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专项】2022-2023学年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综合练习题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专项】2022-2023学年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综合练习题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2-14 21:3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期末专项】2022-2023学年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
综合练习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1.分类题。
①太阳②日光灯③发光鱼④没有电池的手电筒⑤月亮⑥萤火虫⑦闪电⑧烟花⑨镜子⑩燃烧的火把
属于光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属于光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的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
月球____(是/不是)光源 萤火虫____(是/不是)光源
人的眼睛能看到物体,是由于物体发出或反射的____进入了人的眼睛。
3.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1)皮影戏是以______作为光源的。
(2)表演皮影戏时,幕布是一种______(填“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的物体,而兽皮或纸板则是______(填“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的物体,因此光______(填“能”或“不能”)穿透幕布,而______(填“能”或“不能”)穿透兽皮或纸板。
(3)由于光是沿______传播的,因此我们看到的皮影形状和纸板形状是一样的。
某小组设计了如图甲实验:A、B、C是三块中间开有小孔的挡板,三块挡板后再安装一块屏,将它们固定在底座上(可上下移动位置)。把三块挡板的小孔调整到在同一高度时,让手电筒的光从A挡板的小孔射入。通过观察光斑所处的位置。
4.该小组想研究的是光的( )现象。
5.该实验装置中的三块挡板最好选择( )材料来做。
A.透明 B.半透明 C.不透明
6.实验时要保证环境黑暗,这是为了( )。
7.此时光斑出现在( )上。(填“A挡板”、“B挡板”、 “C挡板” 或者“屏”)
8.小明认为这样研究还不够科学,于是他增加了如图乙的这一步操作:把C挡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让手电筒的光从A挡板的小孔射入,然后观察光斑的位置。小明使用的方法是( )。
A.推理法 B.对比法 C.反证法
9.在图乙上画出光的传播路线图(用→表示)。
看图回答问题。
10.上图所示的是( )的形成原理。
A.日食 B.月食 C.月相
11.上图月球所处的位置中,看到的是( )。
A.月全食 B.月环食 C.月偏食
12.形成月食现象时,处在中间的天体是( )。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13.观察黑箱中的物体。
“没有光,我们还能看见物体吗?”某科学小组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准备了一个严密的黑箱子,并在黑箱子的一头戳一个小孔;也准备了红苹果、金属尺子等材料。然后将红苹果、金属尺子等材料放入箱子。
(1)箱子开着,我们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红苹果和金属尺子。
(2)用严密、厚实的大黑布将箱子盖住,在没有光进入的情况下,观察的同学从小孔往里面看,他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红苹果和金属尺子。
(3)继续观察—段时间,当眼睛适应了黑暗之后,他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红苹果和金属尺子。
(4)这个实验说明:没有光的进入,我们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物体。
14.画出不同方式射入水中的光的传播路线。
早在唐朝,我国就有“人制彩虹”的方法。张志和在《玄贞子》中就记载了著名的“人工彩虹”的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小明根据书中的记载制造彩虹。
15.小明采用( )(选填“方法一”或“方法二”),可以看到人工彩虹。
16.我们可以使阳光透过三棱镜看到彩色光,是因为光从空气射入三棱镜时发生了( ),利用三棱镜把太阳光分成七色光的科学家是( )。
17.下列现象中,光的传播路线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A.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 B.光由水斜射入空气中 C.光由空气垂直射入水中
18.把一根筷子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从正面看到的情形和图中相符的是( )
A. B. C.
19.下列现象与小明看到人工彩虹的原理相同的是( )。
A.湖光倒影 B。日食 C.水杯中“弯折”的吸管
20.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时,会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它们依次是( )。
A.红、橙、黄、绿、蓝、靛、紫B.红、紫、黄、蓝、靛、橙、绿 C.紫、黄、黑、绿、红、蓝、橘
21.关于白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 B.白光只能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 C.太阳光不是白光
22.根据所学知识,请在甲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在乙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23.月球激光测距实验是一项用激光进行地月距离的科学测量。当美国宇航员于1969年和1971年登上月球时,他们在月球上安置了几面特殊的镜子(激光反射器)。它的原理是将具有高度同向性脉冲激光束射向人工放置在月球表面的角反射镜,利用角反射镜的特殊光路性质,通过发送接收时间差计算出地月距离。
(1)激光测距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原理。
(2)科学家已经测得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千米每秒。
(3)激光照射到月球再返回到地球接收器的时间大约是2.56秒,则地月的距离大约是________千米。
下图是一个潜望镜。
24.潜望镜中的两块镜片是( )镜,在图中画出这两块镜片的位置。
25.两块镜片的放置的角度应与水平位置保持( )。
A.30° B.45° C.60° D.90°
26.请画出光线的传播路线。
27.我们能通过潜望镜看到物体是因为( )。
A.物体会发光 B.物体总是会被看见
C.物体反射光到我们的眼睛 D.眼睛发光可以看到物体
28.用潜望镜观察物体没有利用( )。
A.光的折射原理 B.光的反射原理
C.光的直线传播 D.反射光的直线传播
29.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请将图上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山地_________ 平原_________ 盆地_________ 丘陵_________ 高原_________
小明和同学组成地质兴趣小组,通过地形图和实地考察来研究永嘉的地形。在地形图的帮助下,小科和同学们一路跋山涉水终于到了目的地,发现河床里满是石头,仔细的观察发现这些石头全是砂石。
30.小明查看地形图发现我国地形多种多样,我国的地势高低特点是( )。
31.砂石属于( )岩,是地面即成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由泥砂,岩石碎屑( )形成的。
32.永嘉县四面环山但起伏不大,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它属于( )地形。
A.丘陵 B.山地 C.盆地 D.高原
33.下面岩石中和砂石属于同一类的是( )。
A.玄武岩 B.大理岩 C.页岩 D.花岗岩
34.除了砂石这一类的岩石,组成地壳的岩石还有两类:岩浆喷发形成的( );由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可形成的( )。
A.岩浆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岩浆
35.晚饭时,小明看着手中的水煮蛋,联想到了地球的结构。卵壳相当于地球的( ),卵白相当于( ),卵黄相当于( )。
36.写出地球的内部结构名称。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运动中的地球
在人类的眼中,没有什么能比自己脚下的大地更加坚固,也没有什么比高山和大海更加持久永恒。可事实上地球是非常好动且活跃的。它的表层由薄薄的一层岩石构成;地球中心主要是由铁元素构成的_____________;中间是温度极高的_____________,高温熔融的岩石在其中缓级地流动着。地球是由一些巨大的板块构成的,这种地壳运动有时会表现为地震,并能被人们感觉到,而在构造板块相互碰撞的地带,或者新地壳形成的地方会有剧烈的火山喷发活动。
地壳的主要构成物质是花岗岩和玄武岩,它们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火山岩。地壳的厚度变化很大,最薄的地方在海洋下,仅有8千米厚:而在陆地上,地壳的厚度可以达到海洋地壳的八倍。地球上最高的山峰和最深的海沟,大都是在大陆板块相互碰撞的地方形成的。
消息一:1975年,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喜马拉雅山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等生物的化石。
消息二: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
37.根据所学知识,在画“_____” 处填空。
38.下列关于地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壳厚薄不一
B.由于地球是非常好动而活跃的,所以地壳最终都会变成细小的沙子
C.当地壳受到挤压时,有时会发生地震或火山喷发
39.文中提到“地壳的主要构成物质是花岗岩和玄武岩”,这两种岩石属于( )。
A.石灰岩 B.岩浆岩 C.沉积岩
40.文中“消息一”说明地表形态是如何变化的?
41.文中“消息二”说明地表形态是如何变化的?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级地震。地震已造成192人死亡,23人失踪,11470人受伤。
雅安市芦山县位于四川盆地,降雨多,有“雨城”之称。芦山县的山坡坡度落差大,土质相对松散,容易引发泥石流和山体滑坡。从芦山的地质、坡度落差和降雨量来看,严防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应当成为此次救灾和防止次生灾害的最重要环节。
42.地震是一种会带来巨大灾害的自然现象,通常地震会发生在地球的( )。
43.小明为了研究地震的成因,把一叠纸放在桌子上,然后把手放在纸上,慢慢向中间挤压,手挤压的力模拟( )。
A.岩层受到的作用力 B.岩层 C.两个板块 D.火山爆发
44.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的运动 B.地下温度太高 C.人类的活动 D.风的力量
45.假如地震来了,下面的做法不对的是( )。
A.跳窗逃生 B.躲在桌子底下 C.躲在卫生间里的墙角 D.远离高压电线
46.关于地壳的运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地壳的运动可以使地球的局部表面在瞬间发生较大的改变,就像地震、火山
B.地壳的运动可以表现为极其缓慢的变化,就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
C.自然界的风主要是因为地壳的运动产生的
D.地壳的运动表现为挤压或张裂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新华社报道:西班牙拉帕尔马岛老昆布雷火山已持续喷发9周,仍无停歇迹象。老昆布雷火山9月19日开始喷发,喷出的岩浆覆盖岛上1050公顷土地。熔岩流入大西洋,冷却后生成新的陆地,面积已超46公顷,相当于50多个足球场。火山喷发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生活,火山喷发导致超2700栋房屋遭损毁,8000多人被迫逃离家园。受火山灰影响,岛上机场再度关闭,21日仍未开放。拉帕尔马岛所属的加那利群岛当局估计,火山喷发造成经济损失超过9亿欧元。
材料2: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比如烧毁森林、房屋,掩埋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导致滑坡、山崩、泥石流、地震等。但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使森林和庄稼生长得更好;火山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加热后的水能作为热源被人们利用:火山灰和火山岩还是筑路的好材料。
47.从材料中可知,火山喷发是( )引起的。
A.水的作用 B.风的作用 C.地壳运动 D.人类活动
48.火山喷发对地球表面地形的改变是________。(选填“剧烈的”或“缓慢的”)
49.从材料中可知,火山喷发会给自然环境以及人类生活带来一些影响,例如:________。
如图,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一些被当地人称为魔鬼城的独特地貌。魔鬼城内到处都是裸露的岩石,它们被大自然雕琢地奇形怪状,有的像野兽,有的像古堡。每当刮风的时候,魔鬼城内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怪影迷离,时常能听到恐怖的“叫声”,让人不寒而栗。
50.地形图中甲处的地形为( )。
A.高原 B.盆地 C.平原
51.下列魔鬼城中的景象与风的作用无关的是( )。

A.奇形怪状的岩石 B.沟壑纵横的小山 C.低矮的沙丘
52.图中A和C两处都有魔鬼城,而B和D两处却没有,这可能是因为( )。
53.小丽发现C处的岩石一般都比A处的岩石磨蚀得更严重,她认为可能是刮风时A处的风更大的缘故。为了研究风沙的大小对岩石的影响,她找来两块大小和形状都相同的岩石分别编号为甲和乙,用机器砂轮在甲岩石顶部快速摩擦,乙岩石顶部慢慢摩擦,观察到两块岩石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两块岩石除了大小和形状相同外,( )、( )也要相同。通过实验现象,小丽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5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水利部发布的2020年度全国水土流失动填监测结果显示,2020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269.2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28.15%,较2019年减少1.81万平方公里,即减幅0.67%,各省水土流失面积均呈减小趋势。监测结果显示,2020年全国水土流失状况继续呈现面积强度“双下降”、水蚀风蚀“双减少”态势。这充分表明我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效益持续发挥,生态环境状况整体向好态势进一步稳固。
(1)由上述材料可以看出,2020年水和风等因素对我国地表的__________作用呈下降趋势。(填“沉积”或“侵蚀”)
(2)针对监测结果,乐乐推测可能是地表植被覆盖率和土地坡度影响了水土流失情况,因此乐乐开展了以下研究,请根据乐乐的研究回答以下问题:
水流运动 径流的水流 径流中的泥沙量
A组 较快 较多 ( )
B组 较慢 ( ) 较少
①如图4所示,乐乐的研究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乐乐利用AB两组开展对比实验,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1中,补充完成表格内容。
③针对研究问题分析实验现象,乐乐发现:___________组水土流失情况十分严重。
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结合自己所学,请提出保护土壤的措施。(至少2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选择下列地形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
①冰岛共和国的苏尔特塞岛是( )形成的。
②长江中下游平原是由于流水( )形成的。
③黄土高原的沟壑是由于流水( )形成的。
A.侵蚀 B.沉积 C.火山喷发
圭表,是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垂直于地面的直杆叫“表”,水平放置于地面上刻有刻度以测量影长的标尺叫“圭”。观察记录“表”正午时影子的长短变化可以确定季节的变化。
到了西汉时期,学者还采用圭表日影长度确定“二十四节气”。采用测出“日短至”(白昼最短)这天作为冬至日,以冬至日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将冬至到下一个冬至之间的时间分割为24段(每段15日),每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平均。古人把这种方法叫“平气法”(又称“平均时间法”)。先测出冬至日是因为冬至时影子最长,其相邻几天的影长变化最为明显,更利于观测记录。
56.古人可以通过( )来确定节气。
A.日晷 B.圭表 C.燃香
57.一年之中,同一物体正午影子最长的一天是( )。
A.元旦 B.除夕 C.冬至
58.材料分析题。
水钟在我国古代又叫“刻漏”,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的工具。滴水记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接满(受水型)。我国的水钟,最先是泄水型的,后来发展到泄水型与受水型同时使用。
(1)在下面的三个水钟下方的括号里填水钟的类型。
( ) ( ) ( )
(2)图中的________(填“甲”或“乙”)图可能是“受水型”水钟的时间刻度表。
了解古人如何利用流水来计时后,鹏鹏和小城一起制作了简易水钟。
59.他们发现水钟的滴水速度与( )无关。
A.水位的高低 B.液体的颜色 C.滴孔的直径
60.做好的简易水钟如图所示,他们将时间刻度标记在下面的瓶子上,发现刻度是( )的。
A.上疏下密 B.上密下疏 C.均匀
61.鹏鹏和小城分别做了滴漏实验,记录的测试数据如下表所示:
漏斗装置 滴50毫升水用时 滴100毫升水用时 滴150毫升水用时
推测 实测 推测 实测
鹏鹏的 17秒 34秒 37秒 51秒 61秒
小城的 34秒 68秒 88秒 102秒 149秒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鹏鹏和小城的滴漏装置滴水速度变化情况是( )。
A.保持不变 B.越来越快 C.越来越慢
62.在无风的条件下,鹏鹏在透明玻璃瓶中放入标有刻度的香,香上每个刻度间隔1厘米。点燃香,用秒表从0刻度开始计时,连续记录香燃烧到每一刻度所用的时间。小城用激光笔照射玻璃瓶(如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香燃烧相同长度所用的时间大致相等 B.香燃烧相同长度所用的时间相差很多
C.在香产生的烟雾充满玻璃瓶的过程中,可以越来越清晰地看到激光穿过玻璃瓶的路径
计时工具的改进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从古至今,人们都一直在想办法改进计时工具。
63.上面三种计时工具,会受天气影响的是______,利用水流来计时的是______,相对最精确的是______,图B是利用摆的______性来计时的。
64.在人类计时器的发展历程中,下列从简单到精细的一组是( )。
A.日晷-水钟-摆钟 B.摆钟-日晷-水钟 C.水钟-摆钟-日晷
65.要使水钟的水滴速度均匀,就要做到( )。
A.瓶子的形状不变 B.水钟的大小不变 C.瓶内水面高度不变
66.没有关紧的水龙头也可看成一个滴漏,如果每秒钟滴一滴水,每滴水体积0.05毫升,一天约流失_________毫升水,你有什么启示?
67.下列有3个一样的单摆以及3个一样的磁铁,把磁铁分别吸到下列3个摆的铁片上,如下图所示。请在表格内按摆速由快到慢的顺序给3个摆排序。
快 中等 慢
________号摆 ________号摆 ________号摆
如图1所示,小华用相同的材料制作了两个摆绳长度分别为15厘米和30厘米的摆,观察并记录两个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数据见下页表。
摆绳长度(厘米 摆动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15 20 20 20
30 13 14 14
68.小华做本突验,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
69.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要保持不变的条件主要是___________
70.根据实验记录,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同一个摆,15秒内的摆动次数不变
B.摆绳越长,15秒内摆动的次数越多
C.摆绳越长,30秒内摆动的次数越少
D.摆绳越短,30秒内摆动的次数越多
71.根据实验数据,要做一个1分钟摆动60次的摆,摆绳的长度应( )。
A.小于15厘米 B.为厘米 C.大于30厘米
72.如果要研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请在下图中画出对比实验的示意图。
73.认识垂体时钟内部构造,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74.在没有导航仪的年代,航行在茫茫大海上的船员,曾利用钟表辨别方向,结合地图等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让船成功地从一个地方航行到另一个地方。利用钟表辨别方向有两种常用的方法。
方法一:“时数折半对太阳,12指的是北方”,一般在上午9时至下午4时之间可以很快地辨别出方向。把表平置,用时间除以2,在表盘上找出商数的位置,然后使其指向太阳,表盘上12点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如果是下午时间,就使用24小时计时法。例如:上午10点,除以2,商5,把5对准太阳,12点的方向就是北方。
方法二:把表平置,时针指向太阳,时针与12点刻度平分线的方向就是南方。
下图中的表盘都已经平放在地面上,三幅图表示三个不同的地方,请在表盘上标出北方。
下午2点 下午2点 下午4点
小科同学学习了《健康生活》单元后,采用了图示的方法描述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如下图)。
75.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 )。
A.肺 B.心脏 C.胃
76.在这个图示中,心脏的作用是___________。
77.上述图示中右下角这个消化器官的名称是___________,这个消化器官的上端A口连接__________,下端B口连接___________。
78.手握哑铃做手臂的屈伸运动时,胳膊上的肌肉会( )。
A.变硬 B.变软 C.没有变化
79.( )的连接使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起来。
A.关节 B.皮肤 C.肌肉
80.下列活动不利于保护心脏的是( )。
A.每天玩游戏到深夜 B.锻炼身体 C.合理的休息和良好的睡眠
81.骨、关节和肌肉共同组成了我们的运动系统,它们相互配合,使身体进行各种运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举起哑铃的过程中,上臂___________(填“内”或“外”)侧的肌肉鼓起变硬。
(2)图乙是某科学小组制作的运动模型,筷子相当于__________,线绳连接的部分相当于____________,橡皮筋相当于_____________。
(3)如图丙,我们在做屈肘和伸肘的动作时,________发生收缩或舒张,牵拉________绕着________运动,三者互相配合,完成运动。
82.五(1)班某小组学习了《心脏与血液》一课后,知道运动后心跳会加快, 联想到了曾经学过的“运动后呼吸会加快”。于是对“经常锻炼身体对肺和心脏的影响”进行研究,请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对小组内三位同学运动前后呼吸和心跳的次数进行了测量,得到如下数据。
项目 平静时 跳绳1分钟后
同学 甲同学 乙同学 丙同学 甲同学 乙同学 丙同学
每分钟呼吸次数 21 24 22 32 36 34
每分钟心跳次数 72 78 75 96 106 101
运动后人体的呼吸明显加快是为了获得___________,心跳明显加快是为了运输___________。三位同学中最爱运动的同学可能是____________。
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有着与卷烟一样的外观、烟雾、味道和感觉。它是一种用可充电电池供电驱动雾化器,通过加热油舱中的烟油,将尼古丁等变成蒸气后,让用户吸食的一种产品。世界卫生组织专门对电子烟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明确的结论:电子烟有害公共健康,它更不是戒烟手段,必须对其加强管制,杜绝对青少年和非吸烟者产生危害。
很多电子烟的危害甚至比传统烟的危害还大。而一些不法商家却在校门口向学生兜售电子烟,严重危害了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
83.假如你遇到便利店老板向低年级同学兜售电子烟的情况,下列做法最合理的是( )。
A.电子烟很好看,自己也买一支试试
B.自己不买,也不关心低年级同学买不买
C.将电子烟的危害悄悄告诉低年级同学,事后将情况告诉家长和老师
84.电子烟主要造成的污染是( )。
A.水体污染 B.空气污染 C.噪音污染
大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一种交叉的关系,即大脑左半球控制右侧身体的运动,大脑右半球控制左侧身体的运动。人的大脑中,左半球偏重于管理语言等功能,如数学、逻辑、语言、书写;右半球则偏重于管理空间概念等功能,如音乐、绘画、情感、技艺等。
85.根据材料我们可以知道,________偏理性,________偏感性。(填“左脑”或“右脑”)
86.某病人右侧肢体出现瘫痪症状,可能是他的________部分出现了问题。(填“左脑”或“右脑”)
为使学生健康成长,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检测。
87.小东测量肺活量时,深吸了一口气,此时氧气将由肺进入血液,再通过( )的力量推动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A.胃 B.肺 C.心脏
88.通过测量,小东的肺活量不及格,于是医生建议他( )。
A.加强体育锻炼 B.努力学习 C.多吃营养品
89.随后,小东进行了50米跑的检测,跑步结束后,小东的_________次数和_________次数明显加快。
90.小东听到哨声后做出跑步的动作,需要经过( )。
A.感受刺激→神经中枢→传入神经→传出神经→作出反应
B.感受刺激→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作出反应
C.感受刺激→传出神经→神经中枢→传入神经→作出反应
91.小东感觉最近压力比较大,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
A.听一些舒缓的音乐 B.与人倾诉 C.乱发脾气
92.健康生活。将平时生活中的不健康行为、主要危害的身体系统、改变的方法对应起来,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表格里。
身体的系统:A.运动系统 B.血液循环系统 C.呼吸系统 D.神经系统 E.消化系统
改变的方法:①控制情绪 ②早睡早起 ③细嚼慢咽④选择合适的环境进行运动 ⑤正确的坐姿,适量运动
不健康的行为 主要会危害的身体系统 改变的方法
久坐不动 ( ) ( )
雾霾天运动 ( ) ( )
熬夜 ( ) ( )
易怒暴躁 ( ) ( )
吃饭过快 ( ) ( )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①②③⑥⑦⑧⑩ ④⑤⑨
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通电的日光灯、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通电的手电筒等都是光源。太阳、日光灯、发光鱼、萤火虫、闪电、烟花、燃烧的火把属于光源;没有电池的手电筒、月亮、镜子不属于光源。
2.不是 是 光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人的眼睛能看到物体,是由于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进入了人的眼睛。
3.电灯 透明 不透明 能 不能 直线
(1)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是一种让观众通过白色屏幕观看用电灯等光源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2)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表演皮影戏时,幕布是一种透明的物体,而兽皮或纸板则是不透明的物体,因此光能穿透幕布,而不能穿透兽皮或纸板。(3)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空气中是可以传播的,而且光在空气中一定沿直线传播。因此我们看到的皮影形状和纸板形状是一样的。
4.直线传播
5.C 该实验装置中的三块挡板最好选择不透明的材料来做,实验效果更加明显。
6.让实验现象更明显
7.屏
将a、b、c三块挡板的小孔调整到在同一高度时,让手电筒的光从a挡板的小孔射入,此时光斑会出现在屏上。
8.C 小明认为这样研究还不够科学,于是他增加了如图乙的这一步操作:把c挡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让手电筒的光从a挡板的小孔射入,然后观察光斑的位置。①小明使用的方法是对比法,故B正确,AC选项错误;②如图乙所示,图中红色箭头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图。
9.
10.B 上图所示的是月食的形成原理。月食形成的原理:当地球处在太阳和月球的中间,并且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就发生月食了。
11.A 上图月球所处的位置中,看到的是月全食。月全食:当地球完全挡住太阳光时,造成了月球上一点光也没有,也就形成了月全食。
12.B 当地球处在太阳和月球的中间,并且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就发生月食了。形成月食现象时,处在中间的天体是地球。
13.能 不能 不能 不能
(1)箱子开着,红苹果和金属尺子反射的光进入到我们的眼睛里,我们能看到红苹果和金属尺子。(2)用严密、厚实的大黑布将箱子盖住,在没有光进入的情况下,观察的同学从小孔往里面看,红苹果、金属尺子无法反射光进入到眼睛里,他不能看到红苹果和金属尺子。(3)继续观察一段时间,当眼睛适应了黑暗之后,红苹果、金属尺子无法反射光进入到眼睛里,他还是不能看到红苹果和金属尺子。(4)根据人眼看到物体的条件,我们能看到物体,必须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光遇到周围的物体再反射到人的眼睛里,人才看到了这个物体。这个实验说明:没有光的进入,我们不能看到物体。
14.
15.方法二
根据彩虹形成的条件,在晴朗无风的日子里,背对太阳,用喷雾器朝空中喷水,可以在水雾中看见彩虹。小明采用方法二,可以看到人工彩虹。
折射 牛顿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我们可以使阳光透过三棱镜看到彩色光,是因为光从空气射入三棱镜时发生了折射,利用三棱镜把太阳光分成七色光的科学家是牛顿。
17.C 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斜向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或者光由水斜射入空气中,光的传播路线都会发生变化,光由空气垂直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不会发生变化。
18.B 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斜向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把一根筷子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从正面看,在水面处筷子发生了弯折,如图B中所示的现象。
19.C 人工彩虹的原理是对光的色散,主要是光的折射,与之相同的是水杯中“弯折”的吸管。湖光倒影是光反射现象,日食是光沿直线传播的证明。
20.A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21.A 白光并不是单独的一种色光,而是混合光,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但白光并不只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还有一些不可见,我们肉眼看不到。
22.
23.反射 30万 384000
(1)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激光测距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2)科学家已经测得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0万千米每秒。(3)从地球向月球发射激光,经过2.56秒收到从月球反射回来的信号,则从月球到地球一来一回两个单程,则从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00000千米/秒×2.56秒÷2=384000千米
24.
25.B 潜望镜由两面平面镜构成,这两平面镜面相对、平行放置,并且都与水平面成45度角。
26.
27.C 人的眼睛是不会发光的。
28.A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被反射的光线仍然是沿着直线传播的。潜望镜没有利用光的折射原理。故A选项符合题意。
29.① ⑤ ④ ② ③
地球表面有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等多种地形地貌。平原的特点: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海拔较低;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山地:地势较高,蜿蜓起伏;高原:地形平坦开阔,周边以陡坡为界;丘陵:由连绵不断的山丘组成。分析图片可知,①是山地,②是丘陵,③是高原,④是盆地,⑤是平原。
30.西高东低
31.沉积 沉积
32.A 丘陵地形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永嘉县四面环山但起伏不大,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它属于丘陵地形。
33.C 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形成方式,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砂石属于沉积岩,页岩也属于沉积岩,与砂石属于同一类。玄武岩、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
34.A B 地质学家按岩石的生成方式,把岩石分成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除了砂石这一类的岩石,组成地壳的岩石还有两类:岩浆喷发形成的岩浆岩;由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可形成的变质岩。
35.地壳 地幔 地核
36.
37.地核 岩浆
38.B 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三个圈层,分别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厚薄不一,地壳内部的岩层在地球内部的巨大压力作用下,会不断发生变动。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地壳不会最终都会变成细小的沙子。
39.B 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叫岩浆岩。玄武岩、浮石、花岗岩都是岩浆岩。
40.海洋变为陆地
1975年,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喜马拉雅山的岩石中发现了含有鱼、海藻、海螺等生物的化石。地表形态是海洋变为陆地。
41.陆地变为海洋
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地表形态是陆地变为海洋。
42.地壳
43.A 小明为了研究地震的成因,把一叠纸放在桌子上,然后把手放在纸上,慢慢向中间挤压,把一叠纸平放在桌上,两手按在纸上,用力慢慢向中间挤压,纸的中间部分会向上隆起。纸表示岩层,手的挤压表示岩层受到的作用力。
44.A 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所以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运动。
45.A 当地震来临,一定不要慌张,保持冷静,如果你在办公室等公共场所,一定不要乘坐电梯,远离外墙和窗户。躲在桌子下面、卫生间墙角,等不在晃动时再想办法去安全的地方。远离高压线、电线杆。千万不能跳窗逃生。
46.C 自然界的风主要是因为地面受热不均,造成温度差异,出现气压差异,产生水平气压梯度力,产生了空气的水平流动,与地壳运动无关,该说法是错误的。
47.C 地震和火山是由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引起的,包括岩浆活动和板块运动等,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
48.剧烈的
49.火山喷发会烧毁森林、房屋,掩埋农田和城市
火山喷发既有好处,也有弊端,尽管火山喷发会带来温度上升,破坏生物,烧毁森林和房屋、导致泥石泥和地震等坏处;但是火山灰非常肥沃,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同时也会产生许多珍贵的矿产,还能带来丰富的地热资源,同时成为旅游和考察的胜地,如日本富士山、我国五大连池等。
50.B 地形图中甲处的地形为四周高中间低,属于盆地地形。
51.B 风蚀可以形成奇形怪状的岩石,吹动风沙形成低矮的沙丘,无法形成沟壑纵横的小山。
52.A、C处是风口,风力比B、D处大得多
图中A和C两处都有魔鬼城,而B和D两处却没有,这可能是因为高山阻隔,大风天数少。
53.硬度 材质 风沙大,岩石被侵蚀程度大;风沙小,岩石被侵蚀程度小。
设计实验研究风沙的大小对岩石的影响,她找来两块大小和形状都相同的岩石分别编号为甲和乙,用机器砂轮在甲岩石顶部快速摩擦,乙岩石顶部慢慢摩擦,观察到两块岩石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①两块岩石除了大小和形状相同外,摩擦时间、砂轮也要相同。②通过实验现象,小丽可以得到的结论是风沙越大对岩石的侵蚀越大。
54.侵蚀 较多 较少 植被覆盖对侵蚀的影响 A 植被覆盖能够减缓水土流失 植树造林、禁止乱砍乱伐,保护森林资源等
(1)由上述材料可以看出,2020年水和风等因素对我国地表的侵蚀作用呈下降趋势,较2019年减少1.81万平方公里,即减幅0.67%。(2)①如图所示,控制的变量是有无植被覆盖,研究问题是:植被覆盖对侵蚀的影响。②利用AB两组开展对比实验,发现没有植被覆盖的A组,水流较快,水量较多,径流中的泥沙量较多;B组水流速度较慢,水量较少,径流中的泥沙量较少。③针对研究问题分析实验现象,发现A组水土流失情况十分严重。这说明:植被覆盖能够减缓水土流失。④结合自己所学,保护土壤的措施有植树造林、禁止乱砍乱伐,保护森林资源等。
55.C B A
流水、风力、海浪、冰川等都会对地表产生侵蚀和沉积作用,并形成不同的地形地貌。苏尔特塞岛是火山喷发造成的;河流下游的平原是沉积形成的;黄土高原上的沟壑是经过长期降雨时水的侵蚀形成。
56.B 古人采用圭表日影长度确定“二十四节气”。
57.C 根据题干可知,先测出冬至日是因为冬至时影子最长,其相邻几天的影长变化最为明显,更利于观测记录。
58.泄水型 受水型 受水型 乙
(1)古代的水钟有“泄水型”水钟和“受水型”水钟两种,都是根据水量的变化制成的。“泄水型”水钟是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从而测出过去了多少时间。即根据水量的减少,刻度一般在上面的容器。“受水型”水钟是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会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即根据水量的增加,刻度一般在下面的容器上。图一是泄水型水钟,图二和图三是受水型水钟;
(2)“受水型”水钟是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会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即根据水量的增加,刻度一般在下面的容器上,刻度分钟从底部从少到多,所以乙是“受水型”水钟的时间刻度表。
59.B 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和盛水容器的形状是否规则、滴水的速度是否均匀有关。水钟的滴水速度与水位的高低、滴孔的直径有关,与液体的颜色无关。
60.B 图中是一个简易的受水型水钟,计时0刻度在下面,且刻度间距从下往上逐渐减少,这是因为随着水位的下降,压力变小,水滴得会越来越慢。
61.C 水钟是人类根据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这一特点制作的计时工具。水位高会使水压大,流速快;水位低,水的流速会变慢。依据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两个组的水流速度变化情况是越来越慢。
62.B 同一根香,燃烧相同长度所用的时间相等。在无风的条件下,鹏鹏在透明玻璃瓶中放入标有刻度的香,香上每个刻度间隔1厘米。点燃香,用秒表从0刻度开始计时,连续记录香燃烧到每一刻度所用的时间。小城用激光笔照射玻璃瓶(如图),我们会发现香燃烧相同长度所以的时间大致相等;在香产生的烟雾充满玻璃瓶的过程中,可以越来越清晰地看到激光穿过玻璃瓶的路径。
63.A C B 等时
图中的三种计时工具,日晷会受天气的影响,在阴天时就无法判断时间;水钟是利用水流来计时的,是“泄水型”计时工具;摆钟是利用摆的等时性来计时的,相对最精确。
64.A 日晷是利用日影测量时间的一种仪器,只能根据太阳的影子来粗略知道大概时间;水钟是根据等时性原理滴水记时,相对日晷来说计时较为精细;钟摆是根据单摆原理制成的,是一种较为精细的计时工具。所以,从简单到精细的计时器为日晷一水钟一摆钟。
65.C 根据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水位的高低、孔的大小会影响水滴的速度,开始时水位高,压力大,水滴得快。随着水位的下降,压力变小,水滴得会越来越慢。要使水钟的水滴速度均匀,就要做到瓶内水面高度不变。
66.4320
如果每秒钟滴一滴水,每滴水体积0.05毫升,一天约流失24小时×60分钟×60秒×0.05毫升=4320毫升水,所以在平时我们要注意随手拧紧水龙头,以防造成水的浪费。
67.① ② ③
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所以①号摆摆长最短,摆速最快;③号摆摆长最长,摆速最慢。
68.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的关系
69.摆绳长短 摆锤的重量
70.D 同一个摆,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质量和摆动幅度无关。摆长越长,摆摆动越慢;反之摆长越短,摆摆动越快。摆绳越长,15秒内摆动的次数越少的说法错误。
71.B 根据实验数据,摆绳的长度在15厘米时大约摆动80次,摆绳长度在30厘米时摆大约摆动56次,要做一个1分钟摆动60次的摆,摆绳的长度应为15-30厘米。
72.
73.
74.
75.A 肺的主要功能是将氧气从空气运输到血液中,并将二氧化碳从血液中排出至大气中;心脏的主要功能是将血液泵送到肺部使氧气饱和,然后将其泵入人体以为细胞提供氧气;胃的生理功能是指胃在消化道中具有接受和容纳食物的作用。
76.输送血液
77.胃 食道 小肠
78.A 做屈伸运动时肌肉发硬,肌肉正在蓄积能量,它处于收紧的状态,那么肌肉纤维那就会变粗变硬。
79.A 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特点既具有牢固性又有灵活性;皮肤是包在身体表面,直接同外界环境接触,具有保护、排泄、调节体温和感受外界刺激等作用的一种器官;肌肉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肌细胞的形状细长,呈纤维状,故肌细胞通常称为肌纤维。
80.A 熬夜的最大危害就是对心脏的伤害,熬夜会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增大得心脏疾病的几率。
81.内 骨 关节 肌肉 肌肉 骨 关节
(1)分析图片可知,举起哑铃的过程中,上臂做伸臂的动作,上臂内侧的肌肉鼓起变硬。(2)图乙是某科学小组制作的运动模型,筷子相当于骨,起杠杆作用,线绳连接的部分相当于关节,起支点作用,橡皮筋相当于肌肉,起动力作用。(3)如图丙,我们在做屈肘和伸肘的动作时,肌肉发生收缩舒张时,牵拉骨绕着关节运动,三者互相配合,完成运动。
82.更多氧气 氧气 甲同学
人体每时每刻都在呼吸,运动后人体的呼吸明显加快是为了获得更多氧气,心跳明显加快是为了运输更多的氧气,以满足身体的需要。2分析表格中三位同学的数据,发现平静时和跳绳1分钟后,甲同学的呼吸次数和心跳次数都是最低的,由此可以推断,三位同学中最爱运动的同学可能是甲同学,经常锻炼使得他心肺能力更强。
83.C 我们还是小学生,不可以抽烟;商家也不可以兜售给未成年人研究。所以不法商家却在校门口向学生兜售电子烟,我们应该将电子烟的危害悄悄告诉低年级同学,事后将情况告诉家长和老师。
84.B 电子烟和传统的烟卷一样,主要造成的污染是空气污染。
85.左脑 右脑
86.左脑
大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一种交叉的关系,即大脑左半球控制右侧身体的运动,大脑右半球控制左侧身体的运动。所以某病人右侧肢体出现瘫痪症状,可能是他左脑的部分出现了问题。
87.C 小东测量肺活量时,深吸了一口气,此时氧气将由肺进入血液,再通过心脏的力量推动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88.A 力学习对增大肺活量作用较小,故B错误;C、多吃营养品对增大肺活量作用较小,故C错误。
89.心跳 呼吸
90.B 小东听到哨声后做出跑步的动作,需要经过感受刺激→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作出反应。
91.C 乱发脾气不是缓解心理压力的科学做法。
92.A ⑤ C ④ D ② B ① E ③
久坐不动,主要会危害我们的运动系统,要正确的坐姿,适量运动来保护运动系统。雾霾天会影响我们的呼吸系统,因此要在空气清新等合适的环境进行运动才更健康。熬夜使我们的大脑得不到休息,危害了我们的神经系统,因此要规律作息,早睡早起。易怒暴躁会给我们的心脏带来负担,危害血液循环系统,因此要控制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吃饭过快食物未能得到充分的消化,会危害我们的消化系统,因此吃饭时我们应该细嚼慢咽。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