二个空应填写表示比赛前的心情的词语,所以应填写“迫不及待”,故排除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应选B。
3.下列女性形象中,作者没有寄寓悲悯之情的一位是( )
A.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朝花夕拾》中的阿长)
B.她已作了吊死鬼!一领席,埋在乱死岗子,这就是努力一世的下场头!(《骆驼祥子》中的小福子)
C.大堰河,含泪的去了!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艾青诗选》中的大堰河)
D.她满腹忧伤地说:“难道我们的友谊真的像这落日的余晖一样暗淡消失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冬妮娅)
【答案】D
【解析】A.“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表达了作者对保姆阿长的祝愿,寄寓了对她的深切怀念和同情之心;
B.小福子不堪生活的苦难,上吊自杀。这几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的控诉,对小福子悲惨命运的同情;
C.这几句诗,抒发了艾青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寄寓了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
D.这是冬妮娅与保尔分手时所说的话。冬妮娅出身贵族家庭,不能体会到底层劳动人民的艰辛,对劳动阶级并没有那种同情之心。冬妮娅为了舒适安逸的生活,主动与保尔分手,因此作者对他无法表达悲悯之情;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宋濂求学的经历说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学习的不求甚解和勤奋与否。
B.元宵节到了,街头人声鼎沸,大家都急着看花灯呢!
C.西湖风光美不胜收,那里是中外游客旅游的好去处。
D.众多市民纷纷呼朋引伴,上山赏雪。
【答案】A
【解析】A.有误,“不求甚解”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故选A。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否更加有效地推动校园扫黑除恶工作,是实现平安校园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B.我们应提倡全民阅读,因为阅读是每一个公民应该享受并受到保护的最基本的。
C.运载火箭海上成功发射,探询了我国海上发射管理模式,验证了海上发射能力。
D.地铁3号线6月6日试运营,标志着南宁市正式迈入站城一体化的3.0时代。
【答案】D
【解析】A.两面对一面,前后不一致,把“否”去掉;B.缺少宾语,应在“最基本的”的后面加上“权力”;C.用词不当(或前后不搭配),应把“探询”改为“探索”。
6.下列对《朝花夕拾》中作品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虽粗鄙,却对“我”无私关爱。
B.《二十四孝图》写出“孝”的艰难,说明“孝”是需要真心付出的。
C.《五猖会》中,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我”深感痛苦。
D.《琐记》中作者描述了新学与旧学的区别。
【答案】D
【解析】D.“《琐记》中作者描述了新学与旧学的区别”说法有误,《琐记》中作者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并未描述新学与旧学的区别。
7.选出下列对作家作品解读不正确的一项( )
A.《琐记》回忆了隔壁家表面对孩子好、其实是暗中使坏的衍太太,刻画了一个自私自利、奸诈、坏心眼的妇人形象。
B.《海底两万里》中的阿龙纳斯很勇敢,智斗鲨鱼和章鱼,碰到危险临危不惧。
C.傅雷告诉儿子,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时候要真诚,因为“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的;即使人家一时不了解,日后仍会了解的。”
D.《昆虫记》作为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代表作,其艺术特色是:语言平实、准确科学、严谨周密,同时兼具人文精神,人性与虫性交融,知识、思想相得益彰。
【答案】D
【解析】D.“其艺术特色是:语言平实、准确科学、严谨周密”有误。《昆虫记》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通过比喻、拟人等手法,生动展现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其艺术特色是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亦诗情画意,有美感,同时兼具人文精神,人性与虫性交融,知识、趣味、美感、思想相得益彰;
8.从题材上看,下列诗歌与下图古诗相同的一项是( )
A.孟浩然《过故人庄》 B.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C.陶渊明《饮酒(其五)》 D.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答案】D
【解析】图中古诗为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题材为边塞诗。
A.孟浩然《过故人庄》题材为山水田园诗;
B.杜甫《江南逢李龟年》题材为怀古伤今类;
C.陶渊明《饮酒(其五)》题材为山水田园诗;
D.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题材为边塞诗;
9.下面是对《朝花夕拾》主题的理解,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
A.表达对童年自由快乐生活的喜爱。
B.表达对儿童天性被束缚的无奈和厌烦。
C.揭露阿长、庸医、衍太太等人在人性方面的丑陋。
D.批判封建社会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
【答案】C
【解析】C.阿长主要出现在《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文中的阿长虽然有着各种不好的习惯,而且还封建迷信,但她却深切关爱着鲁迅,为他买来了《山海经》。在文中,作者表达了对阿长的感激与怀念之情。故选C。
10.【2017年中考四川广元卷】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带一路”建设不仅能为区域内国家带来所需的发展资金,还将为各国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B.博学的爷爷的刚才还有说有笑,突然收敛起笑容,我和弟弟妹妹一脸茫然,不知道哪儿冒犯了他。
C.这次活动失败了并不可怕,但应认真分析其原因,吸取教训,把它当作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D.针对那样的做法,我们曾经对他作过多次劝告,但是他依旧恍然大悟,结果落得了如此下场。
【答案】D
【解析】D. 恍然大悟:对某一事物突然明白、突然醒悟。不符合语境,使用有误,应用“执迷不悟”。故选D。
二、综合性学习
11.欣赏漫画《凿壁偷“光”》,按要求作答
⑴请概述漫画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请说说漫画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示例:凿墙洞蹭邻居上网信号。 (2)示例:讽刺社会上有些人,患有手机上网依赖症,为蹭上网,
不惜一切代价。
【解析】试题分析:(1)概述漫画内容,要认真阅读画面,抓住画面上的各种能表现画面意境的有用信息,包括颜色、线条、文字、图案等,并结合画的题目分析概括作答。从整个画面来看,反映的是有人凿墙洞来蹭邻居上网信号。(2)如何解答漫画寓意:①看清漫画的标题。标题往往具有导向作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②读懂漫画的意思。仔细观察画面,注意每一要素所提供的信息。③留心画面文字。漫画中的文字往往隐含着作者的观点或有言外之意。④注意漫画的夸张之处。夸张之处往往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这个漫画的寓意可以结合漫画标题《凿壁偷“光”》,画面人物在用手机上网,文字“信号强多了”,画面上的“墙洞”等信息,联系现实生活,综合分析即可写出寓意。这则漫画讽喻了那些为了能够蹭上别人家的网络而不惜付出一切代价的人。
三、语言表达
12.下面是一副曾悬挂在山东曲阜孔府内的对联。这副对联可以让我们从多方面了解到孔子的思想。请你从上、下联中各选择一个方面,并分别以“链接材料”一则语录中的相关内容为例,简要说出你的认识。
上联:居家当思清内外别尊卑重勤俭择朋友有益于己
下联:处世尤宜慎言语守礼法远小人亲君子无愧于心
[链接材料]
①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论语·学而》)
②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学而》)
③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
(《论语·为政》)
④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 ”子曰:“《书》云: ‘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
(《论语·为政》)
⑤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论语·八份》)
⑥子曰:“君子欲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
【答案】上联中提到“择朋友”,就是要选择朋友,比如链接材料一中提到“无友不如己者”,孔子认为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也就是说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选择朋友,选择有益于自己的朋友,要从他们身上学到东西。下联中提到“慎言语”,要求说话谨慎,比如链接材料六提到“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认为做人言语要谨慎。也就是说我们在日常与人交往中要谨慎言语,说正确的话,说合适的话。
【解析】此题属综合读题,解答此题,要对《论语》内容有所掌握,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结合具体要求作答。对联中,化用了孔子的一些主要言论或思想,都可与材料中的事例相对应,如对联中的“慎言语”可与⑥相匹配;“守礼法”可与②⑤相匹配等。示例:“慎言语”与⑥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事要勤快敏捷,说话要谨慎,即做人要多做实事,少说废话。
四、课内阅读
13.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乙)
诫子书
【三国】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仁在其中也 仁:
② 险躁则不能治性 躁:
(2)下列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逝者如斯夫 流光易逝
B.匹夫不可夺志也 巧夺天工
C.年与时驰 风驰电掣
D.非淡泊无以明志 爱憎分明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②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4)(甲)(乙)两文都是长者对后辈的劝诫。根据理解完成下列填空。
(甲)文讲要成为仁德之人,需要“____________”。
(乙)文中,诸葛亮勉励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___________”中下功夫。
【答案】(1)rén;zào
(2)A
(3)①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②纵欲懈怠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4)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静(或“淡泊”“宁静”也可);
【解析】(1)仁(rén):仁家,儒家核心思想之一。
险躁(xiǎn zào):轻薄浮躁。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辨别词义。
A.逝:流逝/流逝;
B.夺:改变/超过;
C.驰:疾行,指迅速逝去/飞驰;
D.明:明确,坚定/鲜明;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重点词:笃,坚定;切,恳切;仁,仁德。
②重点词:淫,放纵;慢,懈怠;励,振奋;险,轻薄;治,修养。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甲文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意思是: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因此要成为仁德之人,需要“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乙文中:“静以修身”“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表明了诸葛亮勉励儿子修身养性、勤学立志的方法,关键是“静”,或“淡泊”“宁静”。
五、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四篇短文,回答下列小题。
屈原①以②五日死,楚人以舟楫③拯④之,谓之竞渡。又曰:五日投角黍⑤以祭屈原,恐为蛟龙所夺,故为龙舟以逐之。
后汉黄琬⑥,祖父琼⑦,为太尉⑧,以日食状闻。太后诏⑨问所食多少,琼对未知所况⑩。琬年七岁,时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 。”琼大惊,即以其言对。
刘峻家贫好学,常燎 麻炬 ,从夕达旦。时或睡,及觉复读,常恐所见不博。闻有异书,必往祈 借。
齐有一足鸟,舞于殿前。齐侯问于孔子,孔子曰:“此鸟名商羊。儿童有谣曰:‘天将大雨,商羊鼓舞 。’是为大雨之兆 。”后果然。
【注释】①屈原:战国楚国诗人。②以:在。③舟楫:泛指船只。④拯:从水中救出淹溺的人。⑤角黍:即粽子。⑥黄琬:人名。⑦琼:人名,即黄琼。⑧太尉:官职名。⑨诏:召见。⑩况:比方。 初:夏历指每月的开头几天。 燎:燃烧。 炬:火把。 祈:乞求。 鼓舞:手足舞动,形容欢悦。 兆:预兆,征兆。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谓之竞渡 谓:_____________
(2)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 何:_____________
(3)从夕达旦 旦:_____________
(4)是为大雨之兆 是:_____________
15.下列选项中,与“舞于殿前”的“于”字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B.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C.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琼大惊,即以其言对。
(2)及觉复读,常恐所见不博。
17.第一篇短文中,包含哪两项传承至今的民间习俗?
18.请给第三篇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答案】14. 称 为什么 早晨 这
15.C
16.(1)黄琼大吃一惊,就按照他说的回答皇太后。(2)等到惊醒了接着读,经常担心自己的见识不够广博。
17.赛龙舟、包粽子
18.刘峻好学
【解析】14.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其中“旦”是“早晨”的意思。
15.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要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经常积累、对比,从而掌握虚词的用法。例句“舞于殿前”的“于”是“在”的意思,C项中“于”意思为“比”,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其中“对”是“回答”的意思,“及”是“等到”的意思。
点睛:翻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具体的方法是:首先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然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17.本题考查学生对节日习俗的了解。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许多流传至今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每个节日有自己不同的习俗,仔细阅读四个选项,辨析作答。仔细阅读文段一,从“竞渡”“五日投角黍以祭屈原”可以看出,这是端午节的两个习俗:赛龙舟、包粽子。
18.本题考查学生给文章拟写题目的能力。记叙文类的题目一般有以下几种特点:(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作为文章线索(文章情节围绕这一线索展开);(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具有象征意义。仔细阅读第三篇短文,可以看出,写的是刘峻勤奋好学的故事,可以拟题为“刘峻好学”。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从春天出发
①风,暖起来了,云,轻起来了。雨也变得轻盈,像温柔的手指,抚到哪里,哪里就绿了。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奇妙就在这里。你追着一片绿色去,那些毛绒绒约绿,多像雏鸡身上的毛啊。可是,等你到了近前,突然发现,它不见了。你一抬眼,却又看见它在远处绿着,一堆儿一堆儿的,冲你挤眉弄眼。春天的绿,原是个调皮的小伙伴,在跟你捉迷藏呢,而你知道,春天,真的来了。
②那么,我们出发吧,从春天出发。
③先去问候一下河边的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真的是这样啊,你须微仰了头,看它们在春风里舞蹁跹,毫无疑问,柳是春天最美的使者,它一抬胳膊,燕子飞来了,它一扭腰肢,光秃秃的枝条上,就爬满翠色的希望。采下一枝柳吧,装进我们的行囊,在春天,我们学会收藏希望。
④去问候一些花儿。桃花、梨花、菜花,它们偷了春天的颜料,把自己装扮得鲜艳明媚。粉红,莹白,鹅黄,晃花人们的眼。河边的小野花们,也不让春天,它们在春风里,争相张开了笑脸,星星点点。它们没有桃花的艳,没有梨花的白,没有菜花的恢宏,可是,它们也一样开出生命的美丽。万紫千红总是春呢,它们一样是春的主人。摘下一朵小野花吧,装进我们的行囊,在春天,我们学会收藏美丽。
⑤去问候一些小生灵。蜜蜂、蝴蝶、蟋蟀……一个冬天过去了,它们过得好吗?侧耳倾听,我们会听到它们拨动泥土的声音,它们就要出来了,带着它们的歌声。那好,就让我们静静坐一会吧,坐在小河边,坐在山坡旁,或者,就坐在一棵树下,等待着那些歌声响起,那些来自大自然的声音,美妙,纯洁,是天籁之音。用心记下那些旋律吧、放进我们的行囊,在春天,我们学会收藏歌声。
⑥去问候飘荡的春风。“惟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其实,它何止是吹在手中?它是吹在心里面。于是,草绿了,花开了,人的脸上,荡起微笑。严冬终于过去了,所有的生命,在春风里欣欣向荣。请与春风相握吧,在春天,我们学会感恩与珍惜。
⑦去问候一些种子。葵花,玉米,棉花……那些香香的种子,它们的身体里,积蓄着阳光和梦想。泥土的怀抱,已变得湿润柔软,它们迫不及待地扑进泥土里,那里,很快会生长出一片葳蕤(wēi ruí)。而到了夏秋,会有果实累累的喜悦。
⑧只有在春天种下梦想,才能在夏秋收获。那么,让我们学会播种吧,在春天,跟着一粒种子一起成长。
19.文中第③段用到“问候”一词,请联系语段,说说它的含义及作用。
20.第②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21.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1)毫无疑问,柳是春天最美的使者,它一抬胳膊,燕子飞来了,它一扭腰肢,光秃秃的枝条上,就爬满翠色的希望。
(2)它们没有桃花的艳,没有梨花的白,没有菜花的恢宏,可是,它们也一样开出生命的美丽。
22.请结合文章内容理解第⑧段的含义。
【答案】19.“问候”的本意是“问好”,在这里表示“欣赏”,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20.承上启下,从上文的“春天来了”自然过渡到到下文的“去探访春天”;“我们”出发去寻找探访春天.21.第③段的划线句子赏析: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柳的轻柔优美姿态,同时在它身上,我们发现了绿色新生的希望. 第④段的划线句子赏析: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突出小野花为春天而美丽绽放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小野花自信、乐观精神的赞扬.22.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只有在春天播下种子,才能在秋天有所收获.人生亦如此,只有尽早播种梦想,再经过汗水的浇灌与艰辛的努力,才能收获人生的硕果.【解析】19.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的理解。解答时先解释词语本意,再结合上下文解释语境意,然后思考所运用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联系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作答。“问候”本意为“问好”,用在这里表示“欣赏”,作者在春天到来时要去观赏河边的柳,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对柳树的喜爱和对春天到来的欣喜,语言生动活泼,十分有趣。
20.本题考查分析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作答时,需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分析。解答时,首先联系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考虑其在结构上的作用,处于不同位置的段落作用也会有所不同,其次从内容和主题方面分析其作用。文章第①段写“春天,真的来了”的现象,从第③段开始写“我”探寻春天的过程,第②段提出了“我们”从春天出发,在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文章第③-⑦段写作者探访春天的柳树、花儿、小生灵、春风、种子,说明“我们”从春天出发,去探寻春天,探寻春天则是文章的线索。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21.本题考查对句子的鉴赏和分析能力。本题考查句子赏析,解答此题要选好赏析角度,语句赏析一般从这几个角度分析:修辞、词语、描写方法,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结合具体语境,具体表达技巧分析。(1)“柳是使者、一抬胳膊、一扭腰肢”显然是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春柳的轻柔优美姿态,使我们发现绿色新生的希望。(2)“它们”指小野花,“它们没有……没有……没有……它们也一样……”可以看出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小野花与桃花、梨花、菜花比较,突出小野花岁平凡但乐观向上的积极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对小野花的喜爱之情。
22.本题考查文章段落含义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时,在把握全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全文的主旨,去分析第⑧段的深刻含义。本文的题目“从春天出发”,全文的主体是③~⑦段,分别写了:问候河边的柳,学会收藏希望;问候花儿,学会收藏美丽;问候小生灵,学会收藏歌声;问候春风,学会感恩与珍惜;问候种子,收获果实。第⑧段是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总结全文,发出“在春天播种”的倡议,表明要从春天开始出发,努力去播种梦想,才会在最后有所收获的观点。
(乙)阅读《父亲的病》一文,回答下面小题。
明天就请陈莲河。陈莲河的诊金也是一元四角。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不同。还有用药也不同。前回的名医是一个人还可以办的,这一回却是一个人有些办不妥帖了,因为他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但这差使在我并不为难,走进百草园,十对也容易得,将它们用线一缚,活活地掷入沸汤中完事。然而还有“平地木十株”呢,这可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问药店,问乡下人,问卖草药的,问老年人,问读书人,问木匠,都只是摇摇头,临末才记起了那远房的叔祖,爱种一点花木的老人,跑去一问,他果然知道,是生在山中树下的一种小树,能结红子如小珊瑚珠的,普通都称为“老弗大”。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药引寻到了,然而还有一种特别的丸药:败鼓皮丸。这“败鼓皮丸”就是用打破的旧鼓皮做成;水肿一名鼓胀,一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服它。清朝的刚毅因为憎恨“洋鬼子”,预备打他们,练了些兵称作“虎神营”,取“虎能食羊,神能伏鬼”的意思,也就是这道理。可惜这一种神药,全城中只有一家出售的,离我家就有五里,但这却不像平地木那样,必须暗中摸索了,陈莲河先生开方之后,就恳切详细地给我们说明。
“我有一种丹,”有一回陈莲河先生说,“点在舌上,我想一定可以见效。因为舌乃心之灵苗……价钱也并不贵,只要两块钱一盒……”
我父亲沉思了一会,摇摇头。
“我这样用药还会不大见效,”有一回陈莲河先生又说,“我想,可以请人看一看,可有什么冤愆……医能医病,不能医命,对不对?自然,这也许是前世的事……”
我的父亲沉思了一会,摇摇头。
凡国手,都能够起死回生的,我们走过医生的门前,常可以看见这样的匾额。现在是让步一点了,连医生自己也说道:“西医长于外科,中医长于内科。”但是S城那时不但没有西医,并且谁也还没有想到天下有所谓西医,因此无论什么,都只能由轩辕岐伯的嫡派门徒包办。轩辕时候是巫医不分的,所以直到现在,他的门徒就还见鬼,而且觉得“舌乃心之灵苗”。这就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
不肯用灵丹点在舌头上,又想不出“冤愆”来,自然,单吃了一百多天的“败鼓皮丸”有什么用呢?依然打不破水肿,父亲终于躺在床上喘气了。还请一回陈莲河先生,这回是特拔,大洋十元。他仍旧泰然地开了一张方,但已停止败鼓皮丸不用,药引也不很神妙了,所以只消半天,药就煎好,灌下去,却从口角上回了出来。
23.陈莲河在给“父亲”治病过程中用了哪些药和药引?
24.“败鼓皮丸”能“治病”的原因是什么?最终这副药起作用了吗?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案】23.用的药:原配的一对蟋蟀、平地木十株、旧鼓皮制成的败鼓皮丸。
24.水肿又名鼓胀,这位庸医则用打破的鼓皮做成的丸药治疗水肿,即企图利用字面上的意思治疗疾病。不可能起作用。说明陈莲河是庸医,只会耽误对病人的医治;也说明当时世人的愚昧。
【解析】23.本题考查信息的提取。陈莲河用的药和药引在第二段中有“蟋蟀一对”“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平地木十株”;第三段中写到“还有一种特别的丸药:败鼓皮丸”。从这些段落中可以提取相关信息。
2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联系第三段“清朝刚毅”的“虎神营”的命名含义可知:这位庸医则用打破的鼓皮做成的丸药治疗鼓胀(即水肿),就是借字面意义来治疗疾病。结果是“自然,单吃了一百多天的‘败鼓皮丸’有什么用呢?依然打不破水肿”“灌下去,却从口角上回了出来”,当然不可能起作用的。说明了庸医害人、延误病人的道理,以及当时人们的愚昧无知。
七、作文
25.根据下面题目和要求写一篇文章。
你最欣赏的某个人,也许就在你身边,也许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在某部文学作品里。你欣赏的或许是他的美德,或许是他的睿智,或许是他的个性……
请以《我最欣赏的一个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表达积极真挚的感情,不得抄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
【答案】我最欣赏的一个人
你是历史长河中最亮的那颗星,照亮黑暗的大地;我是一粒平凡的尘土,仰望着你。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你是我最欣赏的人。
我欣赏你的至死不懈。你在1958年8月时,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研究原子弹的制造原理。二十八年间,你不曾说过放弃,始终站在第一线。最终,你成功了,当第一颗原子弹在我国上空爆炸,升腾起一朵蘑菇云是,你让中华民族站起来了!那时,你笑了。是你的至死不懈,转变了中国历史。之后,你依旧坚持,在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你的这种精神让我颇为欣赏。
我欣赏你那句“我不能走。”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在“平沙无垠,夐不见人”的荒漠中,在马革裹尸的战场上,都有你的身影。你不畏艰险,在荒漠中进行试验。风,吹乱了你的头发;沙,染脏了你的衣裳。你不在乎。在你做了院长后,一次核武器实验,井下有一个信号测不到,大家劝你回去时,你坚定的说:“我不能走!”
短短四个字,表现了你那极高的责任心,表现了你那中国男儿的品格。只有四个字,却让我的心也颤抖了。邓稼先啊,是你,教会了我,负责。
我欣赏你的爱国之心。你把自己的生命都献给了祖国。在你眼中,祖国大于一切,没有什么比祖国更重要。在杨振宁与你见面,他问你有关工作的问题时,我感受到了你的犹豫,在民族感情与友情之间,你又该如何权衡?最终,你没有明确说出,直到等来周总理批准的那一刻,你才告诉他,中国的原子弹是中国人自己完成的。此时,我抑制不住的落泪了。你的爱国之情,难以用文字表达。我欣赏你的爱国之情。
邓稼先,如果一切从头开始,你仍会没有彷徨,毫不犹豫地走你走过的路,对吗?
【解析】作文标题“我最欣赏的一个人”。找准文题中的关键词人称“我”而不是你和她,“最欣赏”写出我为什么最欣赏,“一个人”文中可以写多个人,但必须集中笔力写一个人,其他人物是对比衬托的作用。文体应该是记叙文。记叙文文体规范的基本要求:要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有一到两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有两至三个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这两类文字不能少于全文三分之二。也就是要把“最欣赏”的部分重点叙述描写出来。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