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6.21 正面战场的抗战、敌后战场的抗战
1.(2022·辽宁·朝阳市第七中学八年级期末)抗战老兵张步风在回忆录中写道:“1940年秋天的三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在正太铁路附近,到底拔了多少电杆,拆毁了多少铁轨,拔掉了多少据点,现在都已经记不清了……”张老所回忆的历史事件是( )
A.卢沟桥之战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2.(2022·辽宁阜新·八年级期末)台儿庄是徐州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38年震惊中外的台儿庄战役就发生于此。台儿庄战役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光辉结晶,领导该战役的将领是
A.彭德怀 B.杨虎城 C.张学良 D.李宗仁
3.(2022·辽宁鞍山·八年级期末)李宗仁指挥的自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所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的战役是( )
A.台儿庄战役 B.太原会战 C.淞沪会战 D.百团大战
4.(2022·辽宁沈阳·八年级期末)1938年,取得了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上最大的一场胜仗。这次战役是指
A.台儿庄战役 B.武汉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淞沪会战
5.(2022·辽宁·朝阳市第七中学八年级期末)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道:“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被李宗仁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指的是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平型关大捷 D.淞沪会战
6.(2022·辽宁营口·八年级期末)武汉是一座承载了苦难与辉煌的光荣的城市,在这里
A.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取得了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的最大胜仗
D.使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7.(2022·辽宁营口·八年级期末)“77年前,在民族危难的关头,中国军人在正面战场,枪炮对决,刺刀见血,拼至最后一兵一卒,流尽最后一滴鲜血,勇气和胆魄绝不输于日军。”下列战役能够体现中国军人勇气和胆魄的是( )
①台儿庄战役②淞沪会战③武汉会战④长沙会战⑤孟良崮战役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8.(2022·辽宁大连·八年级期末)林彪在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师长,他指挥了著名的( )
A.第三次长沙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9.(2022·辽宁盘锦·八年级期末)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力量,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抗击日本侵略者。八路军在敌后战场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武汉会战
10.(2022·辽宁阜新·八年级期末)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先锋队,始终奋斗在第一线,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抗战中,八路军向日军发动的最大规模战役是( )
A.血染卢沟桥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11.(2022·辽宁阜新·八年级期末)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其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总后方是( )
A.井冈山 B.太原 C.延安 D.西柏坡
12.(2022·辽宁葫芦岛·八年级期末)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指的是以下哪一战役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大捷 C.武汉会战 D.台儿庄战役
13.(2022·辽宁铁岭·八年级期末)“全团将士在团长葛先才的率领下,誓与长沙共存亡,奋勇迎敌,与日军展开肉搏。炊事兵、马夫都加入了战斗。经过殊死拼杀,全团仅剩58人,最终守住了阵地。”这段材料描述的感人战斗过程,应该发生在哪场大战中( )
A.台儿庄战役 B.武汉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百团大战
14.(2022·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古贞初级中学八年级期末)续范亭先生对某次战斗高度评价:“......八路军的大捷,其估价不仅在于双方死亡的惨重,而在于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我们的士气。”这场著名的战斗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徐州会战 D.枣宜会战
15.(2022·辽宁·阜蒙县蒙古族初中八年级期末)百团大战给日伪军以沉重的打击,它的指挥者是( )
A.彭德怀 B.朱德 C.林彪 D.李宗仁
16.(2022·辽宁丹东·八年级期末)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史实和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选项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淞沪会战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 武汉会战 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C 百团大战 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D 第三次长沙会战 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A.A B.B C.C D.D
17.(2022·辽宁大连·八年级期末)请根据下面表格提供的信息填写战役的名称( )
战役 时间 地点 中国军队 指挥者 意义
① 1938春 台儿庄 国民党第五战区 李宗仁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② 1940年8月 华北地区 八路军 彭德怀 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A.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 B.豫湘桂战役、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D.淞沪会战、刘邓挺进大别山
18.(2022·辽宁沈阳·八年级期末)如表表格内容记录的是
时间 指挥者 参战规模 战绩
1940年8月~1941年1月 彭德怀 八路军投入100多个团20余万人 毙伤日伪军2500多人,破坏铁路474千米,公路1500多千米,摧毁大量敌堡和据点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D.淮海战役
19.(2022·辽宁铁岭·八年级期末)“八路军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伪君2.5万多人。破坏铁路470多千米。公路1500多千米,桥梁和隧道260多个。”材料所描述战役的总指挥是
A.佟麟阁 B.赵登禹 C.李宗仁 D.彭德怀
20.(2022·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古贞初级中学八年级期末)“……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洒尽了他们的热血。”这描述的是( )
A.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B.南昌起义的首创精神
C.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壮举 D.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豪迈
21.(2022·辽宁大连·八年级期末)随着电影《八佰》的热映,1937年谢晋元率领的“八百壮士”固守四行仓库,孤军阻击日军的壮举再次激起了人们对英雄的敬意。影片是取材抗日战争中的哪次会战?( )
A.太原会战 B.武汉会战 C.淞沪会战 D.长沙会战
22.(2022·辽宁沈阳·八年级期末)观看下面两幅图片并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
图一:台儿庄战役形势图 图二:百团大战形势图
图一:1938年春,日军从山东分两路南下,进攻徐州。第五战区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展开激战。中国军队主力完成了对日军的包围,并发起全面进攻,日军腹背遭到打击,狼狈向北败退。中国军队共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图二:1940年,八路军组织一百多个团,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白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1)以上两幅图片与中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2)根据图片及文字注释你可以得到哪些历史信息点。(写出三点即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3)上图中的战役分别发生在哪个战场?
23.(2022·辽宁朝阳·八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这场战争,还是在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1)材料一中“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从1931年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七七事变后,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全民族的抗战开始了。
——摘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
(2)根据材料二,请写出下列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大战役名称。
A、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的战役: ______ 。
B、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 ______ 。
(3)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请问哪一历史事件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4)中国抗日战争长达多少年?在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留言薄上你想写什么?
24.(2022·辽宁鞍山·八年级期末)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是漫长的,它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材料一: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
——摘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的“九一八事变”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如何?
材料二:“我的事情是到36岁,以后就没有了……从21岁到36岁,这就是我的生命。
——张学良(1901-2001年)
(2)材料二中的“他”36岁时发生的事件是什么?该事件解决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材料三: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七七事变”七七事变是标志着中国A抗战的开始。
——摘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填写材料三中A处的内容。七七七事变后,国共再次进行了合作,请回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立的标着是什么?
材料四: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敌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敌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4)列举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一例。据材料四,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
(5)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国民党在抗日战争过程当中,对日本的入侵地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5.(2022·辽宁营口·八年级期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石库门·诞生】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100年奋斗历程。……这100年,中国发生沧桑巨变,换了人间。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的50余名党员,发展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在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70多年,领导人民开辟了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现代化的正确道路,得到了中国人民最广泛的支持和拥护。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
(1)根据材料一,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得到了中国人民最广泛的支持和拥护”?“这100年,中国发生沧桑巨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井冈山·摇篮】
材料二 在创建革命根据地、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无数革命先辈保着“星圣之火,可以熔原”的必胜信念,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和精神特质的集中体现,是伟大的建党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苏区许多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都是苏区精神的生动诠释。
——王沪宁: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座谈会讲话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探索的革命道路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是通过什么途径探条革命道路的?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红色政权是什么?
【宝塔山·英雄】
材料三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坍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冲向中东……日本可以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割吞埃及,斩断通过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在我们自己的海陆军还没有充分的配备与能力来帮助他们以前,我们必须使他们能够继续目前的这种任务。
——[美]伊利奥·罗斯福著,李嘉译:《罗斯福见闻秘录》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请你举出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击日本侵略的一次大规模战役和一位民族英雄的名字。
(4)根据上述三段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26.(2022·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古贞初级中学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信息一
1895年3月,在日本广岛马关春帆楼, 清政府全权大臣李鸿章和日本首相 伊藤博文就停战条件举行谈判。
(1)根据信息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与这场“谈判”相关的战争是什么。中日双方谈判的结果如何? 信息二 九一八事变后,不愿做亡国奴的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纷纷组织抗日义勇军。义勇军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同时,中国共产党派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1936年,中共满洲省委将各路抗日武装组成抗日联军,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
——摘自《中国近现代史》下册
(2)根据信息二,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东北抗日武装力量进行斗争的。
信息三 七七事变后,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全民族的抗战开始了.经过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同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同盟国一道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中国历史》
(3)根据信息三,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正式形成的标志?
(4)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关键性因素是什么?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时期,为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增强抗日根据地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1940年8月,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军猛烈攻击,取得辉煌的战绩。ABD选项时间不和要求,故选C。
2.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春,日军猛攻台儿庄,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激战,打败日军,歼敌1万多人。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抗日军民的士气。彭德怀指挥了百团大战;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所以ABC项与题意不符,D项符合题意,故选D。
3.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春李宗仁领导的台儿庄战役,是自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所取得的最大胜利。A正确;太原会战的指挥官是阎锡山和卫立煌。B错误;淞沪会战最终结果是上海沦陷。C错误;百团大战属于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所取得的胜利。D错误。综上故选A。
4.A【解析】1938年春,日军从山东分两路南下,进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将日军一路阻止在山东临沂,另一路阻止在山东台儿庄。双方在台儿庄地区展开激战,结果中国军队大败日军。台儿庄战役共歼敌一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A项正确;武汉会战失败了,排除B项;第三次长沙会战发生在1941年,排除C项;淞沪会战失败了,排除D项。故选A项。
5.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38年,李宗仁指挥了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A项正确; 百团大战、 平型关大捷是共产党指挥的战役, 冯玉祥指挥了淞沪会战,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6.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6月日本进攻武汉,中国军队组织武汉会战,在四个多月的时间里,消耗了大量日军有生力量,使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D项正确;在山西,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排除A项;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排除B项;李宗仁在山东指挥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的最大胜仗,排除C项。故选D项。
7.B【解析】根据“中国军人在正面战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正面战场的战斗,①②③④项都是正面战场的战役,符合题意;孟良崮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⑤不符合题意。所以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8.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9月,日军向平型关开进,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的领导下,取得了平型关大劫,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A项的指挥者是薛岳;C项的指挥者是李宗仁;D项的指挥者是彭德怀。故选B。
9.C【解析】据所学可知,1940年秋为粉碎日本侵略者的“囚笼政策”,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的发展,并影响全国的抗战局势,配合正面战场国民党军作战,克服国民党妥协投降的危险,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发动了旨在破坏敌人交通线的百团大战,C项正确;淞沪会战是针对日本进攻上海的“八一三”事变,国民党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而进行的战役,排除A项;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著名将领李宗仁指挥的战役,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排除B项;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排除D项;故选C项。
10.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了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八路军向日军发动的最大规模战役,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选项D符合题意;血染卢沟桥、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军队抗日;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1.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抗日战争时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所在地,是敌后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中心,C项正确;井冈山、西柏坡在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排除AD两项;抗日战争时期,太原被阎锡山长期占领,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日本长期占领,排除B项。故选C项。
12.B【解析】1937年9月,日军向平型关开进。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率领下,在平型关一带伏击日军,将日军全部歼灭。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B项正确;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了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排除A项;1938年6月开始,日军先后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100多万人参战,并在江西万家岭重创日军。1938年10月,武汉失陷,中国军队撤出武汉。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武汉、广州失陷后,抗日战争进相持阶段。排除C项;D项是最大胜利,排除D项。故选B项。
13.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全团将士在团长葛先才的率领下,誓与长沙共存亡,奋勇迎敌,与日军展开肉搏”,可知材料描述的感人战斗过程,应该发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抗日战争1939年9月到1942年2月期间,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以长沙为中心的第九战区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激烈攻防战。“全团将士在团长葛先才的率领下,誓与长沙共存亡,奋勇迎敌,与日军展开肉搏。炊事兵、马夫都加入了战斗。经过殊死拼杀,全团仅剩58人,最终守住了阵地。”这段材料体现了长沙军民不畏强暴的抗战精神。C项符合题意;台儿庄战役,是1938年3月,日军向台儿庄发起进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排除A项;武汉会战与“誓与长沙共存亡”内容不符,排除B项;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排除D项。故选C项。
14.A【解析】1937年9月,林彪领导的八路军115师取得的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粉碎了国内一些人的“恐日病”和抗日“亡国论”,极大地振奋了人心,增强了全国人民和各爱国武装力量坚持抗战的信心和决心,故A项正确;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和枣宜会战是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作战,排除BCD。故选A项。
15.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是百团大战的指挥者,排除。故选A项。
16.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百团大战历时数月,战果辉煌,有力的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决心,C项正确;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排除A项;武汉会战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排除C项;第三次长沙会战,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
17.C【解析】1938年3月,在日军进攻徐州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激战,歼敌一万多人,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取得的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打击日军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在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察冀军区等共105个团20余万兵力,对华北地区河北山西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这次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攻克据点2900余个,歼灭日伪军45000余人,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C项正确;武汉会战失败了,排除A项;豫湘桂战役最后失败了,排除B项;淞沪会战失败了,刘邓挺进大别山发生在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18.C【解析】由材料信息“彭德怀”“八路军投入100多个团”可知,这反映的是百团大战。在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察冀军区等共105个团20余万兵力,对华北地区河北山西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这次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攻克据点2900余个,歼灭日伪军45000余人,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C项正确;淞沪会战是李宗仁指挥的战役,排除A项;平型关大捷是1937年,排除B项;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战役,排除D项。故选C项。
19.D【解析】根据材料“八路军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伪君2.5万多人。破坏铁路470多千米。公路1500多千米,桥梁和隧道260多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叙述的战绩与百团大战相符。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由中国共产党所率领的八路军,在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间发动的以破坏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矿山为目的的破袭作战。故选项D符合题意;佟麟阁是在卢沟桥事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赵登禹在1937年7月28日,对日作战时壮烈殉国,时年39岁,是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师长。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李宗仁指挥了台儿庄战役,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20.C【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撒尽了他们的热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在抗战中,中华民族结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故选项C符合题意;北伐战争是1926年至1928年,由中华民国的广州国民政府及其领导下的国民革命军北进讨伐北京北洋政府及其领导下的各路军阀,使中华民国在形式上完成统一的战争,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从材料可知当时是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民族英雄是抗击外来侵略,而南昌起义是1927年,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指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战争,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21.C【解析】根据题干中“1937年谢晋元率领的‘八百壮士’固守四行仓库”这一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8月-11月,国民政府同日军进行了著名的淞沪会战,淞沪会战中姚子青率全营守卫宝山,与日军苦战3天,全营官兵壮烈牺牲;谢晋元率领的“八百壮士”固守四行仓库与日军展开血战,消灭日军200多人,后奉命撤出,C项正确;谢晋元是淞沪会战期间著名抗日将领,而非太原会战,排除A项;武汉会战发生于1938年6-10月、长沙会战发生于1939年-1942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D两项。故选C项。
22.(1)抗日战争。
(2)战役名称、作战时间、战役结果、作战军队、战役影响等。(任三点)
(3)台儿庄战役:正面战场;白团大战:敌后战场。
【解析】(1)材料中的两幅图片反映的是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它们都与抗日战争有关。
(2)据图片和材料“1938年春,日军从山东分两路南下,进攻徐州。第五战区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展开激战。中国军队主力完成了对日军的包围,并发起全面进攻,日军腹背遭到打击,狼狈向北败退。中国军队共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1940年,八路军组织一百多个团,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可以得出战役名称、作战时间、战役结果、作战军队、战役影响等信息。
(3)据所学知,台儿庄战役发生在正面战场,百团大战发生在敌后战场。
23.(1)九一八事变。
(2)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
(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4)长达14年。①落后就要挨打;②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之路;③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④积极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⑤发展才是硬道理;⑥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等等。(言之有理,符合题意)
【解析】(1)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军炮轰东北军北大营,占领沈阳,这就是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1938年3月,日军向台儿庄发起进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B、1940年下半年,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八路军总部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地区纵横2000千米的战线上,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主要目标是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击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4)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抗日战争长达14年,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整整14年。开放性设问,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言之成理即可。如:落后就要挨打;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之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积极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发展才是硬道理;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等等。
24.(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2)西安事变;解开国共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3)全民族;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4)百团大战。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国共两党共同合作、互相配合给分)
(5)不抵抗——抗日
【解析】(1)
根据材料一“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结合所学可知“九一八事变”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地位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2)
根据材料二出自“张学良(1901-2001年)”可知张学良出生在1901年,“他”36岁时应该是1936年,根据所学可知1936年12月12日发生西安事变。该事件解决的历史意义可从解开国共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来回答。
(3)
根据材料三“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七七事变’七七事变是标志着中国A抗战的开始。”结合所学可知七七事变标志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故A为全民族。根据所学可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立的标着是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4)
根据所学可列举百团大战作为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一例。根据材料四“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敌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结合所学可从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来回答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
(5)
根据材料一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不抵抗,西安事变后开始抗日,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抗战,所以对日本的入侵地态度发生变化是从不抵抗到抗日。
25.(1)理由:它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与以往任何政党不同,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是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它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武装斗争;中华苏维埃民主共和国。
(3)结论: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兵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惨烈代价,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战役:百团大战;民族英雄:杨靖宇。
(4)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代表人民的利益,始终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
【分析】(1)理由:结合所学可得出中共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为什么:根据所学可得出中国共产党与以往任何政党不同,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是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它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根本原因:这100年,中国发生沧桑巨变”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根据“在创建革命根据地、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无数革命先辈保着“星圣之火,可以熔原”的必胜信念”可得出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结合所学可得出途径是武装斗争;根据所学可得出是1931年成立的中华苏维埃民主共和国。
(3)结论:根据“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坍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可得出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兵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惨烈代价,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战役:结合所学可得出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了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民族英雄:根据所学可得出有杨靖宇。
(4)根据所学可得出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代表人民的利益,始终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
26.(1)甲年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2)派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将各路抗日武装组成抗日联军。
(3)主要原因: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标志: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4)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成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性因素。
【分析】(1)
材料反映的是《马关条约》签订的情景。1894年到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2)
由材料“中国共产党派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中共满洲省委将各路抗日武装组成抗日联军,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可得出派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将各路抗日武装组成抗日联军。
(3)
关于“原因”,由材料“七七事变后,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可得出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结合所学,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
(4)
由材料“中共满洲省委将各路抗日武装组成抗日联军,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结合所学,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是由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在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故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成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性因素。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