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历史史实及史观
1.知道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了解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知道在亚洲战场,中国牵制大部分日本陆军,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2.理解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从而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树立为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3.了解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的转折点,通过分析其重大意义,提高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
4.知道雅尔塔会议会议和波茨坦公告,理解为取得二战根本胜利,不同性质国家之间的合作。
5.二战以法西斯国家的失败而结束,通过分析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明白和平的重要性。
课前思考与导入
讲授和感悟新知
0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历史原因: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加深了各国矛盾。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直接原因:1929-1933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外部原因:英法等国绥靖政策的纵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主要原因:
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推行对外侵略扩张,形成两大战争策源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争结束时间是1945年
战争的结果
胜利
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体的
战争的目的
反法西斯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一)拉开序幕: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发展: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二)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4
小时
丹麦
23天
挪威
5天
荷兰
18天
比利时
39天
法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三)扩大:战火弥漫整个欧洲。
法国输掉了一场战斗!但法国没有输掉整个战争!
We shall never surrender.
如果要在欧洲取得领土,只有在牺牲俄国的情况下才有可能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四)进一步扩大:(苏德战争)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几个月内侵占苏联大片领土。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宣告了德国闪电战的破产。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五)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世界已陷入空前浩劫,我们应如何取得胜利?
02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六)走向联合: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七)形势的逆转: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第二战场
苏德
战场
法国
诺曼底
英吉利海峡
英国
1944年6月,英美盟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
03
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雅尔塔会议
阅读课本,说一说雅尔塔会议召开的概况。
时间:
参加国:
目的:
内容:
雅尔塔会议
阅读课本,说一说雅尔塔会议召开的概况。
时间:1945年2月
参加国:美、英、苏
目的:协调盟军行动,争取最后胜利
内容:(1)战后对德政策
(2)战后成立联合国
(3)苏联承诺欧战结束后对日作战
波茨坦会议
会议名称 召开时间 参会国家 主要内容 作用
华盛顿会议 1942.1 美、苏、英、中等26国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雅尔塔会议 1945.2 美、英、苏 商谈战后对德政策和建立联合国事宜,苏联承诺对日作战 协调盟军行动加速战争胜利
波茨坦会议 1945.7 美、英、苏 以中、美、英三国名义发表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条件必须实施 加速日本法西斯灭亡
国际合作
推进打败法西斯步伐
大国强权
会议解决国际问题
共同点
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八)最后的胜利:
1945年春,苏军与英、美军队分别从东西两面进入德国本土作战。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场结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二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和人口卷入其中,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二战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称霸世界的野心,结束列强殖民争霸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雅尔塔会议现场
1945.6.26,50国签署
《联合国宪章》
(3)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联合国之宗旨为:一、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
三、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 ——《联合国宪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争名称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起止时间 1914-1918年 1939-1945年(全面爆发)
交战双方 同盟国、协约国 轴心国、反法西斯联盟
主要战役 凡尔登战役 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转折点)、诺曼底登陆
性质 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正义的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结果 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世界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
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恐怖主义;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趋利避害。
1931
九一八事变
1937
七七事变
1937
平型关大捷
1938
台儿庄战役
1940
百团大战
1945
中共七大
序幕
九一八
事变
全面爆发
德国闪击波兰
扩大
苏德战争
联合
《联合国家宣言》
最大规模
日本偷袭珍珠港
转折
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1
1931年
1939年
1941.6
1941.12
1942.7
反攻
诺曼底
登陆
1944
协调
雅尔塔
会议
1945.2
1945.5
二战结束
日本签署
投降书
欧洲战事结束
德国投降
1945.9
二战性质: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
二战胜利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统一战线的建立。
中国战场
世界战场
知识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