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
学习目标
1.利用图文资料,指出海洋资源的类型及分布
2.分析海洋资源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3.根据所学知识和原理,关注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增强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观(人地协调观)
海洋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
古代先民对大千世界的探索,有很多是围绕海洋展开的。浩瀚的大洋,奔腾的浪涛,涨落的潮汐,深邃的海底,引发人们诸多的遐想,唤起人们探索的激情。记载古希腊时期奥德修斯海上十年漂泊历程的《荷马史诗》里,充满了关于狂风巨浪、船毁人亡的描述。我国浙江沿海居民 7 000 年前已能驾驶独木舟出海探险,充满神奇色彩的《山海经》《尚书》等古籍,也反映出中华民族对海洋的早期探索和认识。
1. 说一说你所了解的人类探索和开发海洋的事例。
海洋渔业、海上石油开采、海水制盐、潮汐发电、填海造陆、海洋航行等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05-106回答一下问题
1.海洋生物资源的定义
2.海洋生物资源的种类
3.海洋生物资源的用途
(一)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水产资源,是指海洋中蕴藏的经济动物和植物群体,是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断再生的海洋资源。
一.海洋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
1.定义
2.用途
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品、生活用品和工业原料
②以海洋生物为原料,提取用于生产各种化学药品、保健品和基因工程药物等的有效成分。
海洋生物资源
3.读图分析世界上大范围渔场主要分布在什么样的海域?为什么?
世界上大范围渔场主要分布在温带的浅海大陆架。
浅海大陆架阳光集中,水温适宜,生物光合作用强。
大陆架
大陆坡
海沟
洋盆
说出图中海底地形名称
大洋中脊
海洋生物资源
4.回忆世界四大中心渔场的形成条件?
(1)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是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形成大型渔场。
(2)秘鲁渔场是秘鲁寒流在上升过程中将底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为鱼类提供饵料,形成秘鲁渔场。
①地处台湾暖流和沿岸冷海流
交汇点,鱼的种类多
5.舟山渔场成因
④周围岛屿众多,为鱼类栖息提供有利条件
③长江、钱塘江等入海河流带来大量有机物质和盐类,鱼的饵料丰富
②位于温带浅海大陆架,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
6.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
问题:
①过度捕捞
②沿海滩涂围垦和人填海造陆,对栖息地的生态环境破坏
③海洋污染
④全球气候变暖
①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海洋污染,建立法律法规,加强海洋管理
②合理捕捞,设立休渔期,捕养结合
对策:
读P107-108
1.海洋矿产资源的分类及分布
2.海洋矿产资源的数量
3.海洋空间资源的类型和利用
①数量:全球海洋油气资源丰富,海洋石油资源储量约占全球石油资源总储量的34%。
②分布:主要分布在大陆架,大陆坡的深水、超深水域的油气资源潜力可观。
(二)海洋矿产资源
1.海洋石油资源
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
2.可燃冰
①缓解我国能源紧张局面
②改善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③作为清洁能源,改善大气质量
开采可燃冰的积极影响
3.锰结核多分布在海深 4 000 米以下,全球海洋以 1 000 万吨 / 年的速度在洋底不断堆积。
4.滨海砂矿是在海滨地带或陆架区沉积富集而成的矿藏,可分为非金属砂矿、重金属砂矿、宝石及稀有金属砂矿三大类。我国是世界上滨海砂矿种类较多的国家之一,储量十分可观。
在图中标明这些海洋资源主要出现的位置。
A.油气资源 B. 渔业资源 C.可燃冰 D.锰结核
A大陆架海底
B大陆架海域
C
D海底
不同种类的海底矿产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同,深度不同,再加上海水常处于不稳定的运动中,因此开发利用具有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的特点。
滨海砂矿
海面
大陆架
石油天然气
大陆坡
多金属结核
海底
与陆地资源开发相比,海底矿产资源开发有哪些特点?
(三)海洋空间资源
1.运输空间:如传统的交通运输和港口建设,现代化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海上机场等
2.海上生产生活空间:海上工厂和人工岛、海上博览会等
海上人工岛
人工岛是人工建造的岛屿,有时也在小岛和暗礁上建造。通过海堤、栈桥、海底隧道等,将人工岛与海岸相连。日本建造了大量的人工岛,如神户港岛。规模宏大的大阪机场,就建设在大阪湾人工岛上。美国、荷兰、法国、中国等相继修建了大量的人工岛。人工岛可作为深水港,修建城市、机场、公园、工厂等。
3.海底通信、海底仓储、海洋军事基地、近海利用等方面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人工岛是规模宏大的海洋工程项目,现已建成现代化的海上城市。查阅资料,了解迪拜棕榈岛的建设过程及其利用情况,讨论其优缺点。
人们填海造地,把原有的海域通过人工技术手段转变为陆地,拓展了空间,既可以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的状况,也能够促进当地服务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棕榈岛的建设有可能会破坏海湾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如为鱼类和海龟提供食物的珊瑚礁、牡蛎栖息地、海藻等将被埋在岛下。同时,棕榈岛有可能阻止和改变自然洋流,迪拜著名的天然沙滩将面临被侵蚀的风险。
迪拜棕榈岛是建立在迪拜海岸的一个人工岛。棕榈岛于2001年开工,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改造项目之一,由沙子、岩石搭建成型。
优点:
缺点:
4.海洋空间资源的优缺点
①空间广阔,立体利用,
②地价便宜,不需搬迁人口
③海底隐蔽性好
④海水温度压力稳定
环境复杂,
气象多变,
海水腐蚀性强,
海冰破坏性大,
深海黑暗、高压、低温、缺氧,
2
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
二、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
1、海洋受到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捕捞、养殖、生物栖息地改造、工农业和人类生活的污染人类活动对海岸带的影响,要比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和迅猛(阅读P110)
二、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
二、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
探究1、材料:2010 年 4 月 20 日,英国石油公司租赁的钻井平台“深水地平线”号在墨西哥湾发生爆炸,导致石油大量泄漏。
(1)大量石油进入海洋,会给海洋环境造成哪些危害?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海洋石油污染的处理办法。
2、海洋环境问题
(1)大量石油进入海洋,会给海洋环境造成哪些危害?
①对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以及整个生态系统发生巨大的影响。
②石油污染能够抑制光合作用,降低海水中溶解氧的含量,破坏生物的正常生理机能,使渔业资源逐步衰退。
③石油在海面形成的油膜能阻碍大气与海水之间的气体交换,对全球海平面变化和长期气候变化造成潜在影响。
④影响旅游业
⑤少量石油污染物可能在生物体内长期累积,危害人类健康
(2)海洋石油污染的处理办法
①物理处理法:使用清污船及附属回收装置、围油栏、吸油材料及磁性分离等;
②化学处理法:燃烧、使用化学处理剂(如乳化分散剂、凝油剂、集油剂、沉降剂)等;
③生物处理法:人工选择、培育,甚至改良这些噬油微生物,然后将其投放到受污海域,进行人工石油烃类生物降解。
原因 危害 分布
海洋 环境 污染 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海洋的自净能力 危害海洋生物,也能通过食物链富集作用损害人类健康 大型港口、工业城市及河口附近
海洋 生态 破坏 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生产方式,自然环境的变化 ①破坏海岸湿地和生态统; ②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海洋生物资源减少,珍稀物种濒临灭绝; ④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发生赤潮等 海岸带
海平面 上升 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①加剧风暴潮和洪涝灾害 ②淹没沿海低地 ③海水入侵、水质恶化,地下水位上升 ④渔业资源受损,破坏珊瑚礁、红树林、海岸沼泽和湿地等环境 海岸带,尤其是滨海平原、河口三角洲、低洼地带和滩涂资源
2.海洋环境问题:
问题探究:
2. 海洋虽然远离人类活动的主场所,但是人类在陆地上任意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不仅会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而且最终也会危及自身的生存。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图 4-31 中信息,阐述该观点的合理性。
陆地环境和海洋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人类在陆地上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会随河流进入海洋,或随大气运动到达到海洋上空并沉降在海洋,从而导致海水水质变差,引起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使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受到危害,破坏海洋生态系统,进而危及人类健康。
探究3. 海洋环境问题是困扰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开发利用海洋的同时,应当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议一议,试提出海洋环境保护的建设性意见。
①加大海洋环保教育,增强海洋保护意识,普及海洋安全知识
②制定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约束和规范海洋开发者的行为
③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和整治,加强污染源控制,减少环境污染物的排放
④加快沿海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对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进行综合处理,达标排放
⑤加强海洋生态建设和海洋保护区管理,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⑥加大海洋科学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海洋资源利用水平,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⑦积极推进海洋产业优化升级,依靠先进的海洋科学技术,增加海洋开发的资金投入,促使海洋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四)海洋能源
1、开发利用的必要性
据石油专家估计,人类自1973年以来共向地球索取了800亿吨石油。目前,地球上石油储量还有约1370亿吨。按照现在世界每年开采30亿吨石油计算,地球上的石油还可供人类开采45~50年。
此外,根据1992年世界能源会议的报告,按照目前世界能源消耗速度,煤炭可供人类使用200~220年;天然气可供人类使用50~60年。未来人类不可避免将会面临“能源荒”的困境。
(1)海洋能的类型
2、海洋能的类型和特点
对比项目 海洋能源 陆地能源
优 点 总量巨大、可再生、无污染 相对集中,勘探和开采条件较好,便于直接利用
缺 点 密度小、时空分布不均衡、开发利用困难 大部分矿产能源属非可再生资源,总量有限,当前耗竭速度不断加快;且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污染较普遍
(2)海洋能的特点
3、海洋能开发利用前景
开发利用现状:潮汐能和波浪能的发电技术已经进入实用阶段;海流能、盐差能和温差能的发电技术还不成熟,仍处于研究和试验阶段。
(1)潮汐能的开发状况
开发 历史 是人类认识和利用最早的一种海洋能(1912年德国的布斯姆建成世界第一座潮汐发电站) 潮汐发电的条件 潮差要足够大 水的势能更大,同等装机条件下转换成的电能更多
海岸能够容蓄大量海水 保障足够的发电库容,供电更持续稳定
我国潮汐发电概况 海岸线漫长,潮汐能资源蕴藏丰富; 沿海适宜建设潮汐电站的地方多; 已建成的省份有:广东、山东、上海、浙江 (2)波浪能的开发状况
优点 ①在最耗费能源的冬季,可以利用的波浪能最丰富;
②海面极少平静,波浪随时可以利用。
缺点 受风力大小和风向不断变化的影响,波浪能很不稳定;开发利用难度较大,发电成本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