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 过关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 过关作业(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2-14 19:3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 过关作业含答案
人教第九单元 溶液
一、选择题。
1、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固体溶解时都放出热量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B.溶液蒸干后,均能得到固体溶质
C.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时,溶液为纯净物 D.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3、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的是(  )
A.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用洗发剂洗去头发上的油脂
C.用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 D.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4、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是(  )
A.均一、稳定的 B.久置不分层
C.无色、透明的 D.混合物
5、长期放置在敞口容器内的饱和食盐水,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发现容器底部有少量晶体出现,这说明(  )
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溶剂质量减少,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C.溶液中溶剂、溶质的质量均未改变 D.溶液比原来要浓一些
6、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
B.t1 ℃时,将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仍是饱和溶液
C.t1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
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 ℃降温至t1 ℃,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的溶液
7、在温度不变时,某物质的溶液甲,经过如下变化:
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乙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B.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乙和丙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D.将丙溶液再蒸发10 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是5 g
8、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
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
9、下列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溶液温度会明显降低的是( )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
10、常温下,在两只各盛有100 mL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乙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升高温度,剩余的甲固体一定能继续溶解
D.乙溶液可能达到饱和,也可能未达饱和
11、实验室欲测定一包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假设样品中只含铜和锌),取50g黄铜样品粉末于烧杯中,先加入100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得固液混合物149.8g,再继续加入200g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312.6g,则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
A.39% B.74% C.61% D.26%
12、配制100 g 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仪器选用不当的是(  )
A.10 mL量筒 B.电子天平 C.玻璃棒 D.烧杯
13、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
A.氯化铁 B.氢氧化镁 C.小苏打 D.汽油
14、20 ℃时,在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5 g某物质,则该物质的溶解性属于(  )
A.易溶 B.可溶 C.微溶 D.难溶
15、用硝酸钾固体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50g。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称量:用天平称量硝酸钾5g B.量取:用量筒量取蒸馏水45mL
C.溶解:将硝酸钾倒入量筒中溶解 D.转移:将配好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
二、填空题。
16、下列液体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属于乳浊液的是________。
①牛奶 ②纯酒精 ③泥水 ④盐酸
17、用“饱和”或“不饱和”填空。
(1)在20 ℃时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至不再溶解,所得溶液为硝酸钾的    溶液。
(2)在20 ℃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5 g水,则溶液变为硝酸钾的    溶液。
(3)将常温下配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80 ℃,则变成     溶液。
18、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___。
(2)60℃时,在200g水中加入120g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
①所得溶液是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②将上述溶液降温至30℃,可析出硝酸钾晶体_____g,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填“>”、“=”或“<”)45.8%。
19、实验操作考试“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时(不用游码),同学们的下列操作中,不会导致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会导致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______________。
①称量时,药品、砝码放反了 ②称量时,托盘天平右盘没放称量纸 ③将称量好的氯化钠转移到烧杯中时,纸上有残留 ④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⑤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⑥用刚刚洗净的烧杯配制溶液 ⑦量好的水转移到烧杯时有洒落 ⑧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用蒸馏水刚洗过的试剂瓶 ⑨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时有洒落 ⑩在烧杯中溶解时未用玻璃棒搅拌,有氯化钠固体残留
20、石灰水溶质是________ ,碘酒中溶剂是________ .(均写化学式)
21、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
(1)图中①是    (填“蒸发”或“冷却”)池。
(2)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
B.在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
C.在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增加
D.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22、下表是KNO3和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溶解度/g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46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39.8
(1)从表中可以得到的一条信息是 ______ .
(2)20℃时,将20g NaCl投入50g水中,所得溶液是 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在该温度下, ______ (填“能”或“不能”)用稀释36%的NaCl溶液的方法来配制10%的NaCl溶液.
(3)当KNO3固体中混有少量NaCl固体时,提纯KNO3的方法是 ______ .
(4)80℃时,等质量的KNO3和NaCl分别配成饱和溶液,然后降温至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填序号).
A、20℃时,得到的都是饱和溶液
B、20℃时,KNO3溶液的浓度小于NaCl溶液浓度
C、剩余溶液中溶剂质量:KNO3>NaCl.
2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是初中化学的基础实验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欲配制一瓶5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要氯化钠固体__________g。
下列实验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一组是________(填字母)。
项目 实验操作 目的分析
A 称取时,将取出的过量氯化钠放回原瓶 节约药品
B 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 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C 称取氯化钠时,在天平两边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 整洁美观
D 量取所需水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准确读数
(2)实验室若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成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此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和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24、下列两个实验如图分别在试管中进行,回答问题。
①固体溶解 形成紫色溶液 ②固体几乎不溶解 ③固体溶解,形成紫红色溶液 ①紫色石蕊小花不变红 ②紫色石蕊小花不变红 ③紫色石蕊小花变红
(1)要想得出“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高锰酸钾 好”,需要对比实验   (填写序号即可)。 (2)对比实验①、②、③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
四、计算题。
25、有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
(1)若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增至20%,需要加入蔗糖多少克?
(2)若使溶质的质量分数降低到5%,需要加入水多少克?
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 过关作业含答案
人教第九单元 溶液
一、选择题。
1、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固体溶解时都放出热量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答案】D
2、溶液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B.溶液蒸干后,均能得到固体溶质
C.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时,溶液为纯净物 D.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答案】D 
3、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的是(  )
A.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用洗发剂洗去头发上的油脂
C.用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 D.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答案】A 
4、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是(  )
A.均一、稳定的 B.久置不分层
C.无色、透明的 D.混合物
【答案】D
5、长期放置在敞口容器内的饱和食盐水,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发现容器底部有少量晶体出现,这说明(  )
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溶剂质量减少,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C.溶液中溶剂、溶质的质量均未改变 D.溶液比原来要浓一些
【答案】B
6、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
B.t1 ℃时,将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仍是饱和溶液
C.t1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
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 ℃降温至t1 ℃,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的溶液
【答案】C
7、在温度不变时,某物质的溶液甲,经过如下变化:
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乙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B.丙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乙和丙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D.将丙溶液再蒸发10 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是5 g
【答案】D
8、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
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
【答案】D
9、下列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溶液温度会明显降低的是( )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
【答案】B
10、常温下,在两只各盛有100 mL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乙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升高温度,剩余的甲固体一定能继续溶解
D.乙溶液可能达到饱和,也可能未达饱和
【答案】D
11、实验室欲测定一包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假设样品中只含铜和锌),取50g黄铜样品粉末于烧杯中,先加入100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得固液混合物149.8g,再继续加入200g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312.6g,则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
A.39% B.74% C.61% D.26%
【答案】D
12、配制100 g 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仪器选用不当的是(  )
A.10 mL量筒 B.电子天平 C.玻璃棒 D.烧杯
【答案】A
13、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
A.氯化铁 B.氢氧化镁 C.小苏打 D.汽油
【答案】C
14、20 ℃时,在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5 g某物质,则该物质的溶解性属于 (  )
A.易溶 B.可溶 C.微溶 D.难溶
【答案】B
15、用硝酸钾固体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50g。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称量:用天平称量硝酸钾5g B.量取:用量筒量取蒸馏水45mL
C.溶解:将硝酸钾倒入量筒中溶解 D.转移:将配好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
【答案】C
二、填空题。
16、下列液体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属于乳浊液的是________。
①牛奶 ②纯酒精 ③泥水 ④盐酸
【答案】④; ①
17、用“饱和”或“不饱和”填空。
(1)在20 ℃时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至不再溶解,所得溶液为硝酸钾的    溶液。
(2)在20 ℃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5 g水,则溶液变为硝酸钾的    溶液。
(3)将常温下配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80 ℃,则变成     溶液。
【答案】(1)饱和 (2)不饱和 (3)不饱和
18、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___。
(2)60℃时,在200g水中加入120g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
①所得溶液是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②将上述溶液降温至30℃,可析出硝酸钾晶体_____g,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填“>”、“=”或“<”)45.8%。
【答案】(1) 45.8g (2) 不饱和 (3) 28.4 (4) <
19、实验操作考试“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时(不用游码),同学们的下列操作中,不会导致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会导致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______________。
①称量时,药品、砝码放反了 ②称量时,托盘天平右盘没放称量纸 ③将称量好的氯化钠转移到烧杯中时,纸上有残留 ④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⑤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⑥用刚刚洗净的烧杯配制溶液 ⑦量好的水转移到烧杯时有洒落 ⑧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用蒸馏水刚洗过的试剂瓶 ⑨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时有洒落 ⑩在烧杯中溶解时未用玻璃棒搅拌,有氯化钠固体残留
【答案】①⑨ ②③④⑥⑧⑩
20、石灰水溶质是________ ,碘酒中溶剂是________ .(均写化学式)
【答案】Ca(OH)2;C2H5OH
21、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
(1)图中①是    (填“蒸发”或“冷却”)池。
(2)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
B.在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
C.在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增加
D.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答案】(1)蒸发 (2)AD
22、下表是KNO3和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溶解度/g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46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39.8
(1)从表中可以得到的一条信息是 ______ .
(2)20℃时,将20g NaCl投入50g水中,所得溶液是 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在该温度下, ______ (填“能”或“不能”)用稀释36%的NaCl溶液的方法来配制10%的NaCl溶液.
(3)当KNO3固体中混有少量NaCl固体时,提纯KNO3的方法是 ______ .
(4)80℃时,等质量的KNO3和NaCl分别配成饱和溶液,然后降温至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填序号).
A、20℃时,得到的都是饱和溶液
B、20℃时,KNO3溶液的浓度小于NaCl溶液浓度
C、剩余溶液中溶剂质量:KNO3>NaCl.
【答案】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饱和;不能;降温结晶法;A、B
2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是初中化学的基础实验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欲配制一瓶5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要氯化钠固体__________g。
下列实验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一组是________(填字母)。
项目 实验操作 目的分析
A 称取时,将取出的过量氯化钠放回原瓶 节约药品
B 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 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C 称取氯化钠时,在天平两边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 整洁美观
D 量取所需水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准确读数
(2)实验室若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成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此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和________________。
【答案】(1)4.5 D  (2)胶头滴管
三、实验探究题。
24、下列两个实验如图分别在试管中进行,回答问题。
①固体溶解 形成紫色溶液 ②固体几乎不溶解 ③固体溶解,形成紫红色溶液 ①紫色石蕊小花不变红 ②紫色石蕊小花不变红 ③紫色石蕊小花变红
(1)要想得出“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高锰酸钾 好”,需要对比实验   (填写序号即可)。 (2)对比实验①、②、③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 1)②③;
(2)H2O和 CO2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能使紫色石蕊变色。
四、计算题。
25、有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
(1)若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增至20%,需要加入蔗糖多少克?
(2)若使溶质的质量分数降低到5%,需要加入水多少克?
【答案】(1)需要加入蔗糖12.5克。(2)需要加入水1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