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上册期末仿真模拟试卷(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上册期末仿真模拟试卷(二)(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4.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2-14 22:2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期末仿真模拟试卷(二)
一、选择题(共10分)
1.龙龙和华华正在公园荡秋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荡秋千用的绳子越短,秋千摆动的速度越快 ②荡秋千的人体重越重,秋千摆动的速度越慢
③秋千荡起的幅度越大,秋千的摆动速度越快 ④不同的人荡同一个秋千,秋千摆动的速度相同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下列做法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是( )。
①早睡早起 ②经常抽烟 ③经常锻炼身体 ④不挑食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发生地震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有( )。
①跳窗逃生 ②撤离到开阔地带 ③坐电梯逃生 ④躲到卫生间等面积小的房间
A.①③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计时工具的改进,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关于计时工具的发展顺序,正确的是( )。
A.日晷→水钟→机械摆钟 B.水钟→机械摆钟→日晷 C.机械摆钟→日晷→水钟
5.我们能看到试卷上的字,是因为( )。
A.字发出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B.字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眼睛 C.眼睛发出的光射到了考卷上
6.英国科学家威廉·哈维研究发现,人的心脏可容纳约______血液。
A.0.5升 B.0.5毫升 C.0.2升
7.为了健康生长,我们应该杜绝下列哪种行为( )。
A.坚持锻炼身体 B.保持良好的心态 C.熬夜学习
8.在燃香实验中,前四分之一的香和后四分之一的香相比较( )。
A.前四分之一燃得快 B.后四分之一燃得快 C.用时很接近,一样快
9.下列关于地形地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敦煌雅丹地貌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形成的
B.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是流水搬运泥沙至下游,泥沙不断沉积形成的
C.黄土高原上的沟壑是流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10.在做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时,我们用( )模拟地壳。
A.香茄酱 B.土豆泥
C.酒精灯 D.沙子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圭表是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度量______的一种天文仪器。
12.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的某个部位时,会部分或全部遮挡住太阳光,我们从地球上就能观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水、风、火山喷发、地震都可以改变地形地貌。其中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快速改变地形;_________、_________对改变地形的作用比较爱慢。
14.因为摆具有_________性,人们可以使用机械摆钟做计时工具。夏天,钟摆受热会伸长,时针就容易走得偏_________(“快”或“慢”)。
15.我们的情绪有_________、愤怒、惊奇、_________等。
16.太阳的运动及其引起的影子等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所以可以用它们来______。
17.地球结构由厚到薄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是河水的_______作用。
19.在探索火山喷发的成因实验中,用酒精灯加热,主要是模拟_______。
20.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海拔高度和地势高低,“坑坑洼洼”体现了地球表面的_______。
21.潜望镜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光照射下的物体经过两次______后进入人的视野。
22.三棱镜可以改变光的______。
23.高兴、愤怒、惊奇、悲伤等不同的情绪,是人面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反应。_______控制和管理着我们的情绪、意志和行为等。
三、判断题(共10分)
24.我国古代根据滴水计时的不同方法,将水钟分为泄水型和受水型。( )
25.潜望镜里的光不是沿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
26.如果想让公园里的秋千摇荡得更快一些,我们可以用更大的力去推。( )
27.我们教室地面用的是花岗岩,它是一种岩浆岩。( )
28.浮石通常是地震过程中形成的岩石。( )
29.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是因为白色反光能力强,使教室更加明亮。( )
30.河水流速越快,泥沙的沉积越多。( )
31.水中筷子的“折断”现象主要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
32.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不能直接用肉眼去看。( )
33.同一条河流里的鹅卵石,上游的鹅卵石一般比下游的鹅卵石更光滑。( )
四、连线题(共6分)
34.将下列光的现象用直线连接起来。
镜子里的自己 直线传播 鱼缸里的鱼看上去是两条
医生戴额镜给病人检查耳朵 反射 插入水中的筷子“折断”
潜望镜 折射 井底之蛙
五、排序题(共6分)
35.将下列用长方体纸盒制作潜望镜的步骤进行排序,用1、2、3、4、5、6表示。
( )在纸盒两个长边距边缘约1厘米处各画一条直线。
( )用剪刀将4条斜线剪开。
( )在纸盒的对应面上重复画上面的线。
( )用直角三角板在纸盒两端距边缘约1厘米处各画一条斜线。
( )将两面镜子插入纸盒开口,并保持镜子的反射面是相对的。
( )在镜子的反射面前各开一个窗口。
六、实验题(共24分)
活火山,指尚在活动或周期性发生喷发活动的火山,这类火山正处于活动的旺盛时期,如爪哇岛上的默拉皮火山,21世纪以来,平均间隔两三年就要持续喷发一个时期。死火山,指史前曾发生过喷发,但有史以来一直未活动过的火山,此类火山已丧失了活动能力,有的火山仍保持着完整的火山形态,有的则已遭受风化侵蚀,只剩下残缺不全的火山遗迹,非洲东部的乞力马扎罗山、中国山西大同火山群等均为死火山。休眠火山,指有史以来曾经喷发过,但长期以来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火山,此类火山都保存有完好的火山堆形态,仍具有火山活动能力,或尚不能断定其是否已丧失火山活动能力。应该说明的是,这三种类型的火山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休眠火山可以复苏,死火山也可以“复活”,相互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36.(2分)中国长白山天池,1327年和1658年年两度喷发,在此之前还有多次活动。虽如今没有发生喷发活动,但从山坡上一些深不可测的喷气孔中不断喷出高温气体,可见该火山属于______________。
37.(2分)火山喷发原因是什么?龙龙和华华通过模拟实验进行探究:他们在罐头盒内放入一些土豆泥,堆成小山的形状,并在山的顶部向下挖一个小洞。向小洞内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番茄酱适当的稀释一下),然后用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将罐头盒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火山喷发现象。
模拟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实验器材分别模拟的是什么?请连线表示。
土豆泥 岩浆
酒精灯加热 山体
土豆泥顶部的小洞 地壳深处高温状态
稀释的番茄酱 火山口
38.(2分)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实验中要注意:土豆泥上挖的洞要_________(选填:挖到中间/挖到盒底),封“火山口”的土豆泥要_________(选填:厚/薄)、番茄酱要适当稀释等。
39.(2分)加热一段时间后,龙龙和华华看到“火山口”向外冒__________________,再过一会,番茄酱从“火山口”喷涌而出。
40.(2分)根据模拟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请帮他们解释一下火山喷发的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暗室中让太阳光(白光)透过三棱镜折射到墙上,结果太阳光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而单纯色光经过三棱镜将不再分解。牛顿在英国皇家学会的科学讨论会上公布这个重大发现时,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同,反而遭到激烈的反对。人们当时理解不了牛顿的精辟见解——最常见的白光是一种成分复杂的光,而色彩鲜艳的光却是简单的。牛顿为了说服大家,又做了多次把七色光混合成为白光的实验,结果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41.(2分)龙龙在阅读了牛顿资料知识后,亲自动手尝试。他将三棱镜放在太阳下,慢慢转动棱镜,发现太阳光被分成了( )七种颜色的光。
A.红、白、黄、绿、蓝、靛、紫 B.红、橙、黑、绿、蓝、靛、紫 C.红、橙、黄、绿、蓝、靛、紫
42.(2分)太阳光进入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屏上分布如下图:其中最上面是( )。
A.白光 B.红光 C.绿光
43.(2分)龙龙拿出一支红色的激光笔照射三棱镜,他在白屏上最可能看到什么现象( )。
A.白屏上出现七种颜色的光 B.白屏上出现红光 C.白屏上出现白光
44.(2分)龙龙用硬纸板做了一个彩色轮,他将圆盘分为三个扇形,依次涂上红、绿、蓝三种颜色。当彩色轮快速旋转时,可以看到圆盘呈( )。
A.白色 B.黑色 C.红色
45.(2分)棱镜能将白光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七种颜色与彩虹的颜色相同,由此龙龙推测:彩虹的形成与光的__________有关。
实验:龙龙为了验证光沿直线传播的猜想,在实验室中关闭所有灯光,拉上窗帘,把3张同一位置打孔的卡纸和一张没有打孔的卡纸(屏)排成整齐的一列,相邻两张纸之间间隔10厘米,第一次用手电筒照射,使光进入小孔(如图1);第二次把第二张卡纸向右移动5厘米,同样用手电筒照射(如图2)。请完成下面小题。
46.(2分)下列哪个不是“关闭所有灯光,拉上窗帘”的目的( )。
A.减少环境中其他光线的干扰
B.光在黑暗的环境中才能沿直线传播
C.使实验现象更为明显
47.(2分)第一次实验和第二次实验的实验现象有什么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简答题(共6分)
48.(本题2分)按每分钟心跳75次计算,我们的心脏不到1秒钟就要跳动一次,一天要跳动108000次。心脏的跳动有什么意义?
(本题2分)放入水中的铅笔有哪些变化?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
50.(本题2分)我们用哪些办法来减少雨水和水流对土地的侵蚀?
八、综合题(共18分)
用蜡烛来计时。
51.(2分)图中的6支蜡烛中,最适合用于计时的是__________号蜡烛,理由是__________。
52.(2分)1支蜡烛燃烧的时间约为120分钟。小红在蜡烛上标上刻度计量自己的阅读时间,1个刻度的计时比较合适的是( )。
A.1分钟 B.10分钟 C.30分钟
53.(2分)下列事项中,适合用蜡烛燃烧计时测量的是( )
A.100米跑 B.3分钟演讲 C.看电视的时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无线光波测量法和三角测量法是测量天体距离常见的方法。其中无线光波测量法是我们发送出的无线电波,碰到目标后会反射回来,被我们再次接收到,计算电波从发射到被目标返回所用的时间,将其除以2(将往返时间变成单程时间),再乘光速,就能知道目标天体的距离了。
54.(2分)测量天体之间的距离是利用了( )的原理。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直线传播
55.(2分)判断对错:测量天体之间的距离时使用的计时工具必须准确。( )
56.(2分)计时工具除了日常计时,还能用于______。
请对照下面两个表格,分析菲菲的体质健康水平,并回答下列问题。
菲菲的体质检测记录表
五年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女生)
57.(2分)对照两个表格进行分析,菲菲的一分钟跳绳的成绩是。
A.优秀 B.良好 C.及格 D.不及格
58.(2分)根据菲菲的体质检测记录表可以计算出菲菲的体重指数为26.3,则她属于( )水平。
A.肥胖 B.低体重 C.超重 D.正常
59.(2分)根据菲菲的体质健康水平,请你向她提出两条建议。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A 3.D 4.A 5.B 6.A 7.C 8.C 9.A 10.B
11.日影长度
12.日食
13.火山喷发 地震 水 风
14.等时 慢
15.高兴 悲伤
16.计时
17.地核 地幔 地壳
18.沉积
19.地壳深处高温状态
20.高低不平
21.反射
22.传播方向
23.大脑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1 4 3 2 5 6
36.休眠火山
37.
38. 挖到中间 薄
39.热气或土豆泥
40.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使岩浆和气体在遇到地壳的薄弱地带时,喷出地表。
41.C
42.B
43.B
44.A
45.折射
46.光在空气中是可以传播的,而且光在空气中一定沿直线传播。实验中关闭所有灯光,拉上窗帘,是为了减少环境中其他光线的干扰,使实验现象更为明显;光在黑暗的环境中才能沿直线传播是错误的观点。
47.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图1的三个小孔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纸屏上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图2的三个小孔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纸屏上不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
48.心脏跳动的意义是输送血液到全身各处。
49.把铅笔倾斜放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铅笔会出现“折”了的现象,这是因为光的折射现象。垂直放入水中的筷子没有发生偏折,说明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不会发生折射现象。
50.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我们通过植树造林,增加植物覆盖率来减少雨水和水流对土地的侵蚀。
51.② 蜡烛细长,粗细均匀
52.B
53.C
54.A
55.√
56.海上定位船只(或推测天体的运动规律等)
57.C
58.A
59.①多吃蔬菜,少吃含脂肪多的食物;②加强体育锻炼,每天至少锻炼1小时。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