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教学设计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第二子目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计划课时 1 授课年级 高一
教学背景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本册教材主要讲解了世界史的相关内容,而第一单元的两节课则系统介绍了世界上古史。 内容上,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早期文明的产生原因及特点。下启第2课文明的交流联系,在整本书中起到了“开先河”之作用。 而本子目则主要介绍了四大早期文明(古代西亚、古印度、古埃及、古希腊)的时间、地理环境、分布及特点。本子目内容丰富,易于理解,学生能够从书中自主学习、认识早期文明的特点。 但是教材知识体量大,对于每个文明的重点内容缺乏详细介绍,因此需要教师在讲授时既注重时序,也留意到各个文明平行发展的多元性。多多引用材料,做好知识补充。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主要面向高一学生。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简单了解过本课四大文明的主要内容,但缺乏系统整理和深入思考,对于相关知识点也存在遗忘现象。 针对第二子目不同文明的特点,学生了解较少,存在知识空白,需要教师结合具体史料作进一步理解。 同时,第一子目中关于文明起源的知识学习,较为理论化、抽象化,也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梳理逻辑。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文明产生的条件和根本原因,理解“社会形态演变的实质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培养自身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的能力。 2、通过观察世界地图及各文明分布地形图等,知道各文明产生的时间及具体位置,树立基本的时空观念。 3、通过对于史料的分析理解,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产生的影响、古印度种姓制度的特征等,培养自身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4、通过学习早期文明内容,反思当下面对文化多元化,我们如何丰富本民族文化,熏陶自身的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 文明产生的前提及条件;早期文明的时间、分布及成就。
教学难点 分析、理解早期文明多元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教学媒体 PPT、板书、学案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讲授法、谈话法、材料分析法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课】 (复习导入) 经过上一部分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文明产生的条件和根本原因。那么随着文明的不断产生和发展呢,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在世界的不同地区就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文明。早期的古代文明除了我们上学期学到的古代中国文明以外,还存在着两河流域的古代西亚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印度河、恒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和爱琴海地区的古希腊文明。 展示古代文明分布的地图。 从这张图片中,我们不难看出,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那么各个文明具体是怎样的、有哪些成就呢?接下来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结合课本归纳以下表格,制作五大古代文明的“区域名片”。 (小组活动)(等待5~8分钟时间) 跟随老师引导,观察古代文明分布地图,寻找不同文明所在地点。 积极参与小组讨论,阅读教材,从教材中归纳知识点,完成表格内容。 通过复习导入,加强知识点间的逻辑连接性。 地图的引用更加清晰直观,易于学生理解本课内容。 本部分知识相对较为简单,因此教师应当把学习的主动性交给学生,坚持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
【讲授】 一、两河流域——古代西亚文明 1、(知识讲授) 通过提问的方式与学生共同完成表格。 在讲解过程中通过动画展示两河流域地图、楔形文字及《吉尔伽美什》、空中花园图片。 2、(能力提升) 重点讲述《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及其特点。 展示《汉谟拉比法典》的图片及三则选文,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并自行总结其三大特点: ①宣扬君权神授 ②保护私有财产 ③施行同态复仇 二、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 1、(知识讲授) 通过提问的方式与学生共同完成表格。 在讲解过程中展示尼罗河流域地形图、象形文字及莎草纸、金字塔图片。 引用文字材料,结合对于金字塔的简要介绍,引导学生理解古埃及社会中法老的地位。 2、(能力提升) 重点讲述“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和埃及的尼罗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如何影响了它们各自文化的特点”。 以斯塔夫利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对于两地地理环境对民族性格产生的影响入手,结合两则苏美尔诗歌及古埃及诗歌的引用,请同学们感受地理环境对文明产生的影响。 三、印度河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 1、(知识讲授) 通过提问的方式与学生共同完成表格。 在讲解过程中展示印度半岛地形图、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的画像,并简要介绍其主张的“众生平等”对于印度传统宗教“婆罗门教”产生的冲击。 2、(能力提升) 重点讲述“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内容及其对于当今印度的深远影响”。 展示图片(“原人”身体不同部位及其对应的种姓),结合表格总结种姓制度的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其“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的特点。 借用当今印度仍存在种姓制度影响的现象(上层社会的知识分子等人基本都是前两个等级、印度的贱民生活贫困,社会中种族歧视巨大)的问题,分析印度种姓制度对其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四、爱琴海地区——古希腊文明 1、(知识讲授) 通过提问的方式与学生共同完成表格。 2、(能力提升) 重点讲述“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民族性格的影响”、“地理环境决定论”、“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及其局限性”。 ①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民族性格的影响 引用刘景华《人类六千年(上)》中对希腊地理环境的介绍,讲解古希腊的地理环境促进了其商业的发展,在商业发展的过程中,商人之间的互利互惠就促进了其平等自由的民族性格产生;破碎分裂的土地无法满足群众的全部生活需要,为了生存就必须出海交换贸易和对外殖民等,因此促进了其开拓、勇敢的民族性格发展……这样的民族性格也就推动了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和发展。 但是,这种影响是决定性的吗?黑格尔在他的历史哲学中这样写道: 黑格尔的这番话无疑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典型表现。 提问学生:你们认同黑格尔对于大陆民族和海洋民族的这段分析吗? 由此引出对于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评价。 ②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及其局限性 首先通过两则材料简单介绍斯巴达的寡头政治(权力集中在君主手中,但是城邦中又存在想贵族制一样的元老院,同时公民在国家也有一定的参政权力);及雅典的民主制度(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负责决定一切重大事务)。 然后通过两则材料及苏格拉底之死的小故事,呈现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①多数人的暴政; ②少数人的民主: ③只适合于小国寡民。 课堂小结 以板书为主要参考,带领学生简单梳理本节课学到了哪些东西,进而提出四大对比,对比早期文明的不同:①国家形态(帝国VS城邦);②政治制度(专制vs民主);③文化信仰(儒家VS佛教);④使用文字(象形VS楔形VS汉字)…… 提问学生:“面对如此多的不同,我们今天该如何应对这种文化多元化呢?” 预设答案: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升华本课所学内容)各位同学的回答都很有道理。钱程旦老先生曾说:“现代化把我们带进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文明将共存,人类将共荣,那不仅是理想,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毕竟人类生存在同一个星球上,只有共荣才能共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也希望同学们能够了解世界文明的多元化,积极学习,在未来推动我们的中华民族文化更加多彩! 我们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回答老师问题,记好笔记,完成表格。 认真阅读材料,分析其内容所体现的特点。 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回答老师问题,完成表格,学习古埃及文明的产生时间及自然环境、文明成就等。 阅读埃及历史铭文上的这则记录,结合金字塔的建造背景,思考法老在古埃及的社会地位。 认真听老师讲解,理解河流泛滥、洪水发生的不同特点对于两地人民民族性格产生的不同影响。 跟随老师引导,回答老师问题,完成表格,学习古印度文明的产生时间及自然环境、文明成就等,了解佛教的来源及重要意义。 结合图片及表格,学习古印度种姓制度的主要内容,归纳其特点,跟随老师讲解,思考种姓制度的利弊之处。 认真听课,完成表格,学习古希腊文明的产生时间及自然环境、文明成就,记好笔记。 阅读材料,结合材料内容理解希腊地理环境对民族性格产生的影响。 思考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内容,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回答问题。 通过老师讲解,知道斯巴达和雅典的政治制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思考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认真听课,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回答老师问题。 通过对汉谟拉比法典具体内容的材料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它们背后所体现的古巴比伦王国的特点,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通过对古埃及法老地位的介绍,感受法老在古埃及的权威之大,理解法老是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的特点。 通过对比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人民所书写的不同的诗歌,论证教师对于洪水影响了两地民族性格的讲解,丰富课堂内容。 重点讲解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以图片和表格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种姓制度的内容,使其更直观、清晰,方便学生理解。通过讲解种姓制度对于今天印度产生的影响,帮助学生以古思今,深刻反思种族歧视的消极影响。 通过材料的引用,更为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古希腊地理环境对民族性格产生的影响。 通过材料的分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对于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讲解。 结合材料和图表,重点讲解雅典民主制度的局限性,帮助学生深入思考高考重难点,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 将文化多元性带到当下,升华本课的主题内容。 加深学生课外延伸和思考,将课堂所学应用到现实生活之中。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作 业 完成学案最后的四道选择题及材料分析题。
教 学 反 思 1、课前反思:本节课内容量大,要尽量利用好表格和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在讲解过程中,应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对于学生已经掌握史实可以请学生自主完成。讲课过程中随时注意学生状态,及时反馈。 2、课后反思(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