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卷
一、基础运用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头衔(xián) 钦差(qīn) 陛下(bì)
B.称职(chèng) 爵位(jué) 温和(hé)
C.附和(hè) 炫耀(xuàn) 称赞(chēng)
D.滑稽(jī) 愚蠢(chǔn) 呈报(chéng)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篷勃 气慨 泥潭 非凡
B.绝妙 疲倦 搅混 枯腾
C.澄澈 绵延 难题 布满
D.担负 泥桨 省事 莽莽榛榛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安徒生童话经典经过多重改编,以绘本、舞台剧、电影等多种形式_____在人们眼前,其永恒价值,在于给人_____和警醒的人物形象,在于给人无限希望的思想,在于或优雅温润,或震撼心灵的语言,在于对后人道德情操的_____,更在于它历经大浪淘沙还能千古流芳,代代_____且历久弥新。
A.呈现 启迪 熏陶 传承 B.出现 启发 陶冶 传播
C.出现 启迪 陶冶 传承 D.呈现 启发 熏陶 传播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人类出现在大地上,给大地增添了生机。女娲见到她亲手造出来的这些孩子,眉开眼笑,再也不觉得孤独、寂寞了。
B.为把“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王书记灵机一动,亲自到特困户李大爷家走访。
C.一方面,孙悟空神通广大,知人所不知,能人所不能,成为“齐天大圣”;另一方面,他不失猴子的本性,可爱又可亲,是真正的“美猴王”。
D.大雪纷纷扬扬地下了一夜,屋顶上、路面上、操场上,覆盖着厚厚的白雪,同学们都走出教室,兴高采烈地玩起了打雪仗。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她给我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守岁到深夜,初一清晨全家在一起吃饺子,放鞭炮。
B.《标准汉语》的读者对象是为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女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课本。
C.考古学者称,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强烈地证明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D.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都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 ;那清脆如弹拨者, ;那厚重如贝斯轰响者, ;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 。
①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
②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
③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
④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
A.①②④③ B.②④①③ C.②④③① D.④②①③
下列句中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远远的/街灯/明了
B.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C.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D.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神话往往表现出古人对自然力的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
B.神话是反映远古人民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形式来表现的事实和传说。
C.中国神话极为丰富,许多神话保存在古代著作中,如《山海经》《淮南子》等。
D.《女娲造人》这篇神话反映了远古人民对于人类由来的原始观念。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西游记》情节曲折,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车迟国斗法等故事尤为精彩。
B.《西游记》更像一个励志故事:人生就要有所追求,不畏任何艰难险阻。
C.猪八戒本是天上的天蓬元帅,因醉酒调戏嫦娥,被贬下凡,错投猪胎。
D.“四圣试禅心”时,唐僧“进退两难”,沙僧深为取经前途担忧。
下列对《西游记》内容或人物的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书主要描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赞扬了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B.唐僧这个形象心地善良、信仰坚定,明知取经之路重重险阻,但仍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从没动摇。
C.孙悟空这个形象乐观、聪明、勇敢、顽皮、充满斗争精神,是人们心目中充满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英雄。
D.猪八戒这个形象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占便宜,嫉妒心强,一遇困难就嚷着要散伙,是本书中的反面形象。
设立班级“文学角”是大家的心声,语文老师根据同学们的意愿,指导大家设立班级“文学角”,为此在班上开展“班级文学角”创意活动,请你参加。
(1) 班级“文学角”需要装饰一下,有个同学拟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写出下联。
上联:好书悟后三更月
下联:
(2) 小组内同学建议设计一次该小组的主题墙报,请你给墙报设计主题语并设计三个板块。
设计主题语: 设计板块:
(3) 为了学生阅读的方便,学校提议在教室里增设“小书架”。面对这一提议,学生反应不一,展开了辩论。反方认为没有必要。理由是现在学生学习任务重,根本没有时间阅读;教室本身就比较狭小,设置“小书架”影响了活动的空间;另外,图书也容易遗失和损坏。假如你是正方,请你针对反方的观点和理由进行反驳。
正方:
二、阅读理解
诗歌鉴赏。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此诗是作者被贬朗州时的作品。
(1) 一二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2) 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达作用。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 本文节选自 。
(2) 解释加点字。
及其家穿井 及: 穿井得一人 穿: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4) 这个故事主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拓展阅读。
星
徐慧
夜色笼罩着枇杷山头,
树叶在风中瑟瑟颤抖;
数不清的明灯装饰着山城,
像晴朗的夏夜里满天星斗——
嘉陵江里航标灯组成银河,
“双鱼”星座在河中遨游;
成渝路上车灯飞驰而过,
是无家可归的流星在走;
这里有年轻英俊的“猎户”
那边是聪明美丽的“仙后”;
火星在电视塔上闪着红光,
金星把广场照得亮如白昼……
是谁用他神奇的双手,
安排了这完美的地上宇宙?
山城的灯火通宵不灭,
哪怕这冬夜里风紧云厚。
夜色笼罩着枇杷山头,
心儿和树叶一起颤抖;
我们不也是地上的星座吗——
我是“织女”,你是“牵牛”……
(1) 本诗作者成功地运用了联想。请你说说作者是如何进行联想的。
(2) 赏析下面的诗句。
是谁用他神奇的双手,安排了这完美的地上宇宙?
(3) 结尾的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4) 诗歌的题目《星》有什么含义?请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文章,完成小题。
皇帝的新装(节选)
①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
②皇帝很想亲自去看一次。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臣。他就到那两个狡猾的骗子那里。那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副精力织布,但是一根丝的影子也看。
③“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他们相信別人一定看得见布料。
④“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⑤于是他点头表示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他不愿说出什么也没有看到。跟着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有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他们像皇帝一样,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
(1)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内容。
(2) “皇帝很想亲自去看一次。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有人说,这句话中的“选”和“圈定”两个词用得非常妙,说一说,妙在何处?
(3) 联系文章说说第⑤节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
(4) 文段最后一个句子所写的内容,有人说是亮点,还有人说多余,请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皇帝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
答 案
1-10 BCABD BCBDD
11.
(1) 良友来时四座春
(2) 走近冰心 人物小集;作品扫描;妙语辑录。
(3) 示例:我认为增设“小书架”很有必要。首先,阅读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的一部分,设置“小书架”能够便于我们利用机动时间进行阅读;其次,合理而有序的摆放完全可以让“小书架”有一席之地,而且增设“小书架”更能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至于遗失和损坏,只要我们制定相应的图书管理制度,加强管理,这点是不用担心的。
12.
(1) 一二句表露了他积极乐观的心境,用对比手法表现的。
(2) “排”字写出了孤鹤搏击长空的豪情壮志,抒发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这正是诗人虽遭贬谪,却绝不消沉的顽强意志的生动体现。
13.
(1) 《吕氏春秋》
(2) 等到。挖,打。
(3) 举国上下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4) 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否则就会闹出以讹传讹,三人成虎的笑话,使事情的真相被传得面目全非。
14.
(1) 从“灯”联想到“星”,再联想到“人”。
(2) 诗句以问句的形式出现,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由“星”联想到“人”,表达出作者对山城勤劳的人民的赞美之情。
(3) 深化了文章的中心,牛郎、织女是聪明勤劳的建设者的化身,以星喻人,表达了诗人对山城人民的赞美之情和自豪之感。
(4) 表层义是以星比喻山城数不清的明灯,深层义是以星比喻山城勤劳的人民。
15.
(1) 皇帝亲自观看织布并奖赏骗子。
(2) “选”和“圈定”突出了皇帝对这些官员的特别信任,用这些皇帝自己精心挑选的人反衬皇帝的愚蠢和心虚。
(3) 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后来的事情,即举行游行大典作铺垫。表现了这些官员的逢迎拍马的心态。
(4) 是个亮点。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但是从皇帝到官员都不说真话,就是因为骗子抓住了这些实在是不称职的人的心理,皇帝的这一赏赐,更从反面体现了皇帝的愚蠢和他对自己的不称职的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