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下长春版1.2《观沧海》课件3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七年级下长春版1.2《观沧海》课件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1-11 14:21:4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件19张PPT。观沧海 曹操文学常识:
曹操 孟德 曹丕 、曹植
《乐府诗集》
《步出夏门行》
2.绝句/律诗/乐府诗创作背景
公元207年,曹操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北征乌桓的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重要的战争。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
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一定会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读准字音:
沧海(cāng )
碣石(jié )
澹澹( dàn )
竦峙( sǒng zhì )
萧瑟( xiāo sè)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二、整体感知1.朗诵
2.主要意象:碣石、沧海、水、山岛、树 木 、百草、洪波、日月、星汉。
描绘画面:茫茫大海上山岛高耸、树木茂盛,海浪波涛汹涌的画面。鉴赏与研读(一)1.诗眼:观
静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动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动静结合
鉴赏与研读(二)2.虚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比喻、夸张:
茫茫大海与天相接,在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通过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宏伟气象。

虚实结合鉴赏与研读(三)3.思想情感:
表现了诗人豪迈的胸怀,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气概,也体现了他渴望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理想和抱负。

借景抒情四、拓展延伸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直抒胸臆)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直抒胸臆)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借景抒情)
4.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借景抒情)
5.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借景抒情)课堂反思1.诗歌的表现手法:
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
2.诗歌的抒情方式:
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教师寄语:比海洋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广阔的是人的胸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课堂检测(默写重点句):
1.写出《观沧海》中描写波涛汹涌,惊心动魄的诗句:_____,_____。
2.写出《观沧海》一诗中诗人想象、夸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观沧海》中表达诗人博大胸襟,渴望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理想抱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