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
1.(2022·辽宁鞍山·八年级期末)“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这是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的警示,在中国近代史上,腐朽的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请你指出中国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2022·辽宁铁岭·八年级期末)毒品是人类的公害,联合国确定每年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世界禁毒先驱”的近代伟人是
A.魏源
B.林则徐
C.邓世昌
D.左宗棠
3.(2022·辽宁·阜蒙县蒙古族初中八年级期末)在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包含“割香港岛给英国”内容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黄埔条约》
C.《虎门条约》 D.《望厦条约》
4.(2022·辽宁锦州·八年级期末)在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
A.南京 B.天津 C.北京 D.广州
5.(2022·辽宁沈阳·八年级期末)《南京条约》中使中国领土主权完整遭到破坏的条款是
A.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B.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C.清朝政府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D.中国海关关税应与英国商定
6.(2022·辽宁沈阳·八年级期末)历史学界把鸦片战争看作是我国历史的分水岭,是古代史的终结,近代史的开端。这主要是因为这场战争
A.是封建落后的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的第一次较量
B.是这场战争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C.是因为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受鸦片战争的刺激,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
D.是因为这场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7.(2022·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古贞初级中学八年级期末)中国在19世纪上半期出现了“千古未有之变局”,政治上的独立自主、经济上的自给自足现状被打破。这种“变局”开始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2022·辽宁葫芦岛·八年级期末)史学家陈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2022·辽宁大连·八年级期末)虎门销烟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坚定决心。领导虎门销烟的是( )
A.左宗棠 B.邓世昌 C.林则徐 D.李鸿章
10.(2022·辽宁葫芦岛·八年级期末)历史上国际联盟曾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这是为了纪念“全球禁毒第一人”( )
A.林则徐 B.康有为 C.李鸿章 D.洪秀全
11.(2022·辽宁朝阳·八年级期末)如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浮雕,描述的是愤怒的群众正在把一箱箱毒害中同人民的鸦片运到海边进行销毁。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火烧圆明园 C.三元里人民斗争 D.义和团运动
12.(2022·辽宁大连·八年级期末)“清代乾隆以后,我国外贸出口港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出口产品的主产地长期分离,直至1842年才被打破。”这是由于( )
A.开放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 B.英法两国公使可进驻北京
C.开放沙市、重庆等为商埠 D.外商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3.(2022·辽宁盘锦·八年级期末)有学者在提及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时指出:这些条款(包括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等)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这一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4.(2022·辽宁阜新·八年级期末)“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中华民族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寻找失去的尊严,寻找在世界的位置,寻找复兴的道路……”。西方列强的“一巴掌”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5.(2022·辽宁鞍山·八年级期末)对中国人而言,19世纪是一个危机的世纪,一个艰难的世纪,一个抗争的世纪,在这个世纪里,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的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五四运动
16.(2022·辽宁朝阳·八年级期末)《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该条约主要内容不包括( )
A.割地赔款 B.五口通商 C.协定关税 D.严禁鸦片
17.(2022·辽宁沈阳·八年级期末)历史学家陈旭麓曾说:“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记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因在“这场战争”中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
A.《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8.(2022·辽宁·朝阳市第七中学八年级期末)有人说:“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2022·辽宁丹东·八年级期末)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四周有10幅汉白玉浮雕。其中既表明了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又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坚强意志的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金田起义 C.抗日游击战争 D.义和团运动
20.(2022·辽宁大连·八年级期末)“开展禁毒斗争,消除毒品祸害。”是2021年世界禁毒日的宣传标语之一。中国人早在百年前开展的禁毒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三元里抗英 C.虎门销烟 D.威海卫战役
21.(2022·辽宁营口·八年级期末)著名香港史专家安德葛《香港史》指出:“以果断及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击,使得英国人出乎意料,完全没有想到林则徐会以果断、活力和对中国利益的献身精神来付诸行动。”林则徐“付诸行动”的是( )
A.在虎门炮台抗击英军 B.缉拿烟贩,销毁鸦片
C.修建吴淞炮台 D.组织三元里平英团
22.(2022·辽宁沈阳·八年级期末)它“像海水冲刷烟膏那样,洗去了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强加给中华民族的耻辱,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决心禁烟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谱写了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光辉篇章的第一页”。这段话赞颂的是( )
A.虎门销烟 B.邓世昌英勇殉国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义和团运动
23.(2022·辽宁沈阳·八年级期末)观看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 图二销烟池遗址
图一注: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许多官员、士兵吸食鸦片,不但严重摧残了他们的体质,更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这些都引起统治阶级中一些有识之士的重视。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图二注:林则徐到广州后,派人明察暗访,缉拿烟贩。英、美等国商贩被迫陆续缴出鸦片110多万干克 。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
(1)从以上图片和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取哪些有关的信息点?(写出三点)
(2)请根据图片一及文字介绍写出鸦片的严重危害。(两点)
(3)结合图一与图二和文字介绍,你如何看待林则徐主持的虎门销烟?
24.(2022·辽宁沈阳·八年级期末)鸦片战争前后,为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一批满怀爱国热忱和经世之志的先进中国人开始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观察图片并阅读文字介绍,回答问题。
图一 林则徐在广州主持禁烟斗争时,开始注意了解、研究中国以外的世界情况。他设立译馆,组织人员翻译外国传教士在澳门、广州等地办的报刊,又命人译出《各国律例》。他编译的《四洲志》一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30多个国家的地理分布及历史变迁概况,开中国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图二 林则徐离任广州时把《四洲志》交给了他的朋友魏源。魏源注意收集外国史地知识,在《四洲志》基础上,广泛参考其他中外文献资料,于《南京条约》签订后不久编写成《海国图志》一书。这部书按照世界五大洲介绍各国历史、地理、社会现状以及军事科技等,是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
图三 鸦片战争后,福建布政使徐继畲在福建处理涉外事务,留心搜集外国事务和西人著述,撰成《瀛寰志略》一书。《瀛寰志略》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名国的考察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内容丰富,叙述完备,尤重对欧洲各国的考察和介绍,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1)根据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你能获取哪些方面的历史信息?(写出三点即可)
(2)林则徐主持的禁烟斗争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3)根据以上图文信息,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2.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前后用了23天,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成为无愧的民族英雄。1987年,联合国决定将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所以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世界禁毒先驱”的近代伟人是林则徐。ACD项与题意不符,B项符合题意,故选B。
3.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842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割香港岛给英国;赔偿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条约规定英商在华进出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因此包含“割香港岛给英国”内容的条约是《南京条约》,A项符合题意;而BCD三项均与“割香港岛给英国”无关,排除。故选A。
4.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842年,英国强迫中国签订《南京条约》,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近代日本第二次侵华战争中,日军在南京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最终取得胜利,A项正确,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5.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中清朝政府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C项正确;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便利了列强对华进行经济侵略,排除A项;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排除B项;中国海关关税应与英国商定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排除D项。故选C项。
6.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性的鸦片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和关税主权,中国的社会性质和经济结构都发生了变化,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D符合题意;ABC项内容不是把鸦片战争看作是我国历史的分水岭,是古代史的终结,近代史的开端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7.A【解析】鸦片战争中,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对中国危害最大。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政治上的独立自主、经济上的自给自足现状被打破。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选A。
8.B【解析】依据课本所学,1840年到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开始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是中国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ACD项不符合题意,B项符合题意,故选B项。
9.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面对鸦片流毒,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要求严禁鸦片,1838年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禁鸦片,1839年6月3——25日,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坚强意志,C项正确;左宗棠与收复新疆有关,排除A项;邓世昌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中壮烈殉国,排除B项;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地方代表人物,排除D项。故选C项。
10.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林则徐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故A符合题意;BCD与虎门销烟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A【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的第一幅浮雕就是虎门销烟,这一历史事件的领导者是林则徐。依据所学知识,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前后用了23天,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成为无愧的民族英雄,选项A符合题意;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选项B不符合题意;三元里人民抗英的斗争发生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选项C不符合题意;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反帝爱国运动,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A【解析】根据题干“直至1842年才被打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与英国于1842年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因此,1842年五口通商后,传统以广州为贸易港口的格局被打破,故A项正确;1858年《天津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1895年《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等为商埠,并允许外商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均与题干“1842年”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
13.A【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因此这一不平等条约是A,A项符合题意;B项是十口通商,排除;C项是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排除;D项不涉及割地和通商,排除。故选A。
14.A【解析】根据提供“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反映的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签订的《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资本主义的漩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15.B【解析】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同英国签订《南京条约》,中国主权和领土遭到破坏,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项正确;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没有改变社会性质,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五四运动时中国社会性质已经改变,排除CD项。故选B项。
16.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内容不涉及严禁鸦片,故D符合题意;1840年,英国为了扩大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发动了鸦片战争。1842年,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7.C【解析】依据题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记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反映了这场战争使中国从中世纪封建社会步入中国近代第一步。结合课本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使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C正确;《北京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的,A排除;《马关条约》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签订的,B排除;《辛丑条约》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D排除;故选C。
18.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840年到1842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进入了屈辱的近代史,故A符合题意。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19.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839年6月,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史称虎门销烟,它表明了中国人民禁烟决心,又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坚强意志,A项正确;金田起义是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领导的反清武装起义,排除B项;抗日游击战争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种战争形式,排除C项;义和团是晚清时期的民间团体组织,主要对抗西方侵略者,排除D项。故选A项。
20.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前后用了23天,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因此中国人早在百年前开展的禁毒事件是虎门销烟。C项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坚持斗争14年,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排除A项;三元里抗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军队与非官方武装力量间在广州市郊外三元里发生的冲突,排除B项;威海卫战役是中日甲午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排除D项。故选C项。
21.B【解析】根据材料“以果断及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击,使得英国人出乎意料,完全没有想到林则徐会以果断、活力和对中国利益的献身精神来付诸行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他派人暗访密查,缉拿烟贩,并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天当众销毁,史称虎门销烟。B项正确;关天培在虎门炮台英勇抵抗英军侵略,最后壮烈牺牲,排除A项;吴淞炮台是民族英雄陈化成率部打击英国侵略者的前沿阵地,排除C项;三元里平英团是一种反英组织,成立于鸦片战争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22.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面对鸦片流毒,1839年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要求严禁鸦片。1839年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取得胜利的林则徐,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23.(1)鸦片泛滥,有识之士认识到应该禁烟,林则徐禁烟。
(2)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许多官员、士兵吸食鸦片,不但严重摧残了他们的体质,更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3)显示了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
【解析】(1)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二“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这些都引起统治阶级中一些有识之士的重视、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可知,这体现出的信息有,鸦片泛滥,有识之士认识到应该禁烟,林则徐禁烟。
(2)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许多官员、士兵吸食鸦片,不但严重摧残了他们的体质,更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可知,这体现出的危害是,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许多官员、士兵吸食鸦片,不但严重摧残了他们的体质,更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3)
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可知,这显示了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
24.(1)林则徐了解和研究中国以外的世界情况,编译《四洲志》;魏源注意收集外国史地知识,编成《海国图志》;徐继畲搜集外国事务和西人著述,撰成《瀛寰志略》等。
(2)虎门销烟。
(3)中国人民具有反抗外来侵略,保卫祖国的光荣传统等。
【分析】(1)
信息:根据图一及文字可得出,可以得出林则徐编译《四洲志》的背景,过程以及《四洲志》的内容等信息。
根据图二及文字可得出,可以得出魏源编成《海国图志》的背景以及《海国图志》的内容等信息。
根据图三及文字可得出,可以得出徐继畲搜集外国事务和西人著述,撰成《瀛寰志略》以及瀛寰志略》的内容等信息。
(2)
事件:根据材料及所学可得出,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这就是虎门销烟。
(3)
结论:根据上述材料可得出,可以从中国人民具有反抗外来侵略,保卫祖国的光荣传统等角度作答。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