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书”》(课件+朗读+教案+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最大的“书”》(课件+朗读+教案+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1-10 21:29:09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书”?“书”最大的要求:
带着问题,用自己
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
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读好想想:川川问了哪
些问题?
“叔叔您在看什么?”
“哪里有书啊?”
“这上面有字吗?”
“这上面有图画吗?”
“这能说明什么呢?”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刨根问底……刨根问底地质勘探队员 “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有。你来看,这
是雨点留下的脚 ,叫雨 ;这是波浪的足 ,叫波 ;还有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
它们都是字呀!”印痕迹印 痕 迹痕 “有。你来看,这
是雨点留下的脚 ,叫雨 ;这是波浪的足 ,叫波痕;印痕迹痕这是抓伤留下的痕迹,叫
( )痕;这是牙齿咬后的
齿( ),这是长过青苔的
痕迹,叫( )痕。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抓印苔 “有。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
的脚印,叫 ;这是波浪的足迹,叫 ;还有这些闪光的、
透明的,是 。它们都是字呀!”
雨痕波痕矿物雨痕波痕矿物 “有。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
的脚印,叫 ;这是波浪的足迹,叫 ;还有这些闪光的、
透明的,是 。它们都是字呀!”
雨痕波痕矿物 “有。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
的脚印,叫 ;这是波浪的足迹,叫 ;还有这些闪光的、
透明的,是 。它们都是字呀!”
雨痕波痕矿物 “有。你看,这儿有树叶,有
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
“叔叔您在看什么?”
“哪里有书啊?”
“这上面有字吗?”
“这上面有图画吗?”
“这能说明什么呢?”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刨根问底 藏宝藏煤炭 一册 厚厚的
脚印 雨痕 煤炭
宝藏 刨根问底
地质勘探队员 “有。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
的脚印,叫 ;这是波浪的足迹,叫 ;还有这些闪光的、
透明的,是 。它们都是字呀!”
雨痕波痕矿物 “有。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
的脚印,叫 ;这是波浪的足迹,叫 ;还有这些闪光的、
透明的,是 。它们都是字呀!”
雨痕波痕矿物 “有。你看,这儿有树叶,有
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
“叔叔您在看什么?”
“哪里有书啊?”
“这上面有字吗?”
“这上面有图画吗?”
“这能说明什么呢?”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刨根问底 藏宝藏煤炭 一册 厚厚的
脚印 雨痕 煤炭
宝藏 刨根问底
地质勘探队员川川去爬山,
认识了地质勘探员。
勘探叔叔本领强,
能把岩石当书看。
一册一册细细翻,
厚厚的“书本”里有宝藏。
雨点的脚印叫雨痕,
波浪的足迹叫波痕,
煤炭铁矿哪里藏?
刨根问底是好样!岩册厚 石一层一层的,就
像一 的书。yáncèhòu hòu岩厚厚册第4册 19《 最大的“书”》练习题
一、我音读得准,词语写得好!
Yán shí lù dì tiě kuàng páo gēn wèn dǐ
( )( )( ) ( )
二、火眼金精,辩字组词。
宝( ) 理( ) 厚( ) 册( )
室( ) 埋( ) 原( ) 栅( )
扒( ) 印( ) 路( ) 刨( )
趴( ) 迎( ) 陆( ) 抱( )
三、我会词语接龙。
岩石----( 石头 )----( 头上 )----( 上学 )----( 学校 )
刨土----( )----( )----( )----( )
地质----( )----( )----( )----( )
四、课文精彩内容我知道。
1.《最大的“书”》中的“书”加上引号,是因为( ),“书”指的是( ),它的外形像( )。
2.叔叔看的那本“书”中,告诉我们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 ),后来变成了( ),最后又变成了( )。
3.读了岩石书,知道了哪里埋着( ),哪里藏着( )……把这本“书”读懂,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
五、阅读大舞台。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的两只胳膊抱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
1.这段话有( )句。
2.第2句写“猴子”的动词有( )、( )、( )。
3.这“猴子”加上引号是因为( ),这里说的“猴子”指的是山石的形状像一只猴子一样。
最大的“书”

<设计理念>
创设对话情景,用“角色体验”的方式去读、思、悟,了解“书”中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词语,并指导说话。
2.指导读好人物的对话,在读中理解“刨根问底”。
3.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和培养质疑问难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感情朗读人物对话,了解“书”中内容。
2.理解“刨根问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复习检测,质疑导入。
1.出示词语
①生认读
②选择喜欢的一个词说句话?选几个词说一句或几句话。
(选一个词,几个词说一句或几句话,这样有梯度的训练,利于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2.板书课题,生齐读,并提出自己的疑问。
(此环节设计,既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又为下文理解刨根问底做了伏笔。)
(二)整体感知,寻找疑问。
1.请带着你的疑问,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边读边想。(生自读→汇报)
2. 最大的“书”指什么?在文中找出句子。
3.出示句1“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⑴指名朗读。⑵指导朗读。(引导了解反问句)
⑶出示课件岩石,生观看,谈知道了什么。
4.我们通过读书,很快解决了自己的疑问。请大家再读课文,川川也有自己的疑问,请用“─”画出,并标上序号。
⑴.引导汇报,师板书。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⑵出示课件句2,指导朗读。
⑶川川提了一个又一个问题,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刨根问底)。理解“刨根问底”,积累相关的词语、谚语。(追根到底,打破砂锅问到底)。
⑷川川是个怎样的孩子?
(此环节的设计,以学生的疑问,川川的疑问指导读书,既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又使他们每次读书有任务,有收获。)
(三) 自读自悟,角色朗读。
1.师:还想读书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大家再次轻声朗读叔叔和川川的对话,看川川的疑问,你弄明白了吗?”
引导交流岩石上的字、画指什么?出示化石,生欣赏
指导朗读第十自然段。
练习说话:大自然 !(问题5)
3.分角色读。两名学生表演读 →选择自己角色读。
(以读为本,让学生自己在读中感悟角色,活跃思维,丰富知识,使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这是本环节设计的主旨,并力求达到之。)
(四) 拓展延伸,启迪智慧。
1.师: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h好问的川川,他向叔叔提了6个问题,都弄明白了。猜猜川川长大以后会干什么?你的根据是什么?
2.师:我们学习课文时有疑问,怎样解决?文中的川川有疑问,怎样解决?当我们在生活、学习中有了疑问,还可怎样解决?
师板书:问———读
问———问
问———做
……
3.岩石不光能告诉我们这么多知识,大家可以用石头摆图形,根据石头形状做工艺品呢。(出示课件石头造型,生欣赏。)
(这样设计的目的既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又授给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既展示了石头的有趣造型,又激发了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将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延伸。)
板书设计:
1.————? 问———读
2.————? 问———问
3.————? 刨根问底 问———做
4.————? (神奇) ……
5.————?
6.————?
〈教学反思〉
《最大的“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文章主要通过川川和叔叔的一问一答给我们介绍了大自然是一座神奇的知识宝库,岩石上的字、画记录了历史的变迁,大陆的沉浮,激发了学生探索自然知识的兴趣。教学中我努力体现以下几点:
(一)在问中,激发兴趣。
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获。课伊开始,我让孩子们根据课题质疑,这是他们自己的疑惑。川川的疑问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如何把他的疑问变成孩子们的疑问呢?我让孩子们轻声朗读课文,用横线画出并标上序号。通过读、画、标,使这些疑问变成自己的疑问。有了这些疑问,就有了学习的动力他们就会主动地去读,去思考,去解决,从而培养了他们从小善于发问,善于思考的精神。最后,通过给孩子们总结刨根问底的方法,教给了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对他们来说,终生受益。
(二)在读中,体验角色。
读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课程标准的主旨。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只有在多次朗读中才能体会情感,积累语言,发展思维。我教给孩子们四种读书方法。
1. 读中思考。教学中我设计了三次读中思考。第一次带着自己的疑问读书,第二次在读中找出川川的疑问,第三次带着川川的疑问读书。三次朗读不仅给孩子们充分的读书时间,同时还教给读书的方法:边读边思考。
2. 对话朗读。文章是以川川和叔叔的一问一答来叙述的,为了让孩子们体验角色,我和学生,扮成叔叔和川川进行对话朗读,从而使孩子们兴趣盎然,在情景中成为学习的主人,体会川川的好奇、好问,体会岩石书所包含丰富的知识。
3. 范读激情。问题六描写了地貌的变迁过程,如何读出来,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困难,我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范读,把学生带到这一变迁过程中,给孩子们一些启示。
4. 合作表演。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中让学生个人、集体进行分角色表演读,这既使他们的朗读水平得以展示,使他们的合作意识得到了培养。对于他们来说这才是最大的乐趣。
(三)在观看中,积累知识。
课堂教学应是富有生命气息的,给知识注入活力,使知识鲜活起来。本课涉及的自然科学知识比较多,为了引发孩子们对自然科学知识有简单的了解并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利用远教资源,下载了关于岩石的简单知识和化石的图片,通过这些直观、形象的视频文件,孩子们视野被拓宽了、知识更丰富了,看着他们一双眼睛睁得大大的,边欣赏边议论,作为教师,我感到很满足。
总之,本课的教学是想让孩子们通过读书的实践活动,使他们感受语言的特点和乐趣,使他们积累更多的知识,使他们心灵深处的求知欲得以激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