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再塑生命的人
学情分析
《再塑生命的人》是一篇记叙文,学生在小学时接触过不少这样的文章,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在生活经验上,七年级学生已经接触过许多老师,老师们的教学方式,也各不相同,学生能够感知出来。 由于海伦·凯勒是一个盲聋孩子,她的内心世界是黑暗的,对于这些,学生难以感知出来,他们还不大懂得怎样面对人,怎样面对生命,怎样面对挫折。
教学工具
PPT及多媒体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提高阅读速度,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品味、揣摩本文精美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3.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理解作者对老师的敬爱和感激的情意。
4.学习海伦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研读课文,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2.理解标题的含义。
3.深人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观看短片《听伟大的盲聋哑女性海伦·凯勒是如何学会说话的》,学生谈感受。
看不见听不见的海伦·凯勒不仅学会了说话,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让我们一起走近作者。
二、走近作者
海伦·凯勒,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19个月就失聪失明,生活在无声无语无光的世界里,连爸爸妈妈都不认识。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她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老师》、《我的生活》等。
(学生齐读)
本文的标题是《再塑生命的人》,那么谁是再塑生命的人呢?
三、整体感知
根据课件要求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1.在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海伦是什么样的状态?
第4自然段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海伦内心的感受,谁来赏析一下?
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莎莉文老师来临之前的“我”比作“大雾中的航船”没有方向,也没有希望,形象地表现了自己在黑暗中摸索的痛苦感受,以及内心对光明的渴望,从侧面烘托了老师的重要性。
指导朗读:读出海伦孤寂、无助、渴望光明的心理。
在无声无光的世界中的小海伦是多么苦闷、多么无助、多么渴望光明的到来啊,终于在她六岁零九个月时,上帝听到了她的呼唤,为她送来了一位光明使者——莎莉文老师。莎莉文老师对自己的影响和作用,作者有一句总的评价领起下文,请勾出来。
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
2.莎莉文老师到来后,发生了哪些事情?海伦的感受又是怎样的?用勾画圈点法在书上做批注,完成表格。
段落 事件 海伦的感受
5 第一次亲密接触 亲切、爱
6--7 教我拼写词 自豪、高兴
8--9 教我区别具体事物 不耐烦
10--12 井房散步,从大自然中认识“水” 恍然大悟、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13 学会更多词 喜悦、幸福
从这个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海伦的心路历程是自豪、高兴——不耐烦——恍然大悟,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喜悦、幸福,可以说莎莉文老师是海伦·凯勒生命中的贵人,老师的出现,使她的人生改变了航向,开始驶向光明与幸福,所以作者才说“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点拨:运用双重否定,表达强烈肯定含义,强调莎莉文老师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截然不同”一词说明了从那时开始老师对海伦生命的意义。
四、分析人物形象
从老师为我做的这些事中,你认为莎莉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仔细品味文章语言,请以“我从( )这句话中,读出莎莉文老师是( )的人”为句式,概括人物形象。
预设:(1)把布娃娃扫到炉边,把帽子递给我(爱心与耐心)
(2)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教学技巧高超)
朗读描写莎莉文老师的句子。
莎莉文老师:热爱学生、教育有方、循循善诱、善良温柔、充满智慧、耐心
有这样一位热爱学生,教育有方的老师伴随左右,难怪“我”由衷地说出了: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小练笔: 请同学们找到文中描写海伦·凯勒内心感受到快乐,幸福的句子,想一想,仿照下面的形式,集体创作诗《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预设(老师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我觉得幸福。
(老师送给我罗拉亲手缝制的洋娃娃),我觉得幸福。
(学会了用手指正确拼写单词),我觉得幸福。
(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我觉得幸福。
(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我觉得幸福。
(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我觉得幸福。
(看到了花团锦簇,美不胜收的世界),我觉得幸福。
(新的一天永远令人期盼),我觉得幸福。
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男女生轮流读,根据诗歌,概括海伦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海伦·凯勒:善思好学、求知欲强、悟性极高、热爱生活、坚忍不拔。
小结:海伦·凯勒的改变是出自自己内心的强烈呼唤,幸福是要靠自己争取的,如果说莎莉文老师是帮助海伦成长,给她带来幸福的圣者,那么她自己就是自救的强者。
五、合作探究
请谈谈你对文章标题“再塑生命的人”的理解。
(小组交流,派代表展示交流所得)
字面意思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人。文中指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了“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莎莉文老师让海伦回到自然,理解自然,并懂得什么是爱。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表达了作者对老师无比的敬爱和感激。六、课文小结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将美好的爱的种子深深植根于海伦·凯勒的心灵,重塑了她的生命。海伦·凯勒是再塑生命的人,在心灵深处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靠不懈的努力重获新生。这两个人共同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七、拓展延伸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光明,有声音的世界里,但不要忘记,我们身边仍有生活在黑暗和无声世界中的人,作为学生,你们能为像海伦·凯勒这样的残疾人做点什么?
我们的爱可以重塑他们的生命,带给他们温暖,带给他们光明。
八、课后作业
课外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板书设计:
再塑生命的人
有智慧和耐心
莎莉文 教育有方
共创 热爱学生
奇迹
热爱生活
海伦·凯勒 善思好学
坚忍不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