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学校2021年下学期语文教研活动教研课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
23.海底世界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执教人:
【课标分析】
《海底世界》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科普知识性美文。一是让学生了解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感受自然的神奇和伟大。二是让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产生爱科学、学科学以及探索大自然的兴趣;三是了解用数字说明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教材内容】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
【教材分析】
课文以生动、有趣、准确、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神奇美丽的海底世界。文章虽没有华丽的词藻,也不见雕雕琢的痕迹,但却以自然流畅的语言为基调,给人以亲切、
热情的感受。透过这些文宇,我们不难体会到作者对生命、对整个大自然的热爱。
全文共有7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紧扣课题提出问题:
“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
趣。第二至第六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部分,针对上文提出的
问题,具体、生动、有序地描述了海底的光线、声音、动物、
地貌、植物和矿藏,展现了一幅神秘有趣、色彩鲜艳、生动
活泼、千姿百态的海底世界图。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对全文的
总结,指出“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给
学生留下一个整体、深刻的印象。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学校生活,已初步形成了主动
识字的意识和习惯,逐步养成了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对自己
感兴趣的问题能积极地搜集、整理相关的文字、区片资料。
【设计理念】
《海底世界》一课着重描写了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
丰富的特点。教材虽配有插图,但却是静止的,显得很苍白,
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我将运用一套制作
精美生动的课件,为学生创设一个形象、直观、和谐的学习
情境。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海底世界的了解,又激发了他
们学习课文,积累语言的兴趣。学生置身于这样一个特定的
环境中,强烈地感受着海底世界的神奇美丽,一定会加深对
具体情境的体验和领悟,使认知和情感更加协调地发展。因
此,情景创设法将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在语文教学中,还要为学生巷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演,主动地融入到阅读情境中去,要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四肢五官,要在课堂与生活之间架起一道彩虹。要让他们走出课堂、“跳出” 文本内容,愉悦地进入自我学习中,丰富自身感受,从而自觉地运用语言,积累语言。因此,我设计了带着问题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这样既有利于学生驰骋想象,极大地满足了学生抒发内心情感的需要,叉迎合了学生之问精神交往的需要;既使学习与学生生活经验得到了结合,又实现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不断超越。因此,自主探究学习法是这节课的另一个主要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1. 复习字词,会写“迅、速、退”三个生字。
2.抓住中心词 “各有各的活动特点”、“差异很大”等
具体展开分析,配以多媒体感知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3.能了解作者把海底动物种类多、活动方式有趣写具体的方法
4. 借助板书,按课文顺序介绍海底世界。
【教学重点】
1.复习字词,会写“迅、速、退”三个生宇。
2.抓住中心词 “各有各的活动特点”、“ 差异很大”等
具体展开分析,配以多媒体感知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教学难点】
1.能了解作者把海底动物种类多、活动方式有趣写具体的方法。
2. 掌握课文内容的同时,学习文章国绕事物主要特点,
通过几个典型方面进行说明的方法
【课前准备】
PPT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走进“海底世界”
1.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海底世界。齐读课题
2.复习字词。
3.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说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吗?(师:你找对了,这向话其实也是课文的中心向,它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4.的确,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5. 想一想:课文从哪几方 面讲述了海底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
二、精读感悟,畅游“海底世界”
(一)抓住“各有各的活动方式”说“趣”
海底动物的声音如此奇特,活动更是各有特点。
出示要求: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动物?用“﹏”画出它们的名字。它们各有什么活动特点?
1.“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4米。”
(1)你觉得海参爬得怎么样?从哪读出来?
(2)知道“四米”是多长吗?我们的教室差不多4米长,这么短的距离,海参却要爬行整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就是一节课加两个下课时间。看来,它爬行的速度可真慢呀!谁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3)“每小时”“四米”,作者采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了海参的爬行速度真是慢呀!(指名读)
还有谁也喜欢海参的,那你也来读一读。(指名读)
(4)指导朗读
师:简单的一个“只能”就能让我们感受到海参爬行速度之慢。让我们通过朗读把它的活动特点表达出来。(齐读)
2.“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
(1)如果要你来读这向话,你觉得要读好哪些词?
(2)“每小时、几十千米”,作者不仅采用了列数字的方法,还通过和我们平时见过的普通火车(板书:作比较),
让我们感受到梭子鱼的速度之快!(指名读)
(3)“还要”看似简单的一个字或是一个词语,在语
言表达上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谁来读好?
(4)看视频,梭子鱼真是大海中的游泳健将呀!(齐读)
3.“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1)像我们平时见过的划船和游泳都是靠反推力来前
讲的。
(2)乌贼和章鱼利用水的反推力后退,这样的活动方
式很是奇特。齐读。
4.“有些贝类自己不动,但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1)“巴”是什么意思?(紧紧地贴在轮船上)这些贝
类可真会享受!指名读
(2)贝类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旅行,多么惬意啊!
我们一起来读!
我们再来通过朗读分享这些动物们有趣的活动特点!(师生共读第四自然段)
5.第四自然段,先总写海底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
再举了4个例子,(板书:举例子)分别叙述,这样的构段方式就叫-总分(先概括后具体)。总写的这向话就叫
一中心句。
(二)抓住“差异”觉“趣”
刚才我们通过海底动物的声音和活动领略了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现在就让我们去领略海底的物产丰富。
△ 植物
(1)出示第5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作者又是从哪两方面来写海底植物差异大的?(色彩、形态)
请生汇报,男女生分读向子。
(2)海底的植物真是形态各异呀!作者同样采用举例
子的手法,例举了一个海藻,小的我们的肉眼看不到,只能(借助......),大的(长达......)像这样的海藻就有(八千多种)。
(3)海底植物形态各异,向我们呈现出一幅幅色彩斑
斓的画面。齐读。
△矿产资源:
(1)除了植物,作者还向我们简单介绍了海底的矿物。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2)介绍稀有金属
三、总结升华,探究“海底世界”
1. 这篇课文从海底的动物、植物和矿物来向我们展示
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出示: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齐读
这也是发自我们内心的赞美:再读!
2. 请生借助板书来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3. 拓展提升。
4. 书写指导:迅、速、退
主要提示半包国结构的宇:先里面后外面,注意走之底的写法
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5. 这节课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只是大海的沧海一粟。如果你还想更多地了解和探索海底世界的奥秘。
最后,老师给大家推荐两本书《海底两万里》《海底的秘密》。相信你对海洋有更多的了解,得到更多的收获!
【板书设计】
23海底世界
宁静 黑中有光
声音 窃窃私语
动物活动方法 多种多样
植物差异 色彩、大小
矿产资源 丰富
【作业设计】
课后作业:
1.继续搜集有关海洋的资料,自己读一读。
2.推荐书籍:
【教学反思】
今天,我带着学生一起学习了《海底世界》,课堂上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气氛非常热闹。回顾教学过程,觉得自己以下几方面做得比较成功。 第一是创设活动化的课堂。 教学中,我针对学生的特点喜欢参与活动,结合教材的实际,采用摹拟动物的活动方式来理解课文。而且这也带动了学生的朗读,学生朗读地很有感情。第二是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课文的实际,我决定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情境的创设最忌有头无尾,最后在 课堂教学结束时,我再以“让我们再来看看海底世界”观看录像,情境的创设有始有终。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教学目标达成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