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测试卷(B)
(时间:50分钟 满分: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1.英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形成了( )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B.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C.两极格局 D.多极化格局
2.英国小说家伊恩·弗菜明从1955年起创作了詹姆斯·邦德系列小说,小说中的“反面角色”,不是来自苏联、东德,便是来自中国。据此可知,其作品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波黑战争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美苏冷战
3.1945年2月,斯大林在一次演讲时说:“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他所预言的“使同盟分裂”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德国正式答署投降书 B.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4.“基于战后美国所拥有的经济实力和‘阻止共产党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的思想,美国统治集团决定以美援作为主要手段,达到其在欧洲”遏制’共产主义的目的。“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对苏联进行导弹威吓 D.罗斯福新政的推行
5.杜鲁门在其回忆录中说:“我相信目前全世界已经认识到,如果没有马歇尔计划,西欧是很难避免共产主义专制统治的。”这一时期美国的类似政策还有( )
①出台杜鲁门主义 ②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③建立华沙条约组织 ④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北大西洋公约规定:“对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进攻。”引文中假设的“武装进攻”可能来自( )
A.苏联和东欧 B.美国和西欧 C.轴心国集团 D.同盟国集团
7.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强烈的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其中“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 )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 维护国际和平安全
C.美、苏势均力敌,旗鼓相当 D.雅尔塔体系的长期存在
8.“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战争,它是在敌对双方皆拥有将对方彻底摧毁的武器,而彼此又无防御之策,形成‘恐怖平衡’——不敢打又不愿和的情况下形成的,是一场特殊的战争,”这场“战争”进入军事、政治集团相互对峙阶段的标志是( )
A.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形成 B.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D.北约组织、华约组织的成立
9.下面年代尺主题为“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其中完整反映两极格局形成与解体的是( )
10.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和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下列事件能证明“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是( )
A.马歇尔计划 B.古巴导弹危机 C.朝鲜战争 D.科索沃战争
1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法国总理白里安于1929年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上述材料表明( )
A. 欧洲传统上就有统一的思想愿望 B.法国与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得到了和解
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国家走上了联合道路 D.欧洲合众国实际为欧共体的前身
12.有人将法德关系作如下比喻:原来两国都在一条马路上开车,各有各的交通规则,法国采取了民主规则,德国采取了专制规则,结果一再撞车。现在仍旧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大家都遵守相同的民主规则,不再撞车了.这里第二个“民主”的含义是( )
A. 欧洲的经济一体化 B.民主权利的逐步扩大
C.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D.法德关系的和解
13.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3个组织的理事会及其执行机构合并,组成统一的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欧共体成立的主要目的是( )
A.挑战美苏两极格局 B.促进“欧洲复兴计划”的实施
C.对抗华约组织 D.重振西欧雄风,提高国际地位
14.据法国国家地理和森林信息研究所计算,自2004年5月欧盟接纳了10个东欧国家,从15个成员国扩大到25个成员国以来,欧洲的地理中心一直在德国。然而,随着2007年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加入,以及2013年最新成员克罗地亚的加入,这个中心一直在变化。2020年1月31日,英国的退出使欧盟成员国减少到27个。材料说明( )
A.欧洲一体化曲折发展 B.经济全球化浪潮逆转
C.区域一体化进程终止 D.政治多极化格局结束
15.下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变化表。对该表所反映的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描述,较为正确的是( )
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持续增长
B.新经济的出现促进了20世纪90年代经济增长
C.20世纪70年代经济增长率低主要是因为马歇尔计划的影响
D.20世纪五六十年代罗斯福新政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16.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进入了新经济时代。其主要特征是( )
A.西部和南部发展尤其迅速 B.经济缓慢回升,通胀率高
C.持续发展,是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 D.全球化和信息化
1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在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变化。这些“新变化”不包括( )
A.西欧国家逐渐走上了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
B.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C.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经济大国
D.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
18.“1947年1月至1948年3月,美国先后提出两个新方案,对先前的赔偿方案进行大幅度修改,将拆迁的工业设备减至方案的30%,至1949年5月,干脆宣布取消日本的一切赔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给日本的援助和贷款达20亿美元,”材料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是( )
A.没有沉重的经济负担 B. 美国的大力扶持
C.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D.日本经济基础雄厚
19.日本国内市场狭小,工业产品依靠大量出口,为此政府提出“贸易立国”的口号,出口贸易增长很快,1960 - 1967年日本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13.6%,而出口贸易平均每年增长16.9%。材料表明日本经济发展得益于( )
A.美国的大力扶特 B.积极引进先进技术
C.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 D.高度重视发展教育
20.1955年,为了编制国民经济的长期规划,从宏观上指导国民经济发展,日本政府成立了经济企划厅,1957年,经济企划厅拟定了《新的长远经济规划》,确立了1957 - 1962年五年间的经济发展目标。这表明,日本( )
A.经济发展目标符合国情 B.政府对经济进行调整
C.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期 D.照搬了中国五年计划
21.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由于历史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之中,而不能自拔”。材料中“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
A.改变了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C.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 D.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苏联模式
22.20世纪80年代后期,戈尔巴乔夫改革使苏联政治体制发生了急剧变化。变化的主要农现有
①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 ②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③国家权力分散 ④苏联解体 ( )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3.邓小平认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社会主义国家从中吸取的教训不包括( )
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国力 B.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C.经济建设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D.贯彻“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
24.“尼赫鲁”“纳赛尔”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探究性学习搜集资料时用到的关键词。由此判断其研究的主题是( )
A.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B.中东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
C.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 D.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25.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 _________ 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 _________ 》。
26.1948年, _________ 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不久,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国也宣布建成“福利国家”。20世纪50年代, _________ 几次修订《社会保障法》,扩大受益群体,提高最低工资,资助贫困学生.
27.1990年 _________ 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1991年12月8日,白俄罗斯、俄罗斯和乌克兰3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决定成立 _________ 。
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一(签暑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是经济的,联合起来,共同对敌……
—— 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世界形成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两大阵营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在亚洲,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越南先后加入社会主义阵营。这一时期,美国在亚洲发动了一场战争。
材料三 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上,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严令美国代表团:不准任何人与中国代表握手……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乘专机抵达北京,周恩来总理前往迎接。周恩来对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 ——25年没有交往了啊!”
(1)材料一所述《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哪一组织的建立 (2分)
(2)树料二中两大阵营用什么方式进行“激烈的较量” 美国发动的那场战争,我国称它为什么战争 (4分)
(3)与材料三中双方实现“握手”相关的历史事件有何标志性意义 (1分)
2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通过联合,逐步走上快速发展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3月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阿登纳回忆录》
(1)据材料一,概括阿登纳的主张及其目的。(2分)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等国先后签订了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组成欧共体……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建立。
(2)据材料二,指出欧洲联合开始于哪一领域。20世纪60年代末,欧共体与哪两个国家一起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三强 (2分)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初,美苏两极格局终结,欧盟却日益扩大,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多极化发展趋势中重要的一极。
(3)“美苏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是什么 (1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的崛起历程中,最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是什么。(1分)
30.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政府经常要面临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史实回顾 国家比较]
材料一 中国构筑了有自身民族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和政治现代化模式。苏联则在经济改革尚未成功的情况下,以上层政治改革为基本取向,用激进的改革方式和全方位的改革策略强行推进政治现代化进程,造成了动荡的政治、经济铁序,引发了苏共领导权的丧失和国家制度的崩溃,致使国家走向解体。中苏两国改革进程突现出了强烈的现代化取向,虽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却出现了完全不同的结局。
——钟鸣《20世纪80年代中苏政治现代化进程的比较分析》
(1)材料一的苏联改革指什么 最终结局如何 (2分)
[史科总结 学者评论]
材料二 从1979年起,中国进入了双重转型阶段。双重转型是指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结合或重叠,总结 1979 年至今 30 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实践,中国在推行双重转型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
——厉以宁《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
(2)“从1979年起,中国进入了双重转型阶段”与哪一事件有关 (1分)
(3)中国经济体制转型是指什么 世界上类似的经济体制转型还有哪些 它们的共同点主要是什么 (3分)
[深入探究 历史感悟]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现代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1分)