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学习目标 知 识 (1)我能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置、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外交流等史实。(2)我会识读“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 (3)我能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能 力 (1)我能够独立完成“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比较表”,分析张骞通西域产生的影响;会识读《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路线图》、《秦汉时期疆域变化图》和《丝绸之路路线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2)我会联系当今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以古论今,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2
价值观 (1)我知道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走向世界之路,它是中华民族向全世界展示其伟大创造力和灿烂文明的门户,我为此感到自豪; (2)张骞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以及爱国情感和开拓进取的意识值得我们学习; (3)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的史实,让我认识到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坚持维护祖国统一。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重点 张骞通西域 丝绸之路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方法 问答法、讨论法、分组合作法
教学准备 教学白板、地图或者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爱吃葡萄吗。知道吗,你们比秦始皇幸福多了,因为秦朝时期葡萄还没有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直到汉朝的丝绸之路开辟,汉武帝才是第一个吃上葡萄的皇帝。而盛产葡萄的西域也是在汉朝才收归中原版图。这节课就由我带领大家掀开丝绸之路的三层面纱和汉武帝的三副面孔。(展示白板)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何为丝绸之路二、探寻丝路之源三、传承丝路文化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探究新课一、何为丝绸之路 一、何为丝绸之路(这是我们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也是今年中考考试说明中的第10个考点)下面我先提出四个问题,大家可以先思考讨论下:1、什么是“丝绸之路”?(what )大体分为几条线路?2、为什么把他们称为丝绸之路?(why )3、 “丝绸之路”在哪里,路线怎么走?(where ) 4、丝绸之路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how )其中第三个问题,关于丝绸之路的路线,我想请同学们画下来,画好后,请同学进行展示,注意要标明起点、终点、以及经过的重要关口和主要地区)给大家3分钟时间讨论准备。好,时间到!我想请同学们起来回答,老规矩,积极回答问题的前两个小组将享有本课练习册上作业的豁免权喔,请科代表及时做好记录。1、什么是“丝绸之路”?(what )大体分为几条线路?一条路上丝绸之路,还有一条海上丝绸之路2、为什么把他们称为丝绸之路?(why )在这条商路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3、 “丝绸之路”在哪里,路线怎么走?(where ) 展示学生作品看一看: (1)长安—→河西走廊—→敦煌—→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 丝绸之路的起点在长安,随着悠悠的驼铃声,古代的商人和使节从长安出发,沿着河西走廊,到达敦煌(点出莫高窟),在这里丝绸之路分为南北两道,北路玉门关,经楼兰古城、吐鲁番、乌鲁木齐(指出千佛洞)、喀什,然后到中亚、西亚甚至到俄罗斯地区;南路出阳关,经新疆塔里木盆地、和田等地,经伊朗(安息)到罗马(大秦)。 (2)广东沿海——沿海岸线,从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岛。 除了陆上丝绸之路,从汉代开始,中国人就开通了从广东道印度去的航道。宋代以后,随着中国南方的进一步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从广州、泉州、杭州等地出发的海上航路日益发达。越走越远,从南阳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人们把这些海上贸易往来的各条航线,通称为海上丝绸之路。4、丝绸之路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how )在人类文化交流中,最普遍的是物产的交流。中国物产在古代大量外流,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同时通过丝绸之路,西域的物产流入中国,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的生活。经济上:中国运往西方:丝绸、瓷器、茶叶…… 西方运往中国:香料、琉璃、胡椒……丝绸之路最初只是在经济上互通有无,作为商品交换,后来突破了经济范畴,在政治、外交、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都有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四大发明的西传有力的推动了欧洲文明的进步,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而中国文化在她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也曾深刻的受到外部文明的影响,使得古老的中华文明得以不断地更新、发展。丝绸之路成为中国与西方世界沟通的桥梁,人们对丝路畅通的兴奋,对遥远世界的向往,对丝绸之路带来的种种具体感受,成就了无数动人的诗篇。丝绸之路所代表的交流与开放的精神,至今仍然存在。在我们生活中,可以看到许多丝路有关的文章、歌曲、影视、社会活动等。文化上:中国运往西方:造纸术、印刷术、火药……西方运往中国: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1)丰富了中原的物质文化生活,促进了汉朝的兴盛。2)促进了西域社会经济的发展。3)促成中西方文明互相渗透,促进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海上丝绸之路加强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扩大了秦汉文化对外的影响伴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南海成了当时海上航线最为繁忙海域之一。而我们的先民们也顺着海上丝绸之路,发现、开发南海诸岛,并对其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因此我国对南海上的岛礁,有着当之无愧的主权。 让学生在自己探究的基础上产生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的热情。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归纳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
二、探寻丝路之源 然而丝绸之路本来就存在吗?鲁迅先生曾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探寻丝绸之路的源起!同样我还是先提出几个问题,大家可以先思考讨论下:1、谁最早开辟了丝绸之路(who )——这个问题可以一起回答:张骞2、他为什么去西域?(why )西域具体的地理位置在哪里?(where )3、张骞出使西域会遇到什么样的艰险?(what ) 4、张骞共出使了几次西域?(两次)那么,这两次出使的情况怎样呢?(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目的、成果)(how ) 5、张骞通西域后,汉王朝如何加强对西域的管理?(how )学生回答,老师解析:1、根据地图,讲述西域的地理位置:两汉时期,人们把今天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中亚以至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2、大家回忆一下,在汉武帝之前我们汉朝跟匈奴之间的关系如何?西汉初期国家实力衰弱,不足以与匈奴抵抗,所以实行的是和亲政策,但是匈奴仍然南下进行掠夺,而且控制了天山以北的小国。而到了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不断的强盛起来了,汉武帝一直筹划着要反击匈奴。因此,他发布了一张招贤令。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张招贤令,然后思考:该“招贤令”所招募的使者是谁?他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张骞;联合大月支,夹击匈奴。)3、脑洞大开:设想张骞出使西域会遇到的艰险:(自然环境恶劣;被匈奴俘虏;食物匮乏)张骞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不畏艰险、勇于奉献、志存高远、百折不挠、忠于祖国……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也。 ——翦伯赞 《秦汉史》4、张骞共出使了几次西域?(两次)这两次出使的情况怎样呢?第一次第二次时间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目的没有达到)访问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成果熟悉了西域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及想和汉朝往来愿望互派使节,交往日趋频繁5、展示秦朝疆域图和西汉疆域图,引导学生讨论:大家看到这张地图,对比秦朝的疆域,多了什么地方呢?(西域)西域是怎么纳入到汉朝的版图之中的呢?大家在课本上找找答案。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西域都护的设立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班超经营西域这里有两个成语故事,一个是投笔从戎,一个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两个成语故事跟哪个历史人物有关呢?(班超)那么班超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贡献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本的最后一目班超经营西域的这些小字部分。时间:公元73年目的:恢复对西域的管辖。意义:进一步加强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小结:丝绸之路的开通、西域都护府的设置,促使汉朝与西域各国加强了交往与联系,可以说张骞等人是功不可没。 培养学生读图、探究知识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知识的能力。通过阅读课文、观看图片。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培养学生从历史人物身上学习优秀品质让学生在自己探究的基础上产生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的热情。利用秦、西汉疆域图导入新课,简单明了,直击主题。
三、传承丝路文化 1990年西亚欧大陆前全线贯通,东到连云港,西到鹿特丹。由于所经路线很大一部分是经原来的丝绸之路,所以人们又称之为现代丝绸之路。2006年,中印重开现代丝绸之路。近年来,联合国发起丝绸之路研究计划。2013年2月28日,国家文物局在西安召开丝绸之路申遗工作推荐会,研究部署2013年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习近平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相关的国家基于但不限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范围,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均可参与,让共建成果惠及更广泛的区域。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5月14-15日在北京召开;2019年4月26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课堂小结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昨日丝路,我们一起体会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中国精神。面对今日世界,习总书记汲取古丝路的中国智慧,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展望明日战略,我们将更加紧密的团结起来,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家国情怀
作 业 设 计
必做:《练习册》第14课
板 书 设 计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一、何为丝绸之路 二、探寻丝路之源 三、传承丝路文化
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