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931-1945
事件 影响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 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
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1937年7月7日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1937年8月-1937年11月 淞沪会战 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1937年9月 平型关大捷 全民族抗战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938年3月 台儿庄战役 是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振奋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抗战意志和信念
1938年6月-1938年10月 武汉会战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1940年8月-1941年1月 百团大战 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1941年12月 第三次长沙会战 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1944年初 豫湘桂战役 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大片国土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1938年,广州、武汉沦陷后,日军出现了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国内资源紧张等问题,不得不改变对华策略。
一、日本改变对华策略
日军
新策略
对国民党: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日军新策略:
中国各方的应对
国民党亲日派:汪精卫(集团)叛国
1940年3月,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
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
1941年新四军队伍被伏击,叶挺被扣,项英遇难
1941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和9000人的支队遭到国民党军队8万人的伏击。2000余人突围,大部分壮烈牺牲。军长叶挺被扣押,项英遇难。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周恩来
日军
新策略
对国民党: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对共产党: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日军新策略:
中国各方的应对
国民党亲日派:汪精卫(集团)叛国
1940年3月,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
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
1941年新四军队伍被伏击,叶挺被扣,项英遇难
共产党:坚持抗战,
在抗日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一一大生产运动纪实》 创作者:孙黎 徐宇峰
日军
新策略
对国民党: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对共产党: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对占领区:加强军事统
治 和经济掠夺
日军新策略:
中国各方的应对
国民党亲日派:汪精卫(集团)叛国
1940年3月,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
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
1941年新四军队伍被伏击,叶挺被扣,项英遇难
共产党:坚持抗战,
在抗日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
二、全民族坚持抗战
青年学生
投笔从戎,参军参战
军人
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
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牺牲在抗日战场上
妇女
参加抗日宣传、救护、战地服务
工人
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海外华侨和
港澳同胞
捐款捐物,回国参战
文艺界
成立抗战协会,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冼星海
《黄河大合唱》
左权
张自忠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
人员广泛
地域广阔
形式多样
社会各界
抗战表现
青年学生
广大妇女
内迁工人
海外华侨
港澳同胞
文艺界
各民族
《黄河大合唱》
抗战生命线
20万各族人民修建滇缅公路
日本侵略者陷入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中共
一大
中共
二大
八七会议
古田会议
遵义会议
瓦窑堡会议
1921年,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1922年,制定最高和最低革命纲领,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7年8月,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
1929年,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1935年,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的
领导地位,挽救党、红军和中国革命,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5年底,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三、中共七大
1945.4 延安
时间地点
内容 总结经验
制定党的 政治路线
选举
确立思想
历史意义
1945年4至6月 延安
总结了中共领导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
特别是总结了抗日战争的丰富经验。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共的领导下,打败日本
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七届一中全会)
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并为党和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三、中共七大
1944年,各抗日根据地军民作战2万多次,歼灭日、伪军近20万人,攻克县城20多座,解放人口1700多万。这种攻势作战,一直持续到1945年春季和夏季。在正面战场上,中国军队在同日军的多场战役中,以巨大牺牲消灭了大批日军,并收复了一些失地。这些反攻,大大消耗了日军,加速了日本的投降。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率先发起局部反攻,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1943年7月-1945年7月敌后战场局部反攻
1945.8.6/9
1945.8.8
1945.8.9
1945.8.15
1945.10.25
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
苏联政府对日宣战。次日出兵中国东北,进攻日本关东军。
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台湾回归
祖国的怀抱
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
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四、战略反攻与日本投降
1945.
中共
局部
反攻
上
海
重庆
北平
台湾
“人们从各个角落涌出
向街上奔走
向广场奔走
……
笑呀!叫呀!
奔呀!跳呀!
舞蹈呀!拥抱呀!”
——艾青《人民的狂欢节》于延安
1.背景:
(1)1944年—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捷报频传,德国在欧洲战场处于劣势,败局已定。
(2)在美国、英国的连续打击下,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陷入困境。
2.反攻表现:(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率先发起局部反攻,取得了一系列胜利;(2)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向日本广岛、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3)1945年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并出兵东北;(4)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号召中国人民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3.结果——日本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胜利。
10月,台湾也回到祖国怀抱(1895-1945)
四、战略反攻与日本投降
结合材料及教材,你认为促使日本投降的原因有哪些?
1945年,在重庆举行庆祝抗日战争胜利的活动中,有人出了一个灯谜:谜面为“抗战胜利”,谜底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著名人物。结果现场出现了六种答案:屈原、苏武、毛遂、蒋干、华佗、共工,这六个人名都隐含着猜谜者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的不同解释。
美国向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
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东北
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
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抗日
中国战场牵制日军主要兵力
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的结果
在这些因素中,你认为哪一个起决定性因素?
1.胜利原因:
(1)根本原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2)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3)外因: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4)前提:抗日战争是一场正义的、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
五、抗战胜利原因及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是抗战相持阶段的主战场。从抗战全局来看,敌后战场的发展壮大,抗击着约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逐渐成为主战场,为赢得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高永中
2.历史意义:
【国内】(1)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2)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国际】(3)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的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想一想,抗战胜利意味着什么?
1840-1842
1856-1860
1894-1895
1900-1901
1931-1945
鸦片战争
第二次
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抗日战争
败
败
败
败
胜
地位: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
25%
材料1:中国战场抗击和牵制了
日本2/3以上的陆军兵力和部
分海空军力量,大部困在中国。
材料3:据日本公布的数字,日
军在中国战场死伤133万余人。
材料2: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
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
本兵可以调到其他地区作战?
投降日军约128万
开罗
东方
主战场
国际意义: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在战后成立的联合国中,
中国是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1.胜利原因:
(1)根本原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2)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3)外因: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4)前提:抗日战争是一场正义的、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
五、抗战胜利原因及意义
2.历史意义:
【国内】(1)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地位、性质)。
(2)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国际】(3)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的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1.胜利原因:
(1)根本原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2)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3)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五、抗战胜利原因及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是抗战相持阶段的主战场。从抗战全局来看,敌后战场的发展壮大,抗击着约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逐渐成为主战场,为赢得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高永中
2.历史意义:
【国内】(1)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2)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国际】(3)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的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抗日战争
1931.9.18
9.2
1937.7.7
局部抗战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九一八
事变
七七
事变
日本签署降书
全民族抗战
第二次国共合作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45.8.15
日本无条件投降
1.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准备了全民族抗战的前提条件;
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
2.动员和组织人民的力量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人民游击战争 全民族抗战
3.坚持进行抗日持久战,从不动摇,坚定了全民族抗战胜利的信念
《论持久战》的发表; 中共七大
4.创建了一系列敌后抗日根据地, 开辟了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
平型关大捷 百团大战 敌后战场成为抗战后期的主战场
最早抗战 领导东北抗日游击队进行局部抗战 领导一二九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