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1、2节期末复习课件(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1、2节期末复习课件(共4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2-15 10:2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中国的自然环境
期末复习课(第二章第1-2节)
1
3
2
知识点梳理
选择题精练
综合题精练
知识点梳理
地形地势特征
第一节
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
第一
阶梯
第二
阶梯
第三阶梯
地势特点
4000米以上
1000~2000米
500米以下







32°N地形剖面图
36°N附近地形剖面图
①利于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降水;
②使得我国主要河流多自西向东流,沟通东西部之间的水上交通;
③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地势的影响:
高原
山地
平原
盆地
丘陵
地形复杂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
中国各类地形
面积比例图
33%
26%
19%
10%
12%
地形特点
山区在发展旅游、采矿和农业多种经营等方面有较大优势。但是,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滑坡、泥石泥等灾害多发且不利于发展种植业。
高原
山地
丘陵
影响: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主要地形区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面积最大;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地势高峻,世界屋脊;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第二大高原;辽阔坦荡、草场广布
沟壑纵横,黄土广布
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1
2
3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
柴达木盆地
1
2
3
面积最大;油气资源丰富;
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纬度最高;
地势最高;有“聚宝盆”之称
气候湿润;“天府之国”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
四川盆地
华北平原
东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1
2
3
面积最大,黑土广布
面积第二;又称黄淮海平原
河湖密布,“鱼米之乡”
东南丘陵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
四川盆地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
山脉走向颜色
东西走向
东北-西南走向
西北-东南走向
南北走向
弧形山脉
(山脉是构成地形“骨架”)
主要山脉

地形区及山脉判断: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太行山
秦岭
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
太行山脉
山西
河北
选择题精练
1.我国地势特征的优势是( )
①阶梯内部的落差大,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②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利于交通发展
③利于东部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降水④我国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东西交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以下关于我国地形区的描述,搭配正确的是( )
A.“远看是山,近看成川”——黄土高原 B.“一望无际,平坦广阔”——内蒙古高原
C.“喀斯特地貌广布”——青藏高原 D.“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高原
3.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地势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
A.山区面积广大,对发展交通和种植业带来不便
B.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不利于发展航运
C.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D.使许多大河自东向西流,沟通了东西部的交通
C
B
D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甲、乙、丙、丁四个省区的简称分别是( )
A.吉、鄂、晋、闽 B.湘、鄂、甘、粤
C.吉、渝、晋、鄂 D.黑、湘、陇、闽
5.关于图中四个省级行政区中山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山脉是太行山
B.图乙中的山脉是巫山,世界最大的水电站三峡建在此附近
C.图丙中的山脉是高原和平原的分界线,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流经该省
D.图丁中的山脉是江西和福建省的天然界线
A
A
6.山脉是地形的骨架,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各具特色.读图选出正确的一组( )
A.①-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盆地 B.②-内蒙古高原-我国最平坦的高原
C.③-四川盆地-我国纬度位置最高的盆地 D.④-华北平原-我国最大的平原
A
7.下面的地形剖面图,能正确反映我国地势特点的是( )
A
C
B
D
D
综合题精练
8、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山脉众多,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____”,高原、盆地、平原等地形镶嵌其中,如图1中盆地E是____盆地,有“ ”之称。
(2)从图2中可知,我国地势特征是____,大致分为三级阶梯,其中图中D平原是____,它与C盆地的界山是____山脉,也是地势第 级和第 级的分界线。
(3)我国大陆受地形地势的影响,面向海洋,一方面有利于来自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 ;另一方面使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多为____,奔流入海,沟通了东西交通。
(图1)
(图2)
9.读中国地形地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上有被称为“世界屋脊”的A是____高原,第二级阶梯上有我国最大的B____盆地,内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沙漠。
(2)下列有关我国各地自然环境的描述,错误的是( )
A.①地山清水秀,树木常绿 B.②地雪山连绵,冰川高悬
C.③地地势起伏,林地广布 D.④地崎岖不平,岩溶地貌
(3)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 ”,位于C山脉东侧的地形区是____,该山脉西侧地形区的农业类型以____业为主。
(4)我国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区包括山地、____和比较崎岖的高原,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____。
(5)下列有关我国地形地势对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各种地形类型中,平原所占比例最大
B.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C.地势阶梯分界线附近河段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D.地势东高西低,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水汽深入内陆
知识点梳理
气候基本特征
第二节
季风气候显著
温暖湿润
寒冷干燥
冬季偏北风
夏季偏南风
季风区:
夏季风能到达的区域称为季风区。
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大阴贺巴冈)
的强弱、进退还直接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季长短和雨带推移。
①正常年份
南方雨季开始 、结束 、雨季 ,北方雨季开始 、结束 、雨季 。
夏季风






季风异常与我国的旱涝灾害
②异常年份
夏季风很 的年份,雨带迅速推到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较 ;反之,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较 。可见
导致我国 灾害频繁。



夏季风的不稳定
旱涝
1600mm
800mm
200mm
50mm
400mm
降水最多:
台湾火烧寮
降水最少:
新疆吐鲁番盆地
降水规律
时间
分布不均
季节分配不均
主要集中于夏秋季
年际变化大
海陆位置、
季风、地形
影响
空间
分布不均
旱涝灾害
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东部多于西部,
南部多于北部
秦岭
淮河
0°C 等温线
河流冬季
结冰
河流冬季
结冰
河流冬季
不结冰
河流冬季
不结冰
气候复杂多样
冬季:
普遍低温
南北气温差异大
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经过淮河―秦岭―
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淮河―秦岭线
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气温逐渐降低


影响气温的最主要因素
纬度因素
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冬季,偏北风加剧了我国的南北温差。
刮偏北风会降温
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漠河
海口
最低气温在青藏高原(地势高);
最高气温在吐鲁番盆地(地势最低;盆地不易散热)。
夏季
除青藏高原外,普遍高温
温度带 区 带 带 带 带 带
作物特点 喜 。 喜 。 喜 。 主要农作物 、小麦 、马铃薯、 、大豆 、 、花生 、 、 。 熟制 青藏高原
寒温
中温
暖温
亚热




青稞
春小麦
玉米
冬小麦
棉花
水稻
甘蔗
油菜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至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至三熟
活动积温反映了一个地方气候对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是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
活动积温
秦岭
淮河
半湿润区
湿润区
干湿地区
800mm
400mm
A
B
C
D
C
D
B
A





序号 气候类型 气 候 特 征 分布地区
① 秦岭—淮河一线
以北的北方地区
② 秦岭—淮河一线
以南的南方地区
③ 滇、粤、台三省
南部和海南省
温带季
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亚热带
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湿润
热带季
风气候
全年高温,
降水分旱雨两季
气候类型
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冬季河流结冰
冬季河流不结冰
旱田
水田
秦岭-淮河


选择题精练
1、我国东部杏花开放日期由南向北推迟,造成这一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2.游客们从哈尔滨到海南三亚的过程中,依次经过的我国温度带是( )
A.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B.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C.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 D.暖温带、中温带、亚热带、热带
3.关于我国气温和降水时空分布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①我国的气温分布特点是: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②我国的降水从空间分布看:东西差异显著,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
③从降水时间上看基本上呈现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的特点。
④我国冬季最低气温出现在青藏高原,夏季最低气温出现在漠河地区。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B
A
A
4.受夏季风影响,我国( )
A.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B.年降水量分 布的总趋势是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C.夏季南北温差加大
D.每年4月开始,雨带大致由北向南推移,9月 后由南向北撤退
5.若夏季风强,雨带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 间长,易导致( )
A.南涝北旱 B.全国皆涝
C.西涝东旱 D.北涝南旱
A
D
6.从四地气候统计图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7月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
A.南北普遍低温
B.南北普遍高温
C.南低北高
D.南北温差大
7.甲、乙、丙、丁四地与气候统计图搭配正确的是( )
A.①—甲 B.②—丙 C.③—丁 D.④—乙
B
A
综合题精练
8、暑期期间,家住上海的小华同学设计了四条路线,跟父母一同外出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读图,回答问题。
(1)小华计划出发时,上海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
(2)路线①经过了我国面积最大的___________平原,这里的作物熟制是___________。主要粮食作物 。
(3)经过了四类干湿地区的是路线___________(填序号),反映出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规律是_________
跨越地势三级阶梯的是路线_____(填序号)。
炎热多雨
东北
一年一熟
春小麦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4)路线④曲折南下抵达广州,该路线沿途所见的主要耕地类型是___________,自然景观以 ——为主。
(5)小华在沿旅游线路游览时,感受到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有关我国气候特征所带来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双选)。
A.我国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 B.雨热同期利于农业生产
C.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 D.我国所有河流均适合航运
水田
森林
AB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