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一2023学年度高二年级12月份月考
生物
学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題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題卡上
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題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題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千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策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4.本卷主要考查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第1章第2章第1节。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
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滴注因能将药物迅速运送到全身而疗效显著。图中a、b、c、d与内环境
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①血浆②组织液
③淋巴液
L岁汴圳
咏污
啡*心让*感→可
A.①②③①
B.②①③②
C.③①②③
D.②③①①
2.低钠血症是最常见的一种水和无机盐平衡失调疾病。低钠血症患者的血钠低于135mol/L,常
表现为恶心、嗜睡、多尿等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大量出汗后一次性饮水过多易引发低钠血症
B.推测低钠血症患者神经系统的功能可能受到影响
C.食物中的Na+进入血浆后会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人组织液
D.可通过静脉滴注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对低钠血症进行治疗
3.沃泰默一度猜测人体内存在神经调节之外的调节方式,为此他进行了三组实验:①将稀盐酸
直接注入狗的血液,结果胰液不分泌;②将稀盐酸灌胃至狗小肠上端,结果胰液分泌:③切断
通向狗肠腔的神经,灌胃稀盐酸,结果胰液分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稀盐酸直接进入内环境后无法刺激胰液分泌
B.稀盐酸刺激小肠黏膜后促进胰液进入内环境
C.胰液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由胰腺分泌
D.沃泰默认为胰液的分泌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4.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
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条件反射大大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
C.这一过程中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
D.铃声反复单独出现而没有喂食,唾液分泌量会逐渐减少
【高二生物学第1页(共8页)】
23247B
5.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能传递兴奋及愉悦的信息。突触前膜上存在“多巴胺回收泵”,可将
释放到突触间隙的多巴胺回收至突触前神经元内,可卡因(毒品)可使多巴胺不能被及时回
收,但不影响“多巴胺回收泵”的功能。如图表示不同处理对多巴胺的回收相对量及回收时间
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了
01
时耐
A.多巴胺能够被回收说明经多巴胺传递的兴奋具有双向性
B.吸毒者吸毒后很是健谈可能与大脑皮层内多巴胺含量上升有关
C.图中x曲线可表示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经一定时间后被运进肌肉细胞内
D.某人吸食可卡因后,其体内多巴胺的回收情况可用图中z曲线表示
6.去除蛙的脑而保留脊髓,得到脊蛙,研究人员利用脊蛙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1:将浸有质量分数为0.5%HzSO,溶液的小纸片贴在脊蛙腹部的皮肤上,蛙出现搔扒
反射。
实验2:去除脊蛙腹部皮肤,重复实验1,蛙不出现搔扒反射。
实验3:破坏脊蛙的脊髓,重复实验1,蛙不出现搔扒反射。
实验4:先用质量分数为5%H2S0,溶液刺激脊蛙一侧后肢的趾尖后,再用质量分数为0.5%
H2SO,溶液刺激同一部位,观察不到屈反射。
下列关于系列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1的搔扒反射中神经冲动的传导是单向的
B.实验2不出现搔扒反射的原因是效应器被破坏
C.实验3不出现搔扒反射的原因是神经中枢被破坏
D.实验4较高浓度的HS),溶液破坏了趾尖的感受器
7,人的大脑有很多复杂的高级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某人大脑皮层言语区的V区受损,不能听懂别人说话
B.长时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
C.人的学习活动的完成需要多个脑区和神经通路的参与
D.情绪是人对环境做出的反应,情绪积累即形成抑郁症
8.醛固酮是一种类固醇类激素,在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醛固酮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叙
述正确的是
A.醛固酮在肾上腺髓质合成后,只能以胞吐的方式运出细胞
B.血钾含量升高时,醛固酮分泌减少,抑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K的重吸收
C.血钠含量下降时,醛固酮分泌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
D.醛固酮发挥作用后,尿的成分发生变化,但尿量不变
9,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是历史上首次在中东国家境内举办的世界杯足球赛。下列有关足球比
赛时运动员生理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因运动大量出汗,血浆渗透压升高
B.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通过调节皮肤血管和汗腺,增加散热
C.若某运动员不慎扭伤脚踝后出现水肿,应尽快对受伤部位冰敷
D.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可适量补充水分以消除下丘脑兴奋产生的渴感
【高二生物学第2页(共8页)】
23247B2022~2023学年度高二年级12月份月考·生物学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
要求。
1.B根据图示可知:肌肉注射是将药物直接注入组织液,所以a是组织液;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液和血浆,
所以b, 表示血浆和淋巴液静脉点滴是将药物直接注人血浆,而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因此组
织细胞直接从组织液中获取药物,所以d是组织液,A,C,D错误,B正确。
2.C大量出汗后,体内盐分因大量排汗而流失较多,此时大量喝水会使血浆的渗透压降低,破坏体内水盐代谢
平衡,引发低钠血症,A正确: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与Na内流有关,B正确;食物中的Na+进人血
浆后会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大部分组织液通过毛细血管静脉端进人血浆,少部分通过淋巴循环回
流到血浆,C错误;静脉滴注一定浓度的NCI溶液,补充Na+的同时还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促使细胞内
水分渗透出来,从而起到治疗效果,D正确。
3.A根据实验①,将稀盐酸直接注人狗的血液,结果胰液不分泌,故稀盐酸直接进人内环境后无法刺激胰液
分泌,A正确:根据实验②,将稀盐酸灌胃至狗小肠上端,结果胰液分泌,故稀盐酸刺激小肠黏膜后能刺激胰
液分泌,但胰液不进人内环境,B错误;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由小肠黏膜分泌,C错误:法国学
者沃泰默认为小肠黏膜受盐酸刺激分泌胰液是神经调节的结果,D错误。
4,B条件反射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和适应性,大大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A正确;反射要
经过完整的反射弧,食物引起味觉没有经历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B错误:在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细
胞之间会传递兴奋,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C正确:条件反射建立后,必须用非条件刺
激物强化条件刺激物,才能巩固已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否则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会消退,故铃声反复单独
出现而没有喂食,唾液分泌量会逐渐诚少,D正确。
5.B多巴胺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其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经多巴胺传递的兴奋只能进行
单向传递,多巴胺的回收是为了重复利用,A错误:大脑皮层内有言语区,吸毒者吸毒后很是健谈可能与大脑
皮层内的多巴胺含量上升有关,B正确:在反射弧中,肌肉细胞膜常作为突触后膜,多巴胺是神经递质,不会
被运输到突触后细胞内,C错误:可卡因可使多巴胺不能被及时回收,导致多巴胺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得
突触后膜持续兴奋,从而延长了愉悦的时间,但可卡因不影响“多巴胺回收泵”的功能,故可用图中y曲线表
示多巴胺的回收情况,D错误。
6.B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是单向的,A正确;实验2不出现搔扒反射的原因是感受器被破坏,B错误;
实验3中破坏脊蛙的脊髓,重复实验1,蛙不出现搔扒反射,说明搔扒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C正确:先用
5%HSO,溶液刺激脊蛙一侧后肢的趾尖后,再用0.5%H2SO,溶液刺激同一部位,观察不到屈反射,可能的
原因是较高浓度的HSO,溶液破坏了趾尖的感受器,D正确。
7.C若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受损,不能听懂别人说话,A错误;短时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
间的联系有关,长时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B错误,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
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学习的完成需要多个脑区和神经通路的参与,C正确;情绪属于人脑的高级功
能,当消极情绪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抑郁,当抑郁持续下去而得不到缓解时,就可能形成抑郁症,D
错误。
8.C醛固酮是在肾上腺皮质合成的,且醛固爾是一种类固醇类激素,其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运出细胞,A错误;
血钾含量升高时,醛固酮的分泌量会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K+的排出,B错误;血钠含量下降时,醛固
酮的分泌量会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的重吸收,以维持动态平衡,C正确:醛固酮发挥作用后,尿
量和尿的成分均会发生变化,D错误。
9,D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大量出汗,散失水分较多,血浆渗透压升高,A正确: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通过调节使
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加快,散热增加,同时汗腺分泌汗液增多,汗液蒸发时带走热量,B正确:若某运动员不
慎扭伤脚踝后出现水肿,应尽快对受伤部位冰敷,C正确: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可适量补充水分以消除由于大
脑皮层褐觉中枢兴奋产生的褐感,D错误。
【高二生物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2324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