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照秘密级管理★启用前
2022-2023学年度部分学校高三教学质量摸底检测
地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S村位于渤海湾内的一个离岸海岛。距离陆地3.2公里,村民世代以赶海捕鱼为业。现有常住人口1800多人。岛内村民“异地双房”(S村一套房,县城一套房)现象非常普遍。一年内在两住所间进行“候鸟式”迁徙,驻村民数量现季节性变化。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S村开始大力发展海水养殖和海岛旅游业。据此完成1~2题。
1.S村驻岛村民数量的季节性特征及其主要原因是
A.春季少 处于旅游淡季 B.夏季少 台风灾害较多
C.秋季多 渔业活动忙碌 D.冬季多 气候比较温和
2.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S村
A.“候鸟式迁徙现象消失 B.老年人口数量占比提升
C.在县城购房村民数量减少 D.外来务工人员数量增多
首尔都市区是韩国的政治、经济和居住中心,随看货物运输需求的增加,越来越重视发展和完善冷链物流系统。为更好地发展,物流企业加快对冷链仓库等物流设施的设和布局。1970~2020年,首尔都市区共建成建筑面积起过1000平方米的冷随仓库67个,其在不同阶段新增数量占比空间分布如图1所示。据此完成3~5题。
3.冷链仓库主要布局在距首尔都市中心20~50公里范围,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土地价格 ②规模效益 ③市场距离 ④产业基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从阶段一至阶段三,首尔都市区新增冷链仓库密集分布区的空间演化趋势主要表现为
A.始终向核心区方向扩散 B.先向核心区方向扩散,后向郊区方向扩散
C.始终向郊区方向扩散 D.先向郊区方向扩散,后向核心区方向扩散
5.与阶段二相比。阶段三首尔都市区物流企业在冷链仓库选址时更加重视
A.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B.扩大规模以降低成本
C.提高冷藏保鲜技术 D.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决赛将于当地时间(东三区)12月18日18时在多哈(51°34′E,25°15′N)进行。香港的小明及家人计划到现场全程观看决赛。表1为小明查询的从香港机场至多哈机场的国际航班部分信息。据此完成6~7题。
表1
航班 出发日期 起飞时间 飞行时间
① 12月17日 13:25 33小时35分钟(含转机时间)
② 12月17日 16:45 9小时20分钟(直飞)
③ 12月18日 11:30 36小时05分钟(含转机时间)
④ 12月18日 16:45 9小时20分钟(直飞)
6.根据航班信息,推测小明及其家人选择的航班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决赛开始时,地球表面的晨昏线(图中虚线)最接近
A. B.
C. D.
某中学地理课题组在研究某煤矿地质构造模型(图2)后发现,煤矿断层活动导致相当岩层发生了断裂并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拉开一段距离,也是导过煤层巷道掘进过程中瓦斯(成煤时期形成的易燃气体)突发事件多发的重要原因。据此完成8~10题。
8.图示岩层由新到老的排列顺序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9.该煤矿断层形成的主要作用力是
A.垂向挤压力 B.水平挤压力、重力 C.垂向拉张力 D.水平拉张力、重力
10.断层附近煤层巷道的掘进过程中,瓦斯突发事件多发的原因是
A.水分下漆,瓦斯向煤层底部汇集 B.断层活动过程中产生较多瓦斯气体
C.多裂隙,瓦斯渗流和赋存条件好 D.断层贯通煤层和地表,蔬导性能好
土壤有机质包括腐殖质、生物残体等。大多以有机成的形式存在。土壤有机碳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一定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储量。海南岛某自然保护区内保存着较完整的热带山地雨林,受台风影响,区域内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图3示意这保护区内一块样地的地形及谊样地内部分点位土壤表层(0~10厘米)的有机碳密度。据此完成11~13题。
11.该样地土填表层有机碳密度较低的点位主要分布在
A.山顶 B.山谷 C.阴坡 D.陡坡
12.受台风影响,该样地山脊
A.树木更新快 B.土壤厚度大 C.森林更茂密 D.水热更充足
13.与长白山相比较,该地森林固碳能力更强的原因是
A.呼吸作用强 B.光合作用强 C.微生物量少 D.冻融作用弱
径流是指流域的降水由地面与地下汇入河网后流出流域出口断面的水流,其形成过程主要包括从降雨开始发生的截蓄、产流、汇流等环节。径流流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叫流量过程。流域的流量过程受降水,地形、植被和流域形状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不同的流域形状会产生不同的流量过程。图4示意四种流域形状及其流量过程。据此完成14一15题。
14.流域形状①②③④对应的流量过程依次是
A.adcb B.dbca C.cbad D.cdab
15.在降雨量相同时,更易引起中下游洪水泛的情况是
①暴雨中心从上游向下游移动 ②暴雨中心从下游向上游移动
③降雨历时长 ④降雨历时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N海域鱼类资源丰富,7月份盛行偏南风(其他月份风向不稳定),平流冷却雾(暖湿气流平流至冷海面形成)高发,对当地渔业生产活动影响很大。对该海域海雾的成因与时空规律进行研究和监测预报,有利于保障渔业生产的安全性。图5示意北大西洋洋面年平均水温分布。
(1)归纳N海域洋面年平均水温的空间分布特点并指出主要影响因素。(4分)
(2)从海水运动的角度阐释N海域鱼类资源丰富的成因。(6分)
(3)说明N海域7月份平流冷却雾的形成过程。(4分)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2022年,影响我国的冷空气5、6月偏强,9、10月偏弱,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季偏短,出现了罕见的夏秋连旱。研究表明,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有着密切关系,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主要取决于其自身和冷空气强度。土6示意正常年份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北进南退与雨区位置。
(1)在图6中找出我国正常年份梅雨的合理位置,并在相应虚线框内填涂阴影。(2分)
(2)归纳图6中四个雨区共同的位置特征并说明原因。(6分)
(3)从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动角度。说明2022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夏秋连旱的原因。(6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芙蓉江是一条地跨黔、渝的深切峡谷型河流,流域内出露地层多为石灰岩。受第四纪构造运动影响,芙蓉江靠近乌江入口段右岸有多层岩溶洞穴地貌发育,由竖向洞穴和横向洞穴组成,有序地分布在峡谷右岸的岸顶、岸坡和岸边(河水面附近)。第四纪前期多形成竖向洞穴;后期横向洞穴占优势(有相近高程的阶地对应),但横向与竖向洞穴反复交替。竖向和横向洞穴的发育反映了构造运动的不同特点。图7示意该河段右岸岩溶洞穴分布。
(1)从岩石和气候角度说明图示区域岩溶洞穴地貌发育的有利条件。(6分)
(2)指出第四纪前期和后期图示区域构造运动的特点。(3分)
(3)推断芙蓉洞与四方洞形成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6分)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植被恢复是黄土高原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但在沟坡区,由于植被恢复改变了表层土壤的物理性质,在强降雨的条件下极易诱发浅层滑坡,进而对产流、产沙产生重要影响。为研究强降雨诱发的浅层滑坡对产流、产沙的影响。某研究团队在黄土高原王东沟小流域沟坡上建立了2.5m×20m的试验小区(平均坡度为40°。植被覆盖度为85%),利用专业设备模拟两场强降雨,单场降雨时长90分钟,降雨间隔12小时,在第1场降雨72分钟时发生浅层滑坡,图8示意该试验小区浅层滑坡发生前后径流和产沙随降雨时长的变化。
(1)植被恢复后,黄土高原沟城区在强降雨的条件下极易诱发浅层滑坡。请用整体性原理给予解释。(4分)
(2)依据图文材料,论述植被恢复在防治黄土高原沟坡区水土流失中的作用。(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