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丘名校 2022-2023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阶段
考试 高三化学试题
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可能
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Fe:56 Ba:137
一、单选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2 分。)
1. 我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风干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该过程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蒸发结晶
B.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青蒿素的提取过程涉及化学变化
C. “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该过程利用了物质的溶解性不同
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该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2. 下列说法或基本操作合理的是
A.在空气中,将氯化镁溶液蒸发结晶可以获得纯净的氯化镁固体
B.金属钠切割后的剩余部分不能放回原试剂瓶,应放置废液缸中
C.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就可鉴别稀盐酸和碳酸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保存在棕色的广口瓶中,防止见光分解
3.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①碱性氧化物:Na2O、Fe3O4、CaO
②化合物:CaCl2、H2O2、油脂、氯仿
③电解质:明矾、烧碱、冰醋酸、碱石灰
④同系物:CH2O2、C2H4O2、C3H6O2、C4H8O2
⑤混合物:漂白粉、福尔马林、铝热剂、蛋白质胶体
A.①③⑤ B.②⑤ C.②③④ D. ⑤
4.关于下列仪器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滴定时用①盛放 NaOH溶液
B.②、③均可以直接加热
C.②、④可用于物质分离
D.③、⑤可用作反应容器
5.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 -.在 0.1mol/L醋酸溶液中:SO42 、NH4+、Br 、H+
B 0 - -.在 .1mol/L氨水中:Ag+、K+、NO3 、SO32
C 0 - -.在 .1mol/L氯化钠溶液中:Fe3+、I 、Ba2+、HCO3
高三化学试题 第 1 页 共 8 页
D - - -.在 0.1mol/L硫酸钾溶液中:H2PO4 、PO43 、Na+、NO3
6. 工业上制备下列物质的生产流程合理的是
A. 由 NaCl制漂白粉:饱和食盐水 电 解 Cl2 N aOH 溶液 漂白粉
B. 侯德榜制碱:饱和 NaCl溶液 C O2 N H3 NaHCO3 加 热 Na2CO3
C. 焦炭由石英砂制高纯硅:石英砂 粗硅 C
高温
l2 粗 SiCl 1)分馏提纯4 2)H / 高温 高纯硅2
D. 从海水中提取镁:海水 石 灰乳 Mg(OH)2 加 热 MgO 电 解 Mg
7. 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物与臭氧反应是造成城市光化学污染的主要原因,其中常
见的反应为 CH3CH=CHCH3(2-丁烯)+2O3→2CH3CHO+2O2,已知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
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 CH3CHO中所含原子数目为 0.7NA
B. O2和 O3均只含非极性键,均为非极性分子
C. CH3CHO 和 CH3CH=CHCH3分子中采取 SP2杂化和 SP3杂化的碳原子数目之比均为 1:1
D. 若有 2mol O3参与反应,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12NA
8. 次磷酸(H3PO2)是一元中强酸,次磷酸钠(NaH2PO2)广泛应用于化学镀镍,次磷酸钠的生产
与镀镍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Ni2+价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B. “碱溶”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1
C. PH3、PO43-中 P的杂化方式相同,键角 PO43->PH3
Δ
D. 次磷酸铵与足量氢氧化钠共热,发生反应 NH4++H2PO2-+3OH- NH3↑+3H2O+PO23-
9.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制备聚丙烯:
B.用电子式表示 NaCl的形成过程:
C.苯酚钠溶液通入 CO2后变浑浊:2 C6H5O-+H2O+CO2→2C6H5OH+CO32-
高三化学试题 第 2 页 共 8 页
D.向 CuCl2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Cu2++2NH3·H2O=Cu(OH)2↓+2NH4+
10. 下列实验中的仪器、药品选择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利用装置甲制备氧气,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B. 利用装置乙制取氯气
C. 利用装置丙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 NO
D. 利用装置丁验证浓硫酸的吸水性
11.下列电极反应式正.确.的是
A - -.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 -2e = Cl2 ↑
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O2+ 2H2O+ 4e-= 4OH-
C -.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 -2e = Cu2+
D -.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负极反应式:Fe-3e = Fe3+
12.已知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有同种元素 X,其转化关系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 A为 NaOH溶液,乙为白色沉淀,则 X可能为短周期金属元素
B.若 A为硝酸,X为金属元素,则甲与乙反应可生成丙
C.若 A为氧气,丙在通常状况下为红棕色气体,则甲可能为非金属单质
D.若乙为 NaHCO3,则甲或丙可能是 CO2
13.有 X、Y、W、M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
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X的核外电子数与 Y、M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W的原子序
数是M的最外层电子数的 2倍,由 X、Y、W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G的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X X 2-A.常见 X的单质在常温下一定是气体
Y+ +
B X W W W Y. 、 的简单氢化物稳定性:X>W X X X
C.单质 Y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一定呈淡黄色
D.化合物 G中 X都满足 8电子稳定结构
高三化学试题 第 3 页 共 8 页
14.据文献报道,我国学者提出 O2氧化 HBr生成 Br2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
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O2氧化 HBr生成 Br2的总反应为:O2+ 4HBr = 2Br2+2H2O
B.中间体 HOOBr和 HOBr中 Br的化合价相同
C.发生步骤②时,断裂的化学键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D.步骤③中,每生成 1 mol Br2转移 2 mol电子
1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称量 10.25gNaOH 固体 C.除 SO2中的 HCl D.制备 Fe(OH)3胶体
16 - -.5 mL 0.1 mol·L 1 KI溶液与 1 mL 0.1 mol·L 1 FeCl3溶液发生反应:
2Fe3+(aq) 2I-+ (aq) 2Fe2+(aq)+I2(aq),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入苯,振荡,平衡正向移动
B.经过苯 2次萃取分离后,在水溶液中加入 KSCN,溶液呈血红色,表明该化学反应存
在限度
C.加入 FeSO4固体,平衡逆向移动
c2(Fe2+D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c2(Fe3+)×c2(I-)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4分,共 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 1 或 2 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7. 向 100mLNaOH 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 CO2气体,充分反应得到溶液 X后,再向所得溶液
X中逐滴加入 0.2mol/L的盐酸,产生 CO2的物质的量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原 NaOH溶液的浓度为 bmol/L
B. 若 2a
C. 若 2a>b,则所得溶液 X的溶质成分为 NaHCO3和 Na2CO3
D. 若 b=2a,当 V(盐酸)H++CO32-=HCO3-
18.在铜基配合物的催化作用下,利用电化学原理可将 CO2还原为碳基燃料(包括 CO、烷烃
和羧酸等),其装置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高三化学试题 第 4 页 共 8 页
A.该装置工作时,H+穿过质子交换膜从右向左移动
B.图中石墨烯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CO2+2H+
+2e-=HCOOH
C.每转移 2 mol电子,阴极室电解质溶液质量增加 44 g
D.该装置工作过程中,图中 Pt电极附近溶液的 PH减小
三.问答题:共 60 分。
19.(14 分)为测定 CuSO4溶液的浓度,甲、乙两同学设
计了两个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Ⅰ. 甲方案的实验原理为CuSO4 BaCl2 BaSO4 CuCl2 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
(1)步骤②判断沉淀是否洗净所选用的试剂为 。
(2)步骤③灼烧时盛装样品的仪器名称为 。
(3)固体质量为 w g,则 c(CuSO4)= mol·L 1。
(4)若步骤①从烧杯中转移沉淀时未洗涤烧杯,则测得 c(CuSO4) (填“偏高”、“偏低”或“无
影响”)。
Ⅱ. 乙方案的实验原理为
Zn+C uSO 4 =Z nSO 4 +C u
Zn H2SO4 ZnSO4 H2
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如图安装装置(夹持仪器略去) ②检查……
③在仪器 A、B、C、D、E中加入图示的试剂
④调整 D、E中两液面相平,使 D中液面保持在 0或
略低于 0刻度位置,读数并记录。
⑤将 CuSO4溶液滴入 A中搅拌,反应完成后,再滴加稀硫酸至体系不再有气体产生
⑥待体系恢复到室温,移动 E管,保持 D、E中两液面相平,读数并记录⑦处理数据
(5)补充步骤②为 。
(6)步骤⑥需保证体系恢复到室温的原因是 (填序号)。
a.反应热受温度影响 b.气体密度受温度影响 c.反应速率受温度影响
(7)若步骤⑥E管液面高于 D管,未调液面即读数,则测得 c(CuSO4) (填“偏
高”、“偏低”或“无影响”)。
20.(15分)含碳化合物对环境、生产和人类生命活动具有很大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治理汽车尾气污染对保护环境至关重要。
高三化学试题 第 5 页 共 8 页
①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 CO和 NO等大气污染物,反应为:2NO(g)+2CO(g) N2(g)+
2CO2(g),其他条件不变时,NO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 1所示,由图像知 H
0(填“>”或“<”);图中曲线 x 变为 y 时,对压强的改变为 (填“加压”或“减压”)。
②在催化剂存在时,也可用 CH4还原氮氧化合物使其生成无毒气体,改善汽车尾气对环境的
影响,其反应过程如图 2所示。对于反应 a加入催化剂,可使 Eal (填“ 增大”“减小”或“不
变”);相同条件下,反应 b比反应 a ( 填“易”或“难”)发生,理由是 ;反应
CH4(g)+2NO2(g)==N2(g)+2H2O(g)+CO2(g) H= kJ·mol -1(用含 H1、 H2的代数
式表示)。
(2)碳资源化处理对于缓解能源危机有重要意义。对于反应:
CO(g)+2H2(g) CH3OH H<0,在催化剂作用下,分别在
T1℃和 T2℃时(T1 >T2),向容积为 2 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 4mol
的 CO和 8molH2,随反应进行 CH3OH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
如图:
①比较 a、b点反应速率大小:va v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T1时,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K= L2/mol2。
③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产率的是 (填字母标号)。
A.按相同比例再向容器中充入原料气体 B.将生成的 CH3OH从体系中分离
C.选用高效催化剂 D.充入 He,使体系的总压增大
21.(16 分)
Ⅰ.由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 Fe2O3、Fe3O4、Al2O3和 SiO2)得到绿矾(FeSO4·7H2O),然后制取
透明氧化铁颜料的流程如下:
高三化学试题 第 6 页 共 8 页
已知:①透明氧化铁又称纳米氧化铁,粒子直径微小(10~90 nm),包括氧化铁黄(FeOOH)和
氧化铁红(Fe2O3),难溶于水,在碱性条件下非常稳定;
②Fe3+能将 FeS2中的硫元素氧化为+6价。
回答下列问题:
(1)FeS2的电子式为_______。
(2)“滤渣”中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
(3)流程中“ ”环节的目的是_______。
(4)“还原”过程中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5)“沉淀”采用分批加入 KOH溶液,并不断搅拌,这样操作不但可以得到均匀、色泽纯正
的氢氧化铁,而且还可以_______。
(6)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制得的透明氧化铁中氧化
铁黄和氧化铁红的含量。已知 Fe(SCN)3的吸光度
A(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与 Fe3+标准溶液浓度的
关系如图所示:
称取 3.47 g透明氧化铁,用稀硫酸溶解并定容至 1 L,
准确移取该溶液 10.00 mL,加入足量 KSCN溶液,
再用蒸馏水定容至 100 mL。测得溶液吸光度 A=0.8,则透明氧化铁中氧化铁红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Ⅱ.重晶石(BaSO4 )作为原料制备金属钡及其他含钡化合物的方法如下图:
高三化学试题 第 7 页 共 8 页
完成下列填空:
(7)B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最外层电子的电子云形状是_______。图中涉及
的第二周期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可以判断其中两种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反应是_______(选填流程中的反应编号)。
(8)配平 BaS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BaS _____HNO3= ______Ba NO3 2 ______S ______NO ______H2O
22(15分)异甘草素(Ⅶ)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等药物功效。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氯甲基甲醚结构简式为:CH3OCH2Cl
(1)化合物Ⅰ的名称是 ,化合物Ⅱ所含的官能团名称是 。
(2)写出Ⅴ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由化合物Ⅲ、Ⅴ合成化合物Ⅵ主要经历了加成反应和 (填反应类型),生成
的中间产物的结构简式是 。
(4)符合下列条件的分子Ⅱ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有 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的峰面积
比为 1:1:2:2:2的结构简式为 。
①能使 FeCl3溶液显色;②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
(5)结合题干信息,设计由 和 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
(其他无机试剂任选)
高三化学试题 第 8 页 共 8 页化学答案
1-5ACDCA 6-10CCCBD 11-15ABCDA 16-18D(AC)(BD)
19(14分,每空2分)(1)AgNO3溶液 (2)坩埚 (3)40w/233
(4)偏低 (5)检验装置气密性 (6)b (7)偏高
20.(15分)(1)①<(2分) 减压(1分) ②减小(1分) 易(1分) 反应b比反应a的活化能小(2分 (2分)(2)①大于(2分) ②0.25L2/mol2(2分) ③AB(2分)
21.(16分)(1)(1分)
(2)二氧化硅和二硫化亚铁 (写化学式也可以)(2分)
(3)除去溶液中的Al3+,得到FeSO4溶液 (2分)
(4) (2分)
(5)形成细小的氢氧化铁颗粒 (2分) (6) 23.1% (2分)
(7) IIA (1分) 球形 (1分) O>N> C(1分) ②(1分)
(
=
==
)(8) (2分)
22.(15分)(1)①.间苯二酚或1,3-苯二酚(1分) ②.羟基和酮羰基(2分)
(2)
(3)消去反应(1分) (2分)
(4) 13 (2分) (1分)
CH:OCH2
CH3OCH2、
+2Cu(OH)2+NaOHA
+Cu20U+3H20(2分)
CHO
COONa
CH;OCH2
OH
CH2OCH3
OH
VI
OH
0
1I
C
CH2
H
CH3
CH2CI
CH2OH
Cl2
NaOH水溶液
光照
△
C
Cu,△
CHO
Ba(OH2、乙醇
0
(4分)
Fe2+[:S: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