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1)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和教育的文学体裁叫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均选自《 》。
(2)《穿井得一人》选自《 》。此书为__________ (朝代)秦相 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的。
寓言
伊索寓言
吕不韦
吕氏春秋
战国末期
杞人忧天
列子
《
教 学 目 标
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2、反复朗读,激发阅读兴趣,在诵读中感悟文本。
3、指导学生自悟自究,体会寓意。
了 解 作 者
列子(约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名御寇 ,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郑国圃田(今河南郑州)人,先秦天下十豪之一,道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对后世哲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影响非常深远。
文 学 常 识
这则寓言节选自《列子·天瑞》,题目是编者加的。《列子》,旧题为列御寇著。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列子》是道教经典之一,其学说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净无为。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两小儿辩日》《歧路亡羊》《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学遗产。
朗读课文
杞[qǐ]国有人/忧/天地崩坠[bēng zhuì],身/亡[wú]所寄,废/寝[qǐn]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xiù],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zhòng]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sè]/四虚,亡处/亡块。若/躇[chú]步跐蹈[cǐ dǎo],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shì]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杞人忧天
疏通文意
杞国有人忧 天地 崩坠,身 亡所 寄,废 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 往晓之,曰:“天,积气 耳,亡处亡气。若 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崩塌,坠落
无,没有
为他的忧虑而担心。
于是,就
告知,开导
罢了
……的人
聚积的气体
你
弯曲伸展
行动,活动
为何,为什么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崩塌地会陷落,自己无处存身,以至于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担心而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聚积的气体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担忧
自己
寄居,依附
停止,终止
他
整天
处所,地方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 者, 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纵使,即使
星辰。宿,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某些星的集合体叫宿。
反问语气词,吗、呢
伤害
对…怎么办,拿…怎么样
应当
果真,如果
那人说:“天如果真的是积聚的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气积聚的东西中那些能发光的,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人又说:“地陷下去怎么办?”
……的东西
助词,表示修饰、领属。可译为“的”。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 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聚积的土块
四方。虚,处。
踩、踏
消除疑虑的样子。舍,同“释”,解除、消除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聚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方,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踏步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心了,很高兴。
你
……的样子
填塞,充满
翻 译 课 文
杞人忧天
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于是就前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
那人说:“天果真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人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
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文言重点
古今异义
因往晓之( )
奈何忧崩坠乎( )
充塞四虚( )
古义:告知,开导 今义:知道,懂得
古义:为何,为什么 今义:怎么办
古义:处 今义:空虚、虚假等
其人舍然大喜( )
亦不能有所中伤( )
国人道之( )
古义:解除、消除 今义:舍弃
古义:伤害 今义:诬陷或恶意造谣
古义: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今义:指本国的人
其人舍然大喜( )
同“释”,解除,消除
通假字
特殊句式
倒装句: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 )
定语后置,应为“杞国有忧天地崩坠(之)人”
之
闻
一词多义
终日在天中行止( )
不能有所中伤( )
在一定的范围内
求闻之若此( )
若屈伸呼吸( )
打中,击中
动词,像、如
代词,你
课文解读
说文解字
本义为忧愁,是一个象形字。在金文中,“忧”字是一个人形,此人面向左边站立,正在举手挠头,好像有什么发愁的事情。
百度百科:忧,指担忧、发愁。它是对外界事物担心的一种程度,表现为双眉紧锁、额部肌肉收缩、思维定向(只思虑他所考虑的问题,不想其他)。
忧
yōu
1.《杞人忧天》这则寓言哪个字是理解的中心?
2.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为何而忧:
忧成何状:
谁来解忧:
何以解忧:
是否解忧:
天地崩坠,身亡所寄
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废寝食者
晓之者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起因
(第1段)
经过
结局
(第2—5段)
(第6段)
杞人担心天地崩坠,以致废寝食。
通过对话描写,具体描述对杞人劝说的过程。
两人“舍然大喜”。
3.理清情节
4.揣摩人物
(1)杞人“忧” 什么?“忧”到什么程度?后来他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他情绪的变化与什么有关?
“ 忧 ”:天 地 崩 坠,身 无 所 寄。
“ 忧 ”的 程 度 :废寝 忘 食 。
情 绪 变 化 :忧 虑 到 舍 然 、大 喜。
情 绪 的 变 化 与“ 晓 之 者 ”有 关。
他的解释并不科学,只能代表当时的认知水平,但他关心他人,积极地开导他人,这种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2)晓之者用了哪些话消除杞人的顾虑?他的答案科学吗?你怎么评价?
(3)两个“喜”分别有什么作用
前一个“喜”表现了杞人内心的担心解除后的放心、喜悦心情;后一个“喜”则表现了开导者的热心与善良的品质。
(4) 演读对话,说说“杞人”和“晓之者”分别是怎样的人。
杞人
晓之者
善于思考,居安思危
但也忧思过重
耐心、乐观
寓意思辨
①缺乏常识、经验
②忽视祖辈的生活经验,为一件从未发生过的事操心
1. 杞人为什么会有如此可笑的想法?
2.“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4. 作者借“杞人忧天”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本文借“杞人忧天”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庸人自扰,为毫无根据的事情而忧虑。
①本意指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
②后人常用“杞人忧天”这个成语,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讽刺那种害怕不可能发生的灾祸、徒然自扰的庸人。也说明对一种事物认识不足、了解不够,难免会产生畏惧心理。
《杞人忧天》通过写杞人担心天地崩坠,身无所寄,以至寝安难安,以及有个人对他进行开导的故事,告诉人们不要为没有必要或毫无根据的事情担忧。
课 文 主 旨:课 堂 小 结
学后感悟
《杞人忧天》这则寓言虽然讽刺的是杞人,但是对我们也有很强的警示意味。杞人可笑主要是因为他缺乏起码的常识和经验。这启示我们要努力学习,发奋读书,用知识武装自己,不要闹出这样低级的笑话来。
2014年12月,杞人忧天传说因其所传承的“探天问地、善于思考、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伟大精神,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篇幅短小,人物形象鲜明
这则寓言短小精悍,字数不多,却完整地叙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而且描绘了两个人物:忧心忡忡、无法释怀的杞人和热心解忧、悉心劝解的晓之者。
写 作 特 色
2.对话描写,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
这则寓言对人物对话中的语气把握得非常准确,较好地传达出了人物当时的心理,如杞人的问话,“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写出了杞人的怀疑,而“晓之者”的话,“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则消除了杞人的怀疑,杞人由“忧”到“喜”的心理变化过程都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来表现的。
板 书 设 计
A.国人道之(在路上)
B.及其家穿井(待,等到)
C.身亡所寄(无,没有)
D.其人舍然大喜(同“释”,解除、消除)
【解析】A项中,“道”的意思是“讲述”。
1.下列对句中红色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课堂练习
A.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译文】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担忧而担忧。
B.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译文】姓丁的人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
C.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译文】家中没有井,要到外边打水浇田,(因此)经常要一个人在外(专门做这件事)。
D.其人曰:“奈地坏何 ”
【译文】那个人又说:“毁坏大地有什么办法呢 ”
【解析】该句正确的翻译应为“那个人又说:‘地陷落怎么办呢 ’”
2.下列对语句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D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